历史上的铁板(锡版)相机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f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用铁板作为相机感光材料的基材由来已久。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主流摄影法依次为银版法、火棉胶玻璃湿版法、明胶玻璃干版法、胶片和胶卷。以铁板作为感光材料基材的相机,由于价格低廉、拍摄快速的特点,也一直以“非主流”形式存在并发展着。甚至由此催生出了最早的“立拍立现”技术和相机。

  以铁板作为感光材料基材的摄影方法和专用相机,在70多年的漫长时间里不断地随着当时的摄影工艺技术、拍摄方法的进步而发展、变化,在不同的时期依次出现了湿法金属版、干法金属版以及“立拍立现”法。与此同时,在不同的地域,它们也被命名为不同的名称。但不管怎么称呼,它们都是指以火棉胶湿版或明胶干版工艺,将感光物质涂覆于铁板这个基材之上的方法。
  在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Louis JacquesMande Daguerre)发明了银版摄影法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在探索、研究更加廉价、便捷的摄影方法。1851年,英国人弗里德里克斯考特·阿切尔(Fredrick Scott Archer)发明了著名的火棉胶玻璃湿版法(Wet Plate Collodion Processing),将粘性液体火棉胶感光材料涂在玻璃片上,置于硝酸银溶液中制成感光底片,曝光、定影后成像。次年(1852年),法国人阿道夫亚历山大马丁(AdolpheAlexander Martin)将它与安布罗法相结合,发明了火棉胶金属湿版法(Melainotype)。其中的“melaino”是“黑”的意思,故史称“黑版法”,也有音译为“米莱诺法”。它是以铁板涂覆火棉胶及感光材料,并采用安布罗法的黑色衬底,拍摄出正像的摄影方法。1854年,英国也有了类似的方法,但高傲的英国人不愿意用金属湿版法的名字,称它为“铁板法”(Ferrotype),其中“Ferro”是“铁”的意思,也有人音译为“费罗法”。再往后,这一类方法在北美大陆出现。由于这种底片基材的表面镀有一层防锈的锡,因而被美国人称为“锡版法”(Tintype),其中的“tin”是“锡”的意思。
  到了1871年,一位英国医生理查德·利奇·马多克斯(Richard Leach Maddox)发明了明胶干版技术(Gum Bichromate process),在这之后出现的锡版相机,也开始使用“干版法”工艺。这样,锡版底片才可以重叠地放置于相机内,底片之间不会互相粘连,为日后的快速换片、拍摄提供了条件。20世纪初出现的现代“拍立得”相机的鼻祖,也是使用锡版底片的“徽章相机”。
  早期出现的铁板/锡版法相机采用的还是刚刚出现不久的火棉胶摄影法,所以还是“湿版”。它与火棉胶玻璃湿版法的区别,只不过是把感光材料载体由玻璃换成了涂黑的薄金属板。这样可以降低成本,直接得到正像。为了避免底片相互粘连,湿版法底片无法重叠放置,只能单张放置于相机后部的感光区域进行拍摄,因此该时期铁板/锡版相机只能一张一张拍摄,不能连续拍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想出了在同一张底片上拍摄尽可能多的照片,再对照片进行裁剪的办法。1862年美国波士顿市的西蒙维因(Simon Wing)公司制造的维因倍增相机(Wing Multiplying Camera)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见图01、02)。这种照相馆用室内相机很大,很笨重,机身前部可以根据需要换装1只或4只镜头,机身后部的感光组件可以上下、左右移动。更换镜头或移动机身后部的感光组件,可以让锡版的不同区域分别曝光,从而在4x5英寸的锡版上拍摄出最多72张照片。

