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椰雕融入乡村美术课堂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c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蒲公英行动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民间美术进课堂,通过对海南文昌本土艺术资源的发掘,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采用美術的方式,用真正的艺术教育唤醒当地孩子的梦想,引导学生发现本土的特色文化,培养乡村孩子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树立他们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海南椰雕;乡村美术课堂;“蒲公英行动”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椰雕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Hys2019-249)研究成果。
  在经济高速发展且发达的城市,随处可见的绘画班是美术教育普及的信号灯。但是,对于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教育是稀有物,美术教育更是奢侈品。审美的缺失,无疑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眼睛中少了发现美的元素,世界就仿佛失去了色彩,心理问题也会层出不穷。
  一、“蒲公英行动”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中提出:“鉴刺戟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
  “蒲公英行动”正是致力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偏远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美育教育,通过与地方行政部门、教研员沟通,进行田野调查、乡村艺术教育,注重保留传统的农耕文化、生活方式,传递民族记忆与价值观,提升孩子们的文化自信,为了共同的“中国梦”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让每个学生做到“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蒲公英行动”十五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乡村学校实行公平而优质的艺术教育,主要依靠志愿者、乡村教师和当地教育行政领导及校长。只有通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才能看到原野上盛开蒲公英。因此,对“蒲公英行动”种子教师的培养,是“蒲公英行动”进入新阶段保持项目推进的保障。
  2018年“蒲公英行动”项目将在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通过地方文化土壤和民间美术传承,播撒、培育蒲公英种子,力争使用有限的经费、有活力的团队,在新的发展时期和条件下,推进“蒲公英种子培训项目”,奋发图强,创造奇迹。活动的目的就是给那些边远地区乡村的孩子带来艺术教育的机会,在特别偏远的农村地区,师资条件以及艺术教育机会非常缺乏,“蒲公英行动”其实是通过这些志愿者的活动,给当地的乡村教师带来示范性作用,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在活动的过程当中,这些孩子也能够得到一种心灵的塑造,这就是美育的作用,所以如果艺术作为一种知识和技能去教学的话,不能真正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影响,这也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所以在进行教育的同时通过他们自己的双手和他们创造的作品也同样使他们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发生改变,这恰恰就是艺术的功能和作用。
  二、考察挖掘文昌本土文化艺术资源
  “蒲公英行动”,就是要让乡村孩子通过艺术教育成为胸怀梦想、自信成长的人。“蒲公英行动”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民间美术进课堂,所作所为就是做着这样一件事情,用真正的艺术教育唤醒孩子的梦想,树立对自身文化的认同,由自信走向自强。
  “蒲公英行动”夏令营活动是从2016年暑期开始的,分别在5个地方。2017年在9个地方,2018年是12个地方,今年有15个地方。笔者参加的“蒲公英夏令营活动”是在著名的“椰乡”——文昌。
  行动,有一个重要的理念,那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生长环境当中这些艺术来使孩子们有所改变,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很多时候就是要打动孩子们的心灵,所以在开展夏令营活动之前,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详细了解了文昌的各种民间艺术。
  我们公益行动所做的就是要让艺术真正发生在孩子身边,使艺术真正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影响,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那就是“非遗文化进校园,民间美术进课堂”,如果能够做好的话就可以使艺术教育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我们并不否定高雅艺术、经典艺术的价值,但是如果说要进行乡村艺术教育,就必须从孩子们的内心出发,从他们身边的东西出发。非遗民间美术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我们的文化财富,所以国家特别强调在基础教育当中,一定要注意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
  非遗与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我们祖祖辈辈日常生活中就是运用这些东西来生活的,所以这也是一种文化财富,所以国家特别强调在基础教育当中,一定要注意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实际上跟“蒲公英行动”的民间美术进课堂理念不谋而合。
  三、利用文昌地方文化资源组织美术教学和创作
  椰雕在海南文昌家喻户晓,它是本地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也是本地人经常接触到的艺术品。笔者通过查阅各种关于海南椰雕的文献资料,对椰雕有了初步的了解,又到位于海口骑楼老街的椰雕工作室,对海南椰雕省级传承人吴名驹进行了拜访。
  俗话说,“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椰子半东郊”。为了更好地推进“海南椰雕艺术”课程,笔者到东郊椰林进行考察,走访椰子工艺品加工厂(图1),捡到了许多形态各异的椰壳碎片、树枝和木板,给课程提供了很多素材。
  创作时,学生大多遵循“依形而作”这个原则,综合运用各种自然资源,例如,树枝、干草、干花。在课间,笔者经常带领学生们到大自然中寻找各种素材,引导学生从平凡中发现美,体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联系。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原以为这个椰雕课程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比较有难度,但经过这次活动,笔者对这群热爱绘画的孩子刮目相看, 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敢于尝试的勇气,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课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学会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且综合运用美术学科及跨学科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图2和图3是此次活动完成的部分椰雕创意作品。
  此次行动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民间美术进课堂,通过对本土艺术资源的发掘,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采用美术的方式,用真正的艺术教育唤醒孩子的梦想,引导学生发现本土的特色文化。“蒲公英行动”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认识本土的优秀文化,感受本土艺术文化的多样性,而且能切身体会到美术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更能培养他们对家乡和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参加这次的“蒲公英行动”,笔者有很多感触和收获,并且更加坚定走教师这条道路的决心。   四、使其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
  儿童美术理论专家胡晓珮说:“儿童所身处环境中的一切,如建筑、音乐、礼仪、审美取向、生活方式等,就如同土壤、气候之于植物,都作为文化要素在时刻影响着他们并形成观念、态度与意识,内化为生命的一部分。”
  “蒲公英行动”推动非遗文化民间美术进课堂,要做真正的公益行动艺术教育,要做到这三点:第一,坚持从本土文化资源出发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孩子认为艺术是离他们非常遥远的在象牙塔里面的东西;第二,是要培养更多的乡村教师,使他们成为“蒲公英行动”的种子教师,帮助更多的种子教师建立美丽的学校,而这些只能靠那些真正的乡村教师才能做到,所以一定要培养蒲公英的种子教师;第三,通过推动学校美育环境建设,让美育“看得见”,发挥艺术的真正作用。
  回望“蒲公英行动”,丰富多样的民间美术教育已将传统文化镌刻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其实,“蒲公英行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当地人的一些观念。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展艺术教育并强调引入现代艺术教育理念和方法,孩子们的这些作品不仅仅只是完成,它还有一定的视觉效果,真正意义上使这些作品能够对他们的心灵产生影响。类似的艺术活动并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它起到塑造心灵、美化环境的作用,所以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的作用就是塑造孩子们的心灵,帮助孩子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使其走向文化自强。
  参考文献:
  [1]苏欢.“蒲公英行动”:乡村儿童民间美术教育探索之路[J].民艺,2019(2).
