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夫所著《1980年代的爱情》被搬上电影银幕,从电影院里出来,我感觉 1980年代已经远去。这个重要的、对今日大部分人心理结构造成非常重要 的影响的年代,已经随着对理想主义的哀悼、对历史有意无意地虚无态度而逝去,而爱情,仅仅是其中一个象征符号,已然锈迹斑斑。关于爱情的话语应该如何重新表述,是一个看起来漫不经心但并非不重要的命题。
我们存活于其间的时代,从社会整体的方面看,是一个更为分裂、分化、 分崩离析的时代,这可能是我们的幸运和不幸;而从个人而言,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能见度”越来越高、互相把对方看得越来越透明透亮、然而人际关系却越来越易碎、人们在爱情面前越来越擅于守护一颗格外脆弱的玻璃心的时代。
无论从访谈还是问卷来看,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对待爱情保持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爱情不那么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而更多与社会关系,特别是婚姻结连;而至于不直接导向婚姻的那一部分恋爱,则较少是一种严肃的 浪漫,而更多仅仅作为社交的一部分,它受到价值观、技术、社会思潮的作用而变得快速、短暂、易碎。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爱情的去乌托邦化与集体主义的消亡与个人主义的抬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心理分析出发,石勇提出,我们时代最大的不同在于,自我与世界的分 裂远较过去所有时代突出,而这造成了,我们不太容易在从一个人身上, 体验到那种借由他/她与世界重新联合的感觉。
然而即使在如此现实的今日,我们仍能看到年轻人用一些只有在诗歌中才看到的词语来形容心中的爱情。就像社会学家李银河所说,无论爱情是否 成为了奢侈品,它永远不会庸俗化。在时代漫天遍地的流沙一样诡谲的变化里,爱情就好像一面镜子,当我们走到它面前的时候,或可以找到一条看清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的铺满钻石的路径。
策划|南风窗编辑部
我们存活于其间的时代,从社会整体的方面看,是一个更为分裂、分化、 分崩离析的时代,这可能是我们的幸运和不幸;而从个人而言,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能见度”越来越高、互相把对方看得越来越透明透亮、然而人际关系却越来越易碎、人们在爱情面前越来越擅于守护一颗格外脆弱的玻璃心的时代。
无论从访谈还是问卷来看,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对待爱情保持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爱情不那么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而更多与社会关系,特别是婚姻结连;而至于不直接导向婚姻的那一部分恋爱,则较少是一种严肃的 浪漫,而更多仅仅作为社交的一部分,它受到价值观、技术、社会思潮的作用而变得快速、短暂、易碎。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爱情的去乌托邦化与集体主义的消亡与个人主义的抬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心理分析出发,石勇提出,我们时代最大的不同在于,自我与世界的分 裂远较过去所有时代突出,而这造成了,我们不太容易在从一个人身上, 体验到那种借由他/她与世界重新联合的感觉。
然而即使在如此现实的今日,我们仍能看到年轻人用一些只有在诗歌中才看到的词语来形容心中的爱情。就像社会学家李银河所说,无论爱情是否 成为了奢侈品,它永远不会庸俗化。在时代漫天遍地的流沙一样诡谲的变化里,爱情就好像一面镜子,当我们走到它面前的时候,或可以找到一条看清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的铺满钻石的路径。
策划|南风窗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