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思维训练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chens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考生作文要具备写作的逻辑性和形成思维界限,写作的逻辑性是指考生在审题时能做到切合预设,与命题人达到一致的判断标准与推理过程,突出公理式表达,完成写作时的一般任务;思维界限是指在完成一般写作逻辑的基础上合理发挥与拓展个性,进行推论和突破,完成情境下的具体任务。考生有了一定写作逻辑和形成明显的思维界限,那么,考生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上都会有较高的提高。
  【关键词】命题材料;基本思路;溯因思路;时评思维;逻辑关联
  考生的作文思维能力需要训练,需要培养,才能提高考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激活考生写作思维,培养考生作文思维能力的敏捷性、严密性、批判性、创造性,达到增强考生作文思维能力的目的。
  从任务型作文题中的材料入手,讨论一般写作任务和情境下写作,理清写作逻辑性和思维界限,形成文章思路。
  一、利用命题材料,形成基本思路
  考生可以利用命题材料中的“示范”提示和任务要求,确定作文的基本思路。任务型作文一般由材料+任务+要求组成,所谓“示范”提示,就是材料中的内容提示了考生的写作范围、写作内容、写作采用的表达方式。而材料中的任务要求,则是提示考生的写作方向。
  以下面的作文题为例:
  舌尖上的中国,中国美食享誉世界,无论是满汉全席还是八大菜式又或是小街巷头的各种美食,听到这些美食的名稱或者见到这些美食,有没有令你想起与这些美食相关地方的地域风光、历史渊源,与之相关的名人,有些菜名会令你有特殊的情感和难忘的记忆。班上的主题班会邀请你做“舌尖上的中国”的主持人。
  请你以“品味中国美食”为题,写一篇主持词。
  材料中的“地域风光、历史渊源,与之相关的名人”属于材料的“示范”提示,“班上的主题班会邀请你做‘舌尖上的中国’的主持人”“请你以‘品味中国美食’为题,写一篇主持词”这是任务要求。
  从材料提示和任务要求中,文章可采用描写、叙述、阐释评价、交替综合的表达方式。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是镜头语言或解读镜头;叙述是讲述历史故事、历史变迁;阐释是揭示菜系及地方的文化内涵。文章应有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品位追求。大菜系人人知道,比较容易写,但是容易忽略与之相关的文化蕴含。比如,“川菜”“粤菜”可采用描写与叙述的表达方式。用现在的菜式与过去的菜式进行对比;利用食客的感受与百科思路交叉分析。
  二、点评任务材料,形成溯因思路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题目的形式都是给出一则或者几则材料,然后在材料下面提出一定的任务。材料里面有些与任务直接关联,而有些只是引言类材料。考生需要略过引言类材料,抓住与作文任务直接关联的材料,进行溯因式点评,揭示事物实质。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可引导考生点评不同材料的形成原因,如,正面材料就抓住其内容的关键句、词,反面材料就分析各种错误表现的原因,对双面材料,则拆分其里面的关键词,使考生形成溯因思维,探究材料的逻辑性,从而完成写作任务。
  例:1917年还是青年的毛泽东发表《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文章强调“国力弱,国民体质日趋轻细”。
  据2019年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亚健康的人数增长明显,男生的肥胖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女生崇尚以瘦为美,不健康减肥在大学校园流行。
  冯帆是2021届高三学生,成绩优秀,长得比较胖,但是不喜欢锻炼,冯帆说“因为高三学习比较忙,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他又说“我的身体胖,锻炼起来比较累,而且容易出汗,我宁愿把锻炼的时间用来看书”。
  看完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触和思考,请你以冯帆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体育锻炼的看法和改变他的想法。
  引导考生点评材料中各种错误表现的原因:1.冯帆说身体胖,锻炼起来比较累,而且容易出汗。这是对自身缺点逃避的想法,就是因为身体肥胖所以才更要进行体育锻炼。觉得锻炼累,这是自己缺乏一定的意志力,没有坚定的意志力,谈何对学习的坚持?2.冯帆还说高三比较忙,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是将体育锻炼和学习割裂开来的认识。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只有拥有强健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也可以消除学习带来的枯燥疲乏。
  通过对以上两点的溯因,形成“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为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的观点。
