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社会政治与社会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应对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li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罔顾事实,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制造虚假流言,传播不良信息,影响社会舆论,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生成的逻辑基础,正视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8-0053-05
  基金项目: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计划[陕教高2015(1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贾钢涛(1975-),男,湖北襄阳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桑万达(1989-),男,河南安阳人,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历史虚无主义的逻辑基础产生于史学研究领域,消解着人们的历史认知,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思潮。其蔓延至政治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认同,渗透到文化层面,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形态,进而汇聚成一种文化虚无心理而支配着人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当前形势下,要高度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危害性,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生成的理论动因,揭示历史虚无主义隐含的政治诉求,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历史观、政治观和价值观。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逻辑生成
  1.历史的内涵及其特点是历史虚无主义生成的逻辑基点。历史虚无主义有其普遍的历史哲学根基,探究其源流及其生长机理,要深化对历史的本质及其特性的认知。从词义看,“史”的含义与史事、史官、史书相关。甲骨文中的“史”字与“事”字相似,意思是指事件。《礼记·玉藻》记载,“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汉书·艺文志》亦记载,“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这里指史官记录当时的言和事。《说文解字》中“历”字和“史”字的解释:“历,过也,传也。史,记事者也。”可见,在历史叙事中,既有史事通过史官的言说而被传之后世,更有大量未能言之而被遮蔽的历史事实。而后者往往成为历史虚无化的活水源泉。
  历史的客观存在性需要人们去正确探索和认知,但也容易成为历史虚无主义逻辑生成的内驱动力。按说,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当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无论历史学家认识与否、记录与否、研究与否,它都以历史的本来面貌而存在。但历史又是由人来书写传承的,从实践上来看,历史的客观存在性往往成为历史虚无主义者极力批判、掩盖和否定的对象,这种历史本体性的否定逻辑是历史虚无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硬核。而历史的不可重复性,不仅造成“没有真正的历史”的悖论,也为“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的言说逻辑大开方便之门,进而为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提供了绝佳的话语逻辑。
  历史的属人特性,是历史虚无主义逻辑生成的潜在因素。历史是人的历史,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是历史存在的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519。人是历史性的人,人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也被历史所规定、改变、塑造。因此,对于社会历史过程的认知,不可能排除人的主体参与因素而仅以局外人、观察者的“中立态度”去进行。这些特性表明:历史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历史事实的记叙、历史意义的阐述不尽相同,这是形成历史相对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潜在因素。
  2.历史阐释的相对性和历史叙事的文本化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依据。历史阐释是现实主体和历史主体基于过去和现在视域融合的沟通过程。现实主体具有民族观念、国家情怀、阶级立场等自身属性,附带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要素,是现实和历史的统一体。因此,主体对历史意义的阐释,备受自身前见的制约,只能是一定视域下的解释。视域融合的过程不是历史原意的客观重现,而是解释衍生的效果历史。随着史料的不断挖掘、增补,重构的历史需要解释,历史意义在阐释者和历史对象视域融合的双向互动中,得到了延续和革新。可见,阐释主体的先见性,视域融合过程的开放性、流向性,历史意义的创生性,是误入历史相对主义的现实依据。但是,历史阐释绝不是肆意构筑历史图景,否则就会陷入“谁解释历史,谁就创造历史”的虚无主义泥潭。
  历史事实是以历史文本为载体而呈现的,历史文本是历史研究者叙述历史事实的衍生物,是连接历史事实和历史受众者的桥梁。历史文本的实质是历史叙事的语言性表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献借助历史叙事话语得以流传后世。可见,历史叙事语言是历史存在的载体,诚如克罗齐所言,“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学”。历史叙事走向了历史即叙事,出现指称作用的历史语言脱离历史事实的限制,历史事实被历史语言“绑架”“吞噬”。历史被语言所型塑,历史真相被淹没,虚构历史代替叙述历史,历史也就成为文本意义上的存在。如此,历史叙事难免走向虚无主义。
