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混合教学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新型模式。如何评价这一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效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查阅,提出了构建一套适用于慕课和翻转课堂混合课堂评价体系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尝试构建了充分融入过程和结果的教学评价体系,设计了教学具体评价指标和权重比例。该体系在《环境管理学》等课程的实施结果表明,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引导下,很好地达到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混合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24-0069-04
一、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网络课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尽管移动化学习具有诸多优势,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因此,混合课堂教学成为高校改革的新尝试,混合课堂是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遵循“双主”教学模式,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其通过利用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线下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探索等理论与实践能力[2-3]。混合式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流程、教学方式、教学结构等),以讲授式、案例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讲授式教学重在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案例式教学重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
由于混合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培养目标多方向,传统课堂的结果性教学评价手段不再适用于鉴定混合式教学的成效。因此,混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改革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二、混合式立体化教学评价评估体系的构建
1.混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理论基础
目前,国内外对翻转课堂的学术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然而,作为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在角色翻转的课堂里学习过程综合表现的评价,已有研究成果仍显不足。美国学者库巴提出,教学评价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价值观,主张人们对于对象交互作用的评价,教育评价理论应提倡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关系平等、评价方法多样等[4];澳大利亚比格斯教授提出,整个教学过程应一致,不能存在矛盾,教学评价应涵盖整个教学活动(包括学习课程、教学方法、学习环境等)[5];朱宏洁等提出“传统的评价方法无法测出翻转课堂的效果,必须用新的评价标准及方式来对翻转课堂的实施进行评价”[6];李晓文从学习有效性、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对混合课堂的评价进行论述[7]。上述学者虽对教学评价有所涉及,但只是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和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没有给出具体可行的评价体系。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客观系统地评价混合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身课程实践案例,探寻构建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评价体系,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理论研究价值。
2.混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国内开展混合课堂的学校,虽教学模式实现了翻转,但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8],即以期末成绩为最终考核标准的结果性评价,缺乏对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进行跟踪记录与评估。混合课堂除完成知识的传授之外,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的高度参与。结合混合课堂特点,归纳来看,混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应该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的原则
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注重结果性评价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反思与评定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不同于傳统课堂,混合课堂的教学过程复杂、学习活动多样,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这就要求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重点评价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
(2)评价主体多元化
混合课堂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双主教学,课堂离不开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单一的教师评价并不能科学地考察到学生学习的所有过程,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要注重多元化评价。多元化评价是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是过程性评价的内在要求。多元化评价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评价主体不再局限于教师,可以是学生、同行专家、管理部门人员等;评价内容可以是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是情感态度、综合能力的表现;评价方式可以是定量与定性兼备。
(3)整体系统化
无论传统课堂还是混合课堂,教育评价体系并不是凭空建构,应依据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基础要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使教与学都能持续不断地改进,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构建与教育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成效评价体系,才是实现教育成效的有效保障。
