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服饰与平民称谓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衣食住行”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衣”是其中最能体现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要素,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个人身份的象征。封建社会,平民百姓的衣着带有群体的身份标记,这些标记后来逐步演变成为平民百姓的代称。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有“黔首”“布衣”“白衣”“白丁”等。
  一、与服饰色彩有关的平民代称
  (一)黔首、黔喙
  《礼记·祭义》中提到“黔首”一词:“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郑玄注:“黔首,谓民也。”孔颖达疏曰:“黔,谓黑也。凡人以黑巾覆头,故谓之黔首。”
  “黔首”一词在战国时秦国以及秦朝作为平民百姓的称谓。黔,意为黑色。“黔首”一词用来代指平民的缘由据说是秦国崇尚黑色,平民百姓不能戴冠,所以都用黑色的头巾包裹头发,因此“黔首”就逐渐成为平民百姓的代称。贾谊《过秦论》云:“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这里的“黔首”也是指平民百姓。
  《说文·黑部》:“秦谓民为黔首,谓黑色也;周谓之黎民;《易》曰为黔喙。”“黔首”“黔喙”和人们比较熟悉的“黎民”一样,都是平民百姓的代称,只是它们所通用的时间和地域有所不同。《说文·口部》训“喙”为“口”,本义是指鸟兽虫鱼的嘴,引申为人的口,由于口是头的一部分,所以“口”可以作为部分来代表作为整体的“首”,所以“黔喙”的意义和“黔首”是相通的。
  (二)白丁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唐代刘禹锡的著名诗句,句中的“鸿儒”是指学识渊博的名士,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中对“白丁”的解释是“无官职的平民”。“白丁”一词在具体词义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南北朝时期,已经可以见到“白丁”这一词语。《宋书·沈攸之传》记载:“既至京都,诣领军将军刘遵考,求补白丁队主。”这里的“白丁”一般解释为被临时征集到军队中服役的平民壮丁。在古代社会,白色是平民衣着最常见的颜色,“丁”经常指到了服兵役年龄的成年男子,这大概就是“白丁”一词的构词依据。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白丁”一词又有了新的内涵。封建制度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成熟,新的选官制度给读书人提供了入仕的机会。除了之前的意义,这一时期的“白丁”又经常代指没有官职的平民。《隋书·李敏传》记载,隋开皇初,隋文帝杨坚之女乐平公主曾向其父为自己的夫婿李敏求官。隋文帝谓公主曰:“李敏何官?”对曰:“一白丁耳。”这里的“白丁”就是指无官职的人。
  唐代对服色有着严格的规定,唐代官员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庶人、奴仆服白、黄。因此,在当时的等级社会中,“白丁”往往引起士大夫的轻视。刘禹锡作为进士及第的上层社会中的一员,在他那清净高雅的“陋室”中自然是“往来无白丁”的。参考韩愈《示儿》一诗中“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可以见得刘禹锡所说的“白丁”是针对人的社会地位而言的,在隋唐时期泛指没有功名的平民。
  (三)白衣
  “白衣”的意義和“白丁”有相通之处。《史记·儒林列传序》记载:“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这里的“白衣”所指的是公孙弘封侯以前的平民身份。
  隋唐时期,由于当时政府明确规定平民服白色,因此白衣就成为平民百姓的标志性服装,北宋初年依旧沿袭前朝关于平民服色的规定。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白衣”逐渐和“白丁”一样,成为百姓的代称。宋孝宗乾道初年,礼部侍郎上书称白衣“有似凶服”,于是“禁服白衫,除乘马道涂许服外,余不得服”,自此后,白衫只能用于凶服。虽然这个时期百姓服白的传统被取消了,但是“白衣”作为百姓的代称被保留下来。
  “白衣”也被用来特指平民中的读书人。唐宋时期出现了“白衣公卿”一词,用来代指尚未取得功名的读书人。当时称这些尚未出仕的读书人为“白衣公卿”“一品白衫”,也蕴含了寄言他们前途无量的深层含义。
  二、与服饰质地有关的平民代称
  (一)布衣
  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除了服饰的颜色,不同社会阶级的差别往往是通过服饰的质地来凸显的。“布衣”作为平民代称,主要是就平民服装质地而言的。
  《盐铁论·散不足》中可以见到关于“布衣”身份含义的最早记载:“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从中可以了解到,“布衣”之所以用作平民身份的代称,是因为古代规定平民只能穿布衣。
