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促进个人完美与社会和谐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ai3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改进”项目,由教育部师范司委托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牵头项目设计与专业指导,与广西、云南、贵州、新疆、重庆五省(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应培训机构组成的专家团队共同具体实施,自2011年以来,已围绕上述五省(区、市)的250所农村小学开展了“整校推进”模式的项目设计及试点。期间,通过追踪研究了解项目的开展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今年4月结束的调查结果显示,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学校氛围的改变,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学生间的同伴关系均较项目实施前有明显改善。项目所着力促进的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特别是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也较项目实施前有明显改进。项目不仅积极回应了新时代对基础教育全面育人的要求,而且经过五年的实施,也在学校层面探索出了开展社会情感教育的有效模式。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连,回应时代主题,应对社会发展需要,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21世纪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对教育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加速教育发展,促进公平、普及以及提高质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发展任务。与此同时,教育自身的变革与创新也势在必行。教育能否为年青一代奠基,使他们适应充满变化的21世纪,并成为21世纪的主宰,积极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这个问题成为对教育的时代叩问。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保障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重要的社会发展任务。于教育而言,教育必须与此相适应,既要不断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知识水平,也要着力丰富教育内涵以此提高国民向往并能够达成享有美好生活的能力。这一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以人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方向,不仅注重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关注人格品质、情感质量、责任意识和美好生活能力等有助于社会文明与和谐等精神层面提升的元素。
  回应这个时代发展的要求,基础教育如何用“更好的教育”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拥有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奠定基础?这需要基础教育变革,丰富教育内涵,扩大质量概念,以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充分、协调地发展为核心,关注学生人格品质、情感质量的发展。而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西部五省(区、市)试点实施的 “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改进” 项目,旨在通过学校的改进与变革,加强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和全面发展,正是积极回应了新时代对基础教育全面育人的要求。
  进入21世纪,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SEL)是世界范围内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学生适应21世纪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工作的重要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活动,也是当下体现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学生全面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大量的研究不断指出,教育不仅要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也要促进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例如,201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其成员国内所开展的社会情感学习的研究、实践以及政策进行了综合调查研究,指出儿童需要获得均衡的认知和社会情感能力,两者相互作用并相互加强,才能进一步提高儿童未来获得成功的可能性。研究也指出,教师和家长通过改善与儿童的关系、创设学习与体验的机会,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社会情感能力。[1]
  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改进”项目在广西、云南、贵州、新疆、重庆五个省(区、市)的250所农村开展“整校推进”试点的基础上,也在全国东、中、西11个省的275所小学开展了推广实验。项目所传达的理念和实施模式,得到了试点学校的认同。即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首要,以校长、教师培训为抓手,通过提升校长领导能力和教师开展社会情感教育教学的能力,改善学校氛围,密切家校关系,使学校内外形成“儿童为本,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人际关系与积极氛围,帮助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发展所必需的对自我、对他人、对集体的认知与管理的意识、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信心和责任意识,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有效地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促进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社会情感发展目标,即形成促进学生认识和管理与自我、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的态度、知识和能力发展的三项六维的发展目标:
  第一项是构建与自我的关系,由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两个维度构成。自我认知是指觉知自己的情感、兴趣、价值观和优势,认同自我发展的积极品质,保持充分自信,分为自知、自信和自尊三个层面。自我管理是指要形成调节情绪,调适压力,积极反省,具有坚韧的自我意志品质和进取心的能力。
  第二项是构建与他人的关系,由他人认知和他人管理两个维度构成。他人认知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能够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态度、情感、兴趣和行为,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理解差异。他人管理则是形成人际交往技能,包括能够尊重差异性,有效化解冲突,建立并维持友善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三项是构建与集体的关系,由集体认知和集体管理两个维度构成。集体认知是指认同集体价值观与集体行为规范,具有集体归属感、荣誉感,正确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集体管理是指形成遵守集体规范,调适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明确个人在集体中的权利与责任,表现出团结、合作、承担责任等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在实施途径的制定上,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也对项目实施地区开展了实证研究,充分了解学生社会情感发展的现状,分析学校制度与管理、课堂教学、学校氛围、家校合作等相关影响因素,并为项目后续开展监测和追踪研究确定了基线工具。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按照整体的、系统的、协同的设计模式,由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家长与学生的彼此协调和互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教授社会情感技能,解决“知不知”的问题;通过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改进,为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提供实践的土壤,解决“会不会”的问题;通过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和促进家校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为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解决“持续与否”的问题;形成了推进學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家校共育、整校推进的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模式。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在实施中围绕着校长和教师能力提升、教学改进与校本课程实施、学校氛围创设和家校合作六个方面,开发项目资源,开展逐级培训,推动项目学校实施全面综合变革:
  第一,关心型校长领导力的发展。校长提升个人社会情感能力,转变思维方式,学会关心,积极关注他人,营造相互信任、合作的参与机制,创设积极组织。
  第二,教师基于社会情感的教学能力提升。提升教师自身的社会情感能力、幸福感、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满意度,有效规划个人专业发展,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
  第三,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开设。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学校实施由“喜欢我自己”“新开始”“向目标迈进”等七个专题组成的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提供全面系统的课程教学材料和资源,组织专业培训和集体教学研讨活动。
  第四,社会情感学习的学科教学融合。在课堂中营造积极参与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体验,感受积极情感的魅力,并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与自己、与他人及与集体的情感关系问题。
  第五,积极、开放、包容的学校氛围建设。包括安全有归属感的物质环境、激励参与的学习环境、信任和谐的人际环境、自信尊重的情感环境、合作交流的校外环境等。
  第六,接纳与尊重的家校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学校为家校合作创造平台,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组织家长专题讲座、邀请家长到校参加社会情感学习专题课程和集会活动,主动与家长建立联系,促进家长参与子女的教育。
  在教育部以及各项目省(区、市)行政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在国家级、省(区、市)县级专家团队和项目学校的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完成了一系列试点活动。包括對相关理论的梳理、“十本一套”(社会情感学习系列手册)培训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四级培训团队的建设及培养、项目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持续培训、学校管理改进方案的制定以及落实。五年的试点对项目学校的学生发展、校长能力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校整体的改进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今年4月结束的追踪调研中,五个县250所农村试点小学校中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包括自我认知、集体认知、情绪管理和处理与同伴间的关系)明显好于非项目学校。试点学校中学生对于学校友好及支持氛围的感受、对于师生关系及家庭亲子关系的感受也明显好于非项目学校。在对其中一个项目县试点学校468名学生连续两年的追踪调查中发现,他们的“三项六个维度”社会情感能力都在逐年提升。在对相关影响因素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分析中发现,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以及学校支持性氛围和制度更有助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
  促进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是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协调发展、为其未来奠定发展基础的重要任务之一。2017年,OECD开始研究制定“社会情感能力”国际评价框架,旨在对其成员国内10岁和15岁的学生进行测试,其结果将用于帮助家长、教师以及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如何提供支持、促进他们的发展。[2]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近期发布的面向2030年“青少年行动计划”中着重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强调对提升占全球人口25%的青少年的知识技能教育的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也强调教育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本文希望通过对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改进”项目实施经验的介绍,能够为更多的学校和地区探索、开展社会情感教育提供些许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OECD.Skills for Social Progress: The Power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 [EB/OL]. OECD The study on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 2015/ [2018-10-19], http://www.oecd-ilibrary.org/education/skills-for-social-progress_9789264226159-en, 14.
  [2] OECD.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 Well-being, Connectedness and Success [EB/OL]. OECD The study on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 (2017-12)/[2018-10-19], http://www.oecd.org/education/ceri/thestudyonsocialandemotionalskills.htm, 30.
  (作者:1.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2.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办公室教育处教育项目专家)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其他文献
编者按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强教必先强师,教师强才有教育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愈发重要。9月,中
期刊
成教(函授)以自学为主,面授学时少,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差,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是主讲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函授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总结了一套
近年来,广播新闻不断求新求变,以适应新的竞争态势和社会需求,但是,从总体上看,广播新闻的弱势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原有的一些优势正在消失,原有的一些劣势更趋明显,听众
摘要:结合电力企业的特点,借助大量数据,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查找出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作者简介:韩青梅(1971-),女,山西河津人,山西运城供电公司变电运行工区,工程师;李佳(1977-),女,山西芮城人,山西运城市电力开发总公司,助理工程师
在中国加入WT0,国内电视传播界集团化趋势更加明显,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西部电视传播的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而对西部电视传播发展方位的问题探讨,也就具有了
自2008年以来,在员工培训工作中,吉林省农电有限公司吉林城郊分公司按照“创新、规范、提升”的要求,不断深化“两个转变”,加强“三个建设”,观念转变,完善对培训工作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