三、评价体系构建
混合课堂教学成效评价体系重点在于指标和评判标准。基于上述混合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原则,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9-11],尝试性提出了针对翻转课堂特点的评价体系。秉承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过程性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应全面考察学生课前、课中、课后整个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鉴于此,本研究将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作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由细化的一级指标组成,其中翻转课堂因是一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据此,翻转课堂过程性评价一级指标又分为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方面。具体教学评估指标见表1。
1.慕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不同性质的课程,混合课堂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本研究通过查找文献、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确定了相关权重。网络在线课堂也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故学习活动是混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如表1所示,针对MOOC社会学习者和SPOC课程学习者,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制度,分值百分制,权重分别占60%和40%。其具体过程性评价指标、权重以及分数规则为: (1)过程性评价
①教学知识点视频观看,满分100分,权重30%,根据反刍比大小(观看知识点微课程的时间与微课程的实际时长之比)做出成绩评判,所有知识点微课程观看反刍比高于90%,满分;反刍比低于阈值,根据比例得到相应分数。②在线测验完成情况,满分100分,权重20%,总共10个在线测验,每套测验题目为20道,均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组成,每套测验满分100分,10套测验分数取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③参与互动的次数。满分100分,权重10%,发表或回复一个讨论或者发起的讨论获点赞得20分。
(2)结果性评价
以在线期末考试为形式,满分100分;单项选择题30道题,总共30分;多项选择题30道题,总共30分;判断题20道题,总共40分。期末考试的试卷总共有10套,10套试卷均是从300道题库中随机抽取80道题目组成,题目和选项乱序,80道题题量平均分布九个章节,做到知识点全覆盖。
2.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传统教学评价不再适用于新式课堂,需要在新的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开展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凸显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关键[12-13]。如表1所示,翻转课堂因教学活动的多样性,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等并重的分配方式。因翻转课堂自身特点,过程性评价又分为课前评价、课中评价和课后评价,引用上述MOOC课程权重设置方法,其权重设置依次为30%、50%和20%。
(1)课前评价
课前教师精心制作了教学视频发布在网站上,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需要自主完成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的在线学习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提供的高质量教学资源,完成章节在线测验以及在互动讨论区参与热点新闻、专题案例等交流互动。因此,课前评价二级指标应涵盖上述三者,因其三者皆为在线学习必不可少的步骤,采取三者权重均等设置,各占10%。三者具体成绩划定按照MOOC二级指标标准进行。
(2)课中评价
翻转课堂课中学习是实现知识内化的关键。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课中评价指标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结合学者研究,加上自身课程实践,形成了课中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翻转课堂课中评价二级指标具体包括课堂出勤、课堂交流互动、小组PPT专题汇报、当堂测验、课堂回答问题的次数,其权重各占10%。
具体二级指标成绩评定如下:课堂出勤是实体课堂的基础,课堂出勤成绩满分20分,缺勤一次扣5分;课堂交流互动由教师、学生共同评价,借助超星慕课手机移动端进行打分,满分100分;小组PPT汇报由小组成员选择与课程相关的一个专題共同完成,小组汇报的最终分数将由全班学生根据研究内容的扎实度、汇报学生对内容的熟悉度和舞台表现、研究成果的有价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因为有了网络平台的支持,建议采取网络学习平台手机客户端进行在线投票和打分,为纠正小组内有部分成员打酱油的行为,负责汇报的学生通过现场网络平台的抽签来决定,随机抽选的学生汇报表现影响到整个小组PPT汇报的最后分数;当堂测验共进行五次,试卷设置十分制,取成绩最高的三次进行均值处理,作为本指标最后成绩,当堂测试一般选择在上课后最开始的时间来完成,这样能做到考察学生是否已经完成了课前的预习;课堂回答问题的次数满分100分,主动回答问题一次得10~20分;课中各指标对实现深度学习均有重要意义,故权重相等,各占10%。
(3)课后评价
课后学习是实现知识升华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中课后评价指标包括课后作业、课后拓展学习。课后作业包括各种形式的任务(文献阅读、软件实践操作、论文写作等),课后拓展环节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阶段,可根据自身兴趣,借助手机、电脑、电子报纸、广播等新媒体媒介进行专业热点新闻、事件等阅读,并在网络平台客户端学生交流区进行有价值的分享。
四、评价体系的应用和教学反思
本文对MOOC、翻转课堂等混合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制定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纯网络课程方面,围绕《环境管理学》课程,已在广西大学SPOC超星平台顺利运行3期,选课人数达到607人,每期课程考试通过率均达到90%以上,因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刺激,学生对于视频观看的反刍比较高,发布或参与讨论数分别为413、201和202次,参与度较高,平均综合成绩均在80分以上,课后学生对课程进行了网络评教,评教分数达88分以上。除此之外,《环境管理学》课程也在超星学银在线、优课联盟、八桂联盟进行了开放性上线,总共受益517人,在教学评价体系的引导下,发布和参与讨论的次数达2000多次,拓展阅读资料的访问和下载次数也得到有效提高。
