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学课程实施的材料支持系统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wen_ST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为期6年的STC实验项目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始终惊叹STC课程充足的课程资源支持。课程资源已不是以往自然教学中简单的“材料”概念,也不是仅满足于“做”科学的需要,更不是教辅层面的问题。课程资源已成为现代科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已融入到教学目标之中,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各种类型的工具、材料和技术使课程资源呈现了形式多样化、作用显性化、组合科学化的优势,为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科学实践活动提供了保证。
   STC材料支持系统的组成
  每个STC单元都配有13个工具箱,里面装有如下主要材料:
  教=师指导用书
  为教师提供了具备一定深度和细致的教学指导。包括材料管理和安全说明、材料清单、单元介绍、学生评价指导、教学实施策略、学生操作指导和活动用表等。在材料部分还详细指导了如何使用和处置涉及的化学物品、如何保护和处理所用到的生物活体等。STC教师用书在修订后增加了单元概念体系,完善了评估内容,利用表格强化了科学与数学的结合,并突出了对学生寻找证据、做科学笔记的指导。
  科学材料及器材
  每一个STC单元的工具箱都包含实验材料及一些基础的科学器材,以每个班30名学生即15个2人小组的需要为标准进行配备。除了上面提及的一些通用性材料需要自行调配以外,每个工具箱都能满足完整的教学需要。
  STC各单元工具箱中的材料基本可分为“工具和印刷品材料”、“循环利用的材料”、
  z设计专用材料,为概念构建创设情境
  STC科学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材料。“足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每个学生都有材料,更在于通过这些材料,会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经历。另外,这些材料蕴涵着比较丰富的意义,能满足学生探究的各种需要和对科学概念形成深刻的理解。例如:“运动与设计”单元,采用框架结构拼接模型,帮助学生搭建小车,从最基础的平板构造,逐渐升级到配备弹力动能、重力势能、风能等多种动力驱动系统的小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配置结构性材料,使概念的发展更为连贯
  概念教学是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发展成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学时,提供给学生正面的本质属性的特征和反面的非本质属性的特征都有利于概念的构建。要让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有研究价值的具有结构性的材料,为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创造有利条件。在这方面,STC实验材料的选择一直都非常严谨,甚至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认真的设计。例如,在“漂浮与下沉”单元提供的14种固体,无论从颜色、大小、形状、材质、磁性等方面都经过了严格的考量,每种材料都身兼某一方面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能随意更改的。
  这个单元的材料中还有3种大小不同的鱼漂、两组体积相同但重量不同的圆柱体,这些特殊设计的材料的属性非常有助于学生从个体特征中抽象出共同的特征。
  材料系统对科学实践活动的支持   STC特色材料使科学实践活动的深入成为可能。课程材料中的“操作指南”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各种探究活动,这些具体、详尽的指导可以确保学生实践活动的科学性。类似图1所示操作指导材料在每个单元中都有呈现。此外STC的材料系统围绕一个主题提供丰富的研究材料选择也能充分加深学生的探究活动。
  材料系统的儿童化、规范化,便于学生收集与整理证据
  与方法指导相呼应的是学生设计能力的指导。这一单元第5、14课分别提供了7种“挑战性设计卡片”,卡片呈现的活动内容,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充满了童趣(图3)。
  基于科学图(表)处理证据
  STC课程的24个单元中先后采用了维恩图、气泡图、线绘图、柱状图、坐标图等多种记录图表。这些图表的使用都是为了满足数据整理的某一需要而适时出现的,这有助于学生对图表的作用有更清晰、准确的认识。仅“漂浮和下沉”单元就出现了柱形图、坐标图等多种图表记录方式。
  基于工具或模型检验证据
  “漂浮和下沉”单元向学生介绍了一种测量重量的工具——弹簧秤。学生要使用这个工具对物体的重量进行近似测量,并帮助他们探究一个物体的重量与其所受浮力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安排了让学生用大回形针作为标准重量来校准弹簧秤的活动。事实证明,让学生自己校准弹簧秤是非常重要的。校准的过程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重量的概念与测量时表征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虽然学生在用自己校准的弹簧秤进行测量时可能会有变化,但这些变化将促进学生对贯穿整个单元的测量进行比较和讨论。通过重新校准他们的刻度,学生将发现这个过程是达到更准确测量的一个途径。
  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STC课程材料支持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我们认为,从设计上来说最理想、最具时效的课程材料支持系统应该做到材料系统与课程教材同步建设,设计上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支持系统,包含有实践操作材料、基础科学器材及教师用的光盘、学生科学笔记本和儿童科学读本的多元化教学工具箱是材料支持系统的最佳形式。我们以往那种参照教材的《配备目录》“照方抓药”的方法是不能满足材料支持系统的设计需求的。而且,单元工具箱对满足教学材料的需要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它减少了用于材料整理的时间,减轻了教师负担,进而有助于引领学生完成高效的科学实践活动。
  此外,系统里所含的材料数量应该能够满足小组学习的需求,关键材料的数量要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到国情,建议按照可以满足每个班48名学生即12个4人小组的需要为基本标准进行配备。在以往的《配备目录》中,小学与中学都配置同样的标准化的实验器材,玻璃量筒、烧杯、托盘天平等,这些器材对小学生而言,或安全性较差易出现意外,或操作过于规范不便于学生使用。我们建议以塑料量筒、量杯替代,以操作方便的简易等臂天平替代,也就是尽可能以塑料制品替代玻璃制品,以简单便捷的器材替代过于标准规范的器材,让学生使用适用、安全的材料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特别要指出的是,整个支持系统还必须解决耗材和活体材料的问题,否则会出现瓶颈,影响教学工具箱发挥作用,束缚课程实施。借鉴美国“配送中心”的操作流程并结合国情,我们建议设立“耗材(活体)补充配送制度”,即一次性购置全套或滚动购置全套工具箱后,另提供生物活体的提供目录供学校选择,并从下一年度开始学校可按照耗材目录进行补充购置以满足继续使用。
其他文献
介绍了无键联接摆杆装配周向定位难题解决方法及装配过程。为以后类似装配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总结了一烧结厂竖炉球团生产以来提高生球质量的生产实践,对影响生球质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生产异常情况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针对3#竖炉改造后球团产量的提高,提出
如何将青年技术人员凝聚在党旗下,为企业做贡献,是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自动化工程公司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党组织活动创新不足,团的活动缺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是由教育部、中国科协和香港周凯旋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一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活动,创立于200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1届。
本文对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
平衡梁两处加工部位由4个半圆弧空间立体相贯而成,相邻圆弧相切过度并且有公差和光洁度要求。传统加工方法是:将此部位割下在车床加工完成后,再焊接到该处。工件材料42CrMo焊
<正> 一九八六年是“七五”计划的第一年,是全面改革我国成人教育体制关键时期的第一年。万里同志指出:“改革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这是今后教育改革中必须进一步探讨的一
<正> 我们玉泉酿酒厂是玉泉镇办集体企业。全厂现有职工135人,年产优质“泉雪”啤酒5000吨,产值300多万元,利润近百万元。几年来,我们坚持开展职工的岗位技术培训,努力培养自
韦钰,電子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  著名的科学史学者托马斯·库恩将创新性研究分为两类,科学研究中常规的创新和可以导致科学研究范式发生革命性变革的颠覆性创新(DestructiveCreation)。  当前,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起点,这是科技界比较一致的认识。在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史中,对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