  “布衣”被广泛地用来代指平民,这在古文献中有诸多记载,先秦到唐代的文献中,“布衣”指人的穿着的情况比较少见,只要出现“布衣”,大多是用来指人的贫寒低贱的身份或是指一种平民化的简朴生活。《庄子·让王》:“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隐岩穴也,难为于布衣之士。”这里所说的“布衣之士”就是指平民。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的“布衣”是诸葛亮自言自己之前的平民身份。
  春秋时期,布衣的主要原料是麻和葛,当时的社会制度明确规定了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而不能使用丝织品。《荀子·大略》曰:“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以“布衣”代指平民,凸显了平民百姓社会底层的身份。
  汉代以后,“布衣”也主要是指人的平民身份,《史记》中所出现的“布衣”大多是这个意思,例如,《史记·孔子世家》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这里的布衣就是指孔子的平民身份。
  唐宋时期,“布衣”虽然仍有平民的意思,但是更加侧重于未仕的文人的代名词,即布衣之士。“布衣”所代指的意义比较接近现在人们在大多数场合中所说的“布衣”,并不是泛指一般的平民百姓,而是特指那些虽暂时在低位但志取公卿的人。
  (二)褐夫
  “褐夫”以及“褐衣”“短褐”,都是贫贱者的代称。“褐夫”被用来代指平民百姓,同样和百姓的服装质地有关。“褐夫”中的“褐”是指麻毛织品,引申为粗劣的衣服,是我国古代社会底层人民的主要服饰。“夫”指的是百姓,故而用“褐夫”代指平民。《说文·衣部》中训“褐”为“粗衣”,《孟子·公孙丑上》曰:“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这里的“褐夫”与“君王”相对,代指的是平民百姓。
  “褐夫”与“布衣”作为平民百姓的代称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它们都是就百姓所说的粗衣而言的,“布衣”和“毛褐”作为服装质地而言往往可以通用。李善在注《文选·曹植〈杂诗〉》“毛褐不掩形”这一诗句时引用了《淮南子·精神训》中“而尧布衣掩形,鹿裘御寒”一句,言明布衣和短褐都是当时的贫寒百姓所穿的粗衣。
  隋唐时期,凡是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一般都穿着白色的粗麻布衣,所以也称没有功名的平民为“褐夫”。尚未出仕的读书人考取功名以后便可以脱去白衫,换上紫袍,这就是所谓“解褐”。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不同社会阶级的人群有各自不同的服饰,这些服饰之间在颜色和质地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被明确规定了只能穿着布衣等简陋的服装,与之相对的富贵之家却能身着绫罗绸缎,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阶级性以及阶级社会中平民百姓的艰难处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这些平民所穿戴的固定颜色和质地的服饰就成为平民百姓的代称,人们从沿用至今的这些人群称谓中也可以一窥古代社会的社会风俗。
  (青岛大学)
  作者简介:王真如(1996-),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其他文献
云南题材作为边地题材的一种,在唐前汉文学的众多题材中显示出自己的独特性与地域性,云南以其丰富奇特的资源环境、令人遐思无穷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内地文人,其在自己的笔下建构出与中原文化迥然相异的空间。云南题材在汉文学文献中的注入,为汉文学发展增添了生机,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内地文人的文学想象力和文学创造力,在文学长河中流光溢彩。  《道光云南通志·艺文志》首次明确地把云南文学文献分为“滇人著述之书”和“记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故乡,余光中先生那故乡的“愁”早已不受“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的约束了,海峡和天空已被互联互通,空间和距离对于故乡只是物理概念,那一抹的乡“愁”也已被“扁平化”了;李白的故乡在他的诗里,那样一个豪放的诗人,对故乡也慨叹“疑是地上霜”,可能是故乡高冷孤傲,而不能让诗仙感受到“疑是地上银”那遍地白银的前程,故乡也就成了李白“浪迹天涯”的借口;老聃出走函谷关留下了《道德经》,他把灵魂
期刊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对安娜爱情故事和列文生活历程这两条主要线索的描写,揭露了诸多矛盾。一方面,这些矛盾体现在身份多重性和情感复杂性之间;另一方面,这些矛盾还体现在表里不一的人性、婚姻与爱情、思想之伟大和行动之无助以及生与死之间。  一、安娜之死揭露的矛盾  与其说是卡列宁的无情、渥伦斯基的冷漠和社会的排斥造成了安娜之死,不如说是安娜身份转变带来的情感矛盾、梦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所处社会环境前后强
