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冲刺训练三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什么是“讽刺”?
  鲁 迅
  
  我想: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
  “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臆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阴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这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了,习惯了,虽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譬如罢,洋服青年拜佛,现在是平常事,道学先生发怒,更是平常事,只消几分钟,这事迹就过去,消灭了。但“讽刺”却是正在这时候照下来的一张相,一个撅着屁股,一个皱着眉心,不但自己和别人看起来有些不很雅观,而且流传开去,对于后日的大讲科学和高谈养性,也不免有些妨害。倘说,所照的并非真实,是不行的,因为这时有目共睹,谁也会觉得确有这等事,但又不好意思承认这是真实,失了自己的尊严。于是挖空心思,给起了一个名目,叫作“讽刺”。其意若曰:它偏要提出这等事,可见也不是好货。
  有意的偏要提出这等事,而且加以精炼,甚至于夸张,却确是“讽刺”的本领。同一事件,在拉杂的非艺术的记录中,是不成为讽刺,谁也不大会受感动的。例如新闻记事,就记忆所及,今年就见过两件事。其一,是一个青年,冒充了军官,向各处招摇撞骗,后来破获了,他就写忏悔书,说是不过借此谋生,并无他意。其二,是一个窃贼招引学生,教授偷窃之法,家长知道,把自己的子弟禁在家里了,他还上门来逞凶。较可注意的事件,报上是往往有些特别的批评文字的,但对于这两件,却至今没有说过什么话,可见是看得很平常,以为不足介意的了。然而这材料,假如到了斯惠夫德或果戈理的手里,我看是准可以成为出色的讽刺作品的。在一时代的社会里,事情越平常,就越普遍,也就愈合于作讽刺。
  讽刺作者虽然大抵为被讽刺者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然而待到同群中有讽刺作者出现的时候,这一群却已是不可收拾,更非笔墨所能救了,所以这努力大抵是徒劳的,而且还适得其反,实际上不过表现了这一群的缺点以至恶德,而对于敌对的别一群,倒反成为有益。我想:从别一群看来,感受是和被讽刺的那一群不同的,他们会觉得“暴露”更多于“讽刺”。
  如果貌似讽刺的作品,而毫无善意,也毫无热情,只使读者觉得一切世事,一无足取,也一无可为,那就并非讽刺了,这便是所谓“冷嘲”。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第二、三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鲁迅认为要做到讽刺需具备哪些方面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
  李泽厚
  
  传统画中的美学趣味从北宋前期经后期过渡到南宋,由“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推移。
  北宋宫廷画院,因为极度闲暇和条件优越,把追求细节的逼真写实,发展到了顶峰。所谓“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以及论月季四时朝暮、花蕊叶不同等故事,说明这种对细节真实的追求成了宫廷画院的重要审美标准。
  与细节真实并行更值得重视的另一审美趣味,是对诗意的极力提倡。虽然以诗情入画并非由此开始,传说王维已是“画中有诗”,但作为一种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却要由此算起。与上述的孔雀升高等故事同时也同样著名的,是画院用诗句如“踏花归去马蹄香”等做题目,要求画师既含蓄又准确地表达诗意。画面的诗意追求开始成了中国山水画的自觉的重要标准。
  这种审美趣味在北宋后期即已形成,南宋时达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创造了与北宋前期山水画很不相同的另一种类型的艺术意境。
  从马远、夏珪等南宋许多名家的山水小品如《深堂琴趣》、《寒江独钓》等来看,这一特色极为明显。它们大都是在工致精细的,极有选择的有限场景、对象、题材和布局中,传达出某种特定的浓郁的诗情画意。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与北宋前期那种整体而多义、丰满而不细致的情况迥异。它们在对有限对象的细节忠实描绘里,表达出某种较为确定的情调诗意。比起北宋的意境,南宋山水画题材、对象、场景、画面更小了,一角山岩、半截树枝都成了重要内容,占据了很大画面,但刻画却更精巧细致,抒情性更浓厚、鲜明。像被称为“马一角”的马远的山水小幅里,空间感非常突出,画面大部分是空白或远水平野,只一角有一点点画,令人看来辽阔无垠而心旷神怡。南宋山水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导向更为明确的意念或主题,这就是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二种艺术意境。
  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有了更多的直接表露。但相对于下一阶段来说,它又不是: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诗意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尽管比北宋山水远为自觉和突出,但基本上仍属于对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所以,它处在“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中,是厚重的院体画而非意气的文人画。它基本仍应属“无我之境”。
  