  3.历史研究范式的转变助长当代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中国近代史学转型中,传统乾嘉学派与西方兰克史学的汇通,为历史虚无主义打开了缺口。乾嘉学派精于文字校勘、史书辨伪、史事考据等工作,主张无证不立,孤证不信,以“述而不作”的态度记述历史。兰克史学秉承“史料高于一切,让史料说话,如实直书”的治史理念。乾嘉学派与兰克史学分属东西方文化治史集大成者,虽各自生长,但二者对待史料与著述的许多观点颇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有过于注重“历史”本身的倾向。
  受上述二者汇通之影响,且处于大变革之际,近代新史学走出了一条始自龚自珍、严复、梁启超的新道路。他们坚持进化论,在历史观念、治史目的和历史对象等方面都与传统史学大相径庭,新史学的这种以全体国民为言说对象的历史叙事,不仅颠覆了传统史学的叙事框架,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奠定了学术基础。但是,也要看到由于新史学坚持唯心史观,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对历史主体背后各种现象难以作出科学的解释。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新史学中所标榜的人本主义倾向,在面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挑战时,不僅无法作出有效的回应,难复当年之勇,更是向所谓“历史的细节”中游走,聚焦于历史叙事中的“碎片”,而这为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1.历史虚无主义通过解构、重编、重评历史等拙劣手段,背离历史学术研究,消解大学生的传统历史认知和民族记忆,虚无化大学生的历史观。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热潮,历史虚无主义者意图抢夺学术前沿阵地,掌握历史话语主导权,传播“历史新发现”,建构历史虚无主义“新史观”。
  美化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鸦片战争打破了封建主义的壁垒,开启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为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很大贡献。“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甚至认为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应当遵守,是国家信誉的一部分。“由于清政府未履行《南京条约》,造成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这些论调,否定了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深刻内涵,美化侵略恶行,有意回避西方列强灭亡中国的野心及其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灾难。
  推崇改良,否定革命。历史虚无主义者一方面贬损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和革命运动,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是对世界资本主义的本能反抗,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太平天国“绝无进步的历史意义可言”;“如果没有义和团烧杀掠抢,肆意毁坏现代文明,八国联军就不会进驻北京,火烧圆明园的悲剧可以避免”;辛亥革命破坏了“一个社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对于资本主义的改良赞不绝口:“戊戌变法若能在政府主导下循序渐进,中国就能走上现代化道路”;“清末预备立宪使中国社会成为民主社会的雏形,辛亥革命打断了君主立宪的进程”。可见,他们违背历史研究“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的原则”,而是以所谓“告别革命”进行史学研究。
  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和改革建设,诋毁和戏谑革命和改革中涌现出的人民英雄。历史虚无主义者抓住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改革建设中的挫折和失误,不顾历史的局限性,以反思为名,对涉及的一些冤假错案潜心做翻案文章,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历史地位,抹黑党的领袖人物。同时,把改革开放前30年同改革开放后30年完全对立,肆意污蔑党史上的人民英雄和道德楷模,混淆视听,造成恶劣影响。
  由此可见,在近现代史学争论中,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支流掩盖主线、以小情节替代大叙事、以碎片化取代整体性、以错误倾向否定正确倾向,以虚无历史事实而彰显所谓真实诉求,充斥着严重的唯心主义历史认识病候。这些故意拼凑的“历史新结论”对大学生的历史观带来了极大冲击。虽然大学生接受了较为系统的近现代史学习,但青年学生的历史观尚未完全形成,加之错误论调在网络等新兴媒体传播,使得大学生对于原有的历史认识产生质疑,极易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这些虚无主义观点的隐性传播淡化了大学生对于近代社会民族危机和殖民掠夺的历史记忆,消减了大学生对民族英雄和革命英雄的崇拜,削弱了大学生的历史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2.历史虚无主义曲解、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弱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消解大学生对当前政治的亲近感和认同度,虚无化大学生的政治观。颠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党和人民群众中的主导地位,污蔑马克思主义是教条主义。一是制造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对立。朗兹胡特、迈耶尔、德曼等学者认为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晚期的《人类学笔记》中人学思想是一种“复归”、退化。G·威特尔认为老年马克思的理论脱离(早期)人道主义,具有“实证主义倾向”;G·柯蒂埃认为马克思后期著作用“实践、劳动、生产劳动”来说明人时,“背叛了他本人( 早年) 对人道主义的渴望”[2]。二是制造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对立。广松涉认为“青年恩格斯引导青年马克思”,卡弗认为“青年恩格斯思想领先于马克思”[3]。诺曼·莱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立集中在:黑格尔辩证法关系问题、共产主义问题、社会主义道路问题[4]。三是诬称马克思主义是虚无主义。海德格尔认为马克思是主体性形而上学,达到了虚无主义的极致[5]。四是以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幌子,诘难马克思主义。国内一些学者通过梳理历史虚无主义的流变,重新界定历史虚无主义,指出: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是以“反历史虚无主义”的口号维护教条主义;“批判对象未必存在”;“清算目标的方向错误”等。
