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甲真菌病――对念珠菌在甲病中作用的评价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en91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真菌病的概念包括原发和继发的甲真菌感染。前者为致病菌侵犯正常甲板,后者则在原有甲病,如甲床分离症和甲弯曲症等基础上继发感染。一般皮肤癣菌的甲感染属于原发性,但有时也见于甲床分离症之后;其它真菌如土曲霉和枝顶孢霉等均为继发感染的致病菌,在甲营养不良时偶可分离出此两种菌。由非皮肤癣菌引起的甲感染直接镜检可找到菌丝,多次分离出同一菌种,但许多真菌并非完全适用于此种分类,有些菌既可引起原发感染又可引起继发感染,如短帚霉,从临床角度来看,主要问题是抗真菌治疗是否可以使甲营养不良得到明显的改善。白念珠菌(白念)在甲病中的致病作用是这一复杂问题的一个例子。

其他文献
布兰汉卡他球菌(Branhamella catarrhalis)常被认为是上呼吸道非致病性共生菌,近年来有几个报告认为此菌是一个潜在病原菌。作者报告1例从腿部溃疡处反复分离出布兰汉卡他球菌,提示它在此病的加剧中可能起作用。患者男,75岁,1985年5月因小腿溃疡初诊。1943年,右踝部创伤骨折,用石膏固定未治愈。几个月后,自愈的伤口留下表浅结痂。
酮康唑通过细胞色素P450依赖17,20-裂解酶的抑制作用而可逆性地阻断由17α-羟孕酮生物合成睾丸和肾上腺的雄激素.大剂量酮康唑有效地治疗前列腺播散性癌时,血浆雄激素水平下降,特别是睾酮.尽管大剂量酮康唑治疗时皮质醇水平正常,但证实对ACTH刺激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反应减少.
期刊
为了估价硝苯吡啶在治疗系统性硬化症出现的雷诺氏现象的功效,作者以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作对照进行了一次双盲空白对照试验。方法: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标准,对10例诊为系统性硬化症的患者进行了研究。
期刊
本文报道了3例蕈样肉芽肿,患者均长期从事火箭固体燃料生产,在制作过程中接触致癌物质,其中2例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期刊
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单独或与类固醇激素联合使用都有利于抑制病情,但这类药物的长期联合使用其利弊尚不很明确.作者对37例严重而泛发的寻常性天疱疮应用类固醇激素―硫唑嘌呤联合治疗,对其中的29例完成了至少4至16年的随访观察.29例中男17例,女12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9.99.0岁,开始治疗的平均年龄为61.88.1岁;其中有14人在列入本研究前已单独用过类固醇激素治疗6个月至3年以上.患者确诊后即
甲床黑素瘤(Nail bed melanoma, NBM)罕见,大约占所有黑素瘤病例的1~3%.它有特殊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从1973到1983年在作者工作单位中共治疗恶性黑素瘤348例,其中NBM病人6例(1.7%),4例女性,2例男性.年龄最小58岁,最大73岁.5个损害发生在足趾,3个在大拇趾甲床,1例在第3趾,1例在第4趾的甲床,第6个位于大拇指甲床.
期刊
本文报道一例严重脑红斑狼疮患者用血浆交换治疗有效.患者15岁女孩,因弥漫性头痛和嗜睡1周而入院.一年前患者因多关节炎,皮疹和发热被诊断为SLE,当时查ANA1:1600,DNA结合率96%,用皮质激素和氯喹治疗,最近因严重指趾血管炎而加用硫唑嘌呤.
肢痛症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由慢性汞中毒所致。由于在病程早期,患儿指、趾末端和鼻部呈粉红色,以后手、足呈暗红色,故又命名为粉红病。本文报告1例肢痛症患儿并着重描述其皮肤表现。
期刊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动物模型主要是利用几种不同品系的小鼠可自发地出现与人类SLE相似的病状而复制。由于人类SLE的基本免疫学异常均可在SLE小鼠中见到,在阐明SLE的病因、发病机理,寻找新的治疗方法等方面,SLE小鼠已成为非常重要而有用的动物模型。
本文报告2例年轻男性同性恋者患伴有辅助性T细胞(TH)减少的肛门鳞癌.例1.36岁,男性同性恋者,主诉肛周肿胀6周,起先拟为肛周疣,但皮损生长快,且触碰后可出血.患者体重下降1(口石)(14磅)但无肠道症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