  (选自《美的历程》,有改动)
  
  1. 根据文意,请简要概括中国画诗意追求的发展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分析第五段的论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文章推断,“有我之境”应该包含哪些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德”与“得”
  肖凌之
  
  人生在世,都祈望有所“得”。有人祈望得荣誉、得地位、得成功,有人祈望得知识、得学问、得才干,有人祈望得衣食、得健康、得安全,等等。不管祈望哪种“得”,只要不妨害社会和他人,都是无可非议的。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表明,有劳就会有“得”。但如何劳作、如何耕耘,却体现人的品质,决定“得”的性质。
  如果把劳作和耕耘理解为假公济私、损公肥私、损人利己,那么,“得”之越多,他人和社会的损失就越多,这种“得”是缺“德”之“得”。以这种方式求“得”,也许会得逞一时、风光一阵,但终究不会长久。这种人也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审判和惩处,会受到道德与舆论的谴责和唾弃。无论不择手段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还是弄虚作假损公肥私、坑害他人的卑鄙之徒,都属于缺“德”之“得”者,都不会有好的下场。这种人看似“得”了,实际上却失去了灵魂、品格和尊严。
  如果把劳作和耕耘理解为利他、利社会、利国家,那么,“得”之越多,他人与社会随之受益就越多,这种“得”是有“德”之“得”。以这种方式求“得”,也许一时很苦很累甚至“得”不偿失,但终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肯定。像钱学森、袁隆平等科学家,像焦裕禄、孔繁森等领导干部,像雷锋、郭明义等普通劳动者,都属于有“德”之“得”者。他们看似没有得到什么,实际上却收获了大大的“得”,即为人民所称颂、为社会所推崇。
  由此看来,“德”与“得”不仅只是音同,而且有着因果关系:“德”为“得”之基,有“德”方有善“得”。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政治品德,并能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坚持以“德”换“得”,不仅会得到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幸福,而且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褒扬,从而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这种“得”,无疑更踏实、更可贵、更长久。
  当今时代,世界和中国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的价值追求日益多元多样多变。面对这种新形势,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深入思考如何求“得”,努力做到以“德”求“得”、以“德”换“得”。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倡导和弘扬以“德”求“得”、以“德”换“得”的良好社会风尚,关键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德修养,积极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
  
  (《人民日报》2012年02月01日)
  
  1. “德”与“得”有怎样的关系,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理解第二段画线句子的含义,并谈谈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做到以“德”求“得”、以“德”换“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读 画
  梁实秋
  