在翻转课堂方面,围绕《环境质量评价》《环境遥感》等本科生核心骨干课程,实施了基于问题导向的、任务驱动的、兴趣带动的研究性翻转课堂改革,通过席明纳法、情景模拟法、辩论赛、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等教学方法的融入,大大调动了大学生参与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模拟、动手实践、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积极性,过程性评价的充分融入使得“教学双方共同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共同参与实施教学活动,共同评价教学效果”的参与式、立体化、多层面、多向互动的研究型授课模式和新型师生关系逐渐形成。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线学习反刍比高的学生,在线测验和当堂测试成绩也比较高,线上发表和参与讨论比较活跃的学生在课堂的案例讨论中也相当活跃,得到其他学生的认可度比较高,平时过程评价的综合表现成绩分数也会很高,因为参与热情的提高,促使学生围绕讨论话题课前和课后开展大量的拓展阅读,既丰富了知识面,还强化了批评性思维和逻辑辨析思维,以评促教达到了培养学生反省、批判、怀疑、提问、探索、创新能力的预期效果,学生过程评价分数高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比较高的分数,过程性评价对于最后的期末成绩的提高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因为每门课程性质不同,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形式非常多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应在大体的框架中做出微调。因此,本文构建的混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完善,使得基于过程与结果的教学评价体系能真正体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教学本意。
参考文献:
[1]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MOOC 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61-68.
[2]祝智庭,刘名卓.“后 MOOC”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3):36-43.
[3]杜世纯,傅泽田.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2):129-133 145.
[4]温萍.论“第四代评价理论”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135-136.
[5]乔爱玲.基于成效教学理论的教师在线学习活动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9):60-63.
[6]朱宏潔,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8):79-83.
[7]李晓文.翻转课堂的学生满意度评价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1(3):98-105 116.
[8]李馨.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借鉴CDIO教学模式评价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3):96-100.
[9]陈国辉,刘有才,刘士军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8):169-172 185.
[10]彭红超,陈林林,庞浩,祝智庭.创造取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样式:理论与实践的桥梁[J].中国电化教育,2017(7):58-66.
[11]颜正恕.高校教师慕课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6):104-111.
[12]张国荣.基于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J].高教探索,2016(3):87-92.
[13]李贵安,张宁,郑海荣等.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61-65.
(编辑:鲁利瑞)
关键词:混合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24-0069-04
一、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网络课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尽管移动化学习具有诸多优势,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因此,混合课堂教学成为高校改革的新尝试,混合课堂是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遵循“双主”教学模式,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其通过利用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线下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探索等理论与实践能力[2-3]。混合式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流程、教学方式、教学结构等),以讲授式、案例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讲授式教学重在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案例式教学重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
由于混合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培养目标多方向,传统课堂的结果性教学评价手段不再适用于鉴定混合式教学的成效。因此,混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改革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二、混合式立体化教学评价评估体系的构建
1.混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理论基础
目前,国内外对翻转课堂的学术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然而,作为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在角色翻转的课堂里学习过程综合表现的评价,已有研究成果仍显不足。美国学者库巴提出,教学评价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价值观,主张人们对于对象交互作用的评价,教育评价理论应提倡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关系平等、评价方法多样等[4];澳大利亚比格斯教授提出,整个教学过程应一致,不能存在矛盾,教学评价应涵盖整个教学活动(包括学习课程、教学方法、学习环境等)[5];朱宏洁等提出“传统的评价方法无法测出翻转课堂的效果,必须用新的评价标准及方式来对翻转课堂的实施进行评价”[6];李晓文从学习有效性、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对混合课堂的评价进行论述[7]。上述学者虽对教学评价有所涉及,但只是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和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没有给出具体可行的评价体系。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客观系统地评价混合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身课程实践案例,探寻构建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评价体系,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理论研究价值。
