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中性”是最大亮点

来源 :投资有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资本市场遭遇大熊。在单边熊市,如果不借助对冲工具,追求绝对收益相当困难。而反观市场上运用新型对冲工具、采取中性策略的试水私募,成效则相对更佳。
  虽然说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但2011年股票市场的“跌跌不休”还是让各级投资者“弹眼落睛”。国泰君安期货公司总裁助理、金融理财部总经理彭炜对本刊记者表示,A股市场靠天吃饭局面并没有改变。在单边熊市,如果不借助对冲工具,实现绝对收益相当困难,而如果能主动运用对冲策略、股指期货作为资产管理工具,效果将会好很多。2011年,部分率先“试水”的阳光私募的表现,已经验证了这一点。创新型产品将更多出现
  不同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绝对收益为追求目标。尽管2011年实现正收益的阳光私募仅为一成左右,但是一些在投资策略上采取创新的阳光私募,收益率排名相对靠前,整体表现受市场影响相对较小,有的甚至依靠对冲工具在下行市场中渐入佳境。
  彭炜表示,在西方市场,对冲基金相对比较活跃,通过运用长短仓、宏观对冲、中性策略以及量化投资等策略而获得稳健表现。“从发展上看,国内的阳光私募绝大部分都在往这个方向走,从绝对收益角度来说,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去,更好地替投资者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约有50余家私募基金运用了股指期货、融券等对冲工具。朱雀投资旗下的“朱雀丁远指数中性”可算是一个例子。尽管该产品推出的时间还未满一年,表现还需进一步观察,但推出后八个月来的表现,远跑赢大盘,也跑赢了同公司同期发行的其它产品,以期指作为管理工具的投资策略,功不可没。
  彭炜表示,目前中国的基金行业不论私募还是公募,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投资手段单一,“靠天吃饭”成为弊端。从海外对冲基金的发展看,竞争的是绝对收益而不是相对排名,对投资者要有一个好的回报,就必须引进一些可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工具。中国的基金行业也会分化,逐渐转变成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类似“朱雀丁远指数中性”这样的创新产品在2012年将会更多的出现。
  不过,阳光私募投资策略的创新之路并非一马平川,仍任重而道远。仓位的限制是一方面。2011年7月份,《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出台,但其对信托产品参与股指期货的仓位却有严格的限制,卖出期指合约总额不得超过其权益类证券总市值的20%,买入期指合约价值不得超过总资产的10%,阳光私募只能完成部分对冲。
  仓位比例受限,对市场流动性也会有影响。如果流动性不够,市场容量有限,资金量较大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后很难找对手盘,只能是选择性、渐进性进入。
  人才、研发、IT等软件建设尚需提高。要成为真正的对冲基金,后台运作需要非常完备的数量化研究体系,涉及到模型构建、全市场个股监控、头寸计算等一系列严谨科学的流程,而目前基金公司在这些技术性环节包括人才储备等方面的准备并不充分。
  早介入早受益
  对于投资者来说,参与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基本上都是百万级资产以上的高端客户群,虽然投资经验相对比较丰富,但对于创新型的私募,还是观望者远多于尝试者。
  中国股市发展20年,传统的多头策略已经深入人心,很多投资者的要求就是熊市中少亏点,牛市中多涨点。突然有了对冲这个新式武器后,投资者接受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推荐产品的过程中,私募基金也会花很大的精力来让投资者了解基金的运作原理、如何对冲风险等细节。
  尽管还存在一定的制约,但《指引》的出台,已经为私募运用对冲策略和对冲工具打开了一扇“窗”,且预计政策还会渐渐“开门”。彭炜表示,综合对比,国内机构中,阳光私募最有可能成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不妨借着“开窗”的机会,尽早入市“试水”,熟悉市场,在人才储备、信息技术、风险控制、投资者培育等各方面做好准备,一旦后期政策法规逐步放宽,阳光私募基金向对冲基金的转变将出现跨越式的发展。
  对于2012年的大势,彭炜认为,“最紧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个股尤其是蓝筹股的价值将逐渐回归,市场在表现形式上,或将是宽幅震荡。在这个背景下,运用中性策略、宏观对冲等投资策略的阳光私募必将大有可为,成为2012年行业的最大亮点之一。
  “震荡市格局下,阳光私募运用对冲策略的比例会缓慢增长,但市场迟早会有一波牛市到来,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也将应运而生,出现大发展。而期货市场也将为对冲基金提供更多的管理工具,如利率期货、汇率期货、股票期权、股指期权等。”
其他文献
“乐刻邦”尝试做一个“观看美剧+美剧衍生品分享讨论”的社区。如果用户足够多,这个围绕美剧的生意会成为什么?  如果你是某部电视剧的狂热爱好者,你会做什么?  “关于它的一切,我都想知道。”瞿立章说。瞿是一名美剧爱好者,目前最爱的美剧是《生活大爆炸》,最喜欢的角色是宅男“谢耳朵”。每到周末,他就会守候在电脑前等待新一集剧情,然后投入到百度贴吧、人人影视等在线论坛的讨论中去。  这还算理智的观众。瞿立
