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课堂创造性教学的原因探析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78d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响课堂创造性教学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心理障碍、社会压力、学校教
  育本身的种种弊端。
  关键词:教学;创造性;教师
  
  一、教师的心理障碍
  
  开展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性、紧迫性,似乎每个教师都认识到了,可是并非人人都能自觉去探索和实践,有的仍然热衷于维持和奉行传统教学,不思改革和创新。究其原因,主要与教师的几种心理障碍有关。
  1.神秘感
  神秘感是开展创造性教学中教师首先遇到的一个重要障碍。我们知道,创造性教学不是对传统教学的修修补补,也非某一方面的局部改造,而是从教学思想、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一些教师由于对创造性教学的内涵知之甚少或是一无所知,因此不免产生一种神秘感。认为创造性教学理论高深莫测,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和掌握;创造性教学是要将现行教学中的一切东西推倒重来,其原理和方法非大多数人所能掌握和运用。这种神秘感常使得教师在心理上产生畏难情绪,不敢尝试、不敢探索、不敢进取,终日裹足不前。
  2.认识偏差
  认知发展水平低或认知方式错误,常使得教师对倡行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对创造性教学的涵义产生认识上的偏差。这种偏差具体表现在:创造力是特殊人才和伟人所具备的能力,并非人人都具有;创造力是一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无关;创造力与知识之间存在着简单的线性正比关系,即知识增多了创造力也就自然提高了;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思维,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并非提倡。如此种种偏面、错误的认识,导致教师的思维方式极为封闭,使得他们对待创造性教学实践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完全凭借自己狭隘的经验和一孔之见,以至对教学改革的动态、学科发展的趋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显然,这样的教师是不可能正确理解和积极开展创造性的教学的。
  3.思想顾虑
  有的教师怕开展创造性的教学会影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从而影响成绩、名次、失学率;怕学生灌惯了,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从而遭至学生非议、家长批评、教务部门的追查;怕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会损害教师的主导作用,会使教学过程处于失控、无序的状态;怕自己经验不足、能力不强,难以控制课堂教学局面和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怕失败、没有成功,遭至人们说三道四,导致领导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不佳,影响自己评模、升职、晋级。
  4.惰性
  惰性是人的劣根之一。它使人们安于现状、恪守传统、不思创新。“老师讲,学生听”,自古已然、 天经地义,何必赶时髦,干吗瞎折腾,这恐怕是当今大部分教师的一种懒惰心态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惰性的驱使下,许多教师死死抱住传统教学不放,不思、也不愿改变现状,按部就班、一如既往推行传统的那一套;也正是这种安于现状、不思改革的惰性心理使得他们不愿、也懒得在创造性教学上多花心思。请问,这样的教师怎么能教出有个性、有思想、有创造性的学生?
  
  二、社会压力
  
  学校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共同制约,集中表现为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目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而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其行为决策、行动意向及其成效与社会压力无不相关。社会压力有两重性,一是可能成为动力,二是可能成为阻力。当社会的压力成为阻力时,它就会对学校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望子成龙一直是大多数家长的愿望,为了这个愿望,家长给学校施压,学校给老师加码。又如:追求升学率一直就是当今社会一种不正确的导向,从学生到家长、从学校到社会,都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高低作为衡量教学工作成就的唯一标准。迫于这些压力,也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学校、教师往往会做出让步。于是乎,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频繁考试也习以为常,快班慢班相竟出现。很多教师也认识到这种作法不对,也深知这种作法的危害,渴望改革,期盼减压,无奈考分是“硬指标”,培养能力是“软指标”,故不得已而为之。
  
  三、学校教育的弊端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思想一直占据统领地位。不可否认它有其合理的一部分,然而面对时代的变革,它在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体制、教学方法上的落后性、保守性等种种弊端日益暴露。具体表现是:它以传统知识为主;它倡行单一化、封闭型的教学;它注重教给学生现成、唯一的答案;它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需要知道怎么做和怎么想,不需要就某个问题发表意见,不需要就某个问题与学生讨论,不需要与老师真诚、平等的“对话”。只需要死读呆背,只要懂得如何记怎样考,只需要听而不闻、学而不思。所有上述东西尽管不是创造性本身,但却是创造性的源头活水,在教学过程中忽视、限制、排斥、扼杀它,无异于堵塞了创造性发展的源头。
   作者单位: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韦洪涛.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学现状[J] . 教育探索2007,2:89-90.
  [2] 何培昆. 教学反思之现状与反思[J] . 校长阅刊,2007,2:45-47.
   本文得到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基金项目(06BJ188)资助。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基金项目(06BJ188)资助.
其他文献
仲裁制度的概述我国仲裁制度的建立始于20世纪初,1912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商事公断处章程》被看作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仲裁的专门规定。建国后,我国先后建立了涉外仲裁和国内仲裁
期刊
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加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有着理念落后、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薄弱等问题。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的位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发展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但由于文化不同,与日本企业及经济发展有较为明显的差别。本文通过对中日民族文化与企业管理进行比较,提出借鉴日本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建立和完善以及创新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中日企业;企业管理;比较    一、导论    纵观中日经济发展与交流合作态势来看,本文的中日企业管理比较意义有以下三方面:  1.某种程度
本文深入分析了并购给吉利集团带来的变化,指出吉利并购沃尔沃是实现其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从吉利产品的价格趋势与其技术实力得出吉利由低成本战略向技术创新战略转变;对比吉
我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起,重新开始国债的发行,距今已有了将近三十年,特别是在1994年经财政制度改革后,国债在宏观经济调节中,发挥了愈来愈关键的作用,国债政策,通过最开始的弥补
[摘 要]马君武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广西大学的创建人,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的翻译涉猎面广,因此成为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继严复、梁启超、林纾之后的第四位翻译大家。其翻译活动及翻译成就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拟对马君武的译事活动略作概述,以示对这位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和杰出翻译家的敬仰与怀念。  [关键词]马君武 近代翻译家 译事活动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我们要打破以往“就语言教语言”的模式,把交际因素引进到英语教学中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揭示那些隐伏在语言背后的,易引起误会和
[摘 要]本文对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精讲多练”原则进行了探讨。首先对英语教学中的精讲多练原则进行了理论界定,然后重点提出了若干实践举措。  [关键词]英语教学 精讲多练 教师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5-0057-02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这门课时如何体现这一特点,是值得探讨的课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
地球食源高度统归社会机制掌控的现时代,技能的掌握已成强制性世态。食材、建材的时代变迁决定厨房越来越成为科技空间,伴随的则是家居日常饮食生活享受与创造的文化意义凸显
[摘 要]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建筑规划设计应注重建设依据及建设的总体构想、新馆的具体功能布局,使之集教学、科研和信息服务于一体,形成“藏、借、阅、展合一”的大开放格局,更好地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  [关键词]独立学院 图书馆 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G25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6-0056-02  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教学科研中与师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