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看到侯麦电影的人,或者昏昏欲睡,或者会感到惊异。
比如《人间四季》系列里的《春天的故事》,女人们从头到尾都在谈话,而最让人讶异的,是她们的谈话内容,她们竟然可以把一串项链怎么从衣兜里滑落出来造成误会这种琐屑的谈话进行上许久,即便他们谈的是哲学、是康德,但那种谈话方式,那种事无巨细,那种对自我的幽微感情的重视和急于表达,都是我们日常生活里才有的,那是生活里的话语,而不是电影的话语,但经过侯麦用电影微调之后,那些日常生活场景,却变成了诗歌。
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这个专注书写日常生活之诗的人,于1920年4月4日生于法国东部的南锡,他曾是法国文学教授,随后,因为写影评,在1950年成为《电影手册》的创始编辑之一,与戈达尔、特吕弗等“新浪潮”导演一起工作。
1951年,他拍了短片《表演,或夏尔洛特和他的牛排》,但直至1959年,侯麦才拍了第一部长片《狮子座》,却遭遇商业失败。20世纪60年代初,侯麦开始拍摄他的“六个道德故事”,到70年代,六个故事陆续完成,这十年时间,人们渐渐熟悉了侯麦的电影方式,六个故事里的《我在莫德的一夜》,获得1970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和1971年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提名。
80年代之后,60岁的他,进入电影生涯全盛时期,以《飞行员的妻子》开始的“喜剧与箴言”系列里,有《好姻缘》《沙滩上的宝莲》《圆月映花都》《绿光》《我女友的男友》等许多佳作。然后是90年代的《人间四季》,这个系列是侯麦电影的顶峰,四部电影陆续进入许多重要报刊的年度十大佳片行列。
21世纪,80岁的侯麦,创作力丝毫不见减退,从2001年到2007年,《贵妇与公爵》《三重间谍》《阿斯特丽与塞拉多》依旧清新悦人。到2010年1月11日去世前,侯麦总共拍摄了53部作品,而所有的作品,都与情感有关,而且,是聪慧者的情感。
他的电影总在赞美聪慧,赞美自省,乐于描绘聪慧的人,在季节和人际的波动中感受到的人生韵味。在他的世界里,人们总在促膝长谈,不停地谈论哲学、艺术和生活细节,也不停地讲述、自剖、反省,这些谈话呈现出高度的节制和教养。因为聪慧和自省,那个世界总让人觉得年轻而有希望,清淡而令人愉快,像是被波提切利的春神花神统治着。
以流行的观点来看,侯麦电影,实在是低碳电影,他的电影,镜头技巧和剪辑都非常简单,很少有配乐,所有的镜头都只拍一次,固然是为了节省胶片,更多是他认为,不存在所谓“完美的表演”,只有第一次表演是最符合电影本质的状态。在他去世后,有人说,非常怀念“巴黎街道上,那个由三四个人组成的小小的摄制组”。但奇妙的是,他却用朴素的方式,捕捉到了自然界光影中最质朴最美且最耐得住咀嚼的一面。他电影里的秋天,光线是潮湿的、金灿灿的、带着凉味的,他的春天,似乎都能嗅到繁花怒放季节的下午那种有点靡靡的气息。
他被贴上诗意现实主义、古典主义、人道主义等等标签,其实,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当电影用尽一切手段,极力接近真实并创造出貌似真实的幻觉,却用戏剧技术的起转承合破坏了人生肌理的时候,他却在弱化电影中“制作者”的存在感,反对电影中的高度控制、高度戏剧化。他的电影,和现实的肌理完全吻合,像从生活里抽了一段,像现实中的日光,静静地铺在地上。但,就是这最平淡的日光,却分明在歌唱,唱的是人生的千头万绪、莫名涌动的暧昧情愫,就人们回头顾盼时的难言况味,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足够聪慧,才能生发出所有这些余味。
比如《人间四季》系列里的《春天的故事》,女人们从头到尾都在谈话,而最让人讶异的,是她们的谈话内容,她们竟然可以把一串项链怎么从衣兜里滑落出来造成误会这种琐屑的谈话进行上许久,即便他们谈的是哲学、是康德,但那种谈话方式,那种事无巨细,那种对自我的幽微感情的重视和急于表达,都是我们日常生活里才有的,那是生活里的话语,而不是电影的话语,但经过侯麦用电影微调之后,那些日常生活场景,却变成了诗歌。
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这个专注书写日常生活之诗的人,于1920年4月4日生于法国东部的南锡,他曾是法国文学教授,随后,因为写影评,在1950年成为《电影手册》的创始编辑之一,与戈达尔、特吕弗等“新浪潮”导演一起工作。
1951年,他拍了短片《表演,或夏尔洛特和他的牛排》,但直至1959年,侯麦才拍了第一部长片《狮子座》,却遭遇商业失败。20世纪60年代初,侯麦开始拍摄他的“六个道德故事”,到70年代,六个故事陆续完成,这十年时间,人们渐渐熟悉了侯麦的电影方式,六个故事里的《我在莫德的一夜》,获得1970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和1971年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提名。
80年代之后,60岁的他,进入电影生涯全盛时期,以《飞行员的妻子》开始的“喜剧与箴言”系列里,有《好姻缘》《沙滩上的宝莲》《圆月映花都》《绿光》《我女友的男友》等许多佳作。然后是90年代的《人间四季》,这个系列是侯麦电影的顶峰,四部电影陆续进入许多重要报刊的年度十大佳片行列。
21世纪,80岁的侯麦,创作力丝毫不见减退,从2001年到2007年,《贵妇与公爵》《三重间谍》《阿斯特丽与塞拉多》依旧清新悦人。到2010年1月11日去世前,侯麦总共拍摄了53部作品,而所有的作品,都与情感有关,而且,是聪慧者的情感。
他的电影总在赞美聪慧,赞美自省,乐于描绘聪慧的人,在季节和人际的波动中感受到的人生韵味。在他的世界里,人们总在促膝长谈,不停地谈论哲学、艺术和生活细节,也不停地讲述、自剖、反省,这些谈话呈现出高度的节制和教养。因为聪慧和自省,那个世界总让人觉得年轻而有希望,清淡而令人愉快,像是被波提切利的春神花神统治着。
以流行的观点来看,侯麦电影,实在是低碳电影,他的电影,镜头技巧和剪辑都非常简单,很少有配乐,所有的镜头都只拍一次,固然是为了节省胶片,更多是他认为,不存在所谓“完美的表演”,只有第一次表演是最符合电影本质的状态。在他去世后,有人说,非常怀念“巴黎街道上,那个由三四个人组成的小小的摄制组”。但奇妙的是,他却用朴素的方式,捕捉到了自然界光影中最质朴最美且最耐得住咀嚼的一面。他电影里的秋天,光线是潮湿的、金灿灿的、带着凉味的,他的春天,似乎都能嗅到繁花怒放季节的下午那种有点靡靡的气息。
他被贴上诗意现实主义、古典主义、人道主义等等标签,其实,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当电影用尽一切手段,极力接近真实并创造出貌似真实的幻觉,却用戏剧技术的起转承合破坏了人生肌理的时候,他却在弱化电影中“制作者”的存在感,反对电影中的高度控制、高度戏剧化。他的电影,和现实的肌理完全吻合,像从生活里抽了一段,像现实中的日光,静静地铺在地上。但,就是这最平淡的日光,却分明在歌唱,唱的是人生的千头万绪、莫名涌动的暧昧情愫,就人们回头顾盼时的难言况味,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足够聪慧,才能生发出所有这些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