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中,叶挺也曾遭遇飞行事故

来源 :读报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_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叶挺将军是北伐战争的名将之一,他在1941年“皖南事变”中跟国民党谈判时遭扣押,在1946年春天获释之后,乘飞机前往延安的途中因发生空难而牺牲;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叶挺将军在1920年代北伐战争时期就曾经因为一次飞行事故而差点丧生。
  一
  1926年10月抵达中国广州,担任苏联驻华总军事顾问布留赫尔将军的参谋长的苏联军事顾问勃拉戈达托夫,在其于1979年出版的回忆录《中国革命纪事(1925-1927年)》一书中,详细记述了这起差点导致叶挺将军丧生的飞行事故:“有一次发生的事故,险些成为飞行小组组长谢尔盖耶夫和他的乘客——叶挺将军的悲剧。只是由于谢尔盖耶夫飞行技术高超,镇定自若,才转危为安。飞机安全地降落在树林里。飞行员和乘客只受了些轻伤,但伤处很多。”
  这段文字中所说的“飞行小组”,是指1920年代受苏联政府派遣,抵达中国广州,担任驻广州革命政府及其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军事顾问的由苏联空军官兵组成的空军飞行小组,“该小组尽管人数不多,却在中国当时极端复杂的条件下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
  “飞行小组的成员有飞行员谢尔盖耶夫、克拉夫佐夫、列米久克、塔利别尔格、乌格尔等。他们不仅是顾问、教官,负责向国民革命军的干部教授飞行业务,而且,国民革命军的空军力量,实际上也是由他们组成的。他们在国民革命军的所有战役中,都负责在敌人阵地上空进行侦察,轰炸敌人的目标(比如武昌城内敌人的守备部队)和敌人的战斗队形、行军序列。他们不止一次使敌军惊恐万分,打乱了敌人的行动和部署。”其中的“飞行小组组长谢尔盖耶夫”,于1915年入伍并且被当时的俄国政府选派到法国去学习航空技术,“从法国回国后,积极参加了国内战争”“1924年在莫斯科航校毕业并且作为优等生被留在学校担任教官”,1926年被选派到中国担任军事顾问。
  尽管这些回忆文字没有明确指出上述险些酿成叶挺将军悲剧的飞行事故发生的确切时间,但是,根据勃拉戈达托夫抵达中国及其离开中国的时间上推算,以及该回忆录所记述的内容上
  分析,这次飞行事故应该发生在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之后至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之前这段时间里。
  二
  勃拉戈达托夫还在其回忆录中一语道破了上述飞行事故发生的原因:援华的苏联飞行员们“驾驶着已经破旧了的老式飞机”“很自然,飞机破旧难免要出事故”。
  实际上,“飞机破旧”不仅是飞机飞行“难免要出事故”的重要原因,而且还揭示了当时苏联援助中国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的特点之一:一方面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中国南方广州革命政府及其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圊于自身的财力和物力有限,所提供和支援的武器装备又比较陈旧。正是这一特点注定了当时苏联援助、支持中国国民革命军北伐的飞机比较陈旧,而驾驶这些比较陈旧的飞机支援中国国民革命军北伐也就注定要冒极大的风险。
  多名当时援华的苏联顾问和工作人员的回忆录中的内容都证实了当时援华苏联飞机的陈旧以及苏联飞行员的冒險和牺牲精神。当时鲍罗廷担任苏联驻中国广州革命政府总政治顾问,而当时在鲍罗廷办公室担任翻译的维什尼亚科娃一阿基莫娃在其于1965年出版的回忆录《在革命的中国的两年时光(1925-1927年)》中所记述的内容,也反映了当时援华苏联空军顾问小组的实际情况:“我还在东山遇到了我国的一批飞行员。他们的工作条件十分困难,因为不得不驾驶性能不好的飞机在不熟悉的航线上飞行,飞行员冒很大风险,俯冲时要飞到六十公尺低空。飞行员不得不多次在不熟悉的机场携弹降落。他们指着老朽的机器对同志们说:‘瞧,我们驾驶的哪里是飞机,简直是棺材。”’驾驶“老朽的”飞机飞行,事故自然难免,“我们还得知有一次飞机失事,但这次是在湖南,飞行员没有伤亡”。
  也恰恰由于“飞机破旧”“性能不好”,苏联飞行员有时不得不被迫降落在敌占区,因而落入敌手。根据维什尼亚科娃一阿基莫娃在上述回忆录中记述,飞行员列米久克和航空机械师科比亚科夫就曾“在江西省被迫降落而被俘,被关在赣州的监牢里”。一直到“1926年9月他们才在南昌获释。我们的同志几乎都认不出他们了。如果再稍有拖延,就谈不上释放他们了”。勃拉戈达托夫在其回忆录中也记述了这两位苏联飞行员被迫降落在敌占区的情况:“1926年9月20日,程潜将军指挥的第六军(顾问是康奇茨)冲进南昌,占领了该城。在这里,从监狱里将我们的两个在敌占区被迫降落的飞行员列米久克和科比亚科夫放了出来。”
  后来,这些苏联飞行员在返回苏联之后,因为“在中国成绩斐然都荣获了勋章”,其中,飞行小组组长谢尔盖耶夫还荣获了红旗勋章。
其他文献
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向中外宣告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的坚定信心和豪邁气概。在此历史背景下,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华东局从鲁中南等山东解放区抽调1.5万余名地方干部,组成华东南下干部纵队,随解放军南下浙江等新解放区。此次南下浙江的地方干部,也是鲁中南区历次干部南下中人员最多、建制最全、影响最为广泛的一次。  按照华东局的指示,山东的南下干部分两批抽调。从