  《随园诗话》:“画家有读画之说,余谓画无可读者,读其诗也。”随园老人这句话是有见地的。读是读诵之意,必有文章词句然后方可读诵,画如何可读?所以读画云者,应该是读诵画中之诗。
  诗与画是两个类型,在对象、工具、手法,各方面均不相同。但是类型的混淆,古已有之。在西洋,所谓Utpictura poesis,“诗既如此,画亦同然”,早已成为艺术批评上的一句名言。我们中国也特别称道王摩诘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究竟诗与画是各有领域的。我们读一首诗,可以欣赏其中的景物的描写,所谓“历历如绘”。如诗之极致究竟别有所在,其着重点在于人的概念与情感。所谓诗意、诗趣、诗境,虽然多少有些抽象,究竟是以语言文字来表达最为适宜。我们看一幅画,可以欣赏其中所蕴藏的诗的情趣,但是并非所有的画都有诗的情趣,而且画的主要的功用是在描绘一个意象。我们说读画,实在是在画里寻诗。
  “蒙娜丽莎”的微笑,即是微笑,笑得美,笑得甜,笑得有味道,但是我们无法追问她为什么笑,她笑的是什么。尽管有许多人在猜这个微笑的谜,其实都是多此一举。有人以为她是因为发现自己怀孕了而微笑,那微笑代表女性的骄傲与满足。有人说:“怎见得她是因为发觉怀孕而微笑呢?也许她是因为发觉并未怀孕而微笑呢?”这样地读下去,是读不出所以然来的。会心的微笑,只能心领神会,非文章词句所能表达。像“蒙娜丽莎”这样的画,还有一些奥秘的意味可供揣测。再如Sully的《戴破帽子的孩子》,画的是一个孩子头上顶着一个破帽子,除了那天真无邪的脸上的光线掩映之外还有什么诗可读?
  也许中国画里的诗意较多一点。画山水不是《春山烟雨》,就是《江皋烟树》,不是《云林行旅》,就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尤其是文人画家,一肚皮不合时宜,在山水画中寄托了隐逸超俗的思想,所以山水画的境界成了中国画家人格之最完美的反映。
  自宋以后,在画面上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已成了大家所习惯接受的形式,有时候画上无字反倒觉得缺点什么。中国字本身有其艺术价值,若是题写得当,也不难看。在画上题诗,至少说明了一点,画里面的诗意有用文字表达的必要。一幅酣畅的泼墨画,画着有两棵大白菜,墨色浓淡之间充分表示了画家笔下控制水墨的技巧,但是画面的一角题了一行大字:“不可无此味,不可有此色”,这张画的意味不同了,由纯粹的画变成了一幅具有道德价值的概念的插图。金冬心的一幅墨梅,篆籀纵横,密圈铁线,清癯高傲之气扑人眉宇,但是半幅之地题了这样的词句:“晴窗呵冻,写寒梅数枝,胜似与猫儿狗儿盘桓也……”,顿使我们的注意力由斜枝细蕊转移到那个清高的画士。画的本身应该能够表现画家所要表现的东西,不需另假文字为之说明,题画的办法有时使画不复成为纯粹的画。
  我想画的最高境界不是可以读得懂的,一说到读便牵涉到文章词句,便要透过思想的程序,而画的美妙处在于透过视觉而直诉诸人的心灵。画给人的一种心灵上的享受,不可言说,说便不着。
  
  (选自《百年美文》上)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文多用事例论证,请问第三节引用的蒙娜丽莎等画和第五节中引用大白菜泼墨画和金冬心的墨梅两幅画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开头认为读画“应该是读诵画中之诗”,结尾又说“画的最高境界不是可以读得懂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谁把药家鑫变成了凶手
  易中天
  
  在950万人走向考场这天,药家鑫走向了刑场。
  也曾经历过高考的药家鑫,据说原本是个“好学生”。媒体称:老师们依然记得药家鑫的样子,穿戴普通,待人客气,很守纪律,极少旷课。
  那么,是谁让这个“乖乖”,一夜之间变成了“恶魔”?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教育就普遍地“望子成龙”,至少也得“成材”、“成器”。既然是“成材”、“成器”,自然不讲“成人”。一个孩子,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他到了社会上,应该怎样对待他人和自己?有哪些基本品质,比如“恻隐之心”,其实不可或缺?所有这些,学校和家庭都是不想的,也是不教的。他们关心的,是学习成绩是否名列前茅,钢琴和英语过了几级,以及能不能当上班干部,等等。至于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他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他的兴趣、追求、烦恼、纠结,根本就懒得去管。
  这就让人怀疑,药家鑫短暂的一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
  这种教育的性质,可以从他“母校”那里,看得一清二楚。那是怎样一种迫不及待的撇清关系,以及怎样一种恩断义绝的墙倒众人推啊!实际上,不但药家鑫的学校没有爱,其他学校也不多。如果有,那也是爱排行榜,爱升学率,爱这个那个工程,爱这样那样的奖项。试想,如果药家鑫不是杀了人,而是得了国际金奖,“母校”会跟他划清界限吗?
  看来,从家庭到学校,都在“望子成龙”。而且,都在以一种“成王败寇”的标准,来看待自己的学生和孩子。就说中国高校那位“带头大哥”吧,眼睛里不也只有所谓“成功人士”吗?产生了多少“省部级以上官员”,不也被当做“骄人业绩”,沾沾自喜地挂在嘴边,四处宣扬吗?甚至就连科坛泰斗、学界领袖,也只能黯然屈居于高官权贵之下,更不用说无权无势的普通校友了。百年校庆,变成了弹冠相庆。正所谓:校友一堂,但见群星璀璨;高朋满座,无非冠盖如云。
  这也并不奇怪。现如今的中国高校,早就变成了“山寨版的衙门”,还是官商勾结的那种。在他们那里,自然是帽子(官位)、票子(金钱)、车子(人脉)、杯子(奖项)、片子(知名度),五子登科!你说你是我的学生?对不起,没有四千万,不要来见我!
  显然,这是一种完全没有人性的教育,因为其中只有“材”和“器”,没有“人”!结果怎么样呢?没成“大器”,倒成“凶器”了!
  可见,让药家鑫变成凶手,并导致他的父母失去儿子,张妙的父母失去女儿,张妙的儿子失去母亲,让两个家庭都家破人亡的“元凶”和“首恶”,就是“毁人不倦”的中国教育!因此,应该判处“望子成龙”,判处励志、培优、成功学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非如此,不足以保护更多的张妙,挽救更多的药家鑫!
  (有删改)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在分析“谁把药家鑫变成了凶手”的过程中,揭示了中国教育的哪些弊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文章,谈谈药家鑫案件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现代鲁滨逊”的文化烛照
  刘 堂
  