  到了19世纪后期,明胶干版摄影法出现,促进了铁板/锡版相机由湿版向干版的转变。干版底片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多张重叠地一次装入机身,而不必像从前一样每拍摄一张要重新换底片,从而为連续、快速拍摄创造了必要条件。此类相机的代表作是1899年纽约市的大众摄影公司(PopularPhotograph Company)制造的诺达克(Nodark)相机(见图03、04)。这种用干法锡版底片的相机使用125mm F10新月型镜头,有纵、横向两个方窗取景器和一个按钮式快门,按下时快门打开,抬起时快门关闭。在机身内部有一个能够活动的木制底片架托,它可以在暗房中把26张2.5x3.5英寸的底片一次装入架托,然后再从机身后盖装入相机。拍摄时,摄影师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由摄影9币决定快门的开闭时间,拍摄一张后,顺时针转动机身右侧的旋钮(旋钮上标有1~26的刻度),则前一张已经拍摄完的底片,即会从机身内部的底片架托上通过机身下部的扁方形黑色金属通道滑落入下方的冲洗容器中或存储盒中,而后面的一张尚未拍摄的底片,则被推进到准备拍摄位置。这种能快速完成拍摄、冲洗的锡版相机一面世就大受欢迎,被当时的报刊称赞为“一分钟内可以完成一张照片”。   铁板/锡版法照片在19世纪中后期之所以受到大众的欢迎,除了成本低、速度快之外,能够直接获得正像、便于剪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一时期整个欧美地区经济繁荣、人们文化生活活跃。社交活动中开始出现了时髦的“名片文化”。有些名片正面镶嵌有一张本人的头像照片,称为名片照片(CDV)。这些照片有些是用蛋白印相法制成,另外一些则是铁板/锡版法制成。名片照片极大地推动了铁板/锡版法摄影的蓬勃发展。(见图05、06)

  到了20世纪初期,随着欧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钱有闲的中产阶层日益扩大,到四处游玩儿的人们也逐渐增加。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在照相馆内的摄影了,他们希望能够在任何地方,比如公园、闹市、路边随时拍照,立即拿到照片。于是,能够适应“马路摄影”的锡版徽章式相机便应运而生了。1910年位于美国芝加哥市的铁板摄影公司率先推出了“奇异自动炮式徽章相机”(Wonder AutomaticCannon Photo Button Machine),开辟了全金属机身、立等可取照片相机的先河。1912年,位于德国边境一侧的荷兰小城奈梅亨(Nijmegan)的一家公司制造出了技术更加成熟的“徽章”(Button)相机(见图07、08)。这种模样很像个大炮的相机,机身为全铜制造,表面镀镍(也有局部蒙皮的),使用新月型镜头。它可以在室外环境下将100张直径1英寸的圆形干法锡版底片,一次装入机身后部的“炮膛”内备用。拍摄的时候,当被拍摄人物进入取景器中央后,摄影师握压一下气动快门气球,就完成了拍摄,然后提拉一下机身上方的螺杆,拍摄完成的底片即通过机身下方的扁方型封闭滑道,落入与机身下方相连的冲洗容器内。圆形的冲洗容器被均分为三个扇面形冲洗槽,大约30秒左右旋转一次冲洗槽,即可按已拍摄照片的先后顺序取出底片(这时已成为照片),再把取出的照片装入专门的圆形相框中,让顾客将刚刚拍摄完成的本人像片带走,当然也可以像徽章一样别在衣服上。(见图09)

  用這种“大炮”相机在街头摆摊拍照,投入小,产出快,容易操作。当时这样一套器材只需要投入约30美元,还附送一包可以拍摄100张徽章照片的底片及其冲洗药剂。每拍摄一张徽章照片收费5美分,很快就能收回投资。因此,在20世纪初期的欧美城市、广场、街道、公园等人流密集之地,经常可以见到这类在街边招揽生意的摄影摊位,并由此产生了摄影史上“马路摄影”这一称谓。这种“立拍立现”的“马路摄影”相机,也是后来出现的“宝丽来”相机的原型。
其他文献
直到20世纪中期,英国相机产品的很多设计都算得上独树一帜,其中PerifLex I型(图01)就是一个很神奇的产品。作为摄影工具,它几乎名不见经传,但在众多相机收藏类图书中必有其身影。这架当时价格仅有29英镑的产品还是一款采用了徕卡L39接口的可换镜头相机。虽然其后期产品在性能上多有改进,但Pe rifLex I型却以独到的外形和设计一直受到相机爱好者的钟爱。在怀旧思潮盛行的今天,胶片摄影再度进入
期刊
問:我一个朋友说他家以前曾有一台佳能EOS相机,能用EF卡口的自动对焦镜头,但是不能自动对焦,只能手动对焦,可惜后来卖掉了。记得EOS相机都是自动对焦相机,是否有这样一台不能自动对焦的佳能EOS相机?  答:佳能的确推出过这样一台采用佳能EF卡口自动对焦镜头、但却不能自动对焦的胶片单反相机。只是它不属于EOS系列,只向日本以外市场出售。它的型号是EF-M。这台相机是1991年推出的,外观与普及型自
期刊
