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是人的生命的展现,是人之为人的存在。作为道德活动现象的重要形式,道德教育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同时,道德教育的现实呼唤着道德教育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成长与生命价值的实现。因此,从人的维度把握道德教育既是道德的本质要求,也是道德教育得以实现的新途径。
[关键词]道德 道德教育 人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3-0056-03
从人的维度把握道德教育是道德的本质体现,也是道德教育真正体现其价值和意义的关键所在。道德教育需要从人的维度出发,在实践中、生活中回归其本真。
一、从人的维度把握道德教育是道德本质的要求
道德教育是道德活动现象的重要形式之一。道德教育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这是由道德的本质所决定的。
首先,道德产生的前提是人的需要。道德是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反映和体现,从其深层本质来看,它是人类需要的产物。“社会进步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原因:生产力的推动、需要和利益的驱动、人的能动性创造活动。”可以说,需要是人类社会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它不仅是人的一切行为和活动的原初动力,也是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在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人的需要形成了~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复杂系统,人类在处理这些需要和关系的过程中构成了人的社会。同时,人的需要也构成了社会矛盾。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有为了满足个体与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协调相互关系、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求得共同发展的人类共同需要,还有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个体自我需要。但是资源、技术、时代的局限性客观上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所有需求。这样,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时空和资源的有限与人的发展需要的无限形成了不可调和的冲突。而只有调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成为解除人类发展障碍的有效办法,道德就是应这种需要和矛盾而生,因此,有限的利益与无限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是道德产生的前提。可以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矛盾和利益冲突,道德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其次,道德产生的根源:人的本质。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这种本质属性在实践活动中展现开来就表现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保持自己的生命力是人的首要历史活动。生命力的保持和发展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各自对利益的追求。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往成为必要,社会在交往中形成,人的社会性也开始形成。与此同时,利益分配与矛盾也相伴而生。如果这些矛盾冲突过于激烈而毫无调和的余地,人类势必同归于尽,所以,规范和约束成为人类继续生存的必要前提,这个时候道德就出现了。同时,人又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类具有这种能预见矛盾和处理矛盾的生命意识,这种意识使人具有了超越自然生命的价值生命。这种有价值的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本质的关键条件,是人面对生命限制与困境时对自身自然属性的超越。这种超越使人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地实现自我生成和自我实现,不断地推进着人的价值生命盼提升。
第三,道德的本质:人之为人的存在。人具有能动性,人能动的改造主客观世界,让世界为我而存在。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这种主观能动性就体现为制定一定的规范来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产生于人。同时,道德又给予人以人之为人的确证。“如果一个人真正尽自己所能,努力从事文化建设并在道德实践中展现自己崇高的人格力量,
那么,生命的终结对他来说并不意味着走向虚无,因为他的生命和人格早已与文化生命融合为一,并随着后者的延续而获得永恒的意义。”也就是说,人的道德赋予生命以意义,它将人的生命和人格与人类文化融为一体,实现了人性的深度内涵,从而完成了自我实现并超越了个体短暂而“弱小”的生命存在。“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这种“自律”就是人的本质的确证。所以,道德是人的生命的展现,是人之为人的存在。
二、从人的维度把握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
道德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面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不仅仅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要包括人的个性和能力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道德教育就是为了生命的教育,它的意义不是在于使人获得死的知识,懂得教条的规范,而是在生活的感悟与文化的陶冶中,在对社会与人生的不断反思中获得人生的全面体验,进而感悟生活,感触生命,在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中达到“全面唤醒”的高度。道德教育在这层意义上讲就不再是道德知识的循循善诱,而是在于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验与觉悟的指引,在于对人的情感的熏陶、人格的进化,在于将人导入意义的世界。在这样的境界中,不仅唤醒了人的生命感、价值感、自我感,而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融为一体。个体超越了他的狭隘性、片面性而达到了人的全面性、丰富性。
