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o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班主任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班主任应爱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行为采取“宽严相济”的态度,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班主任 学生教育
  班级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整个学校的管理都围绕着班级管理而进行,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每一位从事教学和学校管理的老师都深知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做好班主任工作,而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很多方法和策略,就本人来看,把握住“爱”、“严”和“宽”等主旨,就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班主任必须转变观念,以教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的,注意学生品德和行为教育。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班主任的中心任务只是抓学生的学习,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的唯一指标(其他指标虽存在,但只是虚设的,没有丝毫实际意义)。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学生视成绩为生命,以成绩的高低来评判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但现代社会要求人才必须是一位合格的公民,是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人。班主任应该把学生教育成为这样的公民,或者具有这样的素质。而人在这方面的表现是不能通过成绩的高低来衡量的。班主任在这方面的教育责任显然不同于其他科任老师,必须转变观念,方可指导自己的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不偏离方向。
  二、班级管理中“爱”无处不在。
  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是一种情感教育,让孩子心中有爱,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它渗透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般不知不觉地、自然而然地渗进孩子的心田,让他们的心中充满爱。在教育教学中,常常听到的说法是:只有爱学生,付出爱,班级才会进步,学生才会认真听你的话,才会好好学习……好像爱是教师的职业需要一样,好像爱是教师的工作手段一样,好像只是为了自己的教学成绩,班级管理,而必须付出爱。我认为在这种动机下的“爱”,其实不能称之为爱,或者说不能称其为真正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的、真切的喜爱之情,不应该成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儿,我们要关心爱护,但这只是一些浅显的东西,班主任对学生真正的爱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学生,是一群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确定健全的十多岁的青少年。如果我们还像父母关心孩子、幼儿园老师管理孩子们一样去管理和爱护他们,显然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在孩子们的心中产生共鸣的,这种爱对学生的影响只能是表面的、肤浅的、缺乏说服力的和暂时的。我认为对学生真正的爱应该是给他们以思想上的共鸣,给他们以精神上深层次的渗透与扶持,这对他们而言更迫切、更深刻、更难忘,对其人生意义更深远。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它可以感天动地,化腐朽为神奇。在班级管理中,拥有对每一位学生的“爱”,班主任就拥有了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条件。爱学生如同爱我们的兄弟姐妹,爱学生如同爱我们自己的孩子。当他们取得成绩和进步时,我们由衷地高兴;当他们成绩下滑时,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焦急,并为他们能够进步而孜孜以求;当他们犯了错误时,我们恨铁不成钢地谆谆教诲着;当他们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时,我们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这样,学生才能把班主任当做他们的亲人,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班级管理中的“严”与“宽”。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把“宽容”列为教师必须学会的一种教育方法了。这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有严格要求,更不能忽视“宽容”的积极作用。《教育学》指出:“学生往往透过师生关系这面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从中体会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学习为人处世的准则。从教师那里获得炽热情感的学生,他们也拥有热爱人、热爱人生的积极态度,打下与人相处的良好行为基础。”基于此种认识,我将宽容教育的方法运用于班级管理之中,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班主任对学生实施宽容教育,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宽容,其实也是一种严格,是一种特殊的严格。当然,要使宽容这一教育方法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需注意分寸,掌握尺度,灵活而辩证地使用它。在班级管理中,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很好的管理和教育,取得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除了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情况、性格特征等有所了解之外,在日常管理中也应很好地把握“宽严相济”的原则。首先,班主任必须知道,孩子终归是孩子,他们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在说话和做事时,有时是成人无法理解的,有时甚至是无法原谅的。而很多班主任在有些时候,往往出于学校管理、个人荣辱、利益冲突、个人喜好等种种原因,对孩子们所犯的错误不给任何的改正机会,将他们赶出学校方称心如意,就算不至于此,但由学生的一个错误而否定这个学生,如此做法对这个学生的一生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我们要学会容忍、学会宽容,不但自己学会宽容,而且要教育每一个学生学会宽容,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环境。其次,班主任对孩子一定要严,古人云:“严师出高徒。”在品德和行为上必须严格要求,一旦他们犯了错,必须深刻反省,认真检讨,必要时要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给予必要的惩戒,使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学习上,要一丝不苟,对待作业和学习任务要认真负责,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要不厌其烦、细致耐心地解答学生的问题。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绝不拖拉。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只要我们在班级管理中以“爱”为主线,贯彻“宽严相济”的策略,运用适当的方法,相信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为整个学校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了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课堂教学只有以“真实”为基石,以“开放”为阶梯,以“构建亲情课堂”为催化剂,以“提高教师自身语文素养”为保障,才能真正抓得住学生,吸引学生,成为磁性课堂,才能“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方法  说到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有必要了解“有效教学”的理念。教学不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动中。教师要通过课前的精心设计与课堂中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取得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方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自主地探索,让课堂活起来,
摘 要: 传统的美术教育是以学生的作业成果为定位的目的性教学,只重视学生的成果,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旨在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等方面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综合能力 培养方法  目前,在大力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与个性差异,引导自主参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已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
当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侧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没有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工作落到实处。  一、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优途径。要创设情境,开阔学生思路,诱发灵感,启迪创新,数学教师就应当主
就班级学科教育而言,学科教学设计往往是针对班级大多数学生的,但现在班级人数一般相对较多,少的四五十人,班级人数多的有六七十人,这么多学生,教师不可能一一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班级成绩相对较好一点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学困生而言就会大有不同,由于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本身就比较吃力,加上教师上课针对学困生的讲解较少,久而久之,学困生的成绩越来越差。如果教师不引起高度重视,情况就
法国哲学家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加强引导,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并且通过眼睛观察社会生活,发现并体会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  一、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正确观察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视觉与知觉的分化随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是自然课堂教学改革的难点,也是推进自然课堂教学素质化的突破口。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呢?  一、营建积极的课堂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环境能使教学
我国第一台潜深1000米的无缆水下机器人“探索者号”研制成功,并通过专家验收。“探索者号”经过科研人员四年的精心设计和艰苦努力,卓搜集和调查于一体,并在国内外首创了水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部分学校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并没有完全领悟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导致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走进误区,在教学地位、教学考核、教学研究、教学实践及教学内容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误区及突破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几点误区  1.学科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渴求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兴趣的形成有赖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