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践能力的问题与教学策略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s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但是,要使这个目标变成真正的教育实践谈何容易!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深切认识到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制定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数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问题
  1、传统文化心理对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巨大的限制作用。
  2、数学实践能力还没有转化为一种教育思想,不少人的教育观念仍滞留在旧的框架之内。
  3、数学实践能力培养最主要的实施者——教师,还没有获得与实践能力培养相对应的教学自主权。
  二、培养数学实践能力教学策略
  1、数学教学活动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乡土实际相结合。每个学生都对生他养他的家乡在许多方面很熟悉,因此利用所在地的有关环境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它不仅是数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好途径,更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乡土、呵护家乡的情感,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数学教师应努力引导并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生产实际、生活实际、乡土实际,尝试从与当前密切相关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或解决问题的设想,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服务家乡,服务社会。这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数学”、“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教育理念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体现。比如在讲“简单的统计”时,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星期日记录通过村口的机动车,并绘成统计表和统计图。通过分析与绘制统计图和统计表,巩固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比较十年前机动车与现在机动车的数量,可以切身体会到家乡的巨大变化。
  2、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活动要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闲着,也应积极地活动,因为教师毕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随时顾及学生的理解接受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去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千方百计鼓励、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数学实践中需要演示、操作的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如何在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中给予循循善诱的引导或指导,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简单地交给学生。教师关注得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实践进程及存在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结果。
  3、数学课内教学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师应打破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生活的壁垒,采取有效措施把课内外、校内外、国内外各种有用的数学资源调动起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寻求多方合作,充分借助和挖掘学校所在地区的数学现象、数学要素、数学问题,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比如在讲到“简单的统计”一节内容时,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统计所在村庄的机动车辆,出一期反映当地交通面貌变化的墙报、板报、班报等进行宣传。这样既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又巩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
  4、数学实践过程是学生手脑并用的过程。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听过的不如看过的,看过的不如亲自做过的,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有些知识点教师讲解、演讲多次不如学生亲自做一下,体验一下理解得更透彻、记忆得更牢固,即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悟”。比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就宜让学生按“做一做”、“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折一折”等操作的方法进行教学,达到手脑并用的目的,丰富学生的数学表象,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5、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传统数学教学中,低效、无效或根本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比比皆是:有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有照本宣科式的“机械教学”,有教师唱独角戏的“表演教学”,有让学生整天沉湎于练习的“题海式教学”等。综观这些低效或无效的教学活动,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教育观念的落后。其实质是“教师中心论”,它颠倒了教学关系的本末,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初衷。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让学生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最主要的。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摈弃陈旧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才有可能真正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动”起来,才可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使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意味着数学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把学生作为“活动”的真正主体,教师只是起组织和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还意味着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不断鼓励学生,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努力创设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表现自己才能的空间,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6、数学实践教学活动要注意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相结合。数学科学发展史是一部数学家认识自然、服务社会、不断创新的奋斗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穿插讲授一些数学发展史上的故事和数学家为追求真理奋斗献身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雄心壮志、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养成热爱真理、憎恨谬误的习惯,激励学生为科学而献身。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需要学生的内化,而内化的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完成。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自学。  关键词:培养自学能力 积极性 兴趣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作为人师,有责任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怎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开发这种潜能的关键所在。  学习能力依赖于学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中,美术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起着特定的作用,对学生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美术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在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六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观察能力 循序渐进法 多角度联系法 反复权衡法 示范直观法 默画训练法 命题观察法    美术
期刊
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教育人使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  ——夸美纽斯  数学是一门科学,但数学教学却是一门艺术。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驱动下,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在科学化的基础上不断向民主化、平等化、人性化发展,精心锤炼的数学课堂教学语言以其独特的魅力正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丰硕的学习成果。  下面,就以我的“走进圆的世界”
期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教师要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采取不同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语言 思维的条理性 逻辑性和准确性    小学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可以其独特的优势使幼儿园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多媒体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充分组合起来,能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时,我尝试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形象生动,为幼儿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主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提
期刊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数学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基础,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同时数学概念在数学思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谈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明确概念,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所谓思维的准确性,就是指学生的思维活动符合逻
期刊
什么是自学习惯呢?它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形成的一种近乎自动化的心理活动过程。良好的自学习惯,则是指那些科学的、规范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及学生认识规律的自学习惯,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强化循序渐进的训练步骤,否则就不能圆满完成培养自学能力的改革任务。根据我的教学改革实践,我认为,应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七种自学习惯:  一、使用工具书、参考书的习惯  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当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的综合实践课倡导: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并且还应充当合格的组织者、成功的引导者、积极的促进者的角色。实践活动是一种经验课程、活动课程,与我们所熟悉的学科课程相比,教学的组织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也没有现成的内容,需要教师结合学校自身环境、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发实践课程。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起来。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通过
期刊
爱因斯坦指出:“系统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仅仅是学习技能的事,但是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认识老问题,就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可见,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能否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应获得的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原因   1、无疑可问。片面追求升学率观念束缚下的教学是结论性教学,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