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人资源集聚式旅游开发研究

来源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ersonKK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名人旅游资源是极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其自身的分散性和无形性给旅游开发带来困难。 魏晋时代的文人代表“竹林七贤”,活动遗迹主要分布在豫北地区的焦作新乡,如深入分析竹林七贤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采用集聚式旅游开发模式,能够创造出文学名人资源开发的新途径。
  【关键词】 “竹林七贤”;文学旅游;集聚式;旅游开发
  文学名人旅游资源有着诱人的魅力,然而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却有诸多困难,由于文学名人历史遗存少、文学作品自身具有无形性、与旅游产业默契点少等原因,使国内文学名人旅游开发相对成功的案例较少。分布在豫北地区魏晋竹林七贤资源十分丰富,在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境内有大量遗存,笔者以竹林七贤资源为个案,对文学名人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探讨。
  一、国内外文学名人资源旅游开发述评
  目前学术界对文学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关于文学与旅游开发,如崔建勋[1](2010)对河北省藁城市民间文学的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陶少华[2](2006)从体验经济视角对文学作品的旅游开发进行探讨。第二类是关于名人与旅游开发,如李卓文[3](2003)对三峡名人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李久昌[4]等(2004)对河南省名人名胜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进行研究。
  纵观以上文献,从旅游开发的视角认识、评价、开发文学名人的旅游资源的文章还未出现,笔者将运用现代旅游规划的理念,以豫北竹林七贤文学名人为个案对文学名人资源旅游开发进行理论探讨。
  二、豫北地区竹林七贤主要旅游资源特征分析及价值评价
  (一)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竹林七贤”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今豫北境内的焦作和新乡一带。文献[5]记载 “竹林七贤”经常“游于竹林”、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山阳即今焦作修武。新乡市获嘉县亢村东刘固堤的刘伶墓、刘伶店、刘伶井、刘伶祠、刘伶寺庙等遗存以及关于“竹林七贤”和刘伶的传说故事[6]。
  文学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不同于一般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带有更多的文化气息,其馥郁的文化气息给旅游开发带来了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
  1、名人精神贯穿旅游产品
  竹林七贤文学名人旅游资源集中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和生活情趣,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是魏晋风度的形象代言人。他们富有情趣的游憩方式、热爱生命、亲近自然、率性而为的生活方式可以融进旅游产品规划之中,使文学名人的精神渗透到旅游产品中去。如将嵇康在《酒会诗》其二中展现的:“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泛泛柏舟,载浮载滞。微啸清风,鼓檝容裔。放棹投杆,优游卒岁。”对大自然的亲近、对自然美的追求精神融进旅游产品中。
  2、旅游产品洋溢文学气息
  文学名人是以文学成就著称于世,所以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名人的文学作品会以物化或者声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把嵇康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打造成古典音乐或旅游纪念品,这种开发模式使得旅游产品处处洋溢着文学气息。
  3、文学名人与游客融动
  “山以贤称,境缘人胜”,中国人的好古意识使得文学名人成为强有力的吸引物,游客急于了解竹林七贤的传说故事、风物遗存,名人因游客的到来而名声愈噪。游客因为游览竹林七贤景区,吸收文学营养也会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提高其精神享受。文学名人和游客之间融合、互动,具有其他名人资源开发所不具备的特征。
  (二)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1、游憩活动体现了旅游的内核,与现代旅游精神吻合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品已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发展,旅游活动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旅游者追求回归自然,对旅游的参与性需求旺盛。竹林七贤亲近自然,隐逸竹林中饮酒、行散、清谈、养生、弹琴、吹箫、长啸,与现代旅游精神相吻合,对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竹林七贤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旅游的追求。
  2、回归自然的旅游方式与生态旅游观念不谋而合
  作为常规旅游的特殊方式,生态旅游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发展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理念。竹林七贤纵情山水的乐趣,在山山水水中逍遥忘返,享受精神世界的自由自得。其旅游方式和现代提倡的生态旅游观念不谋而合。竹林七贤的游居地可以发展生态旅游,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实际需要,也延续了竹林七贤的天人合一的精神。
  3、文学艺术为旅游开发提供坚实基础
  竹林七贤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在文学创作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阮籍著《咏怀》诗82首,存赋6篇;嵇康诗今存53首, 嵇康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影响深远的诗歌意境——韶秀清玄、高超隽妙;向秀[7]的《思旧赋》、刘伶的《酒德颂》也是传世名篇;嵇康不仅是文学家,还是音乐家,精于音律,善鼓瑟,创作了“嵇氏四弄”,并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其临刑前,“索琴弹之”,曰:“《广陵散》于今绝矣!”成为千古绝唱;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擅长演奏,精于作曲,唐代流行的《三峡流泉》据说是他所作;他还善弹直颈琵琶,直颈琵琶后来改称为阮咸。
