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武传》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它真实地表现了汉武帝时出使匈奴的苏武在异邦受到威逼利诱,在险恶环境下,临危不惧、坚守民族气节的爱国主义精神。作者尊重历史,运用丰富的史料,把事件交代得简洁明了,生动具体地再现了苏武的高风亮节和凛然正气。该篇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细致地刻画了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苏武传》是作者班固倾全力之作,是最能显示《汉书》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才华的优秀篇章。
在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展现外交智慧
苏武的出使,正当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态,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臣全部放回。汉武帝做出回应,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派苏武护送以往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回国。因而,苏武应该是一个和平使者。“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使持节送匈奴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他的出使应该是愉快而顺利的,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时,匈奴恰巧发生了一次情节严重的谋反事件,谋反者的首领缑王计划绑架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谋反者的另一首领虞常原是汉臣,他企图刺杀叛汉降敌、当了匈奴大臣的卫律。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副使张胜。张胜没有向苏武报告,私下支持他们的行动。“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战死,虞常生得。”从国家关系上说,张胜的做法损害了汉朝的信义,有悖于两国通好的宗旨,使汉使处于理亏的地位。虞常曾对张胜说:“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可见其出发点并不是真正爱国。缑王原是归附汉朝的匈奴贵族,他重新陷没匈奴中是因为汉武帝派他随浞野侯赵破奴去接应左大都尉。左大都尉是匈奴贵人,他企图刺杀单于降汉。单于及时粉碎了这一阴谋,并发兵俘获了赵破奴的军队。这些不愉快的往事,本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缑王的思想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仍然重复上一次的冒险行动,结果兵败被杀,虞常被生擒。事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了汉朝的使臣。苏武遇到了一道事先没有想到的难题,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苏武在解决突发事件过程中的表现,突显了他的过人胆识、凛然正气和超常智慧。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透视内心世界
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曾两度自杀,未成功又顽强活下去,这其实并不矛盾。“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归汉!’引佩刀自刺。”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苏武选择“死”与“不死”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行为准则。可以看出,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辱。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看到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寻常手段无法征服他,便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矛盾冲突,充分展示了他的英雄气概。
在典型环境中刻画人物细节
苏武在匈奴待了十九年。汉朝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者抓住苏武经历中的关键之处,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艺术地融合,使苏武的人物特征跃然纸上。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件被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声泪俱下的劝降。“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而冰天雪地,廩食不至的北海牧羊,更是把苏武置于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
作者通过细节的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煴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刻画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极好地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在对比映衬中彰显人物形象
《苏武传》善于用对照、映衬的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在言与行的比照烘托中,显出人物的正邪之别和思想特点,这些对照、映衬分见于敌我两个营垒,出现于不同场合。不仅有正反之间的对比,还有同类之间的对比。
卫律劝降,软硬兼施,威逼利诱。首先以剑斩虞常和“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而苏武很沉稳地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维护了国家的声誉,并且在卫律“举剑拟之”时岿然不动。卫律见威胁无效,转以荣华富贵利诱苏武。“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苏武却趁此机会反守为攻,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实力的强大,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
李陵劝降,委婉通情,攻心为上。他以朋友的身份推心置腹,处处为苏武着想,又辅之以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加上二者深厚的关系,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崩溃。苏武的断然拒绝使他的形象更加耀眼夺目。李陵的劝降及苏武的沉着应对进一步提升了苏武的精神境界,而且李陵的流泪和悲怆也衬托出苏武高风亮节的感人力量。 作者以卖国求荣的卫律,意志不坚的张胜,懦弱痛苦的李陵来对比苏武。他们反复无常的态度更鲜明地表现出苏武矢志如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卫律劝降时,采用了举剑欲击等威胁手段。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 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同样是面对家庭惨遭不幸,皇上昏聩,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正是在这层层衬托下,苏武的形象才显得格外高大。
用精练传神的语言表现人物个性
《苏武传》的人物语言不仅精练准确,而且富有表现力。叙事语言精练传神,描写细腻;人物语言深刻映射出人物的精神与内心世界。
所有出场人物的语言都极具个人特色,而且随着环境、情势的不同,人物的语气也发生变化,这集中表现在两次拒降的描写上。面对自己所憎恨的卫律的无耻劝降,苏武的回答义正词严,语气极为激昂,骂得可谓是酣畅淋漓!“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正是这段铿锵有力的警告,使卫律的阴谋昭然若揭,捍卫了汉朝的尊严和个人的生命安全。李陵在劝苏武时说“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此时苏武与李陵的心态都很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全文最出彩之处。苏武与他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如“臣事君,犹子事父也,无所恨,愿勿复再言”,李陵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和羞恶之心在苏武崇高的境界前被唤醒了,最后喟然长叹,泣下沾襟。这两段截然不同的对话,完全符合蘇武和卫、李二人的关系。这些语言的描写让历史人物栩栩如生,符合各自的身份、修养和经历。
综上所述,一向平实客观、冷静翔实地照录史实的班固在《苏武传》中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崇敬礼赞之情溢于言表。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形象入骨三分,在刀光剑影里,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文章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阅读时一定要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下把握苏武坚强个性、民族气节和爱国意志三个方面的特征,作者在刻画这些特征时颇费艺术匠心。在鉴赏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的语段,认真反复研读,充分体会文章简洁传神的语言、惊心动魄的情节、生动入微的细节、精准鲜明的映衬对突出主题与塑造人物的作用。
