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

来源 :东方藏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已有百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通过学习、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方法理论,特别是科学的意大利美声发声方式,民族声乐艺术在很多方面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则是基于我国传统民族声乐取得西洋音乐的精华进行不断更新与进步,因此就演变为拥有现代意味的民族声乐艺术。
  本文主要从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形成的客观因素与自身条件、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在社会变革中的发展、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在形成后相对于传统声乐出现的变化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萌芽、发展、成熟时期的中国民族声乐对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具有怎样理论与实践上的意义,一期为今后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 形成条件;历史传承
  虽然现在学术界对民族声乐含义的科学界定仍然还需要向下延伸、探索与研究,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音乐文化也不例外,研究学者通过多年不断研究各类民歌的音律特点、风格特征与情感表达,创作者通过长年累月地采集整理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拥有中国音乐文化特色的且兼具时代气息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被人民称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
  一、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形成的客观因素与自身条件
  毫无例外,无论哪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传承方式,全部是由一个经传统走入现代、由简单趋向科学、由原始趋向开放的整体过程。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形成更是如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但大量的外来音乐文化侵入国内,音乐文化上的崇洋媚外现象严重,因此发展文艺事业成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希望有更多更具风华国韵的民族音乐或民族声乐出现,这也促使了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扶持,“五个一工程”的实施,“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展,在声乐界具有权威性质的歌手大赛如“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金钟奖”、“文化奖”等赛事,这些都为国家培养民族声乐与创作人才提高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他们的歌唱技巧与创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无形中发展了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为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并不是独立的,它们是一个整体,好似一片肥沃的土壤,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养料,使得民族声乐艺术这颗大树茁壮成长。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艺术形体,这也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其会持续摄取优秀外来音乐文化。中国傳统文化始终带着摄取、融和、并蓄、共生等一些特质,且其也不保守,更没有封闭自我,其一直在摄取外来优秀音乐文化的养料当中持续完善与进步着。外来先进音乐和我国本土音乐融合,在进行了民族化的过程之后,最后变成了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其也是经过被历史证明了的。
  二、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在社会变革中的发展
  两种不一样的音乐文化相互结合到一起,无法防止的要通过一个不短的碰撞过程。 则从明朝中叶开始,因为倭寇祸乱,我国进行了海禁,到了清朝,则施行了闭关自守政策。 在此种情况下的我国音乐文化,基本上都是内部相互融合且没有外部的刺激。 因为长时间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导致了人民心理产生封闭性与排斥外来情绪, 即使外来地一些东西,有些是优秀的,但是也不乐意去把它吸纳进去。 通过“拿来主义’的此类非复杂手段,在某种程度上的国民有可能会接受, 然而假若想要成为一个民族的艺术所取,则肯定是要通过一个长时间的适应过程。
  “学堂乐歌”时期,通过开展学校音乐教育,学习西方的作曲技法与音乐基础理论,出现大量填词的民族声乐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是李叔同的《送别》,旋律虽是外来的,但歌曲的演唱方式与情感表达都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味,在这一时期,由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声乐作品《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出现,是运用西洋音乐基础理论与作曲技术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作品的典型,对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产生与进步其实主要就是源于群众的接受与认可。音乐则是由大众制作的,只有得到大量人们高度认可的音乐模式方可以拥有强大的生命力。部分独具高度见解的音乐艺术家、理论家在艺术道路上奋力前行进行研究,这肯定起到了先行功效,然而说到底,想要产生一种全新地系统地声乐艺术学派,缺少大部分地对音乐喜爱的人们的接受,肯定是做不到的。根据历史长河的洗礼,我国大部分群众已经慢慢认可了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此类适应民族欣赏要求、审美习惯、鉴赏能力与观赏类别的艺术的产生。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即使摄取、结合了外来优秀的声乐形式与理论,然而它并没有丢失自我,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形式就是重重建立在我国本土音乐文化基础上面的,历史悠久的中国音乐文化源泉、浓重的地方特色文化韵味、独具一格的欣赏理念,是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一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池,此也是我国人民群众欣赏此类艺术形式的重要缘由。
