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準文学回忆录》编后记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701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湘西的一所乡村中学毕业,当时正处“文革”中,前途迷茫,就读些文学书籍,四处搜罗旧书。一位住在小镇上的朋友,是个在文学上小有成就者,在他那里我借了不少书,其中就有一本《不能走那条路》。当时不知李準何许人也,只觉得他写得很朴实。后来读《李双双小传》,虽然他所写的生活过时了,但把那个农村女性写得鲜活极了,心里暗暗佩服。想不到的是,四十多年后,我竟然成了《李準文学回忆录》的编选者。
  细读李準的这些文字,第一印象是:李準一生都是与时俱进的。可以说,李準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是走在时代前列的贤者。他中学没毕业就辍学了,但有家学底子,书读得多,雖非满腹经纶,却博览杂书,文思敏捷,善于思辨。小说、电影、话剧、地方戏曲,几乎无所不能。他的一生,大都在为朋友们写作,名导演如沈浮、谢添、谢晋等,名演员如赵丹、小白玉霜、红线女等,都抢着要他写戏。写小说本是他的最爱,但他把精力大都给了朋友,以至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他上部写完、下部竟搁置了五年才完成。
  本书分“自述人生”、“当年写作”、“从生活出发”三个部分。一是叙述个人经历以及交朋结友,二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写成的一些体会和创作谈,三是“文革”结束后所写的文章或演讲。
  放在本书开头近十万字的《晚年自述》,是李準生命的最后时刻,断断续续口述的,有追忆,有反思,痛定思痛,刻骨铭心,磊落而坦诚;后由其子李克勤、李克坚兄弟整理而成。他自述“三年困难时期”说:“我是副社长(引者注:当时他下基层挂职公社副社长),得跟群众一样吃食堂,饿坏了。想起来,我在小说里还写食堂,真是活该!饿死也活该。食堂真把我害苦了,吃红薯不见红薯,把红薯秧晒干磨成粉,把玉米芯打成粉,我整天就吃这个东西。想吃两块红薯喝半碗玉米粥,也没有。没有粮食就只能吃庄稼的秸秆。”这样的自述,是往事回忆,又是文学反思。首次公开发表,其分量之重,识者自知。对于现当代文学有兴趣的朋友,尤其对现当代文学史研究者,这是解读李準及其作品不可多得的文字,也是理解他所处时代的一把钥匙——开启李準这个“小房间”,就可看到一个“大社会”!“当年写作”那些文字,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是真实的;唯其真实,才可存史。“从生活出发”都是作者新时期的文字,由此可以看出其思想,也是随着这个时代一步步解放的。如果你是一位细心的读者,定会想得更多更远……
  1953年,是李準率先写出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那时才二十五岁!这篇小说发表后,引起中央高层的注意,连同《人民日报》等数十家报刊转载这篇小说,不少还加了“编者按”。李準有敏锐的政治嗅觉,这是我们不得不佩服的。他从农民买卖土地中发现了“两极分化”的苗头,在当年的创作谈中就说,“政策准自由买卖土地是不错,不过绝不是提倡,也不是坐视其分化”。“我所写的正是要说明:‘不能走那条路!’即资本主义道路,要走美好的社会主义道路”。说实话,他作为一个最底层的业余作者,当时能操弄这套话语,的确是他的过人之处。
  他后来的创作,可以说是大红大紫、顺风顺水写了十余年,如《李双双小传》、《冰化雪消》、《耕耘记》、《两匹瘦马》等,不少改编成电影或地方戏剧,家喻户晓;尤其是他的电影剧本《李双双》、《老兵新传》等,更是一片叫好之声。他回忆参加第一次电影学习班时,有人问他看过什么电影,他说从来没看过,并引来一阵惊笑。后来一位导演说,正是他没看过电影,他才写得出这么好的电影!他写的话剧,参加全国话剧汇演并得了奖,曹禺问他是怎么写的,他说:“没写过话剧,不知道戏剧冲突。”曹禺说:“你不会写戏才写成戏了!”特别是八十年代,他电影写了十多部,如《大河奔流》、《牧马人》、《老人与狗》、《高山下的花环》等,都是响当当的大片,票房极高。
  作家不是思想家,但作家必须要有思想,写出的作品才有深度。李準是属于有思想的作家。如果他不是成名于五十年代,而是成名于文学多元的八十年代,凭他的才气和敏锐,他创作能达到的高度肯定就不一样了。
  李準的写作融入了二十世纪史。他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作家。但愿此书,能给李準研究者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
