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与此同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
笔者现就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对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在猜想中发展思维
猜想,最常运用于对新知识的探索起步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猜想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架起已知与未知的桥梁,这样做,更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猜想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手段,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果巧妙运用猜想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抓住不同的时机,创设猜想的情景,让学生去大胆猜想。学习新内容后,可以让学生猜想以后会学习什么内容,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作用。如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后,学生自然会猜想到接下来要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这样有利于激起学生对后学知识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猜想知识的运用,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可以让学生猜想自己住的小房间的面积,吃饭桌子的面积。这样的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二、在观察讨论中培养思维
思维培养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
三、引导“争论”,通过读说训练来培养思维
小学生好说好动,善于模仿,开口读的记忆方法比默记的效果好,多种感官同时参加学习的效率高。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情况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反过来,由于语言的经常磨练,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在学习上的这个特点和根据思维的发展与语言训练的辩证关系,注意加强说的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让“争论”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所谓的“千人千面”。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方式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应创造出一个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在争论中寻找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中,我注意抓到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尽好引领者的职责。在争论中,完全是学生自己去争论和交流,事实证明,效果是极好的。因为,他们在主动学习,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等着他们。所以,鼓励争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需要。
四、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为什么要来到课堂上学习数学?这个问题似乎浅显,却值得我们思考。小孩子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因此,我们的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这也是当前教改的一大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的,就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替代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有模仿再现实际应用的练习,就引进课堂,与书本练习题配合使用,总之,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己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五、重视操作,在实际动手过程中培养思维
—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通过量身高, 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我们创造性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利用好这方面;通过实际操作让每一位学生养成爱想问题、问问题以及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利和能力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创造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创造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生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诱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获取知识。学习思维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的认识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时,用故事形式把数学题表现出来。在复习旧知识后,先向学生讲一件事情:“老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底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的主树杆的直径是多少。”然后设问:“同学们,你们也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呢?”经老师这么一问,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气氛。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332713江西省彭泽县杨梓中心完小)
笔者现就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对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在猜想中发展思维
猜想,最常运用于对新知识的探索起步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猜想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架起已知与未知的桥梁,这样做,更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猜想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手段,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果巧妙运用猜想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抓住不同的时机,创设猜想的情景,让学生去大胆猜想。学习新内容后,可以让学生猜想以后会学习什么内容,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作用。如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后,学生自然会猜想到接下来要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这样有利于激起学生对后学知识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猜想知识的运用,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可以让学生猜想自己住的小房间的面积,吃饭桌子的面积。这样的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二、在观察讨论中培养思维
思维培养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
三、引导“争论”,通过读说训练来培养思维
小学生好说好动,善于模仿,开口读的记忆方法比默记的效果好,多种感官同时参加学习的效率高。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情况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反过来,由于语言的经常磨练,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在学习上的这个特点和根据思维的发展与语言训练的辩证关系,注意加强说的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让“争论”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所谓的“千人千面”。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方式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应创造出一个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在争论中寻找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中,我注意抓到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尽好引领者的职责。在争论中,完全是学生自己去争论和交流,事实证明,效果是极好的。因为,他们在主动学习,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等着他们。所以,鼓励争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需要。
四、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为什么要来到课堂上学习数学?这个问题似乎浅显,却值得我们思考。小孩子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因此,我们的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这也是当前教改的一大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的,就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替代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有模仿再现实际应用的练习,就引进课堂,与书本练习题配合使用,总之,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己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五、重视操作,在实际动手过程中培养思维
—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通过量身高, 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我们创造性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利用好这方面;通过实际操作让每一位学生养成爱想问题、问问题以及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利和能力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创造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创造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生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诱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获取知识。学习思维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的认识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时,用故事形式把数学题表现出来。在复习旧知识后,先向学生讲一件事情:“老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底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的主树杆的直径是多少。”然后设问:“同学们,你们也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呢?”经老师这么一问,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气氛。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332713江西省彭泽县杨梓中心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