  三、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在形成后相对于传统声乐出现的变化
  (一)在发声方法上
  产生了相当科学合理的发声基础。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是在我国本土民族声乐发声方法与演唱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外来发声方法,然后不断展开加强民族声乐发声方法与演唱形式的先进性。现在越来越多新创作的民歌被贴上了“新民歌”的标签,而演唱新民歌的歌手运用的发声方法被大众广泛称为“民美唱法”,“民”指的是我国本土的发声方法,追求明亮、纤细、流水般的音色,而“美”是指意大利的美声唱法,特别强调声音的位置和腔体的共鸣,追求通透洪亮的音色。在民歌界,民歌手常思思演唱的大部分声乐作品都属“新民歌”的范畴,最为大众所熟悉的莫过于《春天的芭蕾》,这是一首高难度的花腔女高音作品,大量跳音与花腔的使用彰显了美声的炫技技巧,而具有叙事抒情性的乐句表现了中国民歌特有的韵味,所以兼具“民族性”与“创新性”的发声方法是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在演唱形式上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民族声乐的演唱形式不仅在民族传统形式的基础上产生,而且参考世界通用形式。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形式借鉴吸收传统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器乐音乐等音乐形式曲调的同时, 也融入了歌剧、艺术歌曲等与以往不同的声乐方法。
  (三)在创作实践上
  开阔了艺术展示的空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创造不仅延续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五声、七声音律性质,还摄取了西洋音乐制造方式。1945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使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它把传统戏曲与民间曲调作为音乐材料,且参考西洋歌剧音律化、戏剧化经验进一步创造的先进民族音乐艺术歌剧作品。合唱作品与艺术歌曲的创作也对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近现代中国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推动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前进。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作曲家施光南先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民族声乐作品,有歌颂社会主义建设者、抒发远大理想的《祝酒歌》,也有描绘新疆风情,突出新疆韵味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他的声乐作品风格多样,深受大众的喜爱。
  在创作实践上,创作者与声乐表演者共同为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努力。
  (四)在理论研究建设上
  建立民族聲乐艺术理论的分析探索模式。到目前为止,在音乐前沿工作的人们依然兴致勃勃地研究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形式的历史沿革、学术意义、艺术表现与进步方向,获取了很多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华民族音乐艺术探索被放到国家核心科研项目当中,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认可,为理论研究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
  (五)在艺术风格上
  形成了各种竞相争芳斗艳的格局。已经进入至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形式,现在拥有了厚重的艺术风格且自成机制。有专家认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依然应该在持续分析与研究当中进行丰富与改进,应该一直找准并遵循民族声乐艺术的“创新性、民族性、艺术性、社会性”。
  结束语:
  根据近百年的演变和进步,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形式是在外来声乐模式理论和我国本土音乐文化相互结合以及碰撞和交融中慢慢产生的。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于社会在不断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技巧、技术形式还有制造手法等条件已经逐步得到完善。社会的进步不但提供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新的生命力,在此还向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表明了和以往不同地需求和目标, 那便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怎样达成民族和现代化地有效完美结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怎样可以在全世界那样的大舞台上能够完美地表现自我,怎样寻觅与传播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优秀内容等,这些全是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在走向未来繁荣稳定时应该会遇到的关键问题,我们希望着所有喜爱音乐的人为此而做出巨大的贡献,把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这棵小树浇灌得茁壮成长。
  作者简介:
