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教学在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之开展

来源 :教育界·教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业教师能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文章在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从设计任务单,开展专题教学; 吟读文本,领会寓言;确定讨论的议题等方面论述专题教学在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当中的开展情况。
  【关键词】专题教学;任务单;寓言
  專题教学是围绕一个中心,在清晰的方法指导与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多元化智能的教学活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专题教学,能改变语文教材单篇和单元教学状况薄弱与零碎的弊端。尤其在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应用专题教学,能使学生关注寓言文字背后的精神、思维、思想和价值,培养自主探索知识,获取与灵活应用信息之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欲望,这也是寓言教学的目标。鉴于专题教学的意义,笔者在教学实践基础上,论述专题教学在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当中的开展情况。
  一、设计任务单,开展专题教学
  专题教学是一种任务教学,是围绕着某个中心所展开的教学活动。通过任务的布置,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方向性与明确性,达到教学效率提高之目的。为此,教师可以布置教学任务单。任务单的设计是基于学情、教学目标、面向学生全体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南针,指明学生阅读的方向。
  任务单的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设计清晰的目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做出学习总结并且反馈,把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学习问题。在学习任务单中,应该突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把任务变成学生可以轻易完成的学习目标。简单来说,任务单教学就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模式,能培育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文本研读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如在上《蝉与狐狸》《牧童和狼》这两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寓言的文本特点来设计泛读任务单。在任务单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目标等。
  二、吟读文本,领会寓言
  语文课程是一门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实践性课程与综合性课程。阅读是语言文字应用的重要前提,寓言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重视读,才能把语文课程给学好了。教师在对学生布置任务单之后,可以指导学生从头到尾把文章读一遍。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语音标准、语句完整与流利,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文本结构与本文内容有感性的了解,这是专题教学开展的第一步。
  如在上《狐狸与葡萄》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和查资料等方式,解决生字词上的难点。之后,教师可以自己泛读寓言,让学生听教师朗读中的读音重点,解决字词上的障碍,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积极性与勇气。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齐读,在朗读过程中对寓言的整体结构与写作思路有感性的了解。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在观察过程中想象狐狸看见葡萄流口水的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感悟到语言文字的情感美与形式美,增强品析寓言文字的能力。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情境中也就体验到了寓言的趣味性,领悟了寓言体现的道理。
  三、确定讨论的议题
  专题教学与主题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某一主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对寓言的认知与理解。
  如在学习《狐狸和葡萄》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寓言,然后围绕几个主题展开讨论。如寓言中什么动物具有典型的象征性,寓言中的道理对人生道路有什么指导作用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搜集有关寓言信息开展合作性学习讨论,把讨论的结果与其他小组同学做分享与交流,在宏观上对语言文本的相似之处做出把握,让学生领会寓言的含义。当学生对寓言形成了独特的思考方式,也就有了自己独具风格的看法与见解。
  如在《蝉和狐狸》这一则寓言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着寓言的动物形象和蕴含的哲理做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也会发觉,在寓言中的蝉不被狐狸的话语所迷惑,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从这个寓言中,学生就会发现狐狸就是现实社会中的骗子,蝉就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与智慧的人。生活中应该如蝉一样,不被骗子的话语所迷惑,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运用智慧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便对这一则寓言故事的含义有了深刻的理解,思维也获得了锻炼与拓展,从而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开展延伸性学习与拓展性学习,指导学生把握神话、寓言、童话这三种文本的区别,借此加深对寓言的认识与了解。如寓言、神话、童话这三种文学体裁的相同之处,都是以故事描写为主要特征,这三种文学体裁描述的故事大多数是虚构性质的,不是刻画现实生活故事的。在描写手法上,都是应用形象塑造的方式对生活本质做反映。寓言、神话、童话三种文学体裁的不同之处在于受众对象的不同,童话受众对象主要是儿童,神话与寓言受众对象多涉及成人。创作目的也是不一样的,童话主要是培育儿童对美好世界的认识,寓言采用比喻和夸张等手法来表达某一种意义,神话则表达人们征服与改造世界的愿望。通过讨论,学生对寓言本质也有了深刻性的认知。
