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澄海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893932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啊,吕蒙正很穷很穷,穷到在腊月二十四拜新面公(即灶神,潮汕人称灶王爷,司命宫或者新面公)的时候,连块猪肉都没有,只能拿夫人刘月娥的金钗跟屠夫换一块猪肉。谁知道,屠夫怀疑金钗是假的,追到吕蒙正的家中,取回已经下锅的猪肉,只剩下一碗猪肉水,吕蒙正只能以这碗猪肉水拜新面公。于是,灶王爷知道了吕蒙正穷到连块猪肉都没有,禀奏玉帝,说一定要让吕蒙正中今科状元……”随着母亲年年说着这位“吕蒙正”的陈年往事,不知不觉,已经接近年底了。
  母亲说:“新面公啊,最知道人间老百姓的冷暖,所以在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要拜灶王爷,祈求灶王爷的保佑。”灶王爷与吕蒙正这个民间故事后来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潮剧《彩楼配》。
  潮汕地区,腊月二十四拜灶王爷,贡品一般要有三牲:猪,鸡,鱼,寓意来年的六畜兴旺,以及潮汕的特产品——红粿桃,表示着来年的五谷丰登。贡品中最重要的是糖粒,潮人用这些糖果讨得灶王爷的欢心。晚上睡觉前,母亲会把灶室(厨房)打扫得干净整齐,并在灶室中放置一碗水,她说收拾整齐才不会把灶王爷的马儿绊倒,放一碗清水是给马儿喝,让马儿有力气送灶王爷上天。
  腊月二十四拜灶王爷不能算是本地年节的开始,潮汕过年的序幕,那还应该从“筅囤”算起。潮汕传统的“筅囤”一般要选时择日,时间通常在十一、二月“谢神”之前的12天。所谓“筅囤”,就是除尘,从农历十二月廿四一直到除夕。这段时间,也是每家每户最忙的时候,人们为过年张罗着,开始了真真正正地忙年。
  印象中,小时候每到此时我就要拉着母亲给我办置新衣服,新鞋子,然后把一整套新衣裳洗干净放在衣橱里面,有那么一两年,我还偷偷地跑去发廊做一个好看的发型,等着在除夕夜洗完澡后就可以穿上漂漂亮亮的衣服,那是我过年记忆中,最开心的时刻。这是我自己的“办年”。
  办年最麻烦的要数制作粿品——鼠壳粿(鼠壳,又称白头翁),鼠曲草等,原材料的准备就得好几天。先是姑姑要去田埂上采摘鼠壳草,拿回家后母亲把鼠壳草熬成汤汁,调入猪油及糯米粉制成粿皮,包上由豆沙,或者由猪肉、花生仁、虾仁等等炒制的香米饭。再用桃形印模压印成形,放到新鲜的芭蕉叶子上面,然后上锅蒸熟,母亲跟奶奶每年都忙得不亦乐乎。父亲说,“别小看这鼠壳粿,它可是祖先留下来的智慧。”《辞源》上面就有记载:“鼠曲草,草名……可入药。古时民间以三月三日取鼠曲草汁和粉,作龙舌料,食之可避时气。”
  除夕夜是过年高潮。在围炉吃年夜饭之前,必须祭拜自己的祖先,拜祭时,从长辈到晚辈依序对着代表祖宗的香炉顶礼跪拜,祈求庇佑。祭祖的同时还要拜家里的土地公,保佑一家子平平安安。据母亲说,在我们姐弟俩15岁前,还要拜公婆母(公婆母就是床神,又称床婆子),等到满15岁“出花园”(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成人礼习俗)后,才不再拜公婆母。
  围炉守岁后,年初一天还没有亮,母亲就开始准备制作“落汤钱”(潮汕小吃,叫甜糯米糍,俗称“胶罗糍”,类似北方年糕,即“落汤钱”,寓意有钱),准备拜老公老嫲(祭祖)。这一天,全家人必须素食,这一天吃的素,相当于一年吃素。初一早饭过后,晚辈要给长辈拜年请安,亲戚朋友之间串门拜年,路上遇到熟人也要互祝年安。登门拜年,腰带大柑,柑称“大吉”。亲戚朋友拜年的“大吉”互赠吉利。初四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庭禀奏玉帝的第十天,家中要准备一对“大吉”(大柑),面条以及红糖迎接灶王爷回家保平安。灶王爷打道回府,意味着过年的高潮渐渐远去了。
  年节的高潮虽然过去了,但年节还远远不算完。原先居住于潮汕的多为山民和渔民,他们靠狩猎和打渔为生,危险性很大,加之明清后实行禁海政策,使得出海更加危险,使潮汕人对大自然产生了强烈的敬畏心理,神明崇拜由此繁盛。潮汕的祭拜仪式沿袭自汉代祭拜的神明也比较复杂。除了大年初一拜天公和地主之外,大年初五,还要以“进盒”(由六七种潮汕甜品组成的祭神贡品)祭拜众位“老爷”:天公、财神爷、地主爷等等(潮人把掌管各界的神明统称某某老爷);大年初九要拜天公,贡品必须是四把寿面,两个红糖球和一对“大吉”,等等。我开玩笑对母亲说,“要当潮汕好媳妇可真是不容易啊,那么多的老爷,数都数不过来。”母亲说:“就是有众多老爷在天庇佑潮汕大地,潮汕才能年年平安啊。”
  除祭神习俗之外,潮汕大地过年还有一些食俗以及民间娱乐活动。大年初七吃七样羹。这七样菜一般没有具体的规定,其中五种是固定不变的:芹菜、蒜、葱、香菜以及韭菜,其他可以与春菜,大菜,芥蓝或者厚合菜一起搭配成七样菜,一起下锅煮熟就可以食用。这道菜除了寄托着祭祖的愿望,还有他科学的一面:春节亲友聚会,免不了大鱼大肉,这七样菜的确能起到清除淤积、消食开胃的作用。因此,母亲有时还会跟我讲这样的俗语“七样羹,七样羹,大人吃了变后生(年轻),奴仔(孩子)吃了变红芽(指面色红润),姿娘仔(小女孩)吃了如抛(朵)花(指变得美如花)。”这样诗意盎然的民间俗语,半是劝人进食,半是礼赞人生的美好吧。
其他文献
7月10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国剪纸研究中心”。该中心的成立旨在守护中国剪纸这一代表性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老纸文明的文化物种。该研究中心成立后,将开展中国剪纸的抢救、记录、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同时,面向全社会推介与传播中国剪纸文化,也是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之一。
期刊