道德教育是生命的展开与提升的过程。道德教育就是对生命中善和幸福的追求,这种追求就是生命的展现过程。“作为自觉地能动的社会主体,人在本质上是追求自由和创造的生命存在。”因此,人的生命价值在于人是一种追求生命和自由的存在,它牵涉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价值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道德教育就是对生命的追求,就是个体生命在寻求精神家园的过程。在这条追寻生命意义与本质的道路中,个体生命摆脱精神的空虚,摆脱自由的恐惧,不再逃避自由,而是逐步走向自由,创造着“属人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还包括体验社会的道德、艺术、文化,以及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交往达到人格的构建。这就是道德教育的价值所在。美国著名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好的生活,但不是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存在”。这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验历程,也是个体生命展开和成长的历程。
道德教育创造着未来生活的图景。既然人是道德起点和本体论依据,那么道德教育就应该在引导生命获得意义的维度去把握。马克思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的生命意识使人具有了超越自然生命的价值生命。也就是说,“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改变现有的生存状态,作为一种应然性而存在。”对于人的生活而言,
不存在永恒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短瞬即失),只有永恒的可能生活,现实生活只是通向未来生活的一个“驿站”,是未来的一个必要 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此,道德是对可能生活的一种把握,它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道德的这一特性也必然规定了道德教育超越性的本质,规定了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可能的生活。这种可能的生活,
反映了人的一种理想,是和睦的生活。因此,超越性的生活不是一种“圣人”的生活,它是现实中“平民”的生活,它首先关注于人的当下生活的需要,用价值理想引导、改造现实的生活,从而导向新的理想生活。因此,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对现实生活适应基础上的超越。
三、当下道德教育存在的误区:“人”的缺失
(一)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道德教育忽视个人的价值与意义
长期以来,传统、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一直影响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加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个人对国家。集体服从的价值导向,道德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完全忽略了个人的地位,忽视了个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个人是社会形成、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没有个体的人也就没有社会的存在。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只重视社会而忽略甚至是否定个人的价值是一种片面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不仅抑制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更重要的是这种无视人的价值的虚假集体主义会阻碍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在目标上道德教育忽视对人性的培养和关怀
“人”的缺失在道德教育中的主要体现就是漠视人性。“榜样道德”一直是我们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宣扬更多的是一种高标的道德,是一种舍己为人、自我牺牲、高尚的超道德行为。我们不能忽视这种高尚的道德榜样的表率作用和导向作用,但是,一味提倡牺牲个体自由和个体生命是不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虽然道德教育以关心和爱护他者(他人、社会)为起点,但是道德教育的终点却是对“我”的生命本质的确认和培养。因此,受教育者自我意识的觉醒才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即在道德教育下实现自我思考、自我教育、自我控制。道德是人的本质展现的一个重要层面,如果在道德教育中忽视人性的关怀和培养,那么这种道德教育就是虚假的道德教育。
(三)在方法上道德教育脱离人的生活而以灌输为主
在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中,人创造着人的社会和历史,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只有在生活和生产中才能找到人之为人的确证。道德是人之为人的体现,因此道德教育应该以生活为出发点,同时也应该以生活为归宿点。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一直是被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更多的是国家的政治思想的传递。虽然道德教育不可避免的要有政治思想的学习和培养,但是政治思想的学习不是道德教育的惟一内容,道德教育还应该包含对个体生活的教育和引导,即道德教育应该是政治性和生活性的统一。在方式上,道德教育以灌输为主。这种教育方式“以道德的外在约束性代替了道德的价值主体性,以道德的约束和规范性取代了它固有的引导性和创造性特征,以道德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把握方式的认识,掩盖了它同时是一种人把握自身、提升自身的特有方式这一内在化特征”。道德教育从关注生活出发不仅是对道德教育的内容的丰富,而且在客观上避免了单一、线性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因为生活本来就是实践的过程,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就是在实践中培养人、教育人,最终实现人的德性的提升。
四、道德教育实现的新途径
既然道德指向人,道德教育指向人的生命,道德的实践层面就不能人为地在生命和道德之间制造摩擦。要想实现道德教育的内在和谐,即与生命的和谐,道德教育指向的应是追求生命意义的人。只有在人的维度中,在人的生命视野中,道德教育才能回归本真。
