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国早期商业包装设计(1907年~1937年)的诞生与发展
1.中国早期商业包装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对近代中国的殖民扩张,在政治、经济、文化三种方式中,经济的危害毫不低于政治。孙中山在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里写到:“列强用洋货、银行纸币、航业运费、租地赋税、特权营业、投机事业等六项计划来侵略我们,每年要被抢去十二万万元”。每年被列强掠夺的金钱数目,商品贸易就占去了一半,我国的工商业形同虚设。当时的外国进口商品,不是在个别地区行销,而是以全国性的市场为范围展开。民族工业商品行销的市场十分狭小,他们只能在外国商品所不能填满的缝隙中寻找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时中国民族资本行业的投资和发展方向。
为了挽救经济上的危机,减少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挽回国民经济的损失,民国政府也致力于实业救国的革命中,“使人人明国货,知国货,识国货,而后人人能买国货,能用国货。”政府和民间都开始效仿西方资本主义,设立近代的企业和公司,中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开埠带来的资金、市场、技术和劳动力给上海等大城市近代工业和中国早期商业包装地诞生准备了条件。据上海市社会局1933年编撰的《上海之机械工业》统计,以民族资本在上海设厂数,由民国元年的81家增加至民国二十年的1882家,内容涉及纺织工业、化学工业、交通用具业、机械工业、家具制造业、食品烟草业、造纸印刷业、饰物仪器业等;随着工厂数量的扩大,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生产领域也不断出现,上海民族工业在1915年~1925年间新开辟的行业就有:丝织、油漆、调味、油墨、水泥、牙刷、搪瓷、制罐、化妆品等。此外,新一代的企业家对市场意识、产品质量意识及商品宣传意识也发展、成熟起来。
2.美术在商品竞争中的发展
在欧美工商业界有两句谚语“广告美术是事业的资本”、“美术是商品的生命”,所以自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之初,厂家即已注重商品包装的功能性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厂家把越来越多的产品推向市场,为了能在消费者头脑中留下对产品的深刻印象,产品包装及品牌形象的典型化成为厂商关注的要点。
商品包装不只是经济的载体,更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民国时期一些工商业界和美术界的人士也看到了这一点,“其实洋货的形色虽精巧夺目,其本质未必胜于我国的手工业出品,不过洋货厂商,能把握有购买人的爱美观念,利用美术家清鲜的思想,将商品的形态,构成可人的图案,复施以雅丽的装潢;我们可在一切舶来品上见到,他那不惜工本的印刷,和那惊人的广告费,实远为我国工商品所不及。由这种目前的事实,便可以知道商品美化的必要,商品要达到美化的程度,就不能不赖于商业美术的发展了。”对于商品行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营内容上,更体现在经营手法上。中国近代工艺美术家萧剑青提出了:“工业的改造,和商业的谋扩展,绝不是口头计划所可实现;对于工艺产品的本质问题,和商品贸易计划,必须有严密的方法——如怎样改进本质与推销,怎样求实用与美化?”
