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须理顺 论据应充实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_anwe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立意浅析】
   这是一道设置了特定主题和特定情境的材料作文——我们可以从忧国忧民的杜甫、造福人类的屠呦呦、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传送温暖的快递小哥身上体悟到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表现“家国情怀”和“忧民意识”;“走过2020年的春天”的情境设置,则提示考生写作此文必须聚焦2020年春天国人的抗疫事迹,探究个体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个人担当、文化认知、国家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构思立意时,一定要结合时代,贴近生活,深入思考,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认真探究2020年的春天涌现出的“新面孔”在外在和内在、物质和精神等层面与“旧面孔”的不同之处,从而写出自己“新”的思考与感悟。同时,通过作文展示出自己的人文底蕴和民族复兴、责任担当等意识。
  【考场作文】
  描中國面孔,绘中国精神
  ● 天津一考生
   7月,开启了2020的下半年。我们在挥手“悼别”(“悼别”读来别扭)春日的颤抖与心惊时,眼前闪过了一个又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张又一张令人感动(此处最好亦采用与上一句一致的对比式定语)的面孔。随着时间渐渐走远,这些面孔清晰过,又模糊着。2020年的上半场终究已成为过去,但是,那些曾经闪过的眼神和身影却镌刻在了时代的金石上(这一句语言粗糙,需修改润色,最好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化成了一种不熄不灭的精神,流光溢彩。(开头这段提及“面孔”与“精神”这两个关键词,与题目相呼应,有层次感。但是作为文章开头,需要有“凤头”的效果,尤其在语言表达上,要精心推敲,力求精美)
   走过2020年的春天,他们一路艰辛,一路攻关。(这样的“中心句”在文中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便于读者把握文章思路,领会文章内容。但是这篇作文中的三个中心句的安排顺序和语言表达都不甚妥帖,需要加以修改。还有一点,就是三句中心句中的“他们”缺少与之对应的词句,指代不明)
   上半年,我们的记忆被浸润(用词不当,需要修改)在吹哨人、逆行者、战士和民间英雄们的事迹中,他们且行且战,一路艰辛,幸“龙魂不死,风雨而立,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幸“政者、医者、兵者,扛鼎逆行勇战矣;商客、邻家、百姓,仁义邻邦(“仁义邻邦”可不属于“中国面孔”啊)献物捐资尔”(对联不够工稳,矣尔二字运用不当);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虽不同于“万方多难”,却足使得万民哀伤。好在有一路奔走、舍生忘死而又悲悯善良的医护人员,有坚守岗位、传递温暖、舍小家顾大局的逆行骑士,还有更多微光之中闪耀的那一切“感谢你”“不客气”的堆火力量,大家众志成城,携手战疫,不计得失,一路攻关,展示着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信仰。他们逆行的身影,我们称之为“中国面孔”。(按照正常思路,层次安排最好按“遇困——奋斗——憧憬”的顺序。以这样的思路这一层应当是欲扬先抑,重点介绍2020年冬夏之交的疫情和我们面临的困境)
   走过2020年的春天,他们一路求索,一路安慰。(这一层应着重写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
   当我们悲痛于生活的瓶颈、命运的空音与我们同向时,有一些(不是“一些”,而是“许多”)人却亮出了坚毅的骨骼、奉献出沸腾的热血。那就是“基建狂魔”——“火神山”“雷神山”奇迹背后的建筑工人们。基辛格曾在《论中国》中写道:“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真正护佑着中华民族的神,不是传说中的祝融,而是那一盏盏彻夜通明的白炽灯(你能确定是“白炽灯”?)下上千名不屈不挠、无怨无悔的中国工人。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在128名党员建设工人“我们一定不负嘱托,保证质量、保证工期”的庄严宣誓下,日夜兼程、分秒必争,见证着中国人的坚毅不屈。他们的精神就是“中国面孔”(“精神”就是“面孔”这是一个病句,需要修改)。(只看到“中国面孔”中工人的面孔,有些以偏概全了。应当作论据上的充实,特别是医务工作者的形象最不能疏漏)
   走过2020年的春天,他们一路希望,一路期待。
   在这些生动的面孔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抗疫精神、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这一句中三个“精神”不能并列,“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是在抗疫中体现出来的)。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我们这个民族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它(用“她”更好)守望相助又不断革故鼎新——他们的样貌就是“中国面孔”。(这一段的分析议论比较空泛,内容应更具体一点,与上文联系更紧密一点)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惟其艰难,方显勇毅。一个个特殊时刻的平凡人,一群不凡人的伟大时刻,是他们绘出了中国时代的底色,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了“中国面孔”!(结尾需要对上文内容作简明扼要的总结,以凸显文章主旨,让“中国面孔”更为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总体印象】
