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中的音乐心理学运用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谈及视唱练耳课,大家都知道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主要基础学科。自从视唱练耳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后,很多前辈都对其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探索、研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都与时俱进、层出不穷。但在亲自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现阶段的教学还是以反复训练以达到更高的音乐技能水准为最终目的。这样的教学目的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也完全符合视唱练耳这门学科的学科名称,但是作为音乐基础课中唯一以音乐实践为主的学科,仅仅只是反复练习听写音高、演唱音准、节奏感、强弱对比等,是完全不够的。
  上述所谈到的所有教学项目其实都离不开音乐心理学。笔者认为任何有关于音乐的活动,都涉及到音乐心理学。其实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音乐心理学已经包含在这些项目中无声的运转。视唱练耳作为一门以实践为主并带有理论性质的音乐课程,如不在这些音乐训练活动中多加入音乐心理学的运用,可能在学科结业时,学生收获到的只有技能,而教师收获到的,只是会熟练操作这些技能的学生。
  本文主要以视唱练耳课中的训练项目,教学目的为蓝本,着重讨论这些训练项目在音乐心理学中属于哪类范畴,如何能相互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视唱练耳;音乐心里学;学科综合
  一、视唱练耳课与音乐心理学的关联性:
  在文章的摘要部分,笔者曾提到,视唱练耳课与音乐心理学的联系,那其中的联系到底是如何体现呢?视唱练耳是通过看谱即唱,来训练听觉及培养人的识谱唱谱能力、听辩能力、记忆能力、音乐感知力等。但是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我认为视唱练耳课程的作用与课堂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了以上所说内容。现在的视唱练耳课程中还会包括音乐审美、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等。
  以上所述的这几点内容,都与音乐心理学中的内容完全符合,所以笔者认为视唱练耳与音乐心理学这两门学科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性,加上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基础学科,课堂上所涵盖内容与知识面甚广,从基础课上引用音乐心理学的内容加入课堂,无疑对学生是百利而无一害。
  二、视唱练耳课中的音乐审美:
  “人的音乐审美心理,是在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其具体内容是与社会、文化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1]此段话出自于《音乐心理学》一书,阐述了人类对于音乐审美的发展过程。我认为人对于审美的要求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受教育与实践再加上人的本能慢慢形成。所以说审美心理也是根据不同时代背景社會背景而会随时产生变化。所以说在我看来审美没有绝对。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视唱练耳课中应该怎样正确定的引导学生去树立音乐的审美价值观呢?
  在视唱练耳课中,我们最先开始训练的即是音高与音准的概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准确的唱出我们所练习的固定音高音准,其实准与不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去引导学生自主分辨这个不准的音高在某种程度上时“美”的,在另外一种程度上来说是“不美”的。明白这些问题的真正含义,学会怎样去追求美。
  三、视唱练耳课中的音乐创作心理:
  在视唱练耳课中,我们有这样一项训练,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条节奏、旋律等。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已经涉及到了音乐创作心理。
  这项训练最初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与复习课上所学习到的内容,但是往深层次挖掘,这何尝不是一次音乐创作呢?
