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演示实验的创新与改进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aq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人教版3-4中的“外力作用下的振动”这一节的演示实验进行了创新与改进,改进之后的实验装置现象明显,便于观察,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阻尼振动、受迫振动以及共振等物理现象。
  关键字:阻尼振动;受迫振动;频率;共振
  教材中主要包含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这三大块的内容,其中阻尼振动没有实验,教材中用一幅图来说明阻尼振动,学生不能联想到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进行理解,从而造成了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受迫振动和共振的两个演示实验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增加和改进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
  一、阻尼振動
  (1)实验装置及操作说明
  1)如图1所示,弹簧选用劲度系数较好的弹簧,小球选用体积小密度大的钢球,将位移传感器置于弹簧振子的正下方,将弹簧静止时所处的位置设位移为零,位移传感器通过DIS连接到电脑,直接可通过电脑观察到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
  2)将弹簧振子轻轻下拉,测量此时的位移-时间图像。
  3)将一些轻纸条粘在钢球表面,再次拉动钢球使其振动,测量此时的位移-时间图像。
  (2)结论说明
  实验结果直接客观地展示了阻尼振动的图像,让学生理解了阻尼振动振幅在逐渐地减小,但是时间轴上的时间间隔不变,所以频率始终不变,该频率即为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
  二、受迫振动
  教材中用电动机驱动两组弹簧-钩码系统振动,这套装置较之前的手摇式的实验装置效率高了许多,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电动机和钩码的频率很难用肉眼目测,不能定量显示电动机和钩码的振动频率;钩码做受迫振动,需要一段时间的延迟才能够与电动机同步,不断改变电动机的频率,钩码很难达到同步,测量误差大;振幅不能定量地测量,从定量地而得出振子明确的振动规律,学生不能定量地画出共振曲线。
  (1)实验装置及操作说明
  1)如图2所示,将两个打点计时进行改装,上面装上长度不一样的钢丝,在钢丝旁固定光电门,用来测钢丝的周期(转换之后可得到钢丝的频率),将打点计时器连接脉冲输入电源,改变脉冲输入频率,测量两根钢丝的频率看是否和输入的频率相同。
  2)分别用手拨动钢丝,测出钢丝的固有频率。
  3)输入脉冲,分别测出两根钢丝的频率,并与输入频率进行对比,该实验进行三次。
  (2)结论说明
  经过三次实验的对比,实验数据能够清楚的显示出钢丝振动的频率与输入频率的关系,进而得出受迫振动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三、共振
  教材中提供的共振演示仪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驱动摆A振动之后可以看到离A近的D、C先振动后来慢慢带到B振动,当B的振幅达到最大后A的振幅又会减小,这种现象大大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这种用绳子连接起来的摆实际上是一种耦合摆而非振动摆,驱动摆和受迫振动摆之间互传能量,互相干扰,对实验现象造成比较明显的干扰;驱动摆的摆长无法改变,只能实现一组实验。
  (1)实验装置介绍
  如图3所示,该实验装置用钢片代替细线,钢片与圆形横杆焊接之后放在光滑的轴承上,驱动球用大一些的实心钢球,并固定在可伸缩调节摆长的杆上,受迫振动小球用空心的稍小的钢球,小球用两根细线系住,这种系法能有效地防止小球做圆锥摆。
  (2)实验操作
  1)调节驱动摆的摆长,使其与其中一个受迫振动摆的摆长一样长,推动驱动摆使其摆动,观察振幅最大的受迫振动摆的摆长是否是与驱动摆一致。
  2)再次调节驱动摆的摆长,观察结果
  单摆的周期公式,从公式可以看出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又,则当摆长一致时,单摆的频率一致。从实验结果可知,当系统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其固有频率时,系统的振幅达到最大,这就是共振。
  (3)定性地表明共振曲线
  观察一个受迫振动摆,将驱动摆的摆长从较短逐渐拉长,观察受迫振动系统的振幅,发现当摆长逐渐接近系统的摆长时振幅越来越大,之后摆长又逐渐长于系统的摆长时,振幅又越来越小。
  四、结束语
  物理演示实验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好的演示实验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思考,并且能够更加直观地让学生观察、理解、掌握课堂上需要传授的物理规律,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创新,因此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也需要跟随时代的潮流不断地改进创新。
  参考文献
  [1] 杨旭峰.优化高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J].物理通报,2012:81~82.