中外商品在竞争中的失利让国货厂商意识到美术与商业关系的重要性,并将包装设计视为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的根本战略和有效途径。为了扭转颓势,厂家纷纷将舶来品作为标准,并不惜花血本从产品的本质到外观的装饰进行效仿。我国第一家民族化妆品生产企业“香港广生行有限公司”出品的“双妹牌”化妆品,就积极学习西方的一整套包装与推销技术,采用了大批鲜艳夺目的美术图案印成不同的包装式样,如瓶贴、包装纸、纸盒等,并出品大量美女画片作为广告宣传分发全国各地,有效地挽回了舶来化妆品垄断市场的局面。另外,在商品包装设计的专业团队上,由于市场和人才条件的成熟,社会上出现了如“稚英画室”、“尚美图案馆”、等一批独立的设计事务所,承接月份牌、商品包装、商标等设计业务。“英美烟草公司”、“五洲大药房”、“冠生园食品公司”等民族企业家们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同时,还自设广告部,聘请美术师设计商品的造型、商标、商品包装以及产品广告,对宣传民族工业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早期商业包装设计(1907年~1937年)的风格
有鉴于洋货在近代中外商品竞争中的优势,民族工商业人士开始着眼研究包装对于产品保护、流通搬运和促进销售的作用。在民国市场经济百家争鸣的阶段,各种商品包装让人应接不暇。以下所要论述的中国早期商业包装设计的风格,是以零售为主的商业交易中作为单一产品或分批做的包装,其主要功能着重在促进销售、便于零售。商品的包装作为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广告形式,是吸引顾客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早期商业包装设计的材料与造型
每一种产品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粉末状,一般都通过容器包装的形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需要包装的产品项目包括:食品、调味品、卫生用品、饮品、香烟、茶叶、药品、油漆、布料、生活用品、化学用品等。包装造型上都是当时西方较为流行的款式,如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扁圆形,心形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包装造型也经常和新的材料相结合。厂家会根据产品的状态选择以不同的造型与材料来进行包装。任何形式商品包装的推广都依赖于印刷,设计师以实用和美观为出发点,在绘制美术手稿阶段,会考虑根据不同的包装形式取以不同的印刷技术,同时在纸张材料的基础上学习尝试其他新材料。
(1)纸制是民国时期常见的包装材料,应用范围极广,除能独立成形外,与其他材料也能相互配合。它的表现形式包括:包皮纸、纸袋、包装纸、瓶贴、纸盒、罐饰等。包皮纸和纸袋是一种较实用的包装,兼包裹物品和广告宣传于一体;因为是一种附带形式的宣传,所以在印刷方面以单色或双色多为常见。包装纸与包皮纸的不同在于前者是一种商品的装饰外衣,多见于香皂、药丸、糖果等产品,四色印刷居多。瓶贴的重要性不亚于包装纸,它按瓶子造型的不同呈现多种式样,多为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一般以四色或加金银印制,高档的如化妆品类甚至用银色纸印凹凸版的方式,图案装饰简洁,大方文雅。纸盒的包装常用四色印刷,并根据盒子的六个面设计不同的图案加以区别。罐饰类型的包装有将内容直接印在五金片上的,也有印在纸上而后贴于金属罐表面的;金属版印刷和石印两种印艺都普遍应用。
(2)木材是中国古代包装中常见的材料,可是在近代的商品包装中似乎使用较少。此类包装常用软木加工,表面用染料着色,或加髹漆,再用彩绘装饰和书写商号,经久耐用。
(3)金属罐包装是现在所见最多的民国包装,当时常用铁、铝、锡等制造,有造型多样、印刷精美、不易损坏、储藏物品历时久色味不变优点。多用于香烟、茶叶、调味品、糖果、饼干、化妆品、油漆、药品等。马口铁罐和金属软管是民国金属包装中的代表。马口铁罐,自1811年英国人成功制出四磅装的食品罐头后,经制罐和罐头杀菌技术的发展,成为生产到消费一贯的流通容器,并于20世纪前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产品来到中国。一个马口铁罐的制造需经过:将印刷好的马口铁皮按大小裁切、切角、卷曲、折边、齿合、压扁、溶剂涂布、焊接、过剩焊材清除、空气冷却、弯曲边缘、送盖、二重卷紧、检查十四个步骤。中国第一家铁罐制造厂“康原制罐厂”,是由爱国实业家项康原先生于1922年在上海有恒路武陵里创办的。金属软管最早在欧美用来装颜料,但由于它保护性好,完全密封,受温、湿影响极小,并且有金属的美丽光泽,所以很快就被广泛地应用到化妆品、药品、牙膏、食品、以及家庭和工业用品中来。锡和铝成为制造软管的常用金属。锡金属还可以加工成五百分之一的薄片,制成的锡箔被用来衬在茶叶木包装内隔绝潮气,也用来包装糖果、烟草、及其他必须保持干燥的物品,但它后来被更轻更卫生的铝箔所代替。
(4)玻璃因其不起化学反应、防止香味的挥发,和给人以干净、纯洁的印象,所以多用来包装酒类、药品、化妆品和其他卫生用品。作为一个完整的玻璃包装,不只是简单的玻璃容器,还需要有盖子加以封口,以及把纸、铝箔或薄膜之类的标签进行灌名。
(5)瓷器也同时存在于包装材料内,在清末前的中国可谓屡见不鲜。景德镇在民国时期仍有大批量生产用于梳妆用品包装的瓷器厂家,并每年等待前来定货的外省商人。可是时代变迁,市场都被同产品的洋货包装所充斥,瓷器包装形式的特殊性使它逐渐被包装市场淘汰。