  音乐创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音乐创作动机的产生与人的创造需要,情感能量的积蓄与释放,以及外在刺激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它的形成又需要有多种因素与条件。”[1]在我看来,只要涉及音乐创作,无论是哪种需要都是会经过这些心理过程。在学生完成创作作业后,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创作的作品去分析他们的创作过程,与学生共同探讨作品中的思路与想法。目的是通过此过程,让学生去揣摩自己平日练习的实际作品中作曲家的思路与创作心理,只有当自己经历过这个类似的心理过程之后,才能更好的去揣测与分析作曲家的创作心理,从而在音乐理解上得到提高。
  四、视唱练耳课中的音乐表演心理:
  前文中谈到,视唱练耳是音乐基础课中音乐实践最多的一门学科。学生在演唱视唱的过程,其实也是音乐表演的过程。我们需要关注他们整体把握与准确地感知音乐作品的能力。演奏者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不仅包括总体的曲式结构,而且还包括对作品织体框架、节奏动力型、调性、和声结构与音势的组织类型的完形把握。我们要引导学生一方面从整体上初步把握作品的各种表现形式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又要准确的感知乐谱上符号形式与表情记号、表情记号、演奏方法的一切标记。在实际视唱训练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音乐记号,并且这些力度记号都带有作曲家音乐情感,不能像数学一样用刻度尺来作为衡量标准,那样的音乐一定会索然无味。
  音乐表演多半不是独奏。多声部视唱也是视唱练耳课中的训练项目之一,它不但能加强学生在横向旋律上的演唱训练,还能加深在纵向听觉上的整体把握。除此之外,在多声部视唱的练习中,还存在着多人配合的交流过程。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与音乐理解,在配合中必然会产生不一样火花。在我看来音乐表演心理学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越早学习越好。当然以上所举例子只是音乐表演心理中的小部分而已,它还包括:表演的呼吸变化、肢体动作等。
  综上所述音乐表演心理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内心感知,还能提升表演审美的外观化,所以在视唱练耳课中对音乐表演心理学理论的加入与可实际操作的课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五、视唱练耳课中的音乐欣赏心理:
  “音乐欣赏是音乐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通过欣赏者的欣赏活动,音乐作品的创作和表演才能够真正实现其存在价值。”[1]
  在视唱练耳课中,我们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音乐类型,在接触的过程中,也是我们去欣赏与了解不同风格种类音乐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见识,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理智的欣赏”(这里是指对音乐结构美的辨别),结构美在音乐中主要有曲调美、和声美、曲体美三种。我们可以在学生演唱或聆听完音乐片段之后与其展开多角度的分析与探讨,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能力。
  视唱练耳课中,看谱、读谱、唱谱训练,是课堂中的核心内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都会具备一定的看谱分析能力与内心听觉能力,这使得他们在拿到乐谱之后,不用听到音响就能够基本在内心读出乐谱中的音乐,其实在此时,他们已经开始欣赏音乐。所以,音乐欣赏也存在于音乐谱面的欣赏,演奏者也可以从谱面读出作曲家的思想(如曲式结构、强弱记号等)都是可以通过谱面观察来读出。欣赏能力的提升也直接影响着音乐表现能力的提升。也是提高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一种方式。
  六、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视唱练耳课作为所有音乐专业的基础学科,将音乐心理学充分融入课堂中是非常必要的,在音乐专业教育领域,特别是在视唱练耳课堂,面对不同专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我们的教学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成为视唱练耳教学界一个很大的课题。于此同时随着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视唱练耳作为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引入心理学理论进行研究也是大势所趋。在音乐心理学理论的视野下展开视唱练耳教学研究,也会对双方都有很大的促进。作为教师的我们都需要认真的研究音乐心理学,它能给我们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提供非常多的指导意义,帮助学生学到更为丰富的内容。
  在我们的视唱练耳课中,不仅能给学生带来音乐基础知识的提高,还能给学生带来这些音乐心理学上的知识与理念,帮助他们正确的理解音乐、演奏音乐、欣赏音乐,提升综合音乐能力,是我们视唱练耳课堂需要达到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音乐心理学》第二版 罗小平 黄虹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5年7月.