  [2]陳卫和.农村孩子也有夏令营[N].美术报,2018-11-24(014).
  [3]段鹏.通过乡村美术教育致力于文化传承:“蒲公英行动”的使命与责任[J].美术,2018(7).
  [4]明跃玲,彭继媛,徐媛.论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以湘西地区民间美术校本课程“蒲公英行动”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7).
  [5]谢丽芳.薪火传承中的“蒲公英行动”:以美术教育促进民族地区学校多样性文化的传承[J].中国美术,2014(5).
  [6]蒙乐生,胡亚玲.“天南贡品”:海南椰雕[J].今日海南,2008(10).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色彩能感染人的不同情绪,是大脑对色彩的一种心理反应。在艺术作品中,色彩是最具表现力的视觉元素之一,它能够迅速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从而引起观赏者伫足,发现作品中的美。所以,创作者往往在色彩的表达上更加倾注自己的内心情感,通过作品中的艺术语言与观赏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关键词:色彩;情感;表现力  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客观的,同时也因个人的主观感受不同而存在差别,当人们
期刊
摘 要:20世纪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以其独有血肉风格的肖像画引人注目,他有意将传统人像作品扭曲血腥化,令绘画对对象丧失五官面目,无法辨识,不能称之为人。许多受众将此风格归于世界大战的创伤印象,但文章认为不尽然,其风格养成一方面源自童年经历,一方面来自对人的重新探索。  关键词:培根;肖像画;血肉;自我探索  英籍爱尔兰艺术大师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20世纪现代艺术浪潮中坚
期刊
期刊
摘 要:印象派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流行于法国画坛的一种艺术流派,它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是一场伟大的色彩革命。印象派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它改变了西方绘画几百年以来不变的室内灰黄色调,重新定义了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使得色彩不再单纯地依赖素描关系去为结构形体服务。提到印象派,人们不难想到丰富的色彩和绚烂的光影,此外,在印象派作品中读到的更多是时间的定格与流逝,尤其是印象派独特的绘画
期刊
期刊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来临,我国基础教育价值观与教育知识观也正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美术学科的教学方式也应随之进行调整或改变。为此,美术学科将“像专家一样思考”的教学理念融入实际教学,并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出“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文章将从艺术家创作过程的不可复制性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要求两个角度来具体分析《课标》中所举教学案例的有
期刊
摘 要:《五牛图》作为故宫博物院现存的珍品之一,被当代中国视为“镇国之宝”,可见其价值不菲,艺术价值不朽。善书善画的韩滉传世的作品仅《五牛图》一幅,五牛从形态到品种各不相同,富有趣味。文章试着从《五牛图》的画面去探寻韩滉的创作心境以及画面背后的深意。  关键词:韩滉;《五牛图》;图像分析;艺术价值  一、《五牛图》的现存状况  北京故宫博物院集明清两代皇宫收藏,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
期刊
摘 要:从某种程度上讲,梦境对绘画有特殊的意义,梦与画有着内在联系,它们都源于人的潜意识。梦中含有符号性的“隐意”,这种“隐意”背后的潜意识所显露的思想,体现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艺术家利用绘画的形式将“隐意”中所反映的心理活动进行艺术再现。  关键词:潜意识;梦境;米罗;隐意  绘画是画家潜意识中梦境的再现,文章通过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的相关理论,探讨梦与画作为人的精神产物,存在哪些内在的必然联系,
期刊
摘 要:莫兰迪的绘画总是让人有一种安静与沉思的感觉,仿佛时间与空间都停滞在画面中,浅灰色调与简洁的几何形物体,一束光线倾斜,找到微弱的差距与变化,使画面形成独立的世界,这是他的一种特有的观察方式,也是继19世纪以来,对传统静物画的新的诠释。画面没有逼真的花卉与果实,莫兰迪笔下的静物显得粗糙、笨拙,使观众能够观看到一件事物最本源的样貌,这便是莫安迪的艺术世界。文章着重讨论莫兰迪艺术的发展受塞尚、立体
期刊
作者简介:   张超,硕士,湖南工艺美术职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陶瓷工艺与设计方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