  守卫南沙苦不苦?沧海孤礁,枕戈国门,过着“现代鲁滨逊”的生活,答案不言而喻。然而,南沙官兵坚守海疆不言愁,豪饮孤独当美酒,提出了“享受艰苦、快乐守礁”的新理念。快乐何来?丰富多彩的礁堡文化功不可没。
  
  在南中国海的方寸之地上,浓缩了礁花、礁网、礁联、礁歌、礁报等诸多官兵的文化创造,最有名的算是永暑礁菜园入口处的那副绝对。上联:无土运土无菜种菜无中生有,横批一个字:园。15年前,此联曾面向全国征集下联,可惜难度太大,至今还没有真正对仗工整的下联。
  “动物只为生命必需的光线而激动,人却为文化的烛照而欢欣。”文化作为一种“普照的光”,可以驱散黑暗和寂寞,可以点燃信念和追求,可以让单调的生活五彩缤纷,可以让艰苦的环境四季吐绿,可以让人明白做人的道理、肩上的担当。礁堡文化滋润提升着南沙精神,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守礁官兵,他们深知脚下的礁盘连着中华民族的千秋基业,以苦为乐,欣然守礁。一名战士写道:“我绝不把寂寞当成包袱,而是当成文章中的构思,书画中的运笔,舞台上的排练。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花开,结出硕果。”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在浩淼南海品味戍守国门苦与乐的官兵们,展示了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状态。透过他们嘴角自然流露的微笑,一个看似熟悉却又有些陌生的人生哲理浮现出来:物质条件并非生活的全部,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一个人就不能说拥有真正的幸福和美好的人生。
  以文化开掘快乐,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自觉。文化点亮生活,是不可或缺的快乐之源。但文化带给人们的快乐,不只是开怀大笑,而有多重体验;不是一己之欢娱,而是分享之欣慰;不是转瞬即逝的激情,而是持续的发现、感悟和升华。
  《淮南子》里说,一个人被关在黑屋子里,吃穿再好也不得其乐,如果给他开扇窗,阳光进来了,就会感到高兴,让他走出房间,再登上泰山之巅,看到日月星辰、壮丽山河,岂不大哉乐哉?从开窗走出房门到登上泰山,文化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不断丰富知识、提升境界和完善自我,也让人找到生活的真谛、心灵的归宿和快乐的源泉。
  
  “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真正给人们带来精神愉悦的,还是那些植根于生活、植根于人民、植根于人心深处的精品力作。今天,当人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脑瓜子”的“求富”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温润心灵、陶冶情操,在跌宕起伏的影视情节中感悟历史风云、人生百味,在音乐悠扬的节奏里舒缓激烈竞争下的生活压力,文化能使人在喧嚣中得到宁静,在诱惑中多些淡定,在磨练中感悟人生真谛,成为高速发展时代国人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力量。
  一位哲人说,一个人如果每天观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先进文化的烛照也许不那么立竿见影,却是融入“骨髓里的东西”,在天长日久的浸润中,自然使人得到滋养和同化,进而使人品尝到告别“旧我”、成为“新人”的大欢欣、大收益。
  