(6)几乎所有类型的包装中,封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的便与运输、防止内产品外露,有的能防污、防尘,有的能隔绝空气的进入。软木塞是较早的封口形式,广泛用于酒瓶包装中。其他还包括:来回折叠不封口的折叠式、使用柔软玻璃纸包糖果的扭结式、用蜡受热粘合的热封式等。各种材料的容器也依据形制的不同配以压盖、螺旋盖、塞子、皇冠盖、切割划盖、胶带、封条等密封形式。
2.早期商业包装设计的视觉传达要素及与其他广告形式的关系
如果说包装造型是出于对产品运输与保护的目的,那么装饰图案则是对造型轮廓的有力补充。随着世界交通的发达,商业贸易交流的频繁,以及各种博览会的出现,商业美术设计人员在借鉴西方商品包装风格的同时,注重国人的传统情节,设计出大量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样式。包装上的装饰图案按照产品内容的不同而设计,一般有以下几个类型:美女形象,包括古典美女和时代美女,这种类型的图案是民国商业美术中最多出现的;传统图案,如山水、花鸟鱼虫、民俗人物、神化故事、福禄寿喜文字等;爱国形象,如岳飞忠义、木兰从军等,也包括“爱国”、“国货”等以文字为主的图形设计;科技形象,如飞机、轮船、火车等。有的企业为了显示其雄厚的实力及良好的信誉,常添加各种博览会获奖图案、店面形象、甚至是老板的头像。当然,这些图案只是起到烘托气氛、制造美感、吸引顾客的作用,商品的店号、商品名、商标、广告语、说明书、厂址、联系电话等才是包装所要告知消费者的真正信息。设计师根据包装造型的不同和信息内容的主次有所选择,或大或小、或醒目或隐蔽,也会按版面的需要进行信息的筛选。为了方便商品贸易和体现产品的时髦感,中英文品牌名和产品说明在同一包装上的出现也是民国包装的常见现象。
商品包装作为最后进入到消费者手中的广告形式,在购买行为产生之前需要其他广告形式来配合推销,厂家一般按照自己的宣传力度进行广告投放。民国中常见的就有橱窗广告、月份牌广告、路牌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邮递广告、传单等。其中,橱窗广告是企业展示自己产品最真实、最丰富、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视觉推销艺术,是品牌文化和产品性能最有力的代言人。橱窗能将产品陈列化零为整,设计师采用高低、主次、偏侧等摆放方法的同时,配合背景、道具和灯光,大大得增强了商品的表现力,赋予了静止商品以活力。月份牌广告是一种宣传商品的利器。因它画面新颖、印刷精美、题材广泛,实用和观赏价值具备,所以颇受人们的欢迎,渐渐地风靡于大江南北,流行于全国各地,成为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广告形式。虽然作为真正主角的商品只出现在了海报的边缘,但由于画得清楚细腻,加上人们对画中时尚生活的向往,在天天耳熏目染中也就牢记于心中,月份牌广告的宣传目的也就达到了。
3.早期商业包装设计师的专业水平
设计师以自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设计出一批批新颖动人的图案;而商人凭借在商业竞争中身经百战锻炼出来的眼光,从众多手稿中挑选若干,交给机械工作人员生产出批量产品包装,商品竞争的需要使商家同设计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设计的专业化随之产生。5商业美术设计师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已不仅局限于绘画技巧本身,而且还要掌握关于印刷制版的广告成本问题,以及商品推销的市场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当时的设计师已清楚的意识到商业美术远不同于作为欣赏、装饰、收藏用的艺术品,实用才是商业美术的真正价值。同时,作为设计师的商业美术创作,“则决对不能以私人的所好,私人的偏性作为创制条件,因为商业美术存在的目标,是要使商品或商业本身投合于大众化,能握有大众的心理与目光,故商业美术的创作条件,就不能以狭义的个人偏僻理想作决定,务须在广义方面着想,作品须适合于任何人的心理与所好。”在这一必要认识的前提下,设计师对于商业美术中的构图方式、视觉内容选择、以及色彩运用地研究变得有的放矢,在实践经验不断地积累中,逐渐归纳出了关于商业美术的12个美的标准原则:(1)必须适应潮流;(2)必须适合推销地人民的心理风俗;(3)必须具有大众化的普遍性;(4)必须能与商品本身的形态配合;(5)必须注意与用途上的种种关系;(6)不宜过离奇,宜适合于各等人心目;(7)要雅致清丽;(8)必须与商品命名配合;(9)要有特大的吸引力;(10)必须一目了然,易记忆、易认识;(11)必须有天时与地利的优点;(12)要活泼庄严。由此可见,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商业美术设计技术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设计师掌握了较完善的包装设计技巧,并在设计理论上有了较系统的认识。这是民国时期出现商品贸易繁荣现象的必要准备。
当然,受商业包装发展阶段、技术的限制,包装设计的画面内容和色调比较类似,使商品包装在属性定位上显得不是那么明确,有时如果不看商品包装上的商标和品牌名称,单从图案上是很难分辨的。故向国外的商品包装学习和借鉴、在国内外各种博览会中比较和改进、经常深入群众组织市场调查,是设计师绘制新样式的必要过程。
三、结语
