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残余应力的产生调整和消除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塑性变形、热作用和化学作用三方面分析了机械零件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针对残余应力对机械材料的疲劳强度、静强度、抗压力腐蚀性能、零部件的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采用退火法、回火法和时效处理法三种热处理方法和静态应力处理法、冲击应力处理法、振动处理法三种机械作用方法来调整和消除机械残余应力,从而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残余应力 失效 调整 消除
  在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对机械材料的疲劳强度、静强度、抗应力腐蚀性能、零部件的尺寸稳定性等都有明显的影响,甚至在服役过程中产生相变。有利的残余应力可以提高抗失效性能;不利的残余应力则可能导致零件的早期失效。残余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不均匀塑性变形、热作用和化学作用等,采用合理的工艺规范,选择适当的消除和调整残余应力方法,均可提高机械零件加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1 机械零件残余应力及分类
  机械零件残余应力,是指在无外加载荷作用下,存在于整个机械零件内部或较大尺寸的宏观范围内分布并保持平衡的一种内应力。它在金属中处于自相平衡状态,按照内应力平衡范围的不同,通常可将其分为三种:
  ①第一类内应力,其平衡范围为金属的整个体积,它是由于金属材料(或零件)各个部分(如表面和心部)的宏观变形不均匀引起的。
  ②第二类内应力,其平衡范围为几个晶粒或几个晶块,它是由于这些晶粒或晶块的形变不一致或不均匀引起的。
  ③第三类内应力,其作用范围是几个到几千个原子内,它是由于金属在塑性变形中生成的大量点缺陷(如空位、位错、间隙原子等)引起的。
  第一类内应力也称宏观内应力;第二类、第三类内应力统称微观内应力。所以,机械零件残余应力属第一类内应力或宏观应力的一种。
  实际中,机械零件残余应力的产生原因及过程是复杂的。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因外部作用的外在原因和来源于机械材料内部组织结构不均匀的内在原因。按其产生原因可分为不均匀塑性变形产生的残余应力、热作用和化学作用产生的残余应力。
  1.1不均匀塑性变形产生的残余应力
  不均匀塑性变形产生的殘余应力是不均匀的外力作用的结果。例如弯曲、压延、拉拔等。
  1.2热影响产生的残余应力
  热影响产生的残余应力包括热应力产生的塑性变形和相变或沉淀析出引起的体积变化。热处理残余应力是由于不均匀的温度场引起的热应力和相变引起的组织应力叠加的结果。
  1.3化学作用产生的残余应力
  化学作用产生的残余应力是由于机械零件表面向内部扩散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而引起的。
  2残余应力与机械零件失效
  残余应力对机械材料的疲劳强度、静强度、抗应力腐蚀性能、零部件的尺寸稳定性等都有明显的影响,甚至在服役过程中产生相变。近年来,据有关分析调查,由于残余应力而影响或导致的机械零件失效达50%以上。
  2.1残余应力对机械材料疲劳失效的影响
  残余应力对机械材料的抗疲劳失效性能的影响是重要的。就一般关系而论,当受到应力作用的机械零件存在残余压缩应力时,该零件的抗疲劳强度就会提高;而存在残余拉伸应力时,其抗疲劳强度就会下降。
  2.2残余应力对静强度的影响
  机械零件承受静载应力时,残余应力将与静载应力叠加。零件上的残余拉应力,在零件受静载荷时,将与静载荷叠加而降低零件的静强度。
  2.3残余应力对抗应力腐蚀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只有在拉应力和特定的腐蚀介质作用下才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没有拉应力也就没有应力腐蚀。因此,残余拉应力增大了材料应力腐蚀开裂的敏感性。
  2.4残余应力对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机械零件残余应力的存在,对机床零件以及其它精密零件的尺寸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残余应力在机械零件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将导致零件尺寸精度的变化而影响失效。
  3机械残余应力的调整和消除
  在机械零件加工制造过程中,为了获得一定的形状和性能,金属零件要经过如切削、磨削、装配、冷拔、热处理等,残余应力将不可避免地要在机械零件内部产生的,因此将其消除或加以松弛,并进而通过再分布而加以调整当作最终工序是很重要的。
  3.1热处理方法
  用热作用消除应力与蠕变和应力松弛现象有密切的关系。应力的消除是由一般的应力松弛所造成的。用加热方法消除和调整残余应力的方法主要有退火法、回火法和时效处理法三种。它们能够部分地或完全地消除残余应力,但也会引起材料的组织变化、硬度下降和其它力学性能的变化。
  3.1.1去应力退火
  去应力退火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因冷加工或切削加工以及热加工(铸造、锻造、焊接)后快冷而引起的残余内应力,以避免可能导致的变形、开裂或随后处理有困难。
  3.1.2回火与残余应力的去除
  回火的作用之一是消除淬火钢中的残余应力。淬火马氏体是一种不稳定的组织,具有高的硬度和大的淬火应力。钢淬火后,往往得不到单纯的淬火马氏体,而是形成含有残余奥氏体、贝氏体等的混合组织。这些不稳定组织在回火过程中,因发生分解而引起残余应力的消除或重新分布。残余应力消除的程度取决于回火工艺和淬火组织的不稳定程度。在各个工艺参数中,回火温度对消除残余应力的影响最大。
  3.1.3时效处理
  铸铁件常因凝固时的不均匀收缩而造成相当的残余应力。在室温长期放置或在一定温度下保温可使应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消除,这一过程也称为时效处理。铸铁的时效根据温度不同也可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
  3.2机械作用方法
  机械方法消除残余应力的原理是利用材料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局部产生的塑性变形来达到降低和调整残余应力的目的。机械方法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主要有静态应力处理法、冲击应力处理法和振动处理法。