雪有预报,  爱如奇遇。  雪化成水,  爱比酒醉。  雪含杂质,  爱最纯粹。  雪落肩上,  爱在心底。  雪是凉的,  唇锁暖意。2019年12月18日  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一对情侣在雪中拥吻。当日,纽约遭遇短时暴风雪。  新华社记者王迎 摄  点评:又再想起你,抱拥飘飘白雪中。让你心中暖,驱走我冰冻。2019年12月9日  这是在德国柏林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双胞胎“梦想”(右)与“梦圆”。
期刊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全长约1797公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千余年来,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期刊
在这个追逐“颜值担当”的时代,不仅人需要造型,食物也同样需要造型。颜色、质感、灯光等一系列的条件,都会影响到人们对食物的感知。美食照片在如今的社交网络铺天盖地、随处可见。我们在选择餐厅用餐的同时,很多时候都是未尝其味,先观其相。  如此,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拍好美食照片就成了影响经营的大事,美食摄影也成为商业摄影的一个关键类别。那么,为餐饮企业拍“菜单”式照片是怎样的体验?本期我们采访了一位为麦当劳
期刊
倏忽间,又来到了鼠年,十二生肖又走过一个循环,时间的无情在我们提取和享受记忆的光阴时再一次暴露。  但因为摄影,我们不会再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岁月留下的经历被沉淀为沁人心脾的佳酿,一张张过往的老照片犹如動人的旋律带着我们重回温暖,时光里镶嵌的风景在影像中依然那么美好。年华可以逝去,但追寻幸福的心永葆青春。  因为摄影,我们永远年轻。  其中的秘诀是:作为另一只眼睛,相机带我们走得更远、看得更多
期刊
进入新领域,迈出第一步是最艰难也最具有挑战性的,但当第一步踏稳,第二步、第三步便会顺理成章,轻松许多。虽然富士早已有数十年的中画幅相机制造经验,但在数码时代重回中画幅领域同样是一大挑战。好在首发的数码中画幅机型GFX50S表现出色,更小巧、亲民的GFX 50R的到来也就在意料之中了。02 GFX 50R 右肩部设计,除了物理转盘,也能看出机身比较轻薄外观分析  采用旁轴造型的GFX 50R机身小巧
期刊
近半個世纪以来,法国东南部小镇阿尔勒每年7月都会涌入很多访客,大部分人是为一场世界级的摄影活动而来——阿尔勒国际摄影节。2015年,这个摄影艺术盛事来到厦门,与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携手合作,至今已有四年之久。  2018年11月,2018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依然温暖如春的“海上花园”厦门,如期而至。打破:探寻摄影的边界  “这次获奖也许为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打开了一个新的方向,摄影季不再意味着
期刊
1985年,美能达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性能成熟的自动对焦单反相机a 7000(欧美型号Maxxum7000),开启了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时代。此后10年,单反相机自动对焦技术迅猛发展,尼康、佳能、奥林巴斯、宾得、企诺、适马等厂家纷纷推出各自的自动对焦单反相机,各厂家的自动对焦技术百花齐放,新技术层出不穷。不过,各品牌自动对焦单反相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必须使用与机身匹配的自动对焦镜头才能实现自动对焦。
期刊
古纤道赶集场,1969收工回家的路上,1970  汤德胜,国家一级美术师,常州大学特聘教授、厦门华光摄影艺术学院兼职教授。  自1960年代起,汤德胜就开始用镜头记录京杭大运河全线的历史变迁,积累了2万余幅珍贵的摄影作品。他家世世代代居住在运河岸边,自家的照相馆就开在母亲河边的一个古镇上,在青少年时代,他就关注、拍摄着运河上的大小木船及渔民们的生活。  在交通极不发达的1960年代、1970年代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