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素养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融合。作为教师应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拓展课外阅读等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课堂教学;学习习惯;阅读
  How to improv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anguage literacy
  Wang Xiao-li
  Abstract:Language literacy is based on language proficiency,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language knowledge accumulated language, thoughts, and feelings, thinking, quality, aesthetic taste, learning, learning the habits of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As a teacher from the language classroom activities, students with good study habits and expand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o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literacy.
  Keywords:language literacy; classroom teaching; study habits; read
  语文素养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在语文学生过程中的方法、策略,以及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反思;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我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当今初中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不扎实,写字、作文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领悟不够深刻,在文学作品阅读的“质”和“量”上还远远不够。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重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古语云:“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给学生提供有助其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因此,现代语文课堂教学,要以传授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用所获取的学习方法自己去学习课文,以真正实现“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语文教学要体现中国汉字的“美”。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范文,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结构上都充分展现着汉语言文字的美,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和研究课文的时候,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文章感情的激荡、理性的思辨。如在诗歌教学中,侧重引导学生挖掘音韵美、整齐对称美以及意境美。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富有生命的“词”。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和背诵名篇的时候,要注意关键词的诵读和记忆。在重点句式的教学中,更要抓住传递感情的重要词语,咀嚼、推敲,让学生身历其境,感动,共鸣,震撼,使这些词语成为学生语言中的一部分。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重点语句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的在文中定下了文章的基调,有的在文中是点睛之笔,有的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朱自清的《背影》,教师要有意提炼“父亲的话语”,通过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朴素真切的对话,体味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学生在感受美的句子之余,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句式训练,通过填空、造句、段落接龙等方法,形成符合自己性情的创作风格。要让学生读懂文章,体会文义,理清结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美读文章,领悟文思,敢于评价。
  2.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
  新课标提倡教师要创造性的理解与使用教材,教师要在全面、客观、真实地把握教材原意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阅读经验及生活感受,尽可能地对教材进行多元化解读,使教材变得细腻、丰富、深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鲜活的、生动的文本。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调查、实验、模仿、体验等进行自主探索。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教材的个性化理解,并进行合理引导。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只要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语文习惯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语文习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种习惯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语文规范的形成,语文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一是在教学之初要建立教学常规,为学生规定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规矩,如语文课上怎样提问,怎样回答,怎么书写,怎么朗读,课内怎么做笔记,课外怎么阅读等,紧接着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再加以强化训练; 二是要培养学生坚持每天读书的习惯,刚开始时指定书,指定内容为与课内教学有联系的课外拓展读物,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
  心理学认为:学习习惯是持久的学习行为,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对学生一生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良好的语文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起来的,不良的语文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因此需要时间严格要求,作坚持不懈的努力。
  三、重视阅读,拓展课外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水平的高低与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很大关系,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得益于课内,得法于课外”,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中学生的生活积累更多的是靠间接经验获得,阅读显然尤为重要。
  首先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拓展阅读内容,以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以优秀课外阅读为“纬”,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模式,扩大课外阅读量。其次是教师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哪些书适合学生课外阅读,运用什么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地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第三,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活动,考察其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第四,指导、督促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读书摘记,鼓励学生写生活随笔,并要求学生有坚持写日记、周记的习惯。
  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的扩展和延伸,每一次实践活动都是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锻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口语交际课中,有的同学准备的是做一名社区服务员,他们便向社区服务员的工作人员请教。同学们调查研究,力争让自己的交流内容更符合生活实际,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了解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艰辛与伟大,思想认识也有了提高。
  目前,第二课堂写作小组、校园文学社、广播站在我们区的各个初中乃至高中都开展起来了,午间、晚间时候,学校的广播就响起来了,内容很丰富,有校园心声、校园新闻、校园故事等,学生们沉浸在一片浓浓的文学氛围之中。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在“五四”、“十一”两个节日中,开展“青春之歌”“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个人风采、小组风采、班级风采,学生们积极写稿,认真练习,提高了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又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来临时,让学生搜集有关的对联、诗歌进行展示交流,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做为教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我们要以语文课堂为轴心全方位开拓、延展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7-20
其他文献
摘 要:用“跳绳”活动来充实阳光体育活动的内涵,以一种务实的精神深入开展全校性的跳绳活动。以爱和责任扎扎实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并根据学校“人多地少”的实际问题决定开展以“跳绳”活动为主打的“阳光体育活动”。本文采用实验法对普通初中生开展“跳绳活动”进行研究对比,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五条建议。  关键词:普通初中生; 跳绳活动; 实验探究  绪 言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2005年全
期刊
现今,我们看到很多中小学生对学习厌倦,排斥,成绩一落千丈。但是这些学生的智商却没有一点问题,也就是不存在先天的障碍,到底原因何在呢《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分析得很有道理:“儿童并非不知道刻苦学习可以换来好成绩,他只是做不到。当学习活动没有唤起他的愉快体验时,他就无力调动自己的主动精神,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懒散,不刻苦,不认真等——许多人以为这是某些‘不成器’的孩子的天性。其实是他上进的天性被扭
期刊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即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球呈现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感悟创新,就可以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充满活力,展现出它独有的魅力。  关键词: 综合实践;理念;目标;教学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即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球呈现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但它却没有课程标准,缺少教参。如何去开展实施综合
期刊
摘 要:本文拟从太极拳的意义、作用和练习太极拳的方法进行阐述,旨在让学生在中学阶段传承和发扬太极拳,从而丰富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体育;太极拳;教学方法  太极拳作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有义务将这一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那如何教好太极拳呢?笔者在多年的太极拳教学中,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供大家共勉。  一、让学生
期刊
摘 要:高职高专学生的学风问题,一直困扰着老师们的教学,同学们的学习,影响着学生们的就业,影响着系部乃至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得从源头抓起。此文以一个系部为例,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得出了一些结论,作为抓好学风建设的一个引子。  关键词:高职高专  一、基本情况  2011年3月---5月,系党总支在全系开展了“深化学风建设 增强学习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4月5日---4月
期刊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它属于新兴产业,但在发达国家却已成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文化产业是指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各类行业门类的总称。从国际上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出版、数字化、网络传输等应用于文化领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发达国家
期刊
摘 要:高效课堂对于学生非常重要,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根据实际情况,自制一些教具,以饱满的情绪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断渗透数学思想,千方百计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独立自主的学习,在课堂上尽可能掌握知识,课余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和训练更开阔的空间,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关键词 :培养兴趣; 创新思维; 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社会在飞速发展,经济在不断增长
期刊
当今教育改革的新思想就是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则是“课堂”。只有深刻改变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期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的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因而,变革课堂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们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也是如此。笔者从实践中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作出一些探究:  一、转变教师角色  1.转变观念,突出学
期刊
摘 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明确规定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从①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②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③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等三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学习策略  英语课是我国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英语人才是我们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
期刊
摘 要: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又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投入多收效微为教者所共识。教师备课时花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然后在课堂上逐字逐句讲给学生听,学生认认真真地听,老老实实地记,可课后检测结果仍很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就从走出传统文言文教学注重对字词句的诠释和翻译,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误区出发,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就如何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说说议议”、“归类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