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笔者从课前准备,情境导入,课中设疑,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后总结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激发;学习兴趣;有效;方法
目前高效课堂正在风靡全国,不管是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洋思教学模式(“先学后教”),还是杜郎口教学模式(“三三六”或“10+35”模式),以及北京志鸿教育研究院提出的“高效课堂1333教学模式”,都非常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想学,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进行探索。
一、认真设计导学案,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动机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连的。精明的军事家从来不打无备之仗,教学如同作战,一般情况老师不一定有安排学生预习的习惯,即便叫学生先预习,也没有对学生预习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作出要求,学生像吃零食一样,各取所好,想看多少就看多少,学生也许会像看小说一样“走马观花”浏览一遍。为此,我每一节课都精心的设计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有详细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使用说明;具体的学案中设置了“教材导读”、“ 导学指导”、“ 课堂训练”、“ 要点归纳反思”四个环节。这样学习目标明确了,学生预习不再盲目,学习兴趣也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
二、 巧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他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是采用复习旧课,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再导入新课的方法,但如果经常采用此种方法会显得单调、平淡无趣,不能吸引学生,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引言部分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可以用歌曲导入、可以用一段格言或一则寓言导入、也可以用一个故事导入、案例导入,还可以引用一些视频资料导入等等。
三、 巧妙设疑、培养思维,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才能有所进步。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的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了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 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从而激发出创造的火花,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
四、通过形式多样化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要靠培养,也要靠感染,才能诱发出来。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形式的多样化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良好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恰当的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谒的语言、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马克思主意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把思想品德课不再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2、用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品德课的说服力、感昭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用严谨、简洁、精练、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上课,就能拔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3、以深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兴,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深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获得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
五、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是放声机、学生是收音机,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常都是模棱两可的、模糊的。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介日益进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巧设课堂结尾,强化学习兴趣
全课总结对一堂课至关重要,有画龙点睛之效。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全课总结的语言要巧妙,要有激情,师生之间应产生共鸣;全课总结语言精炼能使学生容易掌握重点,抓住中心,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全课总结要带有悬念,让学生乐于去探究,起到耐人寻味、课止而思不停、言虽尽而意无穷的功效,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如恩格斯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师门努力地去探索,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能活跃课堂气氛,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激发;学习兴趣;有效;方法
目前高效课堂正在风靡全国,不管是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洋思教学模式(“先学后教”),还是杜郎口教学模式(“三三六”或“10+35”模式),以及北京志鸿教育研究院提出的“高效课堂1333教学模式”,都非常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想学,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进行探索。
一、认真设计导学案,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动机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连的。精明的军事家从来不打无备之仗,教学如同作战,一般情况老师不一定有安排学生预习的习惯,即便叫学生先预习,也没有对学生预习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作出要求,学生像吃零食一样,各取所好,想看多少就看多少,学生也许会像看小说一样“走马观花”浏览一遍。为此,我每一节课都精心的设计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有详细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使用说明;具体的学案中设置了“教材导读”、“ 导学指导”、“ 课堂训练”、“ 要点归纳反思”四个环节。这样学习目标明确了,学生预习不再盲目,学习兴趣也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
二、 巧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他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是采用复习旧课,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再导入新课的方法,但如果经常采用此种方法会显得单调、平淡无趣,不能吸引学生,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引言部分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可以用歌曲导入、可以用一段格言或一则寓言导入、也可以用一个故事导入、案例导入,还可以引用一些视频资料导入等等。
三、 巧妙设疑、培养思维,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才能有所进步。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的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了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 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从而激发出创造的火花,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
四、通过形式多样化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要靠培养,也要靠感染,才能诱发出来。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形式的多样化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良好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恰当的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谒的语言、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马克思主意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把思想品德课不再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2、用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品德课的说服力、感昭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用严谨、简洁、精练、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上课,就能拔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3、以深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兴,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深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获得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
五、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是放声机、学生是收音机,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常都是模棱两可的、模糊的。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介日益进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巧设课堂结尾,强化学习兴趣
全课总结对一堂课至关重要,有画龙点睛之效。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全课总结的语言要巧妙,要有激情,师生之间应产生共鸣;全课总结语言精炼能使学生容易掌握重点,抓住中心,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全课总结要带有悬念,让学生乐于去探究,起到耐人寻味、课止而思不停、言虽尽而意无穷的功效,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如恩格斯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师门努力地去探索,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能活跃课堂气氛,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