期刊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过。以往的事情大都容易忘却,但有些事情依然记忆犹新。譬如甘薯(我们山东称之为地瓜),就时时撞击着我的记忆。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因为,甘薯伴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并进入了青年,早已融入了我的身心,让我形成了一种深厚而永远的甘薯情……  甘薯,是我感激不尽的“乳娘”  小时候,我的家乡山峦连绵,土地瘠薄,水源匮乏,农业生产水平很低。况且,那时候,生产队按劳
期刊
徽州民俗文化是一项浩大的文化系统,具有地方特色,它包罗万象,极具重要参考性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本文以徽州民俗文化为依托,挖掘民俗文化系统中的有效文化因子,力图为民俗体育现代传承与发展寻找新形式、新方法與新策略,同时实现徽州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民俗体育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文化部分,更是活态的历史、流动的文化。它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
期刊
童年成长经历对沈从文早期小说创作中宿命观的生成与阐释有着重要影响,个体生命与湘西民族所遭遇的历史偶然与历史必然构成沈从文作品中宿命观的主要命题,在书写宿命的同时,沈从文亦试图寻觅对宿命的突破。  宿命书写是沈从文早期小说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作为一位“对一切无信仰”“只信仰‘生命’”的湘西作家,滋养于故乡自然山水与湘西民情的成长经验赋予了青年沈从文对生命的内在体认与思考。当他为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思潮
期刊
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山水画这两者虽不是同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却有着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当时社会审美形态的反映。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论成型较晚,长期以来基本上是“以画论为园论”,即使后来有了独立的造园理论,但依然没有脱离中国山水畫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从诸多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传统艺术之间都彼此血脉相连,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其根本原因就是
期刊
及物性系统是系统功能语法中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业已被学者广泛用于各种文学作品的分析。本文也将采用及物性系统分析文中所涉及的权力关系,表明作者通过及物性系统来表现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权力关系,以期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一杯茶》是曼斯菲尔德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之一,在短短3320单词的语篇里,以精炼的语言、丰富细腻的内心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讲诉了一个意味悠长的故事:罗斯玛丽年轻漂亮,打
期刊
国内对于民俗器物的研究,是随着20世纪民俗学的兴起发展起来的。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民俗器物的研究是从属于民俗学的,主要集中在对它所承载的文化、历史、民族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但鲜有从民俗文物自身的特质出发进行的研究。民俗器物是手艺匠人传承前人的技艺,结合当代的物质条件和审美特征创制出来的。這些器物积淀着人类造物的观念、经验和多方面的知识。在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中,中国传统造物沿袭着一套自成体系的尺度标准
期刊
在历经战争后灰烬般的迷茫,到以爱与和平之名的狂欢创作,再到互联网网住全人类的地球之旅之后,2016年1月11日,David Bowie离开了我们。在最后的专辑《Black Star》中,他给我们讲述了“Lazaus”的故事——耶稣的门徒撒拉路死后第四天,奇迹般地重生,挂着满身的绷带从埋没他的洞穴里走了出来。当然,最早听到那句“look at me, I’m in heaven”的吟唱时,我们并不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