  例:想获得需求的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但注意到自身的需求,同时也想获得别人的需求,以此来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这种“想获得需求”的心理普遍存在,对此,你有什么的想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教师引导考生分析材料被需求的原因。主观原因:人的本能想要帮助别人,从而参与到与之相关的事件中,以此来获得尊重,有一定的功利性,想要达到互助互利,构建人脉的目的,从而实现不可替代的意义,奉献为乐的自我价值。客观原因:人们不像先前那样全靠单位、组织、家庭,或者还需要社会各种力量才能过上好的生活。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对民间人道力量有巨大需求。新的社交形式,给更多不认识的人提供了自然联系渠道。
  三、扩展任务材料,形成时评思维
  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有各种类型的,对于反映时代特征的材料,不管是否为热点焦点,都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探究与扩展。让考生对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在表现、原因、影响等方面作分析、提意见 、发表观点,形成时事评论的基本思路。
  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对于志趣相投的人和喜欢的事,总会更加关注,经过一段时间,身边就会环绕同类的信息,而个人形象也会与之相应。在大数据的当下,这样的信息围绕就更加紧密,这种形象更加可感,你以后在互联网的样子,有时候就是一次无意的浏览,一些赞同感的点赞,一次始于心动的分享。
  以上内容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引导考生分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表现(特点),依靠价值观、志趣喜好和对信息的敏感程度,聚合成形形色色的群落,最终形成以各种信息交流为纽带的小共同体。利用新社交方式,传递分享信息,加剧着“群”的稳固性。利用新社交方式,强化着人们的互联、互学、互信、互助。利用小共同体的归属感,呵护自我合力疏远其他群落。利用重大社会问题,故意扩大群之间的分歧,排斥大共同体。利用新的社交方式,影响制造着各种社会舆论、社会情绪。
  引导考生讨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原因——信息化社交方式提供了普通大众缺乏的较好的资源、强大的背景、丰富的人脉。渴望入群寻找归属,也被群自动筛选。
  引导考生探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影响多元化,人们各取所需,自然形成各自的圈子获得安慰,使社会处于相安无事的平衡之中。去核心化,则不利于形成普遍共识。交流隔离,使人无法融于更大的圈子。安于信息茧房,使人视野狭窄自以为是。因而,在社会巨变和重大事件发生时很难形成更大的社会共识,总会伴随着认识、 态度、 立场等方面的巨大分歧,在不断对垒中固化这些分歧。
  最后得出结论:紧扣时代变化特征,分析人们大数据下的形象。
  四、突破提示材料,形成新邏辑关联
  有些材料本身的发掘空间超出了命题人的预设。命题人有时过多考虑材料的价值观,而没能考虑写作任务的复杂性,没能考虑时事材料的发展性。因而,教师既要引导考生遵循逻辑又要利用情境,又要考虑材料所体现的价值观,使主题鲜明符合时代发展,使之完成文章的总体构思。
  例: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世界上多个国家向中国捐赠了物资,其中日本捐赠的物资就印有“山川异或,风月同天”等诗句。
  中国在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印有“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岁寒松柏,长毋相忘”。
  “世界青年论”这档节目是聚集很多国家的青年代表自己国家谈论某一话题的节目,将邀请你作为中国代表,发表“青年携手共创地球村”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分析情景下的任务驱动:化解国家之间的分歧,增进了解并且加强合作。
  1.分析背景材料之后存在的问题:①当前世界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外交上的单边主义,贸易中的保护主义,破坏全球一体化;文化上的种族主义,使得许多地区处在种族歧视和种族冲突之中。②各方都意识到,冲突没有赢家,都在做各种努力,民众都有清晰的认识。全球化深入人心,全球化是各方都大受其益。一些主要冲突的国家其实都在做着两手准备,他们也有继续以往友好关系的心理。
  2.得出结论:必须摒弃对抗,加强合作,可以在留学、旅游、贸易、航空等方面进行合作。
  3.联系当下:①疫情背景,如今世界上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控制,特别是英国与印度出现了变异毒株,广东也有本土新增。②高考背景,2020年将高考推迟到七月份,历史中自然灾害与考试。③评价讨论将来时,走出心理伤痛。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对材料充分把握,形成新的写作逻辑。
  [本文系阳江市市级课题“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高效备考策略研究”(课题编号MS201917)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旭山.海量信息下分类思维训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4).
