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先骆《竹枝词》刍议

来源 :曹雪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30939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人卢先骆《竹枝词》今存百首,数量较多,视角新颖,惜学界关注者寥寥.卢氏诗作创造性地接受了《红楼梦》题旨:对“情”的执着与“悟”的超脱,其对人情人性的理解多有超越时代之处;在题咏原著中主要人物的同时也对其次要人物与“圆形人物”给予了多维关注.卢先骆融通小说与诗歌两种文体,沟通民间文学与士人文学,对于名著经典的传播普及有所裨益,其人其书在红学史、竹枝词发展史上均应占有一席之地.
其他文献
曹寅生于1658年,卒于1712年;祖父曹振彦,父曹玺,子曹颙,嗣子曹(頫),孙曹霑;属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旗人.曹寅家族在东北被俘为奴,随清军征战入关后,世代服务于皇室.rn曹寅在世的五十五年适逢中西文化交流和满汉文化融合的特殊历史时期,他从少年时代起就成为了康熙皇帝的内府近臣.所谓“内府近臣”,即是为皇帝当差的世袭家奴,或外放做官的家臣.在内行走于皇宫陛前,在外“呼吸会能通帝座”.
期刊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涉猎多个文化艺术门类,在对众家作品吸收借鉴的过程中,对唐寅的作品尤为关注,创作出一系列与唐寅相关联的诗文、情节和故事场景.在《红楼梦》诗文创作中,曹雪芹化用唐寅的诗文语句和情韵,并翻出新意,诗境为之陡升.在情节的建构中,从唐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中汲取灵感、抽取故事素材,不着痕迹地将之融入到作品文本叙事当中.唐寅的画作对曹雪芹亦有启发,唐寅作为吴门画派的代表,在内容、题材、人景关联和结构布局上都对《红楼梦》的图景创设有较大影响.“唐寅”似散落于文本中的文化因子,带给曹雪芹的不仅仅是文
诗与电影的关系源远流长.回溯世界电影史,法国的先锋派“诗电影”,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苏联诗电影,以及塔尔科夫斯基的诗电影等都是银幕上的美学典范.诗之于电影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形式借鉴与风格问题,而更关乎电影艺术的本体与美学,甚至是精神建构.
期刊
清明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一方面,杂花生树,草长莺飞,此时的大自然温暖而美丽,吸引着人们踏青的脚步;另一方面,慎终追远,绵绵哀思,对先人的祭奠和怀念,又让这个节令笼罩着一层浓郁的伤感气氛.
期刊
金庸武侠小说在华人世界中的影响力颇大,然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却举步维艰.目前金庸已有四部小说被翻译成英文并出版,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金庸武侠小说英译研究现状,发现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如数量和质量仍需提升,多译本研究和符际翻译关注较少,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仍需拓展,定量研究和比较研究较少,并提出未来可以符际翻译研究,人物形象研究,语料库研究等为着力点,加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以期推动金庸武侠小说英译研究,传播中国武侠文化.
期刊
美国汉学家梅丹理在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当代诗歌的研究与译介方面颇有成就.梅丹理的《易经》研究结合符号学、人类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易经》中意象的审美意蕴及其所包含的世界观、宇宙观,进而将之融入到中国当代诗歌的分析研究之中,为中国当代诗歌的研究提供了新路径.在诗歌译介方面,梅丹理特别关注中国少数民族诗人,尤其是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的诗作,他认为其诗作蕴含着“观念的音乐性”,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梅丹理的中英文诗歌创作既包含美国自由体诗的形式与风格,又借鉴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境与格局,进一步加强了中美文学文
期刊
·01·rn阿褶意识到自己存在,是因为一声惊呼—一“哎呀,我眉心怎么长褶子了?”rn这是阿褶第一次睁开眼,可它还没来得及细看镜子里的女主人和自己,就被一根手指使劲按了又按、搓了又搓,仿佛这样就能把阿褶消灭掉似的.阿褶使劲扭了扭身体,想躲到一边去.然而女主人根本不给它机会,还在阿褶身上涂了一层厚厚的粉状物.就这样,阿褶的视线完全被遮挡住了.
期刊
“一”和“九十九”放在一起,无论表示数量、体积还是力量,都会显得很悬殊.如果硬要将它们“绑”在一起,“一”大概率会被“九十九”同化,最终“消失”.这就是我读到这篇童话的题目时,油然而生的思量.这份思量的深处,是对灰兔子与白兔子对话交流时的境遇以及它生存状况的担忧.不过,开始细读文章后,我的这份担忧渐渐消失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