(一)道德教育要指向人,指向人的生命
首先,要尊重与呵护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为生命服务的,是对生命的一种“特殊关怀”,这就意味着教育和道德教育不能体罚、虐待生命,不能让生命工具化。如果教育背离了这一基本价值,体罚、虐待生命,就会在折损生命的同时使自己失去合法性,失去生命依据。生命是多层面的,完整的生命应该是身体、心理、精神(道德)为一体,因此,对生命的呵护理所当然地包括对受教育者心理和精神的呵护。其次,要有适当的约束。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不是对生命的放任,而是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包含着对生命的约束。道德教育对生命的合理约束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生命呵护方式直接约束受教育者的行为,第二个层次则是教会受教育者自我约束。前者是道德教育的“禁止性功能”,即通过纪律和制度等方式调控人的行为,避免生命陷入危险。后者则是教会人自我约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不当行为对生命的损害。
(二)道德教育要重视个体的价值
道德在本质上是个体的德行,道德教育只有成为个体的自我需要,才可能是有效的。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和受教育者的个体经验相接近,融入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道德教育在本质上不仅是实践活动,而且是精神的和心灵世界的活动。道德教育在激发、帮助生命追求意义的过程中必然会在个体心灵深处培育道德的花朵,这正是道德教育的追求。因此,只有触动心灵,引发生命感动,引领精神成长,道德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真正有魅力的教育。缺乏相互尊重、互动对话,单方面板起面孔说教,机械地传授思想道德知识的做法,不符合道德的本真精神。
(三)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实践
实践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道德作为一种属人的存在要求道德教育回归实践。第一,道德教育必须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相联系。仅仅靠教条的向受教育者灌输道德规范和条款是不能培养出道德品行的。既然道德来源于生活,那么道德教育就应该在生活中体验与感悟。只有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不断实践与锻炼中,才能把消极落后的东西过滤掉,优秀的品行才能扎根于生命之中。第二,道德教育要与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相联系,这也就是说,道德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拳拳服膺。传统的道德教育把道德当作说教的对象,脱离了实践,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生命,最终导致道德与生命产生对抗与摩擦。因此,必须根除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真正把道德原则规范及其理论知识融合到行为实践中去。第三,道德教育同终生的生活实践和道德实践相联系。高尚的道德品行和道德行为践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甚至有反复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开拓出新的道德境界。人的生命延续到哪一天,道德教育就坚持到哪一天。
[关键词]道德 道德教育 人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3-0056-03
从人的维度把握道德教育是道德的本质体现,也是道德教育真正体现其价值和意义的关键所在。道德教育需要从人的维度出发,在实践中、生活中回归其本真。
一、从人的维度把握道德教育是道德本质的要求
道德教育是道德活动现象的重要形式之一。道德教育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这是由道德的本质所决定的。
首先,道德产生的前提是人的需要。道德是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反映和体现,从其深层本质来看,它是人类需要的产物。“社会进步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原因:生产力的推动、需要和利益的驱动、人的能动性创造活动。”可以说,需要是人类社会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它不仅是人的一切行为和活动的原初动力,也是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在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人的需要形成了~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复杂系统,人类在处理这些需要和关系的过程中构成了人的社会。同时,人的需要也构成了社会矛盾。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有为了满足个体与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协调相互关系、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求得共同发展的人类共同需要,还有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个体自我需要。但是资源、技术、时代的局限性客观上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所有需求。这样,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时空和资源的有限与人的发展需要的无限形成了不可调和的冲突。而只有调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成为解除人类发展障碍的有效办法,道德就是应这种需要和矛盾而生,因此,有限的利益与无限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是道德产生的前提。可以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矛盾和利益冲突,道德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其次,道德产生的根源:人的本质。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这种本质属性在实践活动中展现开来就表现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保持自己的生命力是人的首要历史活动。生命力的保持和发展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各自对利益的追求。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往成为必要,社会在交往中形成,人的社会性也开始形成。与此同时,利益分配与矛盾也相伴而生。如果这些矛盾冲突过于激烈而毫无调和的余地,人类势必同归于尽,所以,规范和约束成为人类继续生存的必要前提,这个时候道德就出现了。同时,人又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类具有这种能预见矛盾和处理矛盾的生命意识,这种意识使人具有了超越自然生命的价值生命。这种有价值的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本质的关键条件,是人面对生命限制与困境时对自身自然属性的超越。这种超越使人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地实现自我生成和自我实现,不断地推进着人的价值生命盼提升。