其他文献
摘要:一个艺术家笔下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必然是有其深意,并且独具魅力。那么,与野兽派画风有着相似之处的马蒂斯和保罗·克利笔下的形象有有着怎样的深意呢?他们是怎样将自己的反抗精神藏进画中的呢?  关键词:现代艺术、色彩、马蒂斯、保罗·克利  一个完整、具体的形象可以使自己的情绪冲破自身的色彩与整体环境所编织的框架,那么,一个局部的、变形的形象呢?通过破碎的局部组合来隐藏背后的深意,却又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
期刊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日渐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行这一消遣方式,比如:出差、探亲、旅游、留学等。但是在旅行生活中,我们却面临着多种多样的感染寄生虫病的风险。近年来,媒体报道在旅行时感染寄生虫病的案例逐年增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旅行生活中可能感染的寄生虫病呢?本文的着重点在于列举旅行生活中可能感染的寄生虫病的情况以及相应的预防干预方法。  关键词:寄生虫病;感染途径;预防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直播平台。由于网络主播的入行门槛低,且整个网络直播行业对主播的接受程度较高,一时间大量的网络主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这是一个粉丝经济时代,主播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引导粉丝进行消费,下面本文将探讨网络主播如何在粉丝经济的时代优势下进行网络直播营销。  关键词:粉丝经济 网络直播 营销策略 营销模式  引言:互联网技术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去,新媒体
期刊
摘要:本文从公共艺术介入的角度阐述和探讨城市记忆的发展,为解决城市记忆变化和城市记忆的缺失等問题提供可借鉴的优秀案例,探讨公共艺术如何使城市建设在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的同时着力于传播城市记忆。如果说建筑空间是承载了城市的历史,那么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城市记忆则是城市的软性灵魂。城市记忆见证城市历史,是民众对于城市归属感的重要依托。艺术家和城市建设者们在进行城市记忆传承的工作时,需要带着对城市记忆传承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虽然采茶戏是江西的戏剧之一,但是却面临着失传的状态,通过网络技术,将采茶戏应用到多媒体影像中,不但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认识采茶戏,而且还能够不丧失戏曲本身的韵味。本文将同过对采茶戏的调查,探索采茶戏在影视戏剧中多媒体影像技术的应用,从而对采茶戏在今后的多媒体影像技术应用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影视戏剧;多媒体影像;采
期刊
摘要:经济生产属于物质生产的范畴,人们在满足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会进一步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这就涉及了艺术,艺术创作属于精神层面的生产,除了带给人们精神享受之外,还体现在对经济价值的促进作用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艺术作为上层建筑之一必然与经济基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尽管首先也最重要的是使我们进入审美体验的载体,然而它还有许多其他的功能和价值。参与艺术无论对于我们个人还是社会都有益处。其扮演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进一步推进的背景之下,“多元导向”的理念也被引入中职体育教学中,所谓“多元导向”是指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多角度的评价方式。利用“多元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为社会输送具有强健体魄的技术性人才,同时也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本文对“多元导向”这一教学模式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提高中职体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多元导向;高中体育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到他所处的外部环境,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霍尔顿精神危机进行了剖析。现实世界的无奈和麦田守望者的幻想让他走到了精神崩溃的地步。厌恶世界,精神孤独和自我价值缺失等精神危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出来。  关键词:青少年;精神孤独;厌恶世界;精神危机  1.介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年轻人中逐渐产生了一种对人类文明感到失望的情绪。主人公霍尔顿就是这些年轻人的代表。这部小
期刊
摘要:梅兰芳大师在艺术事业上的刻苦专研和创新精神值得敬佩,其端庄大气之美,崇尚心灵美、仪表美是梅兰芳大师创造独特的梅派艺术。独创艺术,是其个性的体现。在学习梅派艺术的几年里,了解到梅派唱腔圆润甜美,自然流畅,较为平淡,被人们常说没有特点,但这清新自然的梅派唱腔才是其突出的特点,才是更为人所知的“易学”、“难精”。梅派演唱艺术取得的成就,使京剧旦角艺术推向的新的高峰,其具有端庄娴雅的古典美,含蓄的梅
期刊
摘要:在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工作逐渐受到教育部门重视。落实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推进学校科技管理模式,提升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敬业精神、职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等。本文以信息化为背景,就如何落实中职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展开探讨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班级;文化建设;探讨分析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在班主任的带领下,通过学生的参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