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退休族中的大部人会选择保守的投资理财方式,但谨慎是有一定限度的,关键要和自身情况相匹配,而且固定收益投资品也会有风险,想要打败通货膨胀对自己退休金的侵蚀,还得靠资产配置。
很多人到了50岁或者55岁以后,也就是被归入“准退休族”后,投资心态会发生不小的变化。距离退休的时间毕竟已经很有限,万一之前辛苦累积的退休金被投资商品套牢,或者蚀本,那岂不痛哉?!
特别是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看到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地的老人因为参与美国投行的连动商品(如雷曼迷你债)而血本无归,不少退休旅至此以后只敢把资金放在银行定存,赚取微薄利息。
这样传统的保守观点,对于准退休族人群而言固然不错。但我们仔细观察后发现,准退休族在进行比较保守的投资决策和行为时,也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不要为了追求“保守”而保守。
用资产配置打败通货膨胀
经历了去年的金融海啸后,很多人对投资绝望。有的人想,真是倒霉,居然碰到百年难得一见的金融海啸。其实,金融海啸绝对不会百年难得一见,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不论全球还是局部地区,其实每几年就会来一次,只是出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当然,2008年这次属于特别严重,算是“百年一遇”,而且这次对只投资保守商品的准退休族和保守型投资人,伤害最深。尤其现在很多人在做退休准备时,会出现这样的疑虑,放定存利息太少,买所谓保守型商品又怕碰到另一个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这该怎么办?
但是,无论是那个人群,大家不可能完全不碰投资,因为经济发展中“通货膨胀”这个因子会让你的本金实际贬值,不靠投资你的资产就只能缩水,而非保值增值。为此,还是得做一个能打败通货膨胀的资产配置,对于保守的准退休族,这也一样是最起码的要求。还记得一句话么,资产配置决定你的投资报酬率。一个好的、适合你自己的资产配置,是打赢投资仗的关键和基础。
还有一点,准退休族应该克服想翻本的心态。去年投资失败,不应该在今年寻求翻本,因为那会影Il向投资的心态和结果。比如去年年初有资本金30万元,年末只剩15万元,那么今年我们的投资基础就应该为15万元,目标可能是增长5%-30%;而不是想要翻本到去年年初的30万元。每年过去后,我们都可以将这一年的投资经历归零,明年从头再来,不然将来市场好转,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将投资目标报酬率膨胀,影响实际收益,或是再度犯下同样的错误。
固定收益产品也有风险
去年有一本很红的书,叫《黑天鹅效应》,它的意思是“没有什么事情不会发生”。
三年前,如果你手上有1000万元,去买福特汽车(Ford Motor)的公司债,你肯定会想,这个投资每年至少能稳定提供多少报酬,但又有谁会想到,万一它倒闭了怎么办?
其实每一分钱的报酬是与每一分的风险相对应的,金融市场的本质就是风险,这是所有投资教科书上第一个提到的事情,绝对是老生常谈。但是,在这次金融海啸以前,提起所谓“固定收益型”的投资商品,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每年4%-5%的报酬率”的概念,就会浮现出各类债券的样子,认为是属于保守型投资的典范。但即便是固定收益型产品,背后也有一定的风险。
退休准备不能押单一商品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要战胜通货膨胀还是得投资,得进行资产配置。对于准退休族而言,也是如此。
因为即便是偏保守型的投资商品也有风险,所以建议准退休族,在选择投资工具上,要从“我的资产是否可能整个被炸毁”的角度去思考。思维一改变,你就不会把所有的钱都重押在单一商品或单一金融机构上,比如认为自己是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就把所有资金投在保守型固定收益产品上。
对准退休族来说,最重要的是领悟“资产配置”的意义。
以前,我们会说股债比多少,那就叫做资产配置。谈得更细一点的人会说,股票里面要有多少比例放在甲市场、多少比率放在乙市场,多少比例放在偏股型基金;债券里又有多少投在国债上,多少比例投在企业债或可转债上。比如,大家看好中国成长机会,所以配点资金在中国市场,听说拉丁美洲也不错,再配资金到与拉丁美洲股市有关的投资产品上。这种配置背后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市场机会来决定资金配置。
但根据市场机会强弱来决定资金配置,其实是大错特错。
资产配置第一课告诉我们,资产之间要“负相关或低相关”,这是根据风险考量而不是市场机会。如果弄懂资产配置的精神是风险,那么你就不会把80%以上的资金,都只押在某一种固定收益商品,或是某一类债券上。
那些以为雷曼兄弟发行的迷你债是保本的,最后押上全部退休老本的人,是这次金融海啸中最可怜的投资者,他们以为资产配置是做高风险投资的人才需要,没想到投资固定收益产品也需要资产配置!