  竹林七贤的文学创作、音乐贡献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开发发掘,能弥补竹林七贤旅游资源的“没有说头,没啥玩头”的不足,可使旅游资源“很有看头,很有说头,也有玩头”。
  三、“竹林七贤”文化名人资源旅游开发模式初探
  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豫北文学名人资源具有分散性和无形性、游憩性与自然性、本真性与精神性的特征,有着丰富的内涵,必需找到适合其开发的思路。
  (一)集聚式旅游开发的内涵
  开发竹林七贤旅游资源必须找到一个适合此类资源开发的模式。笔者认为对文学名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采用集聚式旅游开发模式。集聚式旅游开发模式是以核心旅游资源为内层,以辅助资源为中间层,以外延资源为外层,从而对旅游资源进行逐层开发的模式。
  核心资源指的是竹林七贤的热爱生命、享受自然的卓尔不群的旅游观念,是指导资源开发的总纲。辅助旅游资源指的是竹林七贤旅游活动得以开展的旅游物质和行为,物质因素如竹林、醒酒石、古酒等,行为因素如清谈、气功导引、醉酒、长啸、赋诗等行为艺术。辅助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坚实基础,对辅助资源利用的高低决定旅游开发水准的高低。外延层资源指的是竹林七贤的游憩环境、社会风俗等相关因素。三个层次关系亲疏有别,依次递进。关键是准确把握核心资源,充分利用辅助资源,合理利用外延资源。把所有的资源都集聚到核心资源周围,这就是集聚式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二)集聚式旅游开发模式具体运用
  文学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能够弘扬传统文化,彰显地域文化,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士大夫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们以道家道法自然的行为践行儒家的做人准则。因此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虑旅游产品设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产品设计必须以热爱生命、亲近自然的旅游观为指导,将这一指导思想贯穿到旅游产品的每一细节。可设计如下几种产品。
  1、音乐、气功养生旅游产品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对健康养生的需求逐渐增多,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竹林七贤的旅游观念恰好体现这一精神,嵇康曾做《养生论》,向秀做《难<养生论>》,他们都是养生大家。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和阮籍都是大音乐家。嵇康的《广陵散》、阮籍的琴曲《酒狂》都是中华音乐史上不朽的名篇,阮籍在《乐论》提出先“雅颂”合“自然之道”,而后提出“平和恬淡”的审美标准,提出音乐必有整齐的形式,更要合乎严格的规定,贬斥了“淫声”,否定了悲乐,主张“正乐”、“正礼”,音乐既善且美,方成“雅颂”之乐。可以根据古籍资料记录,重新演奏《广陵散》和《酒狂》,让游客在茂林修竹中聆听魏晋社会之风,让游客在云台风景中感受音乐对人情操、审美情趣的陶冶。应该聘请专业的乐师演奏琴曲,否则达不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
  气功是中国古老的内家功夫。对多数中国人甚至外国游客都有无穷的魅力。竹林七贤都擅长气功养生,认为人要清单寡欲、修身养性,经常通过长啸来养气,例如同时代隐居在新乡辉县苏门山的大隐士孙登就用长啸来招待前来拜访的阮籍,可以在竹林内修筑啸台聘请气功大师做教练,交给游客气功功夫,开发气功之旅产品。
  不管是音乐养生旅游产品还是气功养生旅游产品都是亲近自然、认识自我、热爱生命的延续,是行为化和物质化的旅游产品,都要符合核心资源的精神——热爱生命、亲近自然。
  2、文学旅游产品
  竹林七贤创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嵇康最突出的创造是表现了与阮籍《咏怀》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美。嵇康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影响深远的诗歌意境——韶秀清玄、高超隽妙[8]。《晋书·阮籍传》说:“籍能属文,初不留思,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著《达庄论》,叙无为之贵,文多不录。”向秀著《庄子音》一卷。他的名作《思旧赋》表达了对友人嵇康的悼念,欲言又止,含有无限哀伤,是文学史上的名篇,《文选》收入哀伤类。山涛亦有文集传世。刘伶著《酒德颂》。这些文学作品展示了竹林七贤作为人类追求宇宙人生真谛一面、也展示人生质朴、纯真的本性,体现了人类的真、善、美[9]。
  可以复原竹林七贤饮酒赋诗或饮酒纵歌的场景,打造微型的实景演出剧,展示七贤竹林欢乐的场景,让游客感悟其文学魅力;可以聘请书法家书写竹林七贤的诗文,以供游客欣赏;可以把诗文做成精美的画册或音像制品予以出售;或者在设计景区门票时加入竹林七贤文学的因素;可以让游客扮演竹林七贤作诗以赢得奖品;可以在旅游纪念品上印上七贤的诗文。
  竹林七贤的文学作品作为核心旅游资源体现了他们热爱生命、亲近自然的观念,文学产品的开发必须始终遵循这一准则,才能保持旅游开发的持续性。
  3、酒文化旅游产品
  竹林七贤嗜酒,酒是古代文人的社交之物。酒文化源远流长,焦作百姓为了迎接周武王的罚纣大军,特制作了“待王贡酒”犒劳王师。刘伶做 《酒德颂》,长醉不醒,河南省更是酒文化盛行。中医理论认为酒能通神,达到心肾相交的状态,从而激发人类灵感,如“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水浒传中武松的醉拳。竹林七贤尽管有刘伶的醉饮,现代人不可仿效。应该遵循中医理论“饮酒饮到微醉处”,此时的感觉最好。
  可以模仿古代文人雅士曲水流觞的形式开发“曲水流觞”体验性项目,周围有丝竹演奏,领略古代酒文化的真谛。可以开发品酒项目,让游客学会品酒;可以根据竹林七贤文化,开发“竹林酒”或“七贤酒”等。
  酒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她同样展示了竹林七贤的核心资源、辅助资源及延伸资源的价值,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使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不能给游客生搬硬套的感觉。
  竹林七贤文化资源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选择其中的音乐气功养生文化、竹林文学、酒文化作为个案,运用集聚式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分析。云台山作为竹林七贤资源的背景,属于外延资源,竹林七贤文化必须与云台山景区进行捆绑开发,即把未来的竹林七贤景区作为云台山大景区的一个景点。建议对竹林七贤旅游资源的开发,尽量少建复古建筑,因为人造复古景观的吸引力没有经过历史的沉淀,其蕴含的文化价值不深厚。如曲阜旅游中对游客吸引力最强的是文化遗产景点,而人造景点吸引力最弱,另外,在满意度调查中[10],游客最满意的也是遗产景点,人造景点满意度仅为27%。