作为新华社2014年“新思路,新梦想”大型集成报道系列活动之一的“文化新丝路·网络新思路”高端研讨会6月24日在京举行。与会驻华使节及国际机构、新闻媒体、文化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就如何借助中国政府所提出的“新丝绸之路”发展规划、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创新平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建言献策。  研讨会由新华社国际部“新华国际”与完美世界 (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俄罗斯、法国、土耳其、联合国教科
期刊
7月7日,甲午小暑,以“传承技艺 美丽中国”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技艺——明式家具传统制作技艺学术研讨会暨明氏十六品高仿作品展”在北京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开幕。  本次活动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国工艺(集团)公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中工美工艺美术文化公司共同承办,《中华
期刊
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记载了一个颇有意味的故事:阮大铖巡师江上,衣素蟒,围碧玉,见者诧为梨园装束。某尚书家姬冠插雉羽,戎服骑入国门,如昭君出塞状,大兵大礼,而变为倡优排场戏,苟非国之将亡,亦焉得有此举动哉?这里的“某尚书家姬”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河东君柳如是,钱谦益的姬妾。阮大铖誓师江上,却又一副梨园装束,于是柳如是穿着戏服招摇过市,以示本兵大礼之可笑,传为一时笑谈。俞平伯先生根据这条记载,认为《红
期刊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只是一个节日那么简单。这里面还有一份浓浓的化不开的年味。小的时候,过年在我意味着吃不完的零食、热乎乎的年夜饭、长辈们给的红包、欢天喜地的炮竹声。长大以后过年融进了生活的味道,年就是对一年到头辛苦的总结也包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渴望,就是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扑面而来的亲情。北京作为元代以来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多民族聚集之地,传统的春节习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古籍之中有颇多相关记载。
期刊
是谁导演这场戏  在这孤单角色里  对白总是自言自语  对手都是回忆  看不出什么结局  ——许茹芸“独角戏”  一辈子  打小儿听惯了“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的我们,时常会陷入一种恐慌,就是站在生命的换乘口,却已忘记了千折百回的来路。  有一类人在自述中,描摹着他人的故事;在对他人的讲解里,隐喻着自己的悲剧。就像老舍先生,就像《我这一辈子》。  老舍先生的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四万来字,第一人
期刊
我生长在齐齐哈尔周边的一个村子里,这里留下了我关于新年的全部记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提到腊八节,我就会想到从儿时起就熟记于心的一句民谣:“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于是,我们便习惯用大黄米作原料,熬成腊八粥,黏住人们的下巴,以免被冻掉,那时我们一帮孩子可是真信这个。  过了腊八是“小年”,东北人习惯读为“小年儿”,听着亲切。这一天,是人们祭灶神的日子,东北人俗称“祭灶王爷”。今
期刊
我的家乡河南省滑县在豫北平原上,毗邻浚县。这里,没有大山大川,也无大江大河,小时候我常常望着庄稼地发呆,心中暗想——什么时候我可以到大山、草原、沙漠还有海洋去看一看?长大后,我到了很多“远方”,却越发留恋家乡的一草一木和一事一物。记忆中常常闪回般重现的就是家乡过年。  记忆中的过年连着几个节——腊八、祭灶、除夕和元宵,节节有味、秩序井然。印象中,一场大雪常常预示着一个普天同庆,福乐无边的日子就要到
期刊
腊月二十三晚上,父母摆好供桌,焚起佛香,点燃已经打上纸钱印记的火纸,开始过“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祭拜灶王爷。灶王爷地位不高,但却是最接“地气”的神灵。老辈相传,这天是灶王爷去天庭叙职的日子,会把这一年的福祸都上报给玉皇大帝,所以民间有俗语说:“腊月二十三,灶君老爷升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小年”是山东莱芜春节的开篇,也是一个美妙的伏笔。莱芜是鲁中地区一个宁静安逸的小城,依山傍水
期刊
“一把勺、一块肥肉、一碗蛋浆和肉糜,围着炉边做蛋饺……”,好多年轻人怕是闻所未闻的儿歌,唤起了许多老上海人对过年的记忆。客堂间(沪语指客厅)里大扫除、灶披间(厨房)里做蛋饺、跑到楼下放爆竹、打开家门迎财神、吃年夜饭讨红包、拦个差头(出租车)作人客,这些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顽强坚守,更承载着上海市民对于过年的记忆。  相比大部分地区古老的传统,上海人过年似乎没有固定的套路,除了小年夜、大年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