(责任编辑 / 胡
在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展现外交智慧
苏武的出使,正当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态,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臣全部放回。汉武帝做出回应,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派苏武护送以往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回国。因而,苏武应该是一个和平使者。“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使持节送匈奴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他的出使应该是愉快而顺利的,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时,匈奴恰巧发生了一次情节严重的谋反事件,谋反者的首领缑王计划绑架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谋反者的另一首领虞常原是汉臣,他企图刺杀叛汉降敌、当了匈奴大臣的卫律。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副使张胜。张胜没有向苏武报告,私下支持他们的行动。“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战死,虞常生得。”从国家关系上说,张胜的做法损害了汉朝的信义,有悖于两国通好的宗旨,使汉使处于理亏的地位。虞常曾对张胜说:“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可见其出发点并不是真正爱国。缑王原是归附汉朝的匈奴贵族,他重新陷没匈奴中是因为汉武帝派他随浞野侯赵破奴去接应左大都尉。左大都尉是匈奴贵人,他企图刺杀单于降汉。单于及时粉碎了这一阴谋,并发兵俘获了赵破奴的军队。这些不愉快的往事,本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缑王的思想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仍然重复上一次的冒险行动,结果兵败被杀,虞常被生擒。事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了汉朝的使臣。苏武遇到了一道事先没有想到的难题,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苏武在解决突发事件过程中的表现,突显了他的过人胆识、凛然正气和超常智慧。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透视内心世界
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曾两度自杀,未成功又顽强活下去,这其实并不矛盾。“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归汉!’引佩刀自刺。”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苏武选择“死”与“不死”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行为准则。可以看出,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辱。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看到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寻常手段无法征服他,便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矛盾冲突,充分展示了他的英雄气概。
在典型环境中刻画人物细节
苏武在匈奴待了十九年。汉朝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者抓住苏武经历中的关键之处,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艺术地融合,使苏武的人物特征跃然纸上。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件被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声泪俱下的劝降。“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而冰天雪地,廩食不至的北海牧羊,更是把苏武置于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
作者通过细节的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煴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刻画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极好地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在对比映衬中彰显人物形象
《苏武传》善于用对照、映衬的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在言与行的比照烘托中,显出人物的正邪之别和思想特点,这些对照、映衬分见于敌我两个营垒,出现于不同场合。不仅有正反之间的对比,还有同类之间的对比。
卫律劝降,软硬兼施,威逼利诱。首先以剑斩虞常和“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而苏武很沉稳地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维护了国家的声誉,并且在卫律“举剑拟之”时岿然不动。卫律见威胁无效,转以荣华富贵利诱苏武。“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苏武却趁此机会反守为攻,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实力的强大,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
李陵劝降,委婉通情,攻心为上。他以朋友的身份推心置腹,处处为苏武着想,又辅之以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加上二者深厚的关系,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崩溃。苏武的断然拒绝使他的形象更加耀眼夺目。李陵的劝降及苏武的沉着应对进一步提升了苏武的精神境界,而且李陵的流泪和悲怆也衬托出苏武高风亮节的感人力量。 作者以卖国求荣的卫律,意志不坚的张胜,懦弱痛苦的李陵来对比苏武。他们反复无常的态度更鲜明地表现出苏武矢志如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卫律劝降时,采用了举剑欲击等威胁手段。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 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同样是面对家庭惨遭不幸,皇上昏聩,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正是在这层层衬托下,苏武的形象才显得格外高大。
用精练传神的语言表现人物个性
《苏武传》的人物语言不仅精练准确,而且富有表现力。叙事语言精练传神,描写细腻;人物语言深刻映射出人物的精神与内心世界。
所有出场人物的语言都极具个人特色,而且随着环境、情势的不同,人物的语气也发生变化,这集中表现在两次拒降的描写上。面对自己所憎恨的卫律的无耻劝降,苏武的回答义正词严,语气极为激昂,骂得可谓是酣畅淋漓!“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正是这段铿锵有力的警告,使卫律的阴谋昭然若揭,捍卫了汉朝的尊严和个人的生命安全。李陵在劝苏武时说“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此时苏武与李陵的心态都很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全文最出彩之处。苏武与他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如“臣事君,犹子事父也,无所恨,愿勿复再言”,李陵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和羞恶之心在苏武崇高的境界前被唤醒了,最后喟然长叹,泣下沾襟。这两段截然不同的对话,完全符合蘇武和卫、李二人的关系。这些语言的描写让历史人物栩栩如生,符合各自的身份、修养和经历。
综上所述,一向平实客观、冷静翔实地照录史实的班固在《苏武传》中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崇敬礼赞之情溢于言表。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形象入骨三分,在刀光剑影里,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文章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阅读时一定要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下把握苏武坚强个性、民族气节和爱国意志三个方面的特征,作者在刻画这些特征时颇费艺术匠心。在鉴赏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的语段,认真反复研读,充分体会文章简洁传神的语言、惊心动魄的情节、生动入微的细节、精准鲜明的映衬对突出主题与塑造人物的作用。
(责任编辑 / 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