  最后要交代一下:“李准”1984年改名“李準”,其实就是把“准”字改用繁体“準”,并在报上登了“改名声明”。至于他为何要改,语焉不详。本书凡涉及其名时,自然都改用“李準”了。对此,一般读者也许并不在意,但凡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就不得不注意了:二十世纪下半叶既写小说,又写电影、戏剧的作家,无论“李准”或“李準”,均系此人。
  (《李準文学回忆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其他文献
宋代科举考试分为三个层级,由低到高,依次为发解试、礼部试和殿试。殿试第一名是为状元。北宋熙宁变法之前,殿试一般考赋、诗、论三题,其中,赋乃重头戏,姚勉《词赋义约序》云:“国初殿廷惟用赋取状元,有至宰相者,赋功用如此也。”北宋状元往往因赋而得,他们借以夺魁的赋作即为状元赋。宋代状元赋其实只存在于北宋前期,因为神宗熙宁变法后,宋代殿试改考策问,赋不再是殿试的内容。但哲宗元祐年间及南宋时期,科场以诗赋与
期刊
汪曾祺被称为“遗老式”作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文坛还在伤痕、反思中清算和追忆的时候,他却以不凡的笔触将人们带到小英子、王二们的烟火生活中,不着声色地连接起了一个已经中断多年的文学传统,从此一发不可收。他的笔下,多为凡人悲欢、人间烟火、民俗风物。所绘之人,所叙之事,所状之物,似在“潮流”之外,而自有一番天地与况味。  汪曾祺为文之妙,在新中之旧,旧中之新,俗中之雅,雅中之俗。他关心的是小人物世俗
期刊
解读地域历史文化,寻找地域精神的本来面貌,是近些年来文化散文创作的一个显然特征.所以,读到龚军辉的《点墨长沙》,我眼前一亮:终于有位作家对长沙精神以散文的形式进行全面
期刊
一  民国时期,湖南学者李肖聃在其所著《湘学略》一书中,专门辟有“浏阳学略”一章。从朱文炑开始,随后有欧阳中鹄、刘人熙,至谭嗣同结束。虽不完备,但勾勒出一幅晚清浏阳之学的簡明谱系,浏阳之学到晚清而达于鼎盛。至咸、同之后,浏阳之学日趋兴盛,谭嗣同躬逢其盛,对此有着更为切身的感受。晚清浏阳士人群体的主体,实际上是由两代人组成的,即出生于道光年间,作为老师的刘人熙、欧阳中鹄、涂启先等人;及出生于同治年间
期刊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堪称古今描写西湖雪景最漂亮的文章。一般认为该文通过写作者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他孤独寂寞的心境和隐隐的愁绪,反映了他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文章开头的明代纪年和行文的字里行间,体现出他有着沉痛的亡国之恨,挥之不去的家国之思。更有论者认为充满寒意的冰雪世界,阻挡的是俗人的脚步,激起的是作者赏雪的热情。雪夜游西湖,是作者崇尚“冰雪人格”的表现,
期刊
期刊
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2020年是收官之年。全国现存的三百四十八个戏曲剧种,连续三年在昆曲发源地集中亮相,虽已收官,新的一轮盛典又在酝酿之中。  昆曲,是被称为“百戏之祖”的。  何为百戏?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中,百戏原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后汉书·孝安帝纪》曰:“乙酉,罢鱼龙曼延百戏。”这指的是“各种各样的戏”,从秦汉逐渐兴起。汉唐时期,随着西域的胡乐杂
期刊
马克思主义是近现代最强有力的、科学的、能够解释和关照人类社会民族问题的思想体系.20世纪中后期以来,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民族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从历史的角
民国时期沪上富绅徐冠南、徐晓霞堂兄弟,原籍在桐乡乌镇。徐家祖上为乌镇首富,在当地颇有名气。缪荃孙先生曾为徐晓霞父亲徐焕谟作传,文中说:“先世善治生,富而好礼,有声浙西”。徐家共有三兄弟,老大徐焕藻(茗香),即徐冠南父亲;老三是徐焕谟(字绿沧,号叔雅),即徐晓霞父亲。徐家常年雇着一位有名望的私塾先生叫卢小鞠,他为徐家培育了十个秀才、三个举人。  徐冠南,1866年生,名徐棠,字公棣,号冠南。光绪二十
期刊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寄胡饼与杨万州》)  公元819年,白居易脱下江州司马的青衫,转任忠州刺史,忠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市忠县。  在这座小城,年近半百的诗人白乐天吃了一口街头小吃,当然不是火锅,而是一种炉子里烤出来的面饼,上面撒着芝麻,这就是胡麻饼——唐朝人最爱吃的面食之一。白居易惊奇地发现,忠州胡麻饼的做法竟然与长安城辅兴坊的很像,都是讲究面脆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