  鼓吹资本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极力维护其政治话语的霸权地位,大肆兜售西方民主,抢夺政治资源,以达到其政治诉求。苏东剧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大了对中国的渗透力度,图谋以“和平演变”的手段搞垮社会主义,变社为资。国内历史虚无主义者与国外反华势力沆瀣一气,激化意识形态领域的论战,他们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和失误片面化、绝对化和扩大化,归结为制度问题和道路问题,面对当前改革开放深化期和现代化攻坚期的社会矛盾,“针砭时弊”、借题发挥,将改革开放前后30年相互否定,谎称改革开放是倒退补资本主义的课,甚至污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半真半假的社会主义、羞羞答答的资本主义。
  3.历史虚无主义内嵌于现代化和虚拟化相互交织的进程中,衍生出价值虚无主义,严重侵蚀大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虚无主义使大学生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背离。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进程中,由于市场经济不完善,间接引发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内在冲突。集体主义作为社会共同价值的地位遭遇严峻挑战,个人主义倾向开始抬头。家庭成员间的功利性取向,加剧了个体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之间的分裂,致使个人和集体之间的矛盾普遍化、公开化。家庭教育中的价值虚无主义趋向使大学生的个体追求与整体性、共同性、集体性的大学主流价值理念相悖,加剧了大学生个体价值的不适应性。价值虚无主义侵蚀大学生的主流價值观。大学生的集体观念、荣辱观受到市场逐利主义的冲击,历史话语中社会榜样价值趋于消解,集体主义、人民英雄、革命精神等崇高、神圣主题逐渐丧失价值导向能力,传统价值的供给模式呈现严峻态势。
  价值虚无主义使大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剥离,生命价值遭受贬斥。虚拟化信息传播语境中,价值虚无主义显露为一种精神危机。大众传媒的去价值化倾向,严重割裂了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需求的统一性,“价值是有效力的东西”,而“有效力是一种存在方式”[6]。无效信息的散播使得人的精神生活空洞化和符号化,人失去了追求理想的精神内力,丧失了确定感和秩序感,精神信仰和心灵满足感匮乏,个人信仰迷失于虚无精神发展的后果,主体存在的精神支撑的坍塌必然致使人生意义的消亡。人的精神需求无形中被媒体牵引和驱使,人的主体精神被形式多样的无效信息分解,小型、碎片、即时、虚拟等传播手段颠覆了传统的精神生活秩序,信息大众化需求的形式合理性僭越了人的价值诉求的实质合理性。虚拟化情感沟通语境中,价值虚无主义呈现出生命敬畏感的隐退。现实生活的坎坷、挫折及个体生命的敬畏,更多呈现在网络上的价值争论、道德评判,而未践行于现实生活,致使现实中人情冷漠和生命感弱化。网络民主、网络道德规范的虚拟实践逐渐脱离现实性维度,建立在虚无逻辑上的生命变得没有价值。   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1.强化唯物史观理论教育,通过以史为鉴的教化功能和人文关怀,重塑大学生的历史观。以现实的人和实践观作为大学生历史认知的坚实基础。现实的人是历史的主体,“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519现实的人创造历史,而不是上帝、超自然、超意志物。现实的人的物质、精神生产活动构成了历史实体,推动了历史进程。也就是说,不存在没有实践活动的历史和脱离历史的实践活动,这是区别与克服唯心史观的着力点。深化大学生的唯物史观理论认识,一是始终坚定唯物史观的人民立场:对历史事件、社会变革的认识,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旨归。二是牢牢掌握唯物史观的革命观点、政治斗争学说:清醒认识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推动力,这是洞悉中国近现代史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三是准确运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以历史分析法考察历史人物、事件,才能正确借鉴其历史经验并获得现实启示;以辩证分析法看待当前社会发展问题,才能深刻领会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在本质和重大意义。
  在大学生历史教育中,构筑历史记忆。历史教育的本真是鉴古知今、人伦教化。诚如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讲:“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大学生既要知历史兴衰更替之道,明社会新陈代谢之理,也要养成敬畏历史、尊重历史、善待历史的自觉性历史意识[7]。培育大学生历史意识,重在建构历史记忆。“每个时代都必须通过掌握和解释的新努力来重新唤起自己对过去的记忆,以免忘记过去,失去自己历史生活的根本。”[8]历史记忆是对国家、民族历史的集体记忆,是社会成员历史形态的内在呈现和流传,是社会成员历史共识的标识与区分。历史记忆的建构重在历史共识教育。加深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社会性质问题、道路选择问题、改良派与革命派历史人物评析问题的认识。深化大学生对历史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必然性的认知,增强其对国家和人民的历史担当。