  [2]单晓峰.关于受迫振动、共振的实验研究[J].物理实验,2006,26(8):24~26.
其他文献
摘 要:网络课堂是传统课堂的补充,在现今大背景下,网络课堂成为保证高三学生英语学习的权宜之策。本文从高三英语课堂实际出发,提出了当前形势下开展网络课堂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从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角度分别阐述了如何提高网络课堂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网络课堂;高三英语;家校合作  一、高三英语网络课堂的背景和现状  1.高三英语网络课堂的背景  在距离江苏高考还有不到三个月,在这个特殊
期刊
摘 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正确的思维观念和价值观,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从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内容入手,进行深入分析,以实际案例分析,明确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逆向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教育逆向思维;培养策略  一、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能力培养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工业流程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在深入理解教材编写思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本素材,以学科素养培养为导向,实施基础年段化学教学,构建工业流程题模型,并在基础年段渗透工业流程相关概念和学科素养。  关键词:教材编写思路;课本素材;工业流程素养;基础年段化学教学  1.问题提出  工业流程题是高考化学中必考的一类题型,融合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化学实验等几乎所有高中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如何把握“收”与“放”两者的平衡方面,仍然值得我们探索与研究。笔者以自己曾执教的一篇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略作浅谈。  一、合理的“收”是“放”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倡导中,“生本”课堂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合理完成探究型学习,更好的提高学生合作性學习的效率。因此,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绝不意味着教师角色的全然退出。
期刊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可以帮助他们正确的用历史眼光去认识世界。笔者试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偏差和相对应的矫正策略出发,初步探知有效的历史教学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学;认知偏差;矫正策略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有助学生形成发展性思维,用历史眼光去认知世界。那么,现在高中历史教学存在哪些方面的认知偏差呢?有无相对的矫正策略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给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情感教育作为新课改下的三个教育目标。本文以高中物理下的情感教育为例,阐述情感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分析情感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进一步探究情感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高中物理师一门抽象、逻辑思维非常强的学科,不仅有连接非常紧密的知识点,同时还和学生生活有着
期刊
摘 要:STEM教育最开始是来源于美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引起了各地人们的关注。它的教育理念在历史、生物、物理等学科都能运用的到,而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渗透STEM教育的意义,首先大致叙述了STEM教育的含义和必要性,以及它本身的教育意义,接着再分析对于我国高中生物STEM教育模式评价,最后总结STEM教育和高中生物教学融合到一起的意义。  关键词:STEM教育;高中生物;教学案例分
期刊
摘 要:2018年,柘荣一中杨良雄老师被正式确定为全国“万人计划”中的“教学名师”,福建省仅5人获此殊荣,为柘荣一中实施“名师带动”战略画上一个完美的符号。本文从顶层设计,持续推动;制度引领,长效机制;措施具体,管用高效;文化融合,自我超越等角度,浅谈如何深化教师专业发展打造教学名师团队。  关键词:顶层设计;制度引领;措施具体;文化融合  2018年,柘荣一中杨良雄老师被正式确定为全国“万人计划
期刊
摘 要:教学中如果引用生活中真实的情境案例,并贯穿课堂始终,那么就能较好地践行地理学习与生活相联系这一课标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学会了知识技能,又丰富了常识。  关键词:水资源;真实;情境  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反映学生生活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1]。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第二课时)”为例,探索基于真实情境的地理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许多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化学课堂上,显著的提升了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但是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审视当下的化学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提升空间,本文从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出发,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化学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引言: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效果,会对学生的化学思维以及化学实践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如何提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