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u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教师一直扮演着传道授业的角色,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更重要。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探索新课程改革,改变自己旧的教育理念。所以,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直是我思索的重要内容,以下是我这几年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打破传统教育理念,与学生换位思考
  千百年来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素质教育的开展使得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发生了根本性的观念转变,教师不再是“师道尊严”的代名词,不再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行使者。我曾在学生中做过这样一次调查:描述你们心目中的好教师。结果让我吃惊的是,大部分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是具有亲和力,说话幽默风趣,不摆教师的架子,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这使得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优秀教师观。原来我一直认为“师道尊严”的教师是让学生敬畏的教师,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出成绩,而一旦放下“师道尊严”,学生就会轻视我,自然也就不会配合教学。
  经过这次调查,结合我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加上平时对学生的研究,我愈发意识到我的一些观点真的太过陈旧,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生本身处于青春发育期,个性在发展、在完善,很多观点都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他们开始抵触一些单纯说教的教师、家人。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一味地高高在上,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就会适得其反。学生在校和教师在一起的时间其实比和家人在一起要多得多。教师的观念及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角色,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顾及他们的身心同步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为语文教学增添有效的双翼。
  二、培养主动参与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不同,小学语文教学更注重基础,而初中语文则更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形成,为升入更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阶段,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尤为重要,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呆板,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谈不上学习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1.给学生当老师的机会。很多初中学生在课堂中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效率很低。所以,要让学生感受教师在课堂中所要把握的知识容量。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设计了“我是老师”这个环节,每3名学生一组讲解一篇小短文或者一首古诗,一名同学带领正音、朗读,一名同学分析字句,一名同学讲解中心思想,每节语文课5分钟,分三节课完成。虽然部分学生不好意思,但是由于是“硬任务”,都积极准备起来,学生自觉分工,小组的合作十分融洽,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分析理解文章的本领。坚持了近一年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逐渐提升,回答问题更自信积极了。这是我让学生参与课堂的第一步。
  2.“半真半假”学语文。第二步我要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学生如果只接受不思考就是不利于新课程改革推进的。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犯些“小错”,让学生挑“毛病”。一开始是字音,在学生容易疏忽的地方我故意读错读重,以此考查他们的分辨能力。学生突然发现原来老师也会犯错,一下来了兴致,一段时间,我的语文课成了挑错课。渐渐地,凡是学生帮我纠正的错误,他们都很少再错。但是这样我的“错误”越来越少,所以在文章的句段理解上,我有时会故意往偏离中心意思的地方引导。于是“信师派”和“辩证派”就会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具备了分析能力,更掌握了独立思考的本领。
  3.放手飞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先辈在语文教学中总结的名句,今天读来仍然是非常有道理的。初中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基础之上,已经完成了对大部分常用字词的掌握,初中语文更多的是掌握学习方法。经过之前的锻炼,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条件,需要教师制造一定的机会来锻炼他们。我在教学中会放很多的“权”给学生,基础的字词我不再包办,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来解决,文章的分析我也不再一揽到底,而是通过学生的讨论完成,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我允许甚至鼓励他们异想天开。在我的课堂上可以看到学生激烈的讨论,可以看到学生“随意”地离开座位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在这之前我是无法容忍这样看似嘈杂散漫的课堂的,现在看来,只要学生参与,就是好的课堂。
  三、语文教学要张弛有度,让学生敢于参与
  不少教师在改革中不断摸索,但总是会走不少弯路。在学生的主体性这一观点刚提出的时候,很多教师的做法很极端,对学生过多放手,造成不好的后果。其实把时间过多地还给学生时,学生往往会无所适从,因为学生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我会在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到见解时给予肯定与鼓励,但在学生观点偏颇的时候、骄傲自满的时候,我不会一味地偏袒他们,而是会指出不足。我培养学生的自尊,但不培养学生的自满。放手给学生的同时,我不断为自己充电。这样既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又培养了他们良好的习性。张弛有度地强化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敢于参与加以鼓励和赞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到知识。
  让学生全员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是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师不是万能的,需要和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形成更准确的答案。师生协作,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巢宗祺等主编.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扈中平.现代教育学.现代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
  [4][德]陈琦,刘儒.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其他文献
目的:查明CYP2C19和CYP3A4在体内CIT氮位去甲基代谢中所起的作用.结论:我们的实验表明有,CYP2C19酶是CIT体内氮位去甲代谢的主要酶,CYP2C19对西酞普兰代谢的影响存在基因剂量
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融合“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学习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角色,从被动到主动;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学习形式,从单一到多样。以上变革,为基础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还有
摘 要: 阅读教学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阅读教学也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很好地揭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因为阅读教学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阅读教学是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突出了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尤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某些感受、理解、体验的“碰撞”,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情操的陶冶和对作品的感悟。面对未来的挑战,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
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儿:“故宫北海颐和园,东四西单鼓楼前。”前一句说的是“景儿”,后一句说的是“市”。这个“市”是市场的市,用现在的话说是繁华的商业街。  “东四西单鼓楼前”说的是京城的东四、西单、鼓楼这三个地名。这三个地方,现在也是北京的繁华商业街。  根据这三条街历史发展的“商脉”来看,“鼓楼前”应该是起于元代的繁华商业街;“东四”应该是起于明代的商业街;而“西单”能成为繁华的商业街,则是在清末民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淡化语法教学,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本是一种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和学习观,然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走得太远,将语法教学原本提倡的“淡”换成了“弃”,走向了一个极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如何正确对待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法教学,怎样给语法教学定位,作者结合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语法教学 教活语法 淡化语法  在中学课程改革过程中,中学语法
目的:分析小儿麻醉苏醒后产生躁动现象时运用丙泊酚联合七氟烷给其带来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术后的86例患儿,并随机均分成两个组,即一是对照组,二是实验组.并分别用七氟烷、
我们周围经常有这样的情景:一堂语文课结束之后,教师说:“今天请把课后的词语抄写5遍。”下面沉默一片,是习惯也是不得不服从;默写错了,老师说先抄个5遍,错了再抄,错了再抄,
“被社会因素所包裹的人”是雕塑一直以来的主题之一,不同的雕塑形态与材质表达了不同时代下人在社会因素中的状态.关注社会,雕塑社会是另一种层面上雕塑的现实意义.
目的 探究集束化干预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PICC置管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