第三,道德的本质:人之为人的存在。人具有能动性,人能动的改造主客观世界,让世界为我而存在。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这种主观能动性就体现为制定一定的规范来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产生于人。同时,道德又给予人以人之为人的确证。“如果一个人真正尽自己所能,努力从事文化建设并在道德实践中展现自己崇高的人格力量,
那么,生命的终结对他来说并不意味着走向虚无,因为他的生命和人格早已与文化生命融合为一,并随着后者的延续而获得永恒的意义。”也就是说,人的道德赋予生命以意义,它将人的生命和人格与人类文化融为一体,实现了人性的深度内涵,从而完成了自我实现并超越了个体短暂而“弱小”的生命存在。“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这种“自律”就是人的本质的确证。所以,道德是人的生命的展现,是人之为人的存在。
二、从人的维度把握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
道德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面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不仅仅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要包括人的个性和能力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道德教育就是为了生命的教育,它的意义不是在于使人获得死的知识,懂得教条的规范,而是在生活的感悟与文化的陶冶中,在对社会与人生的不断反思中获得人生的全面体验,进而感悟生活,感触生命,在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中达到“全面唤醒”的高度。道德教育在这层意义上讲就不再是道德知识的循循善诱,而是在于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验与觉悟的指引,在于对人的情感的熏陶、人格的进化,在于将人导入意义的世界。在这样的境界中,不仅唤醒了人的生命感、价值感、自我感,而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融为一体。个体超越了他的狭隘性、片面性而达到了人的全面性、丰富性。
道德教育是生命的展开与提升的过程。道德教育就是对生命中善和幸福的追求,这种追求就是生命的展现过程。“作为自觉地能动的社会主体,人在本质上是追求自由和创造的生命存在。”因此,人的生命价值在于人是一种追求生命和自由的存在,它牵涉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价值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道德教育就是对生命的追求,就是个体生命在寻求精神家园的过程。在这条追寻生命意义与本质的道路中,个体生命摆脱精神的空虚,摆脱自由的恐惧,不再逃避自由,而是逐步走向自由,创造着“属人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还包括体验社会的道德、艺术、文化,以及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交往达到人格的构建。这就是道德教育的价值所在。美国著名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好的生活,但不是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存在”。这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验历程,也是个体生命展开和成长的历程。
道德教育创造着未来生活的图景。既然人是道德起点和本体论依据,那么道德教育就应该在引导生命获得意义的维度去把握。马克思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的生命意识使人具有了超越自然生命的价值生命。也就是说,“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改变现有的生存状态,作为一种应然性而存在。”对于人的生活而言,
不存在永恒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短瞬即失),只有永恒的可能生活,现实生活只是通向未来生活的一个“驿站”,是未来的一个必要 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此,道德是对可能生活的一种把握,它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道德的这一特性也必然规定了道德教育超越性的本质,规定了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可能的生活。这种可能的生活,
反映了人的一种理想,是和睦的生活。因此,超越性的生活不是一种“圣人”的生活,它是现实中“平民”的生活,它首先关注于人的当下生活的需要,用价值理想引导、改造现实的生活,从而导向新的理想生活。因此,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对现实生活适应基础上的超越。
三、当下道德教育存在的误区:“人”的缺失
(一)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道德教育忽视个人的价值与意义
长期以来,传统、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一直影响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加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个人对国家。集体服从的价值导向,道德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完全忽略了个人的地位,忽视了个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个人是社会形成、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没有个体的人也就没有社会的存在。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只重视社会而忽略甚至是否定个人的价值是一种片面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不仅抑制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更重要的是这种无视人的价值的虚假集体主义会阻碍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在目标上道德教育忽视对人性的培养和关怀