2.混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国内开展混合课堂的学校,虽教学模式实现了翻转,但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8],即以期末成绩为最终考核标准的结果性评价,缺乏对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进行跟踪记录与评估。混合课堂除完成知识的传授之外,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的高度参与。结合混合课堂特点,归纳来看,混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应该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的原则
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注重结果性评价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反思与评定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不同于傳统课堂,混合课堂的教学过程复杂、学习活动多样,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这就要求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重点评价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
(2)评价主体多元化
混合课堂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双主教学,课堂离不开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单一的教师评价并不能科学地考察到学生学习的所有过程,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要注重多元化评价。多元化评价是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是过程性评价的内在要求。多元化评价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评价主体不再局限于教师,可以是学生、同行专家、管理部门人员等;评价内容可以是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是情感态度、综合能力的表现;评价方式可以是定量与定性兼备。
(3)整体系统化
无论传统课堂还是混合课堂,教育评价体系并不是凭空建构,应依据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基础要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使教与学都能持续不断地改进,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构建与教育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成效评价体系,才是实现教育成效的有效保障。
三、评价体系构建
混合课堂教学成效评价体系重点在于指标和评判标准。基于上述混合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原则,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9-11],尝试性提出了针对翻转课堂特点的评价体系。秉承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过程性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应全面考察学生课前、课中、课后整个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鉴于此,本研究将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作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由细化的一级指标组成,其中翻转课堂因是一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据此,翻转课堂过程性评价一级指标又分为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方面。具体教学评估指标见表1。
1.慕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不同性质的课程,混合课堂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本研究通过查找文献、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确定了相关权重。网络在线课堂也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故学习活动是混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如表1所示,针对MOOC社会学习者和SPOC课程学习者,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制度,分值百分制,权重分别占60%和40%。其具体过程性评价指标、权重以及分数规则为: (1)过程性评价
①教学知识点视频观看,满分100分,权重30%,根据反刍比大小(观看知识点微课程的时间与微课程的实际时长之比)做出成绩评判,所有知识点微课程观看反刍比高于90%,满分;反刍比低于阈值,根据比例得到相应分数。②在线测验完成情况,满分100分,权重20%,总共10个在线测验,每套测验题目为20道,均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组成,每套测验满分100分,10套测验分数取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③参与互动的次数。满分100分,权重10%,发表或回复一个讨论或者发起的讨论获点赞得20分。
(2)结果性评价
以在线期末考试为形式,满分100分;单项选择题30道题,总共30分;多项选择题30道题,总共30分;判断题20道题,总共40分。期末考试的试卷总共有10套,10套试卷均是从300道题库中随机抽取80道题目组成,题目和选项乱序,80道题题量平均分布九个章节,做到知识点全覆盖。
2.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传统教学评价不再适用于新式课堂,需要在新的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开展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凸显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关键[12-13]。如表1所示,翻转课堂因教学活动的多样性,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等并重的分配方式。因翻转课堂自身特点,过程性评价又分为课前评价、课中评价和课后评价,引用上述MOOC课程权重设置方法,其权重设置依次为30%、50%和20%。
(1)课前评价
课前教师精心制作了教学视频发布在网站上,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需要自主完成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的在线学习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提供的高质量教学资源,完成章节在线测验以及在互动讨论区参与热点新闻、专题案例等交流互动。因此,课前评价二级指标应涵盖上述三者,因其三者皆为在线学习必不可少的步骤,采取三者权重均等设置,各占10%。三者具体成绩划定按照MOOC二级指标标准进行。