期刊
公募基金的业绩在2011年一落千丈。而一向自得的私募也出现了90%的亏损,只有10%的产品达到正收益。但是在龙舫看来,这对于投资人未必不是一个好机会。  2011年的天空,无论是对于公募还是私募,都笼罩着浓厚的乌云。  虽然前几年公募的业绩出尽风头,但在2011年却一落千丈。除了货币型基金略微自保外,其它品种基金都无法逃脱负收益的败局。而一向自得的私募在去年也出现了90%的亏损,只有10%的产品达
期刊
编者按:2011年,公募基金纷纷落马,私募基金的日子又过得如何?《投资有道》与朝阳永续、上证财富研究中心以及融智评级一同对私募基金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对投资者2012年的投资思路有所助益。  2011年对基金行业而言,是“黑色”的一年。外围方面,欧债危机阴影始终挥之不去,救市措施只是修修补补,没能触及到根本(市场预期欧洲央行无限制购买主权国家债券是最终方案),导致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看法相当黯淡。而欧债
期刊
由于二级市场改革力度相对较小,使我们仍处于一个单边的投资市场。中国证券市场只有容量,缺乏深度,缺乏层次。  我们很希望2012年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可以说中国的资本市场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经历了一代人的探索,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从而进入了补充完善的阶段。  市场的反应可以说像一面镜子一样,市场所期待的一些政策往往就是政府往后将实施的政策,但这其中有一个时差,有时差就有博弈
期刊
2012年,房地产限购与限价政策将延续,大批保障房预计会建设完成。从长期来看,都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将稳健上行。  自2010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推出调控政策,如今已陆续显现效应,房价总体上涨的势头被有效遏制,市场正在走向理性回归。2012年,一方面房地产限购与限价政策将延续:另一方面,大批保障房预计会建设完成。从长期来看,都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将稳健上行。  在一连串的楼市调控重拳之下,房地产
期刊
PE基金市场募资热情不减,2011年完成募集的PE基金及其募集金额双双刷新2010年纪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市场流动性收紧,平均单支基金募资规模创下新低。  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11年共有235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为2010年的2.87倍。披露募集金额的221支基金共计募集388.58亿美元,同比上涨40.7%。  2011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发生投资交易695
期刊
2011年全年共成立了25只QDII新品。除了以往的传统品种外,指数型基金和行业主题类QDII成为主力,其中尤以黄金等大宗商品为主的行业主题类基金成为热点,占据了新QDII中近一半的比例。  2011年全年,上证综指累计下跌21.68%,深证成指累计下跌28.41名,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公募基金业也遭遇2008年来以来的最惨淡的一年。2011年当一部分基金公司们沉沦的同时,一部分基金公司也不乏亮点
期刊
地王频出之后,一片萧条景象:地王缩水、底价成交、出让终止……尽管部分开发商在2011年底显示出拿地热情,但土地市场的低迷或仍将持续。  地王频出的疯狂时代过后,2011年的土地市场显得平静了很多:地王缩水、底价成交、出让终止等一条条标签成为土地市场的主流趋势。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临近年关之时,土地市场却再掀“波澜”,不少房企在年底拿地的热情骤然升温,土地市场出现年终红火的局面。  去年12月2
期刊
在中国野蛮生长,快速崛起的地产基金最近开始有“转正”趋势——即明确监管归属。这对迅猛发展的中国私募房地产投资行业意义何在?  尽管以一种野蛮生长的姿态快速崛起,但在中国发展的几年里,地产基金一直没有明确监管归属,也一度被扣上“不合法”、“非法集资”等帽子。  最近,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一份已备案股权投资企业列表中,盛世神州房地产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盛世神州房地产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期刊
即便是流动性的定向宽松,其结构性问题也会对A股市场产生负面影响,这也解释了A股市场过去下跌和未来继续下跌的部分原因。  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全球经济增速进入衰退期,这两点是确定的。但确定的背后是更多的疑问和担忧:中国经济的调整是小周期的调整还是对过去30年经济高速发展方式的大调整?如果是大调整,经济是会短期硬着陆还是长期不着陆?无论是大调整还是小调整,又有谁能填补调整期内支柱性产业的空白?  过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