“人”的缺失在道德教育中的主要体现就是漠视人性。“榜样道德”一直是我们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宣扬更多的是一种高标的道德,是一种舍己为人、自我牺牲、高尚的超道德行为。我们不能忽视这种高尚的道德榜样的表率作用和导向作用,但是,一味提倡牺牲个体自由和个体生命是不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虽然道德教育以关心和爱护他者(他人、社会)为起点,但是道德教育的终点却是对“我”的生命本质的确认和培养。因此,受教育者自我意识的觉醒才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即在道德教育下实现自我思考、自我教育、自我控制。道德是人的本质展现的一个重要层面,如果在道德教育中忽视人性的关怀和培养,那么这种道德教育就是虚假的道德教育。
(三)在方法上道德教育脱离人的生活而以灌输为主
在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中,人创造着人的社会和历史,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只有在生活和生产中才能找到人之为人的确证。道德是人之为人的体现,因此道德教育应该以生活为出发点,同时也应该以生活为归宿点。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一直是被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更多的是国家的政治思想的传递。虽然道德教育不可避免的要有政治思想的学习和培养,但是政治思想的学习不是道德教育的惟一内容,道德教育还应该包含对个体生活的教育和引导,即道德教育应该是政治性和生活性的统一。在方式上,道德教育以灌输为主。这种教育方式“以道德的外在约束性代替了道德的价值主体性,以道德的约束和规范性取代了它固有的引导性和创造性特征,以道德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把握方式的认识,掩盖了它同时是一种人把握自身、提升自身的特有方式这一内在化特征”。道德教育从关注生活出发不仅是对道德教育的内容的丰富,而且在客观上避免了单一、线性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因为生活本来就是实践的过程,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就是在实践中培养人、教育人,最终实现人的德性的提升。
四、道德教育实现的新途径
既然道德指向人,道德教育指向人的生命,道德的实践层面就不能人为地在生命和道德之间制造摩擦。要想实现道德教育的内在和谐,即与生命的和谐,道德教育指向的应是追求生命意义的人。只有在人的维度中,在人的生命视野中,道德教育才能回归本真。
(一)道德教育要指向人,指向人的生命
首先,要尊重与呵护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为生命服务的,是对生命的一种“特殊关怀”,这就意味着教育和道德教育不能体罚、虐待生命,不能让生命工具化。如果教育背离了这一基本价值,体罚、虐待生命,就会在折损生命的同时使自己失去合法性,失去生命依据。生命是多层面的,完整的生命应该是身体、心理、精神(道德)为一体,因此,对生命的呵护理所当然地包括对受教育者心理和精神的呵护。其次,要有适当的约束。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不是对生命的放任,而是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包含着对生命的约束。道德教育对生命的合理约束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生命呵护方式直接约束受教育者的行为,第二个层次则是教会受教育者自我约束。前者是道德教育的“禁止性功能”,即通过纪律和制度等方式调控人的行为,避免生命陷入危险。后者则是教会人自我约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不当行为对生命的损害。
(二)道德教育要重视个体的价值
道德在本质上是个体的德行,道德教育只有成为个体的自我需要,才可能是有效的。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和受教育者的个体经验相接近,融入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道德教育在本质上不仅是实践活动,而且是精神的和心灵世界的活动。道德教育在激发、帮助生命追求意义的过程中必然会在个体心灵深处培育道德的花朵,这正是道德教育的追求。因此,只有触动心灵,引发生命感动,引领精神成长,道德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真正有魅力的教育。缺乏相互尊重、互动对话,单方面板起面孔说教,机械地传授思想道德知识的做法,不符合道德的本真精神。
(三)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实践
实践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道德作为一种属人的存在要求道德教育回归实践。第一,道德教育必须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相联系。仅仅靠教条的向受教育者灌输道德规范和条款是不能培养出道德品行的。既然道德来源于生活,那么道德教育就应该在生活中体验与感悟。只有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不断实践与锻炼中,才能把消极落后的东西过滤掉,优秀的品行才能扎根于生命之中。第二,道德教育要与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相联系,这也就是说,道德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拳拳服膺。传统的道德教育把道德当作说教的对象,脱离了实践,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生命,最终导致道德与生命产生对抗与摩擦。因此,必须根除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真正把道德原则规范及其理论知识融合到行为实践中去。第三,道德教育同终生的生活实践和道德实践相联系。高尚的道德品行和道德行为践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甚至有反复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开拓出新的道德境界。人的生命延续到哪一天,道德教育就坚持到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