  尽管集聚式旅游开发模式能够将所有资源逐层开发,充分发挥逐级能量传递的作用,但这一模式在实践中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还要在今后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得到证实。理论来源于实践,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只有经过反复推敲的理论才是成熟的开发理论。文学名人的旅游开发模式因时、因地、因人、因境而不同。竹林七贤的特色在于其精神与现代旅游精神吻合,因此笔者提出集聚式旅游开发模式,作为对文学名人资源旅游开发理论的探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同仁关注文学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孟爱云(1976-),女,山西定襄人,汉族,东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旅游、旅游开发与规划。耿进娜(1987-),女,河北省保定市人,汉族,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教育。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2-202208338)支持。  【摘要】网络团购旅游产品作为一种迅速崛起的购物方
期刊
作者简介:苏建军(1975-),男,陕西扶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孔耀莹(1993-),女,广西南宁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何佳瑛(1986-),女,山西运城人,助教,研究方向:旅游规划;李剑锋(1979-),男,陕西合阳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  基金项目:本文受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J2011095)和运城学院教研项目(201201)共同支持。  【摘要】实训基地是培养学
期刊
第三届“中国服务”发展论坛  [编者按]  2012年8月25日,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服务”发展论坛在山东泰安举办。本届论坛以“文化引领服务,服务创造文化”为主题,继续沿着前两届论坛“前沿、理性、建设性”的思路,共同研讨“中国服务”发展的热点问题、核心问题、根本问题。会议期间诸位专家发表各自观点,本文对其中的精彩发言摘录刊登。  本届论坛登临泰山发布《“中国服务”泰山宣言》,宣言中提到
期刊
作者简介:余洁(1970-),女,宁夏银川人,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与管理。王明康(1988-),男,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经济与管理。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产、学、研三个方面构建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综合评价方法,动态监
期刊
作者简介:李玉国(1977-),男,汉族,山东沂南人,山东警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企业培训。熊晶(1981-),女,汉族,湖北鄂州人,山东警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企业管理。  【摘要】民俗修学游是专项民俗产品和修学游的结合,符合全民旅游大背景下“体验游”、“深度游”和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缓解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开发
期刊
作者简介:张广海(1963-),男,山东临沂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吴宁宁(1989-),男,山东济南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2012级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  【摘要】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文章在分析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耦合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二者的耦合关系评标体系,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
期刊
作者简介:王辉(1989-),女,山东德州人,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旅游小企业。邱继勤(1976-),通讯作者,女,重庆人,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硕士导师,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旅游小企业、旅游用地研究。  【摘要】我国入境旅游取得长足发展并呈现散客化趋势。以阳朔西街为例,通过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等方法对185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探究入境外国
期刊
作者简介:方雅贤(1979-),女,辽宁大连人,大连外国语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营销。宋文琴(1991-), 女,安徽天长人,大连外国语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方向: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大连外国语大学校级科研项目(2012xjqn51)支持。  【摘要】旅游目的地形象不仅对旅游者决策具有直接影响,对旅游目的地规划、营销和管理
期刊
【摘要】由于残疾人自身存在旅游障碍,且旅游企业对于残疾人旅游市场的开发缺乏利益驱动,残疾人旅游市场的发展比较缓慢。本文以洛阳市为例,对残疾人旅游需求进行了因子分析,从20个因子中提取出3个公因子,分别是主观因子,经济及时间因子和旅游供给因子。在分析旅游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残疾人旅游市场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洛阳市;残疾人;旅游需求;因子分析  旅游是一种主要以追求愉快和美好为目的的审美过程[1
期刊
【摘要】选取淄博市周村这一个案,通过发放网上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的方法,获取大量一手基础信息,依据数据分析信息,对社区居民对旅游业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发展的态度及其社区参与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社区参与和构建和谐社区等对策,以此促进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古镇旅游;旅游影响感知;社区参与  一、引言  古镇作为一种历史遗存,传载着璀璨的地域文化,具有多种价值。近年来,古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