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教师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人们常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这是因为它不仅要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同时还应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这就是教学艺术的魅力。苏霍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新编教材把英语教学目的定位在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新课标的教学策略也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问题设计得体、精巧,才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使学生最大程度地获取信息、激活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合理的提问才能构建这种运行体系,才是促进课堂师生、生生互动的催化齐。如何针对不同题材课文来设计提问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此浅谈一些看法。
  一、尊重个体,循序渐进——让学生“敢说”
  目前我们开展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也应该坚持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对尖子生可合理“提高”,对普通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可获得知识营养,满足“胃口”的需要。提问只面向几个尖子生,表面上看起来,难题得到了解决,教学效果很好。实际上则是少数人解决了问题,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而大多数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必然损伤了差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同时也助长了差生的懒惰思想。当教师提问时,他们往往认为"老师不会叫我"就不会积极思考,坐等别人回答。更为甚者,有的差生觉得教师的提问与己无关,对教师讲课毫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在下面做小动作,学习收效越来越差。因此,课堂提问决不能冷落中差生,而要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给差生提供回答的机会,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养成勤动恼的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以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新课改要求尊重个体差异。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的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对基础差的学生可提问一些信息型或记忆型的问题;也可以设计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题。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提一些理解型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分散在课文里的知识加以综述;对于学习好的学生要提出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如设计Why question 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判明真伪,找出原因,并作创造性回答。
  二、联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
  新大纲教学要求的第三条提出:“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新教材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思维早已不限制于课本,英语课堂纯粹的语法教学、课文翻译,学生早已厌烦,他们渴望在语言学习中找到与生活贴近而又感兴趣的话题。所以,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情况,创设丰富的语言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学生会感到所学英语的真实性,对语言的感觉和理解便会更加深刻。如进行小组讨论、对话活动、角色表演等,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三、方法多样,灵活运用——让学生“多说”
  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将问题设计作了多种分类。多提问的方式分,提问有判断式(什么?)、(怎么样?)分析式(为什么?)和评论式(你认为怎么样?);从认识目标出发,提问又可分认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掌握性提问、应用性提问;从提问形式来看,提问又可分为导入性提问、疑问性提问、判断性提问、填空性提问、对比性提问和讨论性提问;从深层次分,可以分为阅读前提问、阅读中提问和阅读后提问等。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具体的情况屡活创设不同的问题情景,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如提供True or Flase(判断性提问),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如在一些说明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完成提纲或图表,以便清楚地了解有关顺序、数字、因果关系或获取更多的课文信息。同时,教师提问的角度不同,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也不同。如“Why is English widely used im the world”这类问题的回答需要鲜见的词汇,容易使学生厌烦和畏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把问题改成:“Why must we learn English at school”,那么,学生回答的思维空间较大,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深入地对“学英语有什么用”“如何去学好英语”等问题进行讨论,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
  四、发散思维,自由发问——让学生“争说”
  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知识具体体现在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情景之中。在重语言传受、轻语盲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思潮影响下,课文教学曾一度成为单纯的知识讲授,往往以“读单词——讲解分析——翻译——背诵”的固定模式进行,结果把一篇篇思想内容连贯、生动有趣的课文肢解成一堆支离破碎的语言材料,使教学变得枯燥无味。所以,在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学中,为了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笔者总是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Fast reading和Careful reading,并捕捉有关信息。通过这个步骤,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的写作观点、态度和目的等。然后,学生就可以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进行设计問题,再向班里的同学提问。教师只是在学生回答时进行适当的导疑、释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能者,可以理解为“做到”的意思。力字可以理解为“程度”。教学中数学能力目标被分解为语言运用、运算、逻辑思维、创新应用、空间想象等能力不同程度得到提高。在教學中如何实现学生这些能力的相应提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能力思考  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
小学语文教材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也就是说在课本中几乎每一篇文章都会有一到两幅插图,这些插图大都采用卡通式风格,深受小学生喜爱。可以说插图对孩子们理解课文,或者对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都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对文章的讲解,却忽视了插图的利用,导致很多学生将课本中的插图画得十分搞笑,严重阻碍了小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和挖
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逐渐成为改革的热点和方向。但由于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尚在摸索之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
随着学龄人数逐年减少,普通高校的扩招、职业技术学院的不断壮大以及普通高校成人函授、远程(网络)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和自学考试等办学形式的多元发展,加之电大远程教育质量问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起因  随着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改进,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超前化已成为幼儿教育改革中不可不去的刺。可要剔出这颗已入骨的剌却是件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处在农村的幼儿园,因留守老人及儿童过多,而他们对于新知识,新方法的接受力较弱,面对着那些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却难以运用。如,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教育应该是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可家长们每天放学都会不厌其烦的问教师“我的孩子在学校为什
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顺应民主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成长趋势而日益被关注的教育管理问题。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一种独特的管理方式,它具有历史性,“学生自治”是例证;它很国际化,西
摘要:师德建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教师职业操守与整体素质的提升下,从多角度探讨提升教师道德素质等多方面的职业操守,将更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的实现。本文将围绕当前职业学校师德建设的整体需求与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之间的有效联系,并全面探讨多方面提升职业学校师德建设的有效措施,更好的推动职业学校教师素质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学校;师德建设;职业操守  师德建设古而有
本文针对沙坡头区灌区工程建设和灌溉管理现状,分析了沙坡头区灌区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破解灌区农业灌溉难题的对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创新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场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工作。教育的创新既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过程,也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过程。江泽民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那么,怎样在
新课程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教学改革过程中,“有效教学”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一、创设良好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