中国早期商业包装设计的诞生与发展,是以改变国家政治和经济命运为根本目的的;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民族工商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各类商品包装设计受到各界重视的另一重要原因。商业包装在这一时期,无论在造型、材料、或是图形设计上,都体现了多元化、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特点。它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受到人们的欢迎,包装的许多形式内容都可以成为今天广告设计中的养分。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民国时代商业美术中的一类形式,它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且让它成为当代艺术设计发展的镜子,帮助艺术设计工作者借鉴、反思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孝通著:中国商业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萧剑青著:工商美术.世界书局出版社,1930年版
[3]上海之机械工业.上海市社会局编,中华书局1933年发行
[4]雷圭元著:新图案学.国立编译馆出版,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5]徐新吾黄汉民主编:上海近代工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6](美)S.萨哈罗著李忠王炼之张将德译:包装材料常识.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国外包装技术杂志社发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中国早期商业包装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对近代中国的殖民扩张,在政治、经济、文化三种方式中,经济的危害毫不低于政治。孙中山在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里写到:“列强用洋货、银行纸币、航业运费、租地赋税、特权营业、投机事业等六项计划来侵略我们,每年要被抢去十二万万元”。每年被列强掠夺的金钱数目,商品贸易就占去了一半,我国的工商业形同虚设。当时的外国进口商品,不是在个别地区行销,而是以全国性的市场为范围展开。民族工业商品行销的市场十分狭小,他们只能在外国商品所不能填满的缝隙中寻找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时中国民族资本行业的投资和发展方向。
为了挽救经济上的危机,减少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挽回国民经济的损失,民国政府也致力于实业救国的革命中,“使人人明国货,知国货,识国货,而后人人能买国货,能用国货。”政府和民间都开始效仿西方资本主义,设立近代的企业和公司,中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开埠带来的资金、市场、技术和劳动力给上海等大城市近代工业和中国早期商业包装地诞生准备了条件。据上海市社会局1933年编撰的《上海之机械工业》统计,以民族资本在上海设厂数,由民国元年的81家增加至民国二十年的1882家,内容涉及纺织工业、化学工业、交通用具业、机械工业、家具制造业、食品烟草业、造纸印刷业、饰物仪器业等;随着工厂数量的扩大,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生产领域也不断出现,上海民族工业在1915年~1925年间新开辟的行业就有:丝织、油漆、调味、油墨、水泥、牙刷、搪瓷、制罐、化妆品等。此外,新一代的企业家对市场意识、产品质量意识及商品宣传意识也发展、成熟起来。
2.美术在商品竞争中的发展
在欧美工商业界有两句谚语“广告美术是事业的资本”、“美术是商品的生命”,所以自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之初,厂家即已注重商品包装的功能性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厂家把越来越多的产品推向市场,为了能在消费者头脑中留下对产品的深刻印象,产品包装及品牌形象的典型化成为厂商关注的要点。
商品包装不只是经济的载体,更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民国时期一些工商业界和美术界的人士也看到了这一点,“其实洋货的形色虽精巧夺目,其本质未必胜于我国的手工业出品,不过洋货厂商,能把握有购买人的爱美观念,利用美术家清鲜的思想,将商品的形态,构成可人的图案,复施以雅丽的装潢;我们可在一切舶来品上见到,他那不惜工本的印刷,和那惊人的广告费,实远为我国工商品所不及。由这种目前的事实,便可以知道商品美化的必要,商品要达到美化的程度,就不能不赖于商业美术的发展了。”对于商品行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营内容上,更体现在经营手法上。中国近代工艺美术家萧剑青提出了:“工业的改造,和商业的谋扩展,绝不是口头计划所可实现;对于工艺产品的本质问题,和商品贸易计划,必须有严密的方法——如怎样改进本质与推销,怎样求实用与美化?”
