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及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后出血9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90例患者中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切口愈合不良、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内膜炎、凝血功能异常、胎盘组织残留。90例患者临床均救治成功,其中3例因止血难以控制切除子宫,占3.3%。结论: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切口愈合不良、子宫复旧不良、胎盘组织残留等;而完善的术前准备、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正确的术中处理及合理的术后治疗,可降低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发生率;针对出血原因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可降低产科子宫的切除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
【中途分类号】R1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685-01
近年來,随着剖宫产的增加,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的发生率也不断提高。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产妇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90例产妇产前检查均无凝血功能异常,均于术后出现阴道反复出血。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2岁;初产妇33例、经产妇57例;孕周为34+5~41+4周。
1.2剖宫产指征:头盆不称7例、胎儿宫内窘迫25例、前置胎盘8例、瘢痕子宫2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例、社会因素7例、多胎妊娠6例、 过期妊娠5例、胎盘早剥2例。
1.3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出血量≥400ml或产后24h出血量超过500ml即可诊断为产后出血[1]。
1.4出血量计算:采用容积法与目测法结合测定产后出血量。
2结果
2.1出血量:90例产妇中出血量最少500ml,最多2600ml,平均出血量为1550ml;出血量500~1000ml 78例、1000ml~2000ml 9例、超过2000ml 3例。
2.2产后出血原因:90例产妇均经B超检查、清宫术刮出物病检结果证实产后出血。本组9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见表1。
2.3临床处理与结果:所有产妇均给予吸氧、止血、应用宫缩剂、抗休克、广谱抗生素治疗、改善全身状况等治疗;同时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皮肤的颜色和温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其中66例产妇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痊愈出院;4例产妇B超提示宫腔内强回声及杂乱回声行清宫术;20例产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13例行子宫切口裂开处清创缝合修补术,4例产妇给予局部缝合、子宫动脉缝扎及宫腔纱布填塞等方法止血有效;另外3例产妇术中发现宫内弥漫性出血难以控制而行子宫切除术。9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均救治成功,其中3例患者因止血难以控制切除子宫,占3.3%。
3 讨论
剖宫产作为产科常用手术,在解决难产、胎儿宫内窘迫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产后出血是剖宫产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产后出血常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直接危及产妇生命,而且,极易继发产褥感染、垂体功能低下、贫血等,早期预防、快速有效的止血、正确处理与产妇的预后密切相关,若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产妇子宫切除而影响其生活质量[3]。B超检查可提高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病因诊断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血液学检查、诊刮及宫腔镜也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剖宫产术后出血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寻找出血原因,其产后出血主要与子宫复旧不良、切口愈合不良、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手术操作不当等有关。本研究中子宫复旧不良和切口愈合不良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分别占46.7%和36.7%。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B超检查确诊子宫下段横切口未见裂开的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补充血容量、应用宫缩剂、物理疗法等保守治疗,大多出血能得到控制。清宫术主要针对B超检查怀疑宫腔内有组织残留,但操作前必须先备血,随时做好开腹手术的准备,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B超监测下进行,动作要轻柔缓慢,术后仍要给予宫缩剂和抗生素治疗。出血严重的患者如经上述处理出血仍未得到控制,可给予宫腔填塞纱条,并将纱条保持至术后24 h后取出,以防止术后继发宫缩乏力出血和宫腔积血;若出血难以控制应及时切除子宫以挽救患者生命。本组90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均救治成功,其中3例患者因止血难以控制切除子宫,占3.3%。
综上所述,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正确处理剖宫产分娩过程;术后注意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以及阴道流血量,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对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旦出血,针对出血原因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可降低产科子宫的切除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M]. 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208.
[2] 杨孜.剖宫产术中术后大出血的防范和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O):737~741.
[3] 冯亚徽. 26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6):73~74.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
【中途分类号】R1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685-01
近年來,随着剖宫产的增加,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的发生率也不断提高。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产妇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90例产妇产前检查均无凝血功能异常,均于术后出现阴道反复出血。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2岁;初产妇33例、经产妇57例;孕周为34+5~41+4周。
1.2剖宫产指征:头盆不称7例、胎儿宫内窘迫25例、前置胎盘8例、瘢痕子宫2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例、社会因素7例、多胎妊娠6例、 过期妊娠5例、胎盘早剥2例。
1.3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出血量≥400ml或产后24h出血量超过500ml即可诊断为产后出血[1]。
1.4出血量计算:采用容积法与目测法结合测定产后出血量。
2结果
2.1出血量:90例产妇中出血量最少500ml,最多2600ml,平均出血量为1550ml;出血量500~1000ml 78例、1000ml~2000ml 9例、超过2000ml 3例。
2.2产后出血原因:90例产妇均经B超检查、清宫术刮出物病检结果证实产后出血。本组9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见表1。
2.3临床处理与结果:所有产妇均给予吸氧、止血、应用宫缩剂、抗休克、广谱抗生素治疗、改善全身状况等治疗;同时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皮肤的颜色和温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其中66例产妇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痊愈出院;4例产妇B超提示宫腔内强回声及杂乱回声行清宫术;20例产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13例行子宫切口裂开处清创缝合修补术,4例产妇给予局部缝合、子宫动脉缝扎及宫腔纱布填塞等方法止血有效;另外3例产妇术中发现宫内弥漫性出血难以控制而行子宫切除术。9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均救治成功,其中3例患者因止血难以控制切除子宫,占3.3%。
3 讨论
剖宫产作为产科常用手术,在解决难产、胎儿宫内窘迫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产后出血是剖宫产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产后出血常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直接危及产妇生命,而且,极易继发产褥感染、垂体功能低下、贫血等,早期预防、快速有效的止血、正确处理与产妇的预后密切相关,若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产妇子宫切除而影响其生活质量[3]。B超检查可提高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病因诊断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血液学检查、诊刮及宫腔镜也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剖宫产术后出血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寻找出血原因,其产后出血主要与子宫复旧不良、切口愈合不良、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手术操作不当等有关。本研究中子宫复旧不良和切口愈合不良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分别占46.7%和36.7%。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B超检查确诊子宫下段横切口未见裂开的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补充血容量、应用宫缩剂、物理疗法等保守治疗,大多出血能得到控制。清宫术主要针对B超检查怀疑宫腔内有组织残留,但操作前必须先备血,随时做好开腹手术的准备,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B超监测下进行,动作要轻柔缓慢,术后仍要给予宫缩剂和抗生素治疗。出血严重的患者如经上述处理出血仍未得到控制,可给予宫腔填塞纱条,并将纱条保持至术后24 h后取出,以防止术后继发宫缩乏力出血和宫腔积血;若出血难以控制应及时切除子宫以挽救患者生命。本组90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均救治成功,其中3例患者因止血难以控制切除子宫,占3.3%。
综上所述,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正确处理剖宫产分娩过程;术后注意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以及阴道流血量,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对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旦出血,针对出血原因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可降低产科子宫的切除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M]. 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208.
[2] 杨孜.剖宫产术中术后大出血的防范和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O):737~741.
[3] 冯亚徽. 26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