所以说,“保守投资不需要资产配置”这个观念要改变,准退休族和退休族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资产配置。
再简单的商品都要比较
还有,我常听很多人说:“理财我不懂,反正我只放银行。”
听起来好像只要选择保守产品,就不需要理财知识一样。其实保守没有什么不好,甚至对于大部分人群而言保守都是应该的,但是保守投资也需要理财知识。
最近,有个朋友跑到银行存款,数额还不小,现在利率这么低,她居然选择三年期存款,而不是选择先存一年期或半年期,等到明年利率上调了再接着存,或者选择配置上加点货币市场或是其他类似的存款形式。
真的,即使只选择银行存款,你也要判断自己的资金需求周期,不同存款品种的周期和报酬率,不同存款品种的流动性,以及是否还有其他可替代定期存款的产品等等。而不是完全不加比较、不加选择地投入到一个最简单的商品中。
可以说,一项投资的失败,1/3可以怪行情、1/3可以怪商品,另外1/3则是你自己的责任。
现在风险考量很重要,要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各种不同的商品特性,而不是只停留在自己熟悉的商品和熟悉的金融机构上面。
不能看广告就投资
还要奉劝大家一点,不要让广告来决定你购买什么商品或选择哪些金融机构,特别是50岁、55岁以上的准退休族朋友,特别容易在这点上犯错。
投资理财是控制风险的行业,是很理性的行业,不是像洗发精广告那样,只要挑起你的购买欲望就能轻易下单。
现在银行做财富管理和中介业务很积极,这家公司推销3种商品,那家公司推销3种商品,90%的时间都在告诉你,你有机会赚到多少钱?在市场机会的迷惑下,很多投资人不知不觉就买下去。
大家要多花一点时间看风险是什么,这个商品最差最惨的状况会是怎样?你可以仔细看看商品文件,而不是广告简介,来检查他们会着墨多少比率在风险控制上,花了多少篇幅给你提示风险。
个人投资者,也应和机构投资者一样,多向投资理财产品的推销者提问,问问这些金融机构风险控管的机制如何,风险理念如何,会采用什么方法尽量保护投资者的本金安全等等。
准退休族可保留一部分股票
很多时候,准退休族喜欢把自己的退休计划仅仅当作储蓄账户而不是一种投资工具,他们往往把几乎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低风险、低收益率的资产中。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退休金需求的“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退休储备金的理财应完全排斥风险。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投资可以获得合理的回报而又不必承担过大的风险,那么这样的投资在退休计划中是可以考虑的。
总的来说,从长期看,过于保守需要承担极大的机会成本,因而通常是不划算的。为此,我们建议最好能采用多元投资来准备退休金,而不是进行单一的存款储备。
再者,我们建议保留一定比例的股票,而不是全盘卖出。
传统观念往往认为,随着退休年龄的临近,人们应该逐渐卖出股票,买进债券。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千万不要将股票全盘卖出。即便在我们即将退休或正式退休之后,也应该保留一定比例的股票。
我们通常假设退休人员非常不愿承担风险。但事实上退休人员对于熊市经常比年轻投资者更加无所畏惧,因为他们拥有更长期的投资经验。
另一方面,不同的股票本身也有不同的风险等级,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和构建不同的股票池组合,通过不同的仓位增减,在不同的阶段改变和改善其风险特性。为此,股票并不一定同“高风险”挂钩或等同。事实上,长期(如数十年)坚持投资股票的风险并不一定有多么高,反而可以作为一种获取稳健收益的手段和工具之一。股票也是让你的投资综合回报超越通货膨胀率的最有力工具。
很多人到了50岁或者55岁以后,也就是被归入“准退休族”后,投资心态会发生不小的变化。距离退休的时间毕竟已经很有限,万一之前辛苦累积的退休金被投资商品套牢,或者蚀本,那岂不痛哉?!