中外商品在竞争中的失利让国货厂商意识到美术与商业关系的重要性,并将包装设计视为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的根本战略和有效途径。为了扭转颓势,厂家纷纷将舶来品作为标准,并不惜花血本从产品的本质到外观的装饰进行效仿。我国第一家民族化妆品生产企业“香港广生行有限公司”出品的“双妹牌”化妆品,就积极学习西方的一整套包装与推销技术,采用了大批鲜艳夺目的美术图案印成不同的包装式样,如瓶贴、包装纸、纸盒等,并出品大量美女画片作为广告宣传分发全国各地,有效地挽回了舶来化妆品垄断市场的局面。另外,在商品包装设计的专业团队上,由于市场和人才条件的成熟,社会上出现了如“稚英画室”、“尚美图案馆”、等一批独立的设计事务所,承接月份牌、商品包装、商标等设计业务。“英美烟草公司”、“五洲大药房”、“冠生园食品公司”等民族企业家们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同时,还自设广告部,聘请美术师设计商品的造型、商标、商品包装以及产品广告,对宣传民族工业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早期商业包装设计(1907年~1937年)的风格
有鉴于洋货在近代中外商品竞争中的优势,民族工商业人士开始着眼研究包装对于产品保护、流通搬运和促进销售的作用。在民国市场经济百家争鸣的阶段,各种商品包装让人应接不暇。以下所要论述的中国早期商业包装设计的风格,是以零售为主的商业交易中作为单一产品或分批做的包装,其主要功能着重在促进销售、便于零售。商品的包装作为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广告形式,是吸引顾客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早期商业包装设计的材料与造型
每一种产品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粉末状,一般都通过容器包装的形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需要包装的产品项目包括:食品、调味品、卫生用品、饮品、香烟、茶叶、药品、油漆、布料、生活用品、化学用品等。包装造型上都是当时西方较为流行的款式,如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扁圆形,心形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包装造型也经常和新的材料相结合。厂家会根据产品的状态选择以不同的造型与材料来进行包装。任何形式商品包装的推广都依赖于印刷,设计师以实用和美观为出发点,在绘制美术手稿阶段,会考虑根据不同的包装形式取以不同的印刷技术,同时在纸张材料的基础上学习尝试其他新材料。
(1)纸制是民国时期常见的包装材料,应用范围极广,除能独立成形外,与其他材料也能相互配合。它的表现形式包括:包皮纸、纸袋、包装纸、瓶贴、纸盒、罐饰等。包皮纸和纸袋是一种较实用的包装,兼包裹物品和广告宣传于一体;因为是一种附带形式的宣传,所以在印刷方面以单色或双色多为常见。包装纸与包皮纸的不同在于前者是一种商品的装饰外衣,多见于香皂、药丸、糖果等产品,四色印刷居多。瓶贴的重要性不亚于包装纸,它按瓶子造型的不同呈现多种式样,多为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一般以四色或加金银印制,高档的如化妆品类甚至用银色纸印凹凸版的方式,图案装饰简洁,大方文雅。纸盒的包装常用四色印刷,并根据盒子的六个面设计不同的图案加以区别。罐饰类型的包装有将内容直接印在五金片上的,也有印在纸上而后贴于金属罐表面的;金属版印刷和石印两种印艺都普遍应用。
(2)木材是中国古代包装中常见的材料,可是在近代的商品包装中似乎使用较少。此类包装常用软木加工,表面用染料着色,或加髹漆,再用彩绘装饰和书写商号,经久耐用。
