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37年Sulzberger等首次描述本病,把它分为4期:1.渗出和盘状期,2.苔藓样期,3.酷似蕈样肉芽肿的蕈前期,4.风团期。这4期并非都可显然划分,较常见的是几个不同期同时存在。22年后Sulzberger等发表了有关本病的第二篇论著。经过大量长期的观察作者改变了原有的描述。皮损初起为手足、肢体、面部或其他部位诊断为普通的或过敏性皮炎的损害。也可为湿疹样或汗疱疹样,常见于手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Sulzberger等首次描述本病,把它分为4期:1.渗出和盘状期,2.苔藓样期,3.酷似蕈样肉芽肿的蕈前期,4.风团期。这4期并非都可显然划分,较常见的是几个不同期同时存在。22年后Sulzberger等发表了有关本病的第二篇论著。经过大量长期的观察作者改变了原有的描述。皮损初起为手足、肢体、面部或其他部位诊断为普通的或过敏性皮炎的损害。也可为湿疹样或汗疱疹样,常见于手足。
其他文献
沙眼衣原体感染除常见于无症状妇女外,也可见于无症状男性。鉴于无症状患者尿标本中的含菌量少,高度敏感的检测方法尤为必要。
世界卫生组织制订了一个关于麻风免疫学(IMMLEP)的国际性研究方案。这个方案有三个目的:1)研究鉴定危险人群(按:指有发病可能的人)的新方法;2)研制一种抗麻风菌苗;3)研究麻风的免疫病理学并借此探索治疗方法的可能性,例如免疫疗法。作者应国际麻风杂志编辑的邀请,对方案中有关研制菌苗的问题进行一些讨论。麻风防治措施的效果由于防治方法以及人力物力等问题的限制而受到阻碍。最近又面临了一个新的难题,就是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简称TEN)[1][2],亦名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自1956年由Lyell等首先介绍以来,有关报告相继不断,从各方面进行了探讨。TEN的临床表现异常显著,起病急骤,全身泛发红斑,皮肤触痛,大片表皮剥裸,或起松弛大疱,表皮分离征阳性,形如大面积烫伤。组织改变显示表皮细胞变性、坏死,表皮不同深度的离解和水疱形成,真皮炎症反应轻
皮肌炎常用泼尼松和其他一些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治疗,但对皮肤症状的改善常不令人满意。且由于其长期用药的毒副作用,而不易被接受。抗疟药治疗仅对部分患者的皮肤症状有效。甲氨喋呤(MTX)是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作用于免疫活性细胞,为减少皮质类固醇的应用提供了条件。报告13例皮肤症状对其它治疗抵抗的女性皮肌炎患者,每周应用小剂量MTX治疗的结果。
该文综述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等生长因子及白介素1和α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对毛囊生长的调控和上述因子在斑秃毛囊中的变化和作用,人类白细胞抗原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表达与斑秃的免疫效应有关。毛乳头凋亡不受bcl-2原癌基因保护。最后简介了斑秃基因治疗的前景。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是T细胞表面的一种共刺激分子,与B7结合后,通过负性调节T细胞免疫状态以维持免疫自身稳定.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在T细胞上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与许多疾病有关.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Ig可以封闭B7,阻止某些疾病的进程,从而发挥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
作者对405例患者,23种不同的皮肤病和5种口腔粘膜疾病作了研究。245例采用0.1或0.05%维生素A酸软膏、霜或orabose paste局部治疗,95例内用维生素A酸治疗,每天10到60毫克;65例用安慰剂治疗。肥厚性扁平苔癣、显性鱼鳞病、掌?r角化病和毛发苔癣,局部应用维生素A酸疗效显著。而肥厚性扁平苔癣的疗效常常是持久性的。对遗传性皮肤病、疣状痣和胼胝,开始改善后,为了避免复发,需要用每
患者女,57岁。约7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头顶部出现片状硬斑,逐渐向前额部扩大,曾局部注射曲安西龙,外用皮质类固醇,症状无改善。
作者用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之一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dkocyte或Lymphocyte Antigen,简称HLA)探讨了:①异位性皮炎与特定的HLA抗原是否相伴或关联,②伴有支气管哮喘的异位性皮炎组和不伴支气管哮喘组之间,特定的HLA抗原出现的频度是否有差别,③根据两种疾病患者包括HLA抗原检查的家族调查,探讨其遗传关系如何。
本文简述了原位聚合酶链反应的原理、分类和基本操作程序,着重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该技术在皮肤性病学及某些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即:外源性感染基因的检测、外源性导入基因的检测、内源性异常或变异基因的检测和内源性固有基因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