  [2]李旭山.劝说类作文审题思维训练[J].语文教学通讯,2017(10).
  责任编辑  林百达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书本身就是育人,培育有知识有道德的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在童年时代就应该接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探讨如何更好地领会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统编教材的特色。在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解读语文要素并将之具体化,从而在教学中有效地落实,并着力探讨语文教学的核心功能及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发挥教材的最大功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体观照;巧借抓手;聚焦语用;发挥创意  2019年秋季,在全国铺开使用的统编教材, 结束了一纲多本、百花齐
期刊
【摘要】课后作业既是对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检测和巩固,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初中英语课后作业布置的基本现状,结合《英语新课程标准》,探究如何设计新型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以便更好地促进初中英语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型作业设计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是英语课程的重要课程目标。”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根据初中生实际
期刊
【摘要】红色基因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既能从思想的高度树立数学学科精神指导数学学习,又能超越数学逻辑而在数学育人上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本文从可行性、方法两方面阐述了红色基因与数据分析观念融合的探究,并以小学四年级寒假数学实践作业为例,展示了学生在实践研究中的融合成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红色基因;数据分析观念;实践探究  一、核心概念  1.红色基因的内涵及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给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趣、理解、运用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三要素,三要素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若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阅读教学就会“低效”,甚至“无效”。笔者现就如何通过落实语文阅读教学的三要素,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最重要的因素。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
期刊
【摘要】新高考数学试卷里多项选择题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2个正确选项,所选答案中有错误选项,得零分;全选对得5分;没有错误选项,但正确选项未全部选出,则得2分。相比单选题,多选题更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数学核心素养,更能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区分,要求学生具备完整、细致、全面的思维品质,真正体现了“破定势,考真功”的命题理念。为了使广大学生更快、更好地解决多项选择题,很有必要谈谈多选题的一些解题策略
期刊
【摘要】在农村小学数学课教学中,笔者深深体验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设置梯度学习,旨在人人参与、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用心善待每一位学生,尤为重要。因此,可以让学生们在教师爱的启迪下,在散发着时代活力的数学课堂内外自主认知数学、感知数学,从而喜欢上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探析  每当笔者捧起数学课本走进数学课堂,讲着枯燥的例题,念着冰冷的数字时,顿觉味同嚼
期刊
【摘要】“互联网+”理念的提出,给学校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也给学校德育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给了学校教育一盏明灯,也给我们带来科学的德育,让我校“三五德育”体系变得更加系统。结合“互联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德育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微信等通信工具,建立高速、便捷的德育育人模式,打破德育过去单一保守的形式以及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让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的阅读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本理解的难度。在新课程目标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可见插图对教材与教学的重要作用。依据儿童心理发展在不同学段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巧用插图开展有效教学。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有效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周剑清、曾鑫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考量》中提到:部编版的教材加入了更多元素的插
期刊
【摘要】错误是用来学习的最好资源。部分小学生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影响,往往存在缺乏良好写作习惯、词汇量不足、语法掌握不够牢固、缺乏纠错主观意识等情况,而出现语言运用错误的现象,导致英语写作能力受限。为帮助学生摆脱以上困扰,笔者在错误分析理论的启示下,正确看待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学生出现错误的类型、原因,汇编英语学科改错题集、写作指导手册,形成纠错型写作课堂模式和英语写作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