   从立意的角度看,这篇作文还是非常切题的;在文章主题设置上,也有一定的创意。但在文章的层次安排、素材运用以及分析议论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章主体部分层次安排不甚合理,无法体现出作者清晰的思路;二是文章采用的论据相对比较偏仄,不够全面、典型,故缺乏论证力度;三是议论语言比较粗糙,缺少推敲和锤炼,表达不够到位。在这三个方面作适当调整润色,有望大大提升文章档次。   【文章升格】
  描中国面孔,绘中国精神
  ● 天津一考生
   7月,开启了2020年下半场的征程。我们在挥手道别春日的颤抖与心惊时,眼前闪过了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一张张温柔而又坚毅的面孔。随着时间渐渐远去,这些身影和面孔并未变得模糊,反而愈加清晰。2020年上半年,我们所经历的一切终将成为过去,但是那段艰难而卓绝的岁月里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英勇精神却永远被刻写在民族记忆的硬盘上,凝聚成一张张熠熠生辉的“中国面孔”——他们,是一个时代的坐标,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修改之后,简洁明快地揭示文章的主题,且照应标题,总领全文)
   2020年的春天,他们面对灾难,戮力抵抗。(中心句修改之后,有层次地展现了国人战胜疫情的全过程,思路更明晰)
   2020年上半年,我们的记忆先是被瘟疫的恐惧占据:不明原因的发热,爆发性传播,一些鲜活的生命枯萎凋零,以及发现不了病毒源头的困惑……2020年的春天,对中国人来说实在是一个毫无春意的春季。但是,临危受命挂帅亲征的钟南山出现了,第一个建议“武汉封城”的李兰娟出現了,“硬核组长”张文宏率领的医疗团队出现了,“病毒终结者”陈薇出现了……他们以及全国各地医护界最美逆行奔赴武汉的志愿者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过硬的本领向疫情发起了挑战!他们且行且战,“龙魂不死,风雨而立,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奋力抵抗疫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最终扼住了死神的咽喉,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看他们,危难时刻无私奉献;他看们,舍弃小家顾全大局;看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有道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无数医护工作者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展示着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信仰。从他们“最美逆行”的背影,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张张温柔而刚毅的“中国面孔”!(修改后的这一层着重呈现我们在2020年春天所遭遇的磨难和面对磨难广大的医护工作者的无私奉献。2020年之春,广大医护工作者应该称得上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020年的春天,他们通力协作,顽强攻关。
   如果说广大的医护工作者是抗击疫情的前锋,那么在他们的身后,还有着无数的工兵和后勤保障部队。君不见,党员干部、公安干警、部队官兵,总是出现在最该出现的地方;工人农民、科技人员、商家店主……更是出力出资甘当无名英雄。一时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人们只有一个愿望:战胜毒魔,收复乾坤,让神州大地日朗气清。基辛格曾在《论中国》中写道:“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真正护佑着中华民族的神,不是传说中的祝融,而是那些在艳阳和灯火下不屈不挠、无怨无悔地坚守着岗位的工人、农民、干警、军人、司机、清洁工、快递小哥、大学生志愿者……从他们身上,我们找到了中国人能够战胜疫情的答案,看到了危急关头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先进理念,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面对突发灾情的应变、应战能力。这一切,正是“中国面孔”的“底色”!(修改后的这一层重在表现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通力协作、顽强奋战。以“底色”喻“精神”,巧妙贴切)
   2020年的春天,他们收获希望,赢得未来。
   疫情是一场灾难,亦是一场大考。中华民族战胜了这场灾难,赢得了这场大考。从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我们看到了我们民族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看到了我们民族的韧劲和活力,看到了我们民族的美好未来。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我们这个民族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我们这个民族坚守优良传统又不断革故鼎新——这才打造出今天这副令国人自豪、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面孔”!(修改后的这一层通过简要的议论突出了精神层面的“中国面孔”及其历史渊源,凸显了文章主旨)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会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会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正如伟人所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惟其路途坎坷,方显英雄本色。一群平凡者在特殊时刻,会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伟绩;一个特殊时刻中的平凡者,会用不凡的所作所为勾画出这个民族未来的宏图!