期刊
日本航空自卫队近日宣布,在日美海空力量的联合搜寻下,此前坠入太平洋的F-35A隐形战斗机部分残骸已被打捞起来。《日经亚洲评论》称,美国一直担心中俄会秘密打捞该战机残骸,获得美国“核心技术机密”,因为美国此前就这么做过,50多年前曾利用千载难逢的机会,获得苏联的核机密。  苏联潜艇爆炸沉没  冷战期间,苏联海军奉行“潜艇第一主义”,大力发展携带潜射导弹的潜艇,对美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1968年2
期刊
他们都是有趣的人,在一起相伴58年。她十指不沾阳春水,最简单的家务样样不会,偶尔剥个葱,一圈圈地剥,剥完后会怪他:“老王,你买的葱不好,里面什么都没有。” 他笑笑,再去重新买回来。  他去鼓楼大街为她买内衣,途中遇到一件喜欢的藏传米拉日巴像,于是驻足观赏半天,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买下,回家后才想起来买内衣的事。她也不怪他,反而欢喜地说:“要是我,也会先把他请回来,内衣以后再说。”  他爱养鸽,8岁时便
期刊
我站立在摩天大厦的跟前,发现自己像一只蚂蚁爬行在巨人的脚下。蚂蚁面对一个庞然大物,我面对一个庞大世界。徒步经过上海金茂大厦,或只身站立于深圳地王大厦前,我感觉自己真的就是一只蚂蚁。蚂蚁在我眼里是个强者,它敢从我的脚底爬向头顶,但我只能把目光卑微地收回,人无法在仰视中生存。  蚂蚁是世间最著名的大力士,它能拖起重于自己身体数十倍的东西,而我却被一张轻轻的纸币压得气喘吁吁:蚂蚁敢漠视对它来说千里迢迢的
期刊
当厚重古老的文献遇到青春活力的年轻人,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记者走进了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文献修复组,这里有一群年轻的古籍修复师。他们用自己的活力和定力,静静守护着古籍的文化生命。让古书复活的年轻人“85后”郭志新:给《本草纲目》“金镶玉”  “85后”修复师郭志新,参加古籍修复工作已经超过10年了。10年间,这个曾经对古籍修复一无所知的“小白”,逐渐成长为一位参与过许多重要修复项目的成熟从业
期刊
梅龚彬原名梅电龙,中学时期即是武汉学联的发起人之一、湖北学生运动的领袖。他中学毕业后被保送进入上海东亚同文书院(该书院实际上是日本设在中国的一个秘密情报机构,主要培养日本间谍)。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梅电龙加入国民党,担任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宣传委员。1924年秋天,梅电龙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东亚同文书院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徐家汇团支部,并担任第一任书记。1925年,梅电龙转为中国共产
期刊
小程序因“用完即走”、不用下载和安装等特点,成为互联网新风口,同时也成为乱象高发地。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小程序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一些商家利用小程序销售假货,甚至有一些“套路贷”通过小程序的形式“伪装”上线……  “野蛮生长”的小程序乱象频发  有数据显示。2018年底微信小程序数超230万、每日活跃用户超2.3亿。2018年3月,小米、华为等10家手机厂商联合发布“快应用”标准,从底层操作系统进
期刊
在中国,很多老人原本可以在老家安享晚年,但为了帮助在大城市奔波的子女照顾孩子,他们来到子女身边。操着不同的口音,每日往返于家、菜市场和学校的三点一线,守着一份老年人的“孤独”,忍受着各种慢性病带来的不适及疼痛,却不敢去医院。他们宁愿放弃大城市家门口的优质医疗资源,奔波几千里回到小县城看病,只为了能用那张本地的医保卡……  “老年漂”,因病“迁徙”  2019年3月底的一天,中国南方的某个小县城正下
期刊
从前,心里藏着秘密又希望倾诉的人,总会跑到森林里找一个树洞,将自己的秘密告诉它。现在,人们常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倾诉自己的想法,社交媒体可以说是现代的“树洞”。但这样的“树洞”里,隐藏着大量的抑郁人群,是自杀的高危群体,一直研究人工智能的华裔科学家黄智生了解这一情况后,决定成立“树洞救援团”,利用智能机器人监控分析轻生者自杀倾向等级,进而对他们进行针对性救助。  第一次救援,失败  黄智生是荷兰阿姆斯
期刊
K12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根据有关机构估算,2018年中闷K12教育行业市场规模约5000亿元元。随着AI、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线上教育在另一条赛道上冲出一条血路,追随者变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忠诚。  周一中午1 1点半,职场妈妈万琳(化名)收到了一条短信:“家长您好,新的一周记得帮孩子约课哦!”她把闹钟定在1 1点56分,准备好老师的约课页面。这名来自加拿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