特别是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看到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地的老人因为参与美国投行的连动商品(如雷曼迷你债)而血本无归,不少退休旅至此以后只敢把资金放在银行定存,赚取微薄利息。
这样传统的保守观点,对于准退休族人群而言固然不错。但我们仔细观察后发现,准退休族在进行比较保守的投资决策和行为时,也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不要为了追求“保守”而保守。
用资产配置打败通货膨胀
经历了去年的金融海啸后,很多人对投资绝望。有的人想,真是倒霉,居然碰到百年难得一见的金融海啸。其实,金融海啸绝对不会百年难得一见,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不论全球还是局部地区,其实每几年就会来一次,只是出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当然,2008年这次属于特别严重,算是“百年一遇”,而且这次对只投资保守商品的准退休族和保守型投资人,伤害最深。尤其现在很多人在做退休准备时,会出现这样的疑虑,放定存利息太少,买所谓保守型商品又怕碰到另一个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这该怎么办?
但是,无论是那个人群,大家不可能完全不碰投资,因为经济发展中“通货膨胀”这个因子会让你的本金实际贬值,不靠投资你的资产就只能缩水,而非保值增值。为此,还是得做一个能打败通货膨胀的资产配置,对于保守的准退休族,这也一样是最起码的要求。还记得一句话么,资产配置决定你的投资报酬率。一个好的、适合你自己的资产配置,是打赢投资仗的关键和基础。
还有一点,准退休族应该克服想翻本的心态。去年投资失败,不应该在今年寻求翻本,因为那会影Il向投资的心态和结果。比如去年年初有资本金30万元,年末只剩15万元,那么今年我们的投资基础就应该为15万元,目标可能是增长5%-30%;而不是想要翻本到去年年初的30万元。每年过去后,我们都可以将这一年的投资经历归零,明年从头再来,不然将来市场好转,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将投资目标报酬率膨胀,影响实际收益,或是再度犯下同样的错误。
固定收益产品也有风险
去年有一本很红的书,叫《黑天鹅效应》,它的意思是“没有什么事情不会发生”。
三年前,如果你手上有1000万元,去买福特汽车(Ford Motor)的公司债,你肯定会想,这个投资每年至少能稳定提供多少报酬,但又有谁会想到,万一它倒闭了怎么办?
其实每一分钱的报酬是与每一分的风险相对应的,金融市场的本质就是风险,这是所有投资教科书上第一个提到的事情,绝对是老生常谈。但是,在这次金融海啸以前,提起所谓“固定收益型”的投资商品,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每年4%-5%的报酬率”的概念,就会浮现出各类债券的样子,认为是属于保守型投资的典范。但即便是固定收益型产品,背后也有一定的风险。
退休准备不能押单一商品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要战胜通货膨胀还是得投资,得进行资产配置。对于准退休族而言,也是如此。
因为即便是偏保守型的投资商品也有风险,所以建议准退休族,在选择投资工具上,要从“我的资产是否可能整个被炸毁”的角度去思考。思维一改变,你就不会把所有的钱都重押在单一商品或单一金融机构上,比如认为自己是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就把所有资金投在保守型固定收益产品上。
对准退休族来说,最重要的是领悟“资产配置”的意义。
以前,我们会说股债比多少,那就叫做资产配置。谈得更细一点的人会说,股票里面要有多少比例放在甲市场、多少比率放在乙市场,多少比例放在偏股型基金;债券里又有多少投在国债上,多少比例投在企业债或可转债上。比如,大家看好中国成长机会,所以配点资金在中国市场,听说拉丁美洲也不错,再配资金到与拉丁美洲股市有关的投资产品上。这种配置背后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市场机会来决定资金配置。
但根据市场机会强弱来决定资金配置,其实是大错特错。
资产配置第一课告诉我们,资产之间要“负相关或低相关”,这是根据风险考量而不是市场机会。如果弄懂资产配置的精神是风险,那么你就不会把80%以上的资金,都只押在某一种固定收益商品,或是某一类债券上。
那些以为雷曼兄弟发行的迷你债是保本的,最后押上全部退休老本的人,是这次金融海啸中最可怜的投资者,他们以为资产配置是做高风险投资的人才需要,没想到投资固定收益产品也需要资产配置!