  四、创作扮演,拓展知识
  在通读、泛读和研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任务单让学生进行创作扮演,拓展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寓言读后感的创造,如把教材中有限的文字寓言给扩展开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通过创造性活动,培育了学生的个性。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动手,通过角色扮演、制作书签、捏陶土人物等方式,外化感情,给学生一个展现才华的机会。最后,学生可以总结自己的阅读成果,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从而让学生回顾整个寓言专题。
  如在《蝉和狐狸》这一则寓言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编写寓言剧本,做独具特色的创意性写作。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保留原著的精华,有机融入自己的思想,组合编排成一部新的剧本。如有些学生编写出蝉在听到狐狸诱惑的话语之后,内心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有些学生编写出蝉去报复狐狸,让比狐狸更威风的老虎去吃掉狐狸等。之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对自己编写寓言的情节,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在角色扮演中,应该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自编、自导和自演的权力交给学生。在表演活动过程中,通过创新寓言角色对话与人物行为,把寓言角色的性格与心理充分展现出来,引起学生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辨清了善恶美丑与是非对错观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理念。而且,角色扮演也能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灵活与有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胆量。在表演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学生的剧本创作,选择合适的音乐,使教师、剧本情节、学生三者合为一体。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置鼓励性的奖品。剧本编写和剧本表演之后,教师可以把这一系列活动的照片发到班级的博客之中,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表演中来。通过读、写、演这三者互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给予孩子美的享受,从而有效达到教学目的。
  专题教学的最后一步就是阅读分享。学生通过分享在学习上的收获,能增长知识,收获成功的喜悦,激发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在阅读分享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扩展知识面。在讨论不同观点的过程中,也容易有思想与智慧的火花产生。在分析成果上,教师可以借任务报告单的形式,在学校、年级和各个班级中展示,也可以借互联网平台展示。通过这一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青松.研究性学习“试歌意象”专题[J].新语文学习,2006
其他文献
用作者提出的形状因子对应态原理和vdW-1型混合法则,计算了二元体系的汽-液平衡。对较简单的体系,本文不需要二元参数,预测结果较好。对复杂的极性体系,加压和超临界体系,关联结果满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而精心设计的练习.有效的作业设计,能帮助学生将习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凝练品质,历练思维,形成素养,获得认知、能力、情感
本文在正规溶液理论基础上,考虑了混合熵效应和长程静电作用,提出了可用于各种含水体系液液平衡计算的普遍方程,以及分子间作用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式,关联了具有上会溶温度、下会溶
【摘要】本文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对省级规划课题进行的阶段回顾,在立人幼儿园有一群有情怀的教师在为着幼儿更好的发展而研究,为保教质量提升而研究。在草根式行动研究过程中梳理出专业阅读三举措、资源利用三步曲、生发路径三阶段、过程实施三要素的333策略,这些策略在实践中有效推动着课题研究走向纵深。  【关键词】农村资源;课程生发;深度研究  无锡市立人幼儿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基于农村资源的微课程生发研究”是
幼儿具体形象性的头脑方式决定了幼儿在幼儿园里数学常识形成的过程,这就要求幼儿有充足的常识经验和生活的体验。在数学活动中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借助于被操作的材料得到
Fe^2+/H2O2体系可分解产生多种氧化性自由基,主要包括O2^-·、·OH和HO2·。本文实验研究了O2^-·、·OH及HO2·在Fe^2+/H2O2体系氧化NO气体过程中的作
将横向大剪切干涉技术扩展到温度检测以及传热分析等应用场合中,得到了大空间自然对流水平圆管壁温从400℃降至13℃的整个过程的实时干涉条纹,然后根据一维无限长假设反演出
考虑到一氧化碳(CO)助燃剂作为调控系统CO燃烧状况的操作手段会影响催化裂化装置的多稳态,在已有的烧焦罐式高效再生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系统动态机理模型的基础上,扩展了再
微型课不受场地、学生等限制,并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对教者的教材处理、课堂教学等能力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估。下面笔者就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与整数相
膜分离和膜分应(摘要)袁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一、综述1748年发现水可自发的扩散透过装有酒精的猪膀胱壁,首先观察到膜分离现象。1830年发现混合气体可选择透过橡胶薄膜。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