(3)金属罐包装是现在所见最多的民国包装,当时常用铁、铝、锡等制造,有造型多样、印刷精美、不易损坏、储藏物品历时久色味不变优点。多用于香烟、茶叶、调味品、糖果、饼干、化妆品、油漆、药品等。马口铁罐和金属软管是民国金属包装中的代表。马口铁罐,自1811年英国人成功制出四磅装的食品罐头后,经制罐和罐头杀菌技术的发展,成为生产到消费一贯的流通容器,并于20世纪前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产品来到中国。一个马口铁罐的制造需经过:将印刷好的马口铁皮按大小裁切、切角、卷曲、折边、齿合、压扁、溶剂涂布、焊接、过剩焊材清除、空气冷却、弯曲边缘、送盖、二重卷紧、检查十四个步骤。中国第一家铁罐制造厂“康原制罐厂”,是由爱国实业家项康原先生于1922年在上海有恒路武陵里创办的。金属软管最早在欧美用来装颜料,但由于它保护性好,完全密封,受温、湿影响极小,并且有金属的美丽光泽,所以很快就被广泛地应用到化妆品、药品、牙膏、食品、以及家庭和工业用品中来。锡和铝成为制造软管的常用金属。锡金属还可以加工成五百分之一的薄片,制成的锡箔被用来衬在茶叶木包装内隔绝潮气,也用来包装糖果、烟草、及其他必须保持干燥的物品,但它后来被更轻更卫生的铝箔所代替。
(4)玻璃因其不起化学反应、防止香味的挥发,和给人以干净、纯洁的印象,所以多用来包装酒类、药品、化妆品和其他卫生用品。作为一个完整的玻璃包装,不只是简单的玻璃容器,还需要有盖子加以封口,以及把纸、铝箔或薄膜之类的标签进行灌名。
(5)瓷器也同时存在于包装材料内,在清末前的中国可谓屡见不鲜。景德镇在民国时期仍有大批量生产用于梳妆用品包装的瓷器厂家,并每年等待前来定货的外省商人。可是时代变迁,市场都被同产品的洋货包装所充斥,瓷器包装形式的特殊性使它逐渐被包装市场淘汰。
(6)几乎所有类型的包装中,封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的便与运输、防止内产品外露,有的能防污、防尘,有的能隔绝空气的进入。软木塞是较早的封口形式,广泛用于酒瓶包装中。其他还包括:来回折叠不封口的折叠式、使用柔软玻璃纸包糖果的扭结式、用蜡受热粘合的热封式等。各种材料的容器也依据形制的不同配以压盖、螺旋盖、塞子、皇冠盖、切割划盖、胶带、封条等密封形式。
2.早期商业包装设计的视觉传达要素及与其他广告形式的关系
如果说包装造型是出于对产品运输与保护的目的,那么装饰图案则是对造型轮廓的有力补充。随着世界交通的发达,商业贸易交流的频繁,以及各种博览会的出现,商业美术设计人员在借鉴西方商品包装风格的同时,注重国人的传统情节,设计出大量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样式。包装上的装饰图案按照产品内容的不同而设计,一般有以下几个类型:美女形象,包括古典美女和时代美女,这种类型的图案是民国商业美术中最多出现的;传统图案,如山水、花鸟鱼虫、民俗人物、神化故事、福禄寿喜文字等;爱国形象,如岳飞忠义、木兰从军等,也包括“爱国”、“国货”等以文字为主的图形设计;科技形象,如飞机、轮船、火车等。有的企业为了显示其雄厚的实力及良好的信誉,常添加各种博览会获奖图案、店面形象、甚至是老板的头像。当然,这些图案只是起到烘托气氛、制造美感、吸引顾客的作用,商品的店号、商品名、商标、广告语、说明书、厂址、联系电话等才是包装所要告知消费者的真正信息。设计师根据包装造型的不同和信息内容的主次有所选择,或大或小、或醒目或隐蔽,也会按版面的需要进行信息的筛选。为了方便商品贸易和体现产品的时髦感,中英文品牌名和产品说明在同一包装上的出现也是民国包装的常见现象。
商品包装作为最后进入到消费者手中的广告形式,在购买行为产生之前需要其他广告形式来配合推销,厂家一般按照自己的宣传力度进行广告投放。民国中常见的就有橱窗广告、月份牌广告、路牌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邮递广告、传单等。其中,橱窗广告是企业展示自己产品最真实、最丰富、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视觉推销艺术,是品牌文化和产品性能最有力的代言人。橱窗能将产品陈列化零为整,设计师采用高低、主次、偏侧等摆放方法的同时,配合背景、道具和灯光,大大得增强了商品的表现力,赋予了静止商品以活力。月份牌广告是一种宣传商品的利器。因它画面新颖、印刷精美、题材广泛,实用和观赏价值具备,所以颇受人们的欢迎,渐渐地风靡于大江南北,流行于全国各地,成为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广告形式。虽然作为真正主角的商品只出现在了海报的边缘,但由于画得清楚细腻,加上人们对画中时尚生活的向往,在天天耳熏目染中也就牢记于心中,月份牌广告的宣传目的也就达到了。
3.早期商业包装设计师的专业水平