   毋须费尽心思想象中华民族未来,只要回眸2020年春天的记忆中那一张张充满柔情与坚毅、坦诚与深沉的“中国面孔”,我们就会知道中华民族的美好的前景!(修改后的结尾对上文内容作了简明扼要的总结,照应上文,呼应标题,突出主题)
  【升格感受】
   升格之后的这篇作文思路清晰,层层推进,论据典型;论述紧扣主题,详略有致,充分表现了“2020年春天”那个特殊的时段我们的国人展现出的精神风貌。修改润色之后的文章,语言激情澎湃,文采斐然,表达明快,富有感染力。升格之后可入一类文档次。
其他文献
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历年的高考作文都对其进行了考查。2014年高考重庆卷“租房”、大纲卷“老工生病”,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女儿举报父亲”、天津卷“范儿”、浙江卷“文章与人品”、四川卷“老实和聪明”,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I“小羽的创新”、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等都体现了这一母题的内涵。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内
序   火车在原野上不急不缓地行驶着。“砰、砰、砰……”轮子与铁轨相碰发出的沉闷而单调的声音提醒着我:回家了,过年了。   过年了。前年这个时候的我,正兴致勃勃地为制作大门上的春联而挥毫;去年这个时候的我,正拉着爸爸的手在超市里疯狂采购;今年这个时候的我,正坐在回家的火车上,却感觉不到一丝过年的喜悦。   春晚   贴对联,吃年夜饭,看春晚,是咱们家过年例行的三部曲。   在爷爷奶奶家吃
马尔克斯说的好:“凡是幸福无法治愈的,任何药物也无法治愈。”  痛苦是需要学习的。一个人生来世间,特别是远离了父母、亲人的呵护,自己独自面对整个世界的时候,必须学会迎接痛苦、医治痛苦、化解痛苦,让痛苦“钙化”,成为生命中坚强的一部分。  但是,你必须忍住泪水。  人生没有绝对的烦恼,也没有绝对的快乐。杨绛先生在她的《我们仨》中对此有精彩的描写:“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
枯燥无味的题目、堆积如山的试卷和钱塘江潮一般向我涌过来的压力,是我高中生活中無法摆脱的主旋律。我就像一只被坚韧的茧缚住的蝴蝶,用力地想挣开一切,却只是徒劳,收获的是精疲力竭后显得更为沉重的压力。  每天在学校,抬头就是那永远板着脸的黑板,回到家也要面对那堵苍白冷漠的墙。每次学倦了后,抬起头想发发呆,可那堵墙的苍白却只会让我联想到那同样苍白无力的现实,于是我只能低下头去完成那一张又一张的试卷。  又
程砚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满洲正黄旗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1932年起更名砚秋。1927年和1931年曾两度被评选为“四大名旦”之一。  经梅兰芳与其原配夫人王明华介绍,程砚秋娶果素瑛为妻。生有三子一女,长子程永光,次子程永源,幼子程永江,女儿程慧贞。均未入梨园行。  本文为其子程永江撰写的回忆录《我的父亲程砚秋》节选。   01   初入梨园   在旗的管祖
摄影作品是无声音的影像,不会讲话,而创作者又离我们非常的遥远,所以我们在欣赏一个摄影作品的时候,只能是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读.那么我想就这张经典作品,采访一些人,看看他们是如何解读的。  编辑:杜小铁 鸣谢:苏富比拍卖行  本期摄影名作  《孟菲斯》  摄影师:[美]威廉·埃格斯顿(William Eggleston)  图片出处:苏富比拍卖行  如果我们谈到威廉·埃格斯顿(William Eggle
一、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人说没有什么不可超越的,超越是一种胆量,一种能力,一种状态。也有人说超越是有限度的,有些事情还是要一步一步来。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二、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典型的思辨型材料型作文题,中心词是“超越”。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同时结合材料给我们的启示,学生至少可以找到两个常规的立意角度:一是
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35年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精彩的时间节点,是历史前行的足迹,提振精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勇于奋斗,争做新时代的弄潮儿,是年轻的我们共同的心声。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能勇立潮头,唯有奋斗者能乘势而上。李大钊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勇
外公是一座城,一座久经风雨,默默无名的老城。  儿时他轻快的步伐通过里运河清澈的浅滩;少年活力的足迹遍及东西古老的街道;中年他有力的脚步跋涉在洪泽农场的泥泞。老城历经风雨,他也遭受苦難。如今,在步履蹒跚之际,他拾起传承的种子,期待开出梦想的花朵。  外公以惊人的速度,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衰老了。我并不知道这是从何时开始,大概是他寻访故居无果之后吧。那些老旧的房子站在时光后,紧拽着这座老城的尾巴,于是
记者:田会长,您好!据了解,您此前长期致力于语言与逻辑、语言文字规范化等问题的研究,为何近年来转向了学习学的研究呢?  田会长:跨学科研究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往往吃力不讨好。不过,我想说的是,无论是从前从事教师、记者职业,还是后来成为一个杂志社的社长、总编,我的身份首先都是一名不敢懈怠的学习者——只有时刻加强学习,才能让我适应新的职业角色要求,应对伴随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新挑战。也就是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