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ki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心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分别给予心舒治疗、口服辅酶Q10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水肿、心悸及胸闷痛等症候,并比较动态心电图、心电图与心肌酶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上,心舒的临床价值高,值得在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舒;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价值
  病毒性心肌炎为临床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炎,属与病毒感染相关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性心肌疾病,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属全球范围内的常见与多发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0例,分为两组比较探究心舒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见纳入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门诊与住院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均符合1995年制定的成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6.7±3.5)岁,病程6个月~1年,平均(8.4±3.1)个月;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18~57岁,平均(36.5±3.1)岁,病程5个月~1年,平均病程(7.3±2.1)个月。根据临床分期,分为急性期、恢复期、迁延期与慢性期。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心舒重要治疗,包括黄精、杜仲、黄芪与菟丝子各30g,法夏15g及血竭10g,1日3次,10g/次;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辅酶Q10胶囊(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33372),1日3次,20mg/次[2]。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患者胸闷痛、心悸、浮肿、发热及气促,以及患者心电图、心肌酶学于动态心电图指标。
  1.4 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分为4级,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血清酶与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且无明显变化;有效: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部分改善,各项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改善或加重[3]。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均数±形式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百分率(%)形式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悸、胸闷痛、气短等症状均改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6.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发病率高,且在外伤感染、劳累等因素影响下,易复发,迁延难愈,对患者生活与工作会造成严重影响。研究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有多种病毒引起,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心肌坏死与间质单核细胞浸润,可导致细胞免疫损伤,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坏死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为统一整体,五脏六腑相互作用,阴阳调节平衡,肾为先天之本,而脾为后天制备,两者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尤为紧密,如果是、脾肾虚亏,则会出现气血运行不畅,淤血内生并阻滞于血管内,进而导致循环障碍、间质炎细胞与纤维渗出等病理变化。因此,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根本在于补肾健脾与化痰活血。基于以上理论,本研究给予观察组重要心舒治疗,与对照组行比较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综合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血清心肌酶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病毒性心肌炎采用心舒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瀛,吴桂平.益心舒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0(09):1190-1191.
  [2]任凤梧,路瑞华,姜小刚等.益心舒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22(01):63-65.
  [3]刘胜贤.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0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08(07):1302-130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联合中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病患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设为手术+中药组和手术组,每组均为50例。手术+中药组的病患选择手术联合中药进行治疗,手术组的病患选择单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病患治疗效果,并记录疼痛分数、愈合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上尿路结石属于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特点,临床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很多,传统治疗以药物保守和开放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也为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经皮肾镜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等不同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随着围手术期输血要求的不断发展,研究其对儿童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红细胞类、血小板等情况,并提出了个人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围手术期输血;儿童术后;免疫功能;影响  1.概述  围手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术前、术中及术后),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究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至2015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55-7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1岁,病程为2-30年,患者的平均血压为(21.62±2.45)/(13.82±1.13)kPa,对所有高血压患者采取口服硝苯地平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对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应用在治疗子宫肌瘤上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中随机选出72例患者,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在开始阶段,分别给予两个小组剂量为30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然后将药量进行不同的递减。将其中一组患者的用药剂量维持在20,作为对比组;将另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羊水栓塞综合征是指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血液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症。文献报道的发病率差异甚大,Clark等报道:羊水栓塞的发病率在美国约1∶4万~6万,中国约1∶1.4万,死亡率可高达80%。羊水栓塞的发病率虽低,但死亡率却高,为了提高对羊水栓塞的认识,本文就羊水栓塞的诊断与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 评价胃苏颗粒联合伊托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道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反流性食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治疗组患者服用胃苏颗粒联合伊托必利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服用伊托必利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探讨椎弓根螺钉4钉与5钉对固定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的资料。其中46例采用常用的跨节段3椎体4枚椎弓根固定(4钉组),设为A组。另外40例采用经骨折椎椎弓根直接复位固定的3椎体5枚椎弓根固定(5钉组),设为B组。B组为伤椎单侧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早期表现、诊断以及治疗的相关内容。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常规检测血糖,对确诊新生儿低血糖的患儿进行合理的处理措施。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所有患儿的血糖值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对于新生儿低血糖,应早预防、早治疗,如不及时纠正低血糖将会造成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对小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有效预防提供参考意见。方法:从我院儿科门诊2012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中出现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患儿中随机抽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和同期未出现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56例患儿进行对比,对他们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关的影响因素。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