(2)课中评价
翻转课堂课中学习是实现知识内化的关键。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课中评价指标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结合学者研究,加上自身课程实践,形成了课中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翻转课堂课中评价二级指标具体包括课堂出勤、课堂交流互动、小组PPT专题汇报、当堂测验、课堂回答问题的次数,其权重各占10%。
具体二级指标成绩评定如下:课堂出勤是实体课堂的基础,课堂出勤成绩满分20分,缺勤一次扣5分;课堂交流互动由教师、学生共同评价,借助超星慕课手机移动端进行打分,满分100分;小组PPT汇报由小组成员选择与课程相关的一个专題共同完成,小组汇报的最终分数将由全班学生根据研究内容的扎实度、汇报学生对内容的熟悉度和舞台表现、研究成果的有价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因为有了网络平台的支持,建议采取网络学习平台手机客户端进行在线投票和打分,为纠正小组内有部分成员打酱油的行为,负责汇报的学生通过现场网络平台的抽签来决定,随机抽选的学生汇报表现影响到整个小组PPT汇报的最后分数;当堂测验共进行五次,试卷设置十分制,取成绩最高的三次进行均值处理,作为本指标最后成绩,当堂测试一般选择在上课后最开始的时间来完成,这样能做到考察学生是否已经完成了课前的预习;课堂回答问题的次数满分100分,主动回答问题一次得10~20分;课中各指标对实现深度学习均有重要意义,故权重相等,各占10%。
(3)课后评价
课后学习是实现知识升华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中课后评价指标包括课后作业、课后拓展学习。课后作业包括各种形式的任务(文献阅读、软件实践操作、论文写作等),课后拓展环节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阶段,可根据自身兴趣,借助手机、电脑、电子报纸、广播等新媒体媒介进行专业热点新闻、事件等阅读,并在网络平台客户端学生交流区进行有价值的分享。
四、评价体系的应用和教学反思
本文对MOOC、翻转课堂等混合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制定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纯网络课程方面,围绕《环境管理学》课程,已在广西大学SPOC超星平台顺利运行3期,选课人数达到607人,每期课程考试通过率均达到90%以上,因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刺激,学生对于视频观看的反刍比较高,发布或参与讨论数分别为413、201和202次,参与度较高,平均综合成绩均在80分以上,课后学生对课程进行了网络评教,评教分数达88分以上。除此之外,《环境管理学》课程也在超星学银在线、优课联盟、八桂联盟进行了开放性上线,总共受益517人,在教学评价体系的引导下,发布和参与讨论的次数达2000多次,拓展阅读资料的访问和下载次数也得到有效提高。
在翻转课堂方面,围绕《环境质量评价》《环境遥感》等本科生核心骨干课程,实施了基于问题导向的、任务驱动的、兴趣带动的研究性翻转课堂改革,通过席明纳法、情景模拟法、辩论赛、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等教学方法的融入,大大调动了大学生参与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模拟、动手实践、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积极性,过程性评价的充分融入使得“教学双方共同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共同参与实施教学活动,共同评价教学效果”的参与式、立体化、多层面、多向互动的研究型授课模式和新型师生关系逐渐形成。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线学习反刍比高的学生,在线测验和当堂测试成绩也比较高,线上发表和参与讨论比较活跃的学生在课堂的案例讨论中也相当活跃,得到其他学生的认可度比较高,平时过程评价的综合表现成绩分数也会很高,因为参与热情的提高,促使学生围绕讨论话题课前和课后开展大量的拓展阅读,既丰富了知识面,还强化了批评性思维和逻辑辨析思维,以评促教达到了培养学生反省、批判、怀疑、提问、探索、创新能力的预期效果,学生过程评价分数高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比较高的分数,过程性评价对于最后的期末成绩的提高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因为每门课程性质不同,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形式非常多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应在大体的框架中做出微调。因此,本文构建的混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完善,使得基于过程与结果的教学评价体系能真正体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教学本意。
参考文献:
[1]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MOOC 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61-68.
[2]祝智庭,刘名卓.“后 MOOC”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3):36-43.
[3]杜世纯,傅泽田.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2):129-133 145.
[4]温萍.论“第四代评价理论”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135-136.
[5]乔爱玲.基于成效教学理论的教师在线学习活动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9):60-63.
[6]朱宏潔,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8):79-83.
[7]李晓文.翻转课堂的学生满意度评价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1(3):98-105 116.
[8]李馨.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借鉴CDIO教学模式评价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3):96-100.
[9]陈国辉,刘有才,刘士军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8):169-172 185.
[10]彭红超,陈林林,庞浩,祝智庭.创造取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样式:理论与实践的桥梁[J].中国电化教育,2017(7):58-66.
[11]颜正恕.高校教师慕课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6):104-111.
[12]张国荣.基于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J].高教探索,2016(3):87-92.
[13]李贵安,张宁,郑海荣等.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61-65.
(编辑:鲁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