所以说,“保守投资不需要资产配置”这个观念要改变,准退休族和退休族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资产配置。
再简单的商品都要比较
还有,我常听很多人说:“理财我不懂,反正我只放银行。”
听起来好像只要选择保守产品,就不需要理财知识一样。其实保守没有什么不好,甚至对于大部分人群而言保守都是应该的,但是保守投资也需要理财知识。
最近,有个朋友跑到银行存款,数额还不小,现在利率这么低,她居然选择三年期存款,而不是选择先存一年期或半年期,等到明年利率上调了再接着存,或者选择配置上加点货币市场或是其他类似的存款形式。
真的,即使只选择银行存款,你也要判断自己的资金需求周期,不同存款品种的周期和报酬率,不同存款品种的流动性,以及是否还有其他可替代定期存款的产品等等。而不是完全不加比较、不加选择地投入到一个最简单的商品中。
可以说,一项投资的失败,1/3可以怪行情、1/3可以怪商品,另外1/3则是你自己的责任。
现在风险考量很重要,要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各种不同的商品特性,而不是只停留在自己熟悉的商品和熟悉的金融机构上面。
不能看广告就投资
还要奉劝大家一点,不要让广告来决定你购买什么商品或选择哪些金融机构,特别是50岁、55岁以上的准退休族朋友,特别容易在这点上犯错。
投资理财是控制风险的行业,是很理性的行业,不是像洗发精广告那样,只要挑起你的购买欲望就能轻易下单。
现在银行做财富管理和中介业务很积极,这家公司推销3种商品,那家公司推销3种商品,90%的时间都在告诉你,你有机会赚到多少钱?在市场机会的迷惑下,很多投资人不知不觉就买下去。
大家要多花一点时间看风险是什么,这个商品最差最惨的状况会是怎样?你可以仔细看看商品文件,而不是广告简介,来检查他们会着墨多少比率在风险控制上,花了多少篇幅给你提示风险。
个人投资者,也应和机构投资者一样,多向投资理财产品的推销者提问,问问这些金融机构风险控管的机制如何,风险理念如何,会采用什么方法尽量保护投资者的本金安全等等。
准退休族可保留一部分股票
很多时候,准退休族喜欢把自己的退休计划仅仅当作储蓄账户而不是一种投资工具,他们往往把几乎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低风险、低收益率的资产中。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退休金需求的“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退休储备金的理财应完全排斥风险。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投资可以获得合理的回报而又不必承担过大的风险,那么这样的投资在退休计划中是可以考虑的。
总的来说,从长期看,过于保守需要承担极大的机会成本,因而通常是不划算的。为此,我们建议最好能采用多元投资来准备退休金,而不是进行单一的存款储备。
再者,我们建议保留一定比例的股票,而不是全盘卖出。
传统观念往往认为,随着退休年龄的临近,人们应该逐渐卖出股票,买进债券。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千万不要将股票全盘卖出。即便在我们即将退休或正式退休之后,也应该保留一定比例的股票。
我们通常假设退休人员非常不愿承担风险。但事实上退休人员对于熊市经常比年轻投资者更加无所畏惧,因为他们拥有更长期的投资经验。
另一方面,不同的股票本身也有不同的风险等级,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和构建不同的股票池组合,通过不同的仓位增减,在不同的阶段改变和改善其风险特性。为此,股票并不一定同“高风险”挂钩或等同。事实上,长期(如数十年)坚持投资股票的风险并不一定有多么高,反而可以作为一种获取稳健收益的手段和工具之一。股票也是让你的投资综合回报超越通货膨胀率的最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