  2.澄清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内在关系,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培育契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政治观。革命、建设和改革是前后接续、与时俱进的一个历史过程。对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认识和阐释要以发展的视角和辩证的态度,要结合历史的规律性和人民的实践选择加以考量。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位一体的政治逻辑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主线。关于这条历史主线的认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总结为“三大历史性转变”。“三大历史性转变”揭示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一脉相承、递进发展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新民主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的继承,是在对建国后30年的社会主义曲折建设历史经验总结基础上进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奋斗目标的历史性选择和唯一正确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9]学习和认识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洞悉其内在关系,是大学生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增进大学生对当前政治制度的认同,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度、归属感的有效途径。
  革命、建设和改革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顺应时代要求、立足本国国情和代表人民利益的。近代以来历次救亡图存的失败揭示了道路的“重新选择”成为历史的必然,时代召唤新的指导思想、领导阶级、革命力量的到来,中国共产党因应时势,勇于肩负“两大历史任务”,带领人民创造性地选择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和改革开放。党开辟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扎根国情实际、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必然选择。“两大历史任务”是人民的自觉选择,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就是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新中国建设史、党的奋斗史和改革開放史的有机统一,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完整结合。要使大学生清醒认识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选择性和人民选择性,夯实大学生分析国情社情的理论基础,提升大学生讨论时政热点的自主辨析能力,以强化其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认同,坚定其政治信仰。
  3.增强大学生对价值虚无化本质的认识,探求克服价值虚无化的可行性路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实体原则,树立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当前部分大学生失去价值追求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也就是说价值实体被抽象化、虚无化。价值实体的祛蔽是克服大学生价值虚无化的首要问题。确立个体的人、生命的人是价值的载体或承担者,价值是为满足人的主体性需求服务的。价值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规定性,人是认识价值、追求价值、体现价值的现实的人。价值属于人的需求层次范畴,人对物质与精神层面需求的探索、追求、超越,无不渗透、体现着价值诉求。可见,大学生在满足自身的物质与精神价值需求时,要确立自身的价值主体性,否则就容易陷入价值虚无的深渊。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人格是克服价值虚无的内在要求。要注重唤醒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改善亦步亦趋的价值追求心理,抵制主体性异化的价值崇拜,实现真正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价值模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价值,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动力,构筑大学生精神家园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脱离物质价值:基于唯物史观看,提倡追求正当、合法、合理的利益;基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看,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是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目标;基于中国梦宏伟目标看,物质财富的积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超越物质承载的精神追求。物质价值替代不了精神价值需求,物质与精神的内在统一才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应有之义。正如习近平所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0]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航大学生价值追求,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知、情、意、行,增强大学生对集体、社会、民族、国家的归属感,构筑共属一体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张远新,钱远晏.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真谛[J].东岳论丛,1995(5).