  4宏观残余应力测试
  宏观残余应力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电阻应变片法、光弹性复膜法、脆性涂料法、X射线法及声学法等,所以这些方法实际上都是测定其应变,再通过弹性力学定律由应变计算出应力的数值。目前实际上得到广泛应用的是X射线应力测定法。
  X射线应力测定法是利用布拉格定律:2dsinθ=nλ,即内应力的存在使金属的晶格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晶粒中晶面间距d增大或减少,导致衍射峰变化。
  X射线应力测定法有以下优点:不损坏零件;所测定的仅仅是弹性应变,而不是塑性应变;X射线照射被测零件的截面积可小到1mm直径。缺点:对复杂形状的零件测定准确度不高或不能测定。
其他文献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重要载体,拥有一份好的高质量的地理导学案是学生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地理教师提高教学实效的得力助手。  一、导学案使用的原因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限时讲授,师生、生生之间合作学习,学生踊跃展示。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要实现这一教学过程,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基于我们学校学生的基础,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课时紧,任务
历史学科所涉及的知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风貌。本文立足于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提出教师要以自身素养为引领,打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留白”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观点。它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中国画的留白,留得其所,使得观画者的思绪在那白而不空中徜徉。不留白,便不能显出着墨处的美妙。留白与着墨相对,两者互相依存,相得益彰。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教学中的留白给教学者和学习者自主的权利。教学中的
为了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所采煤样的代表性,使所得精煤指标能更好的指导生产,自行设计了刮臂式采样机,在精煤采样工作中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2009年,是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的一年,主要表现为投融资与并购压力不减、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信贷不稳定。任何企业包括中国的服装企业在内都处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要拓展壮大就
当我们明确中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的同时,势必要重新界定政府的角色。理论界曾经探讨的有限政府,凯恩斯的大政府再到“几乎没有企业的哪个方面是政府不能干预”的新公共行政理念
高效的课堂可以从孩子们开心的歌声、笑声里得到验证,音乐可以带给孩子们满足、快乐与自信。作为音乐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主动地人让孩子们快乐
【摘 要】想要让“脚手架”模型更好的推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师应当做好教学目标的设计,让课堂教学模式更为多元,同时,也要有针对性的展开对于学生的辅导。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脚手架”,都能够共同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脚手架”模型;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设计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脚手架”模型往往能够很好的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脚手架”模型支
“高效课堂”“有效教学”一直以来是课程改革中的热门话题,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实现有效教学,上成高效历史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想谈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思想上,要切实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观念转变,思想就解放了,改革就顺利了,社会就进步了。所以,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要在历史课堂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首先,教师在思
【摘 要】儿童是用形象思维的。在语文课堂上,动手画一画,可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激发情感,增强领悟,诱发思维,培养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关键词】形象;激发情感;诱发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文章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是抽象的符号,也是具体生活的反映。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