设计师以自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设计出一批批新颖动人的图案;而商人凭借在商业竞争中身经百战锻炼出来的眼光,从众多手稿中挑选若干,交给机械工作人员生产出批量产品包装,商品竞争的需要使商家同设计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设计的专业化随之产生。5商业美术设计师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已不仅局限于绘画技巧本身,而且还要掌握关于印刷制版的广告成本问题,以及商品推销的市场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当时的设计师已清楚的意识到商业美术远不同于作为欣赏、装饰、收藏用的艺术品,实用才是商业美术的真正价值。同时,作为设计师的商业美术创作,“则决对不能以私人的所好,私人的偏性作为创制条件,因为商业美术存在的目标,是要使商品或商业本身投合于大众化,能握有大众的心理与目光,故商业美术的创作条件,就不能以狭义的个人偏僻理想作决定,务须在广义方面着想,作品须适合于任何人的心理与所好。”在这一必要认识的前提下,设计师对于商业美术中的构图方式、视觉内容选择、以及色彩运用地研究变得有的放矢,在实践经验不断地积累中,逐渐归纳出了关于商业美术的12个美的标准原则:(1)必须适应潮流;(2)必须适合推销地人民的心理风俗;(3)必须具有大众化的普遍性;(4)必须能与商品本身的形态配合;(5)必须注意与用途上的种种关系;(6)不宜过离奇,宜适合于各等人心目;(7)要雅致清丽;(8)必须与商品命名配合;(9)要有特大的吸引力;(10)必须一目了然,易记忆、易认识;(11)必须有天时与地利的优点;(12)要活泼庄严。由此可见,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商业美术设计技术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设计师掌握了较完善的包装设计技巧,并在设计理论上有了较系统的认识。这是民国时期出现商品贸易繁荣现象的必要准备。
当然,受商业包装发展阶段、技术的限制,包装设计的画面内容和色调比较类似,使商品包装在属性定位上显得不是那么明确,有时如果不看商品包装上的商标和品牌名称,单从图案上是很难分辨的。故向国外的商品包装学习和借鉴、在国内外各种博览会中比较和改进、经常深入群众组织市场调查,是设计师绘制新样式的必要过程。
三、结语
中国早期商业包装设计的诞生与发展,是以改变国家政治和经济命运为根本目的的;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民族工商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各类商品包装设计受到各界重视的另一重要原因。商业包装在这一时期,无论在造型、材料、或是图形设计上,都体现了多元化、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特点。它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受到人们的欢迎,包装的许多形式内容都可以成为今天广告设计中的养分。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民国时代商业美术中的一类形式,它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且让它成为当代艺术设计发展的镜子,帮助艺术设计工作者借鉴、反思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孝通著:中国商业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萧剑青著:工商美术.世界书局出版社,1930年版
[3]上海之机械工业.上海市社会局编,中华书局1933年发行
[4]雷圭元著:新图案学.国立编译馆出版,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5]徐新吾黄汉民主编:上海近代工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6](美)S.萨哈罗著李忠王炼之张将德译:包装材料常识.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国外包装技术杂志社发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