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两地产销平台 助力“造血”脱贫奔小康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zh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发达省(市)对口支援四川云南甘肃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4〕41号)要求,广东省对口支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广东省安排8个市对口支援甘孜州18个县(市),其中珠海市对口支援甘孜州稻城县、理塘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扶贫工作,多次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并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等,为深入贯彻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珠海、稻城认真落实两地联席会议上达成的共识,进一步加大产业援藏和消费扶贫力度,积极探索该如何发挥高原藏区的产品和东部沿海的市场优势,促进甘孜州高原农牧产品进入珠海及港澳市场销售,推动珠海消费市场与甘孜产品资源实现“产”“销”有效对接,促进当地农牧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共奔小康。今年5月,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对珠海采取“前店后厂”的扶贫模式,促进“产”“销”有效对接进行了报道,充分肯定了珠海甘孜对口支援的经验做法。
   一、共享理念破题——探索“前店后厂”扶贫新路径
   2015年10月17日,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发起“万企帮万村”行动以来,带动了许多贫困户增收脱贫。随着行动的推进,这种“一对一”帮扶的局限性也开始显现:如“一村”所种养的农牧产品品种有限,数量稀少,“一企”所形成的消费需求也相对有限,不仅成本开支大,扶贫效率低,而且前期部分地区采取“以购代捐”形式开展,属于短期“输血”帮扶,缺乏内生的发展动力、缺少长期的市场支持,容易养成“等靠要”心理。同时,任务式帮扶,缺乏正确产品和市场引导,导致不可持续发展,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应该有一种通过资源整合,达成更高效扶贫的新路子。”假如打破目前“一对一”帮扶模式,借鉴共享经济发展理念,将在珠海的“百企”角色整合“抱团”成一个平台,形成前方强大的消费市场合力;再打造一个平台对接甘孜稻城县、理塘县的“百村”,通过平台来整合贫困户种养的农牧产品资源,集中采购销售,形成品种多样、物美价廉的后方产品供应基地。这种平台化的“前店后厂”运作模式,效果会不会更好?经过珠海市委农办、广东援川前方工作组的共同谋划和努力,一个充分发挥东西部各自的市场与产品资源优势,以珠海市对口支援甘孜州稻城县为纽带依托,采取两地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的共建两地“产”“销”平台的消费扶贫模式就此诞生。
   (一)在东部打造作为“前店”的“消费”平台和网络
   在珠海市落地建设对口支援甘孜州藏区文化体验园,充分开发东部广大消费群体对高原优质农牧产品的需求,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消费群体、市场抱团整合到一个大的“扶贫消费平台”,形成东部前方强大的扶贫消费市场和消费门店,构建扶贫消费网络,助力满足东部老百姓对高品质生活产品追求的愿望。
   (二)在稻城打造作为“后厂”的“产品”平台和基地
   “后厂”即在稻城落地的农特产品产业园,利用西部特有的优质高原农牧产品资源,将西部甘孜州南部稻城附近乡村农户、农牧基地的农牧产品、藏草药等整合到一个大的“扶贫产品平台”归集,形成品种多样、物美价廉的后方产品供应基地。同时,根据“消费”平台的需求,开展产业拓展,推动订单生产、定制服务、企业基地结对等业务,助力西部农牧民进行科学生产和有效生产。
   (三)利用东西两大平台综合资源优势拓展新业务
   在“两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万企+万村共享共建”的模式中,充分发挥东西部两地资源与市场优势,不断推进珠海和稻城两地园区平台建设。通过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打通东西部物流障碍,将“前店”“后厂”串联起来,并依托稻城亚丁景区的旅游资源和附加开发资源,围绕高原农牧产品这一主线,布局“全域旅游+农业”“高端消费+基地”“互联网+平台”等业务,以市场需求倒逼产业发展,带动稻城致富奔康。
   二、“两园”落地攻坚——力拓藏区产品“供”“销”渠道
   (一)2018年11月5日,作为“前店”的珠海对口支援甘孜州藏区文化体验园正式开业
   该项目位于珠海市香洲区,项目总体规划面积6800平方米,其中特色农牧产品展销馆、藏区文化体验馆规划面积6000平方米,商贸交流馆规划面积8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项目定位为“甘孜州会客厅”,是集甘孜州特优高原农牧产品展示展销、特色藏族文化输出展示、高原产品种养殖试验、产业贸易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援藏扶贫平台,拥有产品展示展销、藏式餐饮体验、两地文化交流等多项功能。
   一是聚集产品优势。通过整合抱团、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因应东部前方强大的扶贫消费市场,已开发“稻城印象”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和“稻城味道”系列特色餐饮,推动旅游与农牧业、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已建成黑青稞、桃花谷、中药材种植等特色农旅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20余个,陆续完成“稻城柠檬”“稻城石磨糌粑”“亚丁香土豆粉”“亚丁香菜籽油”“達瓦拥蜂蜜”等6个产品“三品一标”认证。
   二是拓宽销售渠道。园区通过珠海农博会等平台,与多家珠海企业签订供销协议,一批批高原绿色无公害农牧产品定期走进珠海,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提升珠海市民的消费品质;通过开展“藏区扶贫产品进社区”活动,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深入小区。截至目前,园区已与珠海20多家企业、13个社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三是增收效益明显。园区开业至今,牦牛肉、藏香猪、青稞、松茸、贝母、虫草等高原特产得到广泛认可,深受珠海市民的喜爱,共计销售甘孜州农牧产品420余万元,2019年与稻城县签约采购700万元,带动桑堆、傍河等14个乡镇1263户农牧民户开展产业发展。