  张立(1994),男,汉族,浙江省台州市人,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探索提高减少自行车交通事故的方法路径,提出设计一款全景可视头盔。分析自行车交通事故中头盔暴露出的相关问题,结合现有技术及发展趋势,对头盔的功能、结构、材料等方面进行优化,添加图像可视、光线跟踪等。从3D打印技术出发,快速对可视头盔进行设计制作,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效率,在打印出实物模型的基础上对产品加以改进,为自行车可视头盔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和参考性。  关键词:全景可视;头盔设计;3D打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构成艺术概念、起源与发展,构成艺术的实质以及在广场铺装设计中的应用,让读者了解什么是构成艺术,以及构成艺术对广场铺装设计的作用。  关键词:构成艺术;广场铺装;具体应用  随着城市建设化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城市景象日新月异,居民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亟待提高。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形式, 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休闲场所, 更代表一个城市形象, 集中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人们行走、游览在这普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对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身边微小的细节也很注意。与此同时,人们对于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体验,也不能草率马虎。以肯德基海苔鸡腿饭配套叉勺的设计为例,本文作者对其配套的叉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进行了再设计。  关键词: 叉勺;设计;批评  一、绪论  现在市面上很多的连锁餐饮机构配套的一次性餐具,为了省时、省力、使用廉价、劣质的一次性餐具让消费者使用,导致消费者使用这些一次性餐具时,出
期刊
摘要:陕西千阳布艺刺绣是将布艺和刺绣这两种民间工艺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是陕西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作者通过对千阳布艺刺绣内涵以及表现形式的阐述,对布艺刺绣的语言内涵进行了合理的分析。  关键词:千阳布艺刺绣;语言内涵;变现形式  1千阳刺绣的内容  千阳刺绣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千阳县素有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的美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千阳刺繡艺术作为风俗信仰
期刊
摘要:文物保管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需要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本文以文物保管中的清洁处理工作为研究视角,针对清除灰尘、消毒、脱水三项工作提出具体的方法与思路。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的实践工作带去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期待为全面提高文物保管工作水平抛砖引玉。  关键词:文物;文物保管;清洁处理  前言:文物是历经岁月流转留下的物品,其自身会存在一些污垢以及寄生
期刊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设计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组成元素,设计的本质是为社会和他人所服务的,一项好的设计一定是可以“改善”这个世界的。本文针对捕捉能力和洞察能力对设计的重要性展开,说明设计是设计师捕捉能力和洞察的体现,设计师只有捕捉到事物的本质内容,洞察他人的需求和意图,才能进行有目的性的选择,发现更好的选择。  关键词:设计的本质 捕捉能力 洞察能力  一、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人类特有
期刊
摘要:博物馆的属性是为社会及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的非盈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等目的进行征集、保护、研究、传播,显示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为满足博物馆向参观者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的功能,考虑光照强度对展品的辐射损害程度,提出了在不同的照明要求下自然采光设计的应对策略,促进既节能、环保又符合人类亲近自然心理的自然光在博物馆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博物馆;采光;节能;环保  一.节能博物
期刊
摘要:本文对藏族摩崖石刻艺术进行了简要介绍,论述了藏族摩崖石刻的来源和其造像题材,随后分析了藏族摩崖石刻的表现形式、技法及艺术特点。然后以拉萨药王山摩崖石刻为例,详细介绍了药王山摩崖石刻的概况和艺术表现形式,最后探讨了藏族摩崖石刻艺术的宗教意义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藏族摩崖石刻;拉萨药王山  一、藏族摩崖石刻概述  摩崖石刻艺术是石刻艺术的一种,这种石刻一般刻凿较浅,又附着重彩,使崖刻看起来更接
期刊
摘要:品牌形象对于品牌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型的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媒体平台日渐成为众多消费者了解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于苏州老字号“三万昌”在新媒体时代下品牌形象设计发展的探索分析,旨在使苏州老字号能正确认识到品牌形象设计现状与趋势,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在新媒体时代新兴品牌的冲击下,更好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苏州老字号 品牌形象设计  一、苏州老字
期刊
摘要:健身游泳作为最常见的休闲运动之一,近些年来深受广大人们群众的喜爱,因而带动了泳衣市场的繁荣。笔者在本文就泳装图案的设计和表现形式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我国的泳装设计水平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泳装图案;泳装设计;表现形式  泳装由于其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其款式不如其他的服装种类富丰,甚至有些单一,在这种情况下,商家为了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就将泳装的设计重点放在了泳装图案的设计上,也正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