  [3]鲁克俭.国外学者论青年马克思与青年恩格斯的学术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6(8).
  [4]陈锐.驳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兼论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7.
  [5]海德格尔选集(下)[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244.
  [6]海德格尔.尼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731.
  [7]杨金华.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机理及其克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46.
  [8]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M].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26.
  [9]戴木才.为什么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一项“完整的事业”?[J].红旗文稿,2015(15).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
  【责任编辑:黎峰】
其他文献
摘要:本着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解放幼儿的眼睛”,实行“教学做合一”,引导幼儿在自主创建班级图书馆活动中锻炼成长。为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抬高幼儿借读图书门槛,改善阅读的环境,让阅读变得更正式,更有仪式感,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实行“饥饿阅读”的方法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变师长要求幼儿阅读为幼儿出于自身需要进行阅读,让书籍成为幼儿的成长的阶梯,幼儿成为班级图书馆的管理者和阅读者,从而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在人们的思想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灌输原理”、加强灌输主体的队伍建设,同时要不断创新灌输方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灌输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
摘要: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而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赖于健全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建立。公共选择理论直接民主制中的“用手投票”“用脚投票”以及代议制民主中的利益集团理论等为农民表达公共产品需求个人偏好和集体偏好提供了有益指导。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理论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文本与现实的悖离。文章基于相关分析,在借鉴其理论基础上,提出要建立“农民参与、政府主
[摘 要]“概念法学”和“自由法学”的辩争催生了法律确定性和灵活性这对永恒矛盾。法律发展的整个历史就是交替赋予法律更多确定性或灵活性的历史。欧美冲突法在20世纪的不同演变轨迹,体现了人们在法律确定性和灵活性之间寻求平衡的尝试与努力。欧美冲突法的发展历史表明,将灵活性置于比确定性更为重要的地位是当今乃至21世纪冲突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冲突法;法律选择;概念法学;自由法学;法律确定性;法律灵活
摘要:千古名文《答司马谏议书》记载了北宋神宗变法和保守两派的矛盾交锋,在这场历史性交锋中人性的情感和政治的理性在鏖战,在争斗。战斗的背后隐藏了更为深层的思想滥觞。本文将探究其意义的历久弥新,影响深远。  关键词: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司马光;儒家  北宋神宗变法时期王安石给保守派领袖司马光写了一篇千古名文《答司马谏议书》。这篇文章反映了当时变法和保守两派之间的思想交锋、政治交锋。该文背后所蕴含的
摘 要:从分形学的视角来看,新时期的农民信访主要有正向型、变异型和负向型等三种。新时期的农民信访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中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认真分析新时期农民信访的发生机制和实践逻辑,洞悉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对于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民信访;分形学;实践逻辑  中图分类号:D63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
摘要:本文从探究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预习活动入手,着重分析了预习活动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影响,并对学生建立正确的预习观念、重视预习方法的功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提供指导。  关键词:预习活动;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影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活动是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课程改革中,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活动一直是一个重
摘 要: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90年。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纪元。党不失时机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取得巨大成就,开创了民族复兴的新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变,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开辟了民族复兴的新前景。    关键词:中
摘要:“数学实验”作为数学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对数学教学体系的有益补充。在实验之余,如何以数学的眼光审视实验的需要、实施的路径,则为提升数学素养提供了宝贵的契机。  关键词:数学实验;实验需要;实验路径  一、案例引言  数学实验是一种为了获得某种数学结论,检验某种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而引导学生在创设的特定物质条件下,经过操作、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领悟概念和解决问题的
人要做许多没用的事,比如琴棋书画,比如爱与等待。  朋友的儿子正读高三,他看到儿子玩手机就急,大动肝火。因为这事,父子俩没少争执,甚至吵得势不两立。昨天,朋友发给我一段话,是他通过微信发给其住校儿子的:“儿子,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少看手机……毕竞时间不多了,很紧张了!以后玩手机的时间多着呢,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别后悔!爸妈都是平民百姓,你的人生和前途只能靠你自己的努力拼搏了!而目前这段时间是最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