   (二)2019年3月19日,作为“后厂”的甘孜州粤孜园高原农牧产品产业园注册落地    甘孜州德维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计划2年内投资建成“粤孜缘”旅游和高原农牧产品产业园,7月份完成产业园用地65.98亩摘牌,计划总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9月份开始一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园区定位为“产业链条驱动”,是集农牧产品交易、初步加工、展示展销、冷链物流、旅游服务、商务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
   一是打通供应链条。整合稻城县14个乡镇121个村的农牧产品资源,以乡镇为单位形成各自的展示窗口和生产车间,从产品的加工开始,往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延伸,采取“溯源”系统进行全程监督,提供质量保障,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牧民收益;进一步拓宽产品和物流覆盖面,延伸覆盖服务至稻城附近各县的乡镇农户和基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产地以“后厂”为平台,以县乡村的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为载体,形成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联动。
   二是提升供给水平。聚焦“前店”消费平台的需求,落实桑堆镇牦牛养殖、赤土乡养猪基地建设等3个项目,完善“后厂”供应链,推动订单生产、定制服务、企业基地结对等业务,助力西部农牧民对农牧产品的科学生产和有效生产;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高藏区特色农产品供给的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增强农产品持续供给能力。
   三是发展乡村旅游。稻城亚丁景区作为“蓝色星球最后一片净土”和“香格里拉之魂”,是国内闻名的旅游景点,旅游资源和附加开发资源丰富。近期,德维公司正与多家旅游企业接触磋商,积极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围绕高原农牧产品这一主线,全面布局“全域旅游+农业”等业务,依托藏区自然生态、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禀赋,大力促进“后厂”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三、政府搭台造血——破除政策、资金、物流、人才瓶颈
   “脱贫脱钩、脱贫返贫”是扶贫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为切实防范贫困户返贫,做到“脱贫不脱钩,致富不返贫”,珠海市和稻城县紧紧围绕政策、资金、物流、人才等要素,实施“造血”扶贫,拒绝产业脱实向虚,避免脱贫户返贫。
   (一)持续引“资”强投入
   根据中央、省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的相关文件精神,两地政府共同出台政策,持续加大投入,鼓励两地打破行程区划限制,发展“飞地经济”,促进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发挥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积极作用。其中,广东省援川工作组通过甘孜州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領导小组印发《广东省对口支援甘孜州产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稻城县人民政府出台《稻城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系列文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保障,大力鼓励广东企业到甘孜投资创业,全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已引进企业1家,洽谈企业3家,引资2亿元。
   (二)持续引“力”拓产销
   为鼓励更多民营资本参与到对口帮扶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广东援川工作组和珠海市、稻城县两地政府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两地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简化审批手续,理顺园区开办中的制度障碍;指定相关负责人配合企业投资注册,协调相关乡镇合作社、农户直接与企业洽谈产品收购事宜,助力两地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和正常运营;制定严格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引导投资企业专注脱贫事业,全心全意振兴当地产业;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单位参与,筹备多场甘孜州特色农牧产品推介展销会,不仅大力拓宽了销售渠道,而且让展销会成为宣传珠海“前店”和稻城“后厂”的重要窗口和手段,近期,多个企业远赴稻城考察农牧产品基地,洽谈长期战略“产销”合作关系。
   (三)持续引“流”降成本
   西部农牧产品虽然具备绿色原生态、物美价廉等突出优势,但产品分散、交通不顺、物流成本高,若分散收集再运往东部,在价格上缺乏竞争优势和生存能力。以往鼓励企业用“以购代捐”的方式,就像“输血”,只能解决一时的困难,不仅不能提升当地的产业发展能力,而且容易滋生“等靠要”思想,不利于帮助农牧民通过“造血”实现脱贫致富。因此,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珠海市政府通过抓住冷链物流这个产品流通的关键点,将“前店”“后厂”串联起来,打通两地物流障碍,减轻企业运营成本。过去一年,广东省援川工作组、珠海市政府通过注资稻城、理塘国资公司配套两地园区冷链物流资金达640万元,切实有效地帮助企业打通两地园区的连接障碍。
   (四)持续引“智”拒返贫
   自筹智力帮扶资金200多万元,针对党政领导和乡镇领导干部,举办两期管理能力提升班,2019年安排4名优秀党政人才、6名专业技术人员先后到珠海挂职锻炼学习,提升干部扶贫工作能力;针对基层一线生产、服务人员,举办职业劳动技能提升培训班,2018年协助县人社局举办12期,劳务品牌培训350人,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175人;依托珠海“前店后厂”多元化发展,鼓励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群众送知识、送技术,激发群众奔康的积极性,提升群众增收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直存在人才流动频繁等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人才流动过于频繁不仅不利于保持师资队伍的稳定,而且也阻碍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以民办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因素理论视角分析民办高校人才流动的现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人才流动 双因素理论  一、双因素理论概述  双因素理论由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即激励因素和保