  (《人民日报》2012年01月31日04版)
  1. 如何理解“礁堡文化”,作者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引用《淮南子》中的事例有何作用,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结尾“骨髓里的东西”是指什么,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宿迁市教研室 朱京霞提供)
其他文献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梨的絮语  刘晓光  ①周末,农贸市场买菜。集头身着县中校服的男孩几近恳求的叫卖,止住了我的脚步。男孩身边是须发尽染、满脸沟壑的老农。市场上人群熙攘,我感到了一大清早的凉意。老人毫无表情,一张肌肉僵硬的脸让我觉得心里发紧。他直直地盯着我。这不是老胡大爷!五年前,我曾在毗邻县城的乡下工作,胡大爷是乡里有名的果树老把式。他承包的十亩土地全是梨树和苹果树。儿子开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幽径悲剧  季羡林  ①出家门,向右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有二三十年之久,我天天走过这一条路,到办公室去。因为天天见面,也就成了司空见惯,对它有点漠然了。  ②然而,这一条幽径却是大大有名的。记得在五十年代,我在故宫的一个城楼上,参观过一个有关《红楼梦》的展览。我看到由几幅山水画组成的组画,画的就是这一条路。足证这一条路是同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有某
期刊
【摘要】校园空间布局决定校园特色,合理的功能分区、完善的绿化体系、便捷的交通体系,利于校园文化的生成,在遵循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开放性现代办学原则前提下,鄂尔多斯职业学院进行了这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校园 空间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013-02      大学校园作为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场所,是知
期刊
一、 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 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 分) ( )  A. 前赴后继 鼎力相助 食不裹腹  恶贯满盈   B. 分崩离析 平心而论 脍炙人口  再接再厉   C. 世外挑源 黄粱美梦 坚如磐石  白头偕老   D. 金榜题名 趋之若骛 天翻地覆  额手称庆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飞翔的古树    ①古树是村庄的根。古树是村庄的魂。  ②一棵古树的名字,往往就是我们故乡的名字。一棵古树,往往就是我们牵挂在心灵里的故乡。  ③拥有古树的村庄是有福的。春天的时候,村头或村中央的古树萌芽了,新芽淡淡的甜香和腥香氤氲了整个的村庄,让村庄里的乡亲和牲畜早早就窥见了春天。夏天时,亩把地大的浓浓绿荫下,蹲满了村庄里的老少和纳凉的牲畜,左邻右舍在一
期刊
【摘要】问卷调查表明,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部分研究生自身素质较低、攻读学位的功利性较强,导师的责任感不强,研究生培养条件不足,研究生管理工作较弱等问题。要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加强研究生培养的硬件建设,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及加强和规范研究生的过程管理。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002
期刊
【摘要】《铁道工程》(B)是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和隧道方向的必修课程,教学内容较多但课时量较少,且存在教材部分内容滞后或短缺、理论讲授与工程实践相脱节等不尽人意之处,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指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铁道工程》教学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029-02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充满诱惑的天柱山  余秋雨  ①我曾惊奇地发现,中国古代许多大文豪、大诗人都曾希望在天柱山安家。他们走过的地方很多,面对着佳山佳水一时激动,说一些过头话是不奇怪的;但是,声言一定要在某地安家,声言非要在那里安度晚年不可,而且身处不同的时代竟不谋而合地如此声言,这无论如何是罕见的。   ②唐天宝七年,诗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过时远远地看了看天柱山,便立即把它
期刊
【摘要】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学校有价值的材料;文章从高校教学档案的内容、教学档案的特点、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论述了对高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教学档案 规范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038-01      高等学校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学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师院校青年教师科研队伍现状,指出了青年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必要性,提出了提高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师院校 青年教师 科研能力 培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047-01      随着高等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激增,高等学校接收了大批青年教师,以补充教师数量的不足,这些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