期刊
摘 要:新收入准则的基本理念是基于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收入。只有与客户签订了合同,企业才有权利获取客户所支付的对价,才会承担向客户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义务。企业想要对收入进行更加精准的衡量,需要业务部门前端管理的合规性、合同条款的把控性、业务与财务部门的配合性。  关键词:源于客户合同的收入 五步法 业财融合 会计核算  新收入准则与国际新准则趋同,它打破了原有收入确认的理念,以新
期刊
摘 要:农业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具有较强的财务舞弊动机。为了控制农业企业的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对该类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农业企业ZL公司审计案例为研究对象,构建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将AHP法和FCE法相结合,确定权重,进而对ZL公司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进行定量评估。提出应更加严格地执行存货监盘程序、有效设计函证程序并执行到位、对收入实施分析程序等应对
期刊
2018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构建起以党建扶贫为引领、“天镇山泉粮”区域扶贫公共品牌为对外窗口,“农业认养”为创新方向,电商扶贫为重要抓手,“五进九销”为具体路径的消费扶贫模式。2018年,全县消费扶贫规模超过2亿元。2019年4月,天镇县出台《关于创新开展“农业认养”消费扶贫助力精准脱贫的指导意见》,短短4个月时间,已有累计超过240亩土地被认养,惠及200余名贫困户,亩均增收2000元。 
期刊
摘 要:全面开放新格局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争议不断。以广东省为例,运用2005-2016年广东省20个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一,FDI对广东省全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U”型特性,现阶段正处于抛物线右侧;第二,区域性特征,粤西地区呈“U”型关系,而在珠三角地区倒“U”关系;第三,产业性特征,第三产业的FDI与第二产业的FDI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目前将近2800个县(市、区),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县域经济总量达到39.1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1%。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联接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重要节点,是建设经济强国的基础力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工业化程度低、支柱产业缺乏、产业关联度不强、城镇化发展相对迟缓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强大起来,中国的经济才能真正强大起
期刊
一、铜仁市基本情况   贵州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铜仁市地处贵州省东部,隶属于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片区。全市下辖2区8县,设立了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人口440万,聚居着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70.45%。铜仁市10个区(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共有1565个贫困村,其中沿河县为深度贫困县,石阡县国荣乡和德江县桶井乡
期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学界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经济学者,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并借鉴、吸纳西方经济学中合理、有益成分,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创新,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积累
期刊
岑巩县古称“思州”,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省东部,面积1486.5平方公里,辖9镇2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8万人,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自2013年定点帮扶贵州岑巩县以来,电子科技大学高度重视消费扶贫工作,校地双方共同探索并实践出了“一个目标、两大保障、三项计划”的消费扶贫路径。2018年采购贫困地区农特产品324.04万元,帮助销售农特产品
期刊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白云飘过大顶子山……”一首《乌苏里船歌》让边境小城饶河闻名中外,而如今,大顶子山下的西林子乡小南河村再一次聚集了人们的目光。这个沉寂了80多年的偏远贫困村,在短短几年间骤然变成一个全国关注的地方,从“花钱等救济,吃饭靠天收”到“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谋划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走旅游与产业互哺互促的路子。实现了脱贫“摘帽”,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小南河村也被国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