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着的美丽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e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缘起
  我在执教《我若为王》时,过程颇为顺利。当在黑板上补充完如下板书:“奴才的表现(现象)→我生活在奴才中间,我是奴才的首领(本质)→不留奴种在人间(卒章显志)”后,学生出现了欣欣然的脸色,似乎一堂课的任务终于完成了。我知道学生思维将进入停滞状态,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刮起头脑风暴。
  
  二、过程
  (一)师作者认为“生活在奴才中间,做奴才的首领”是“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所以要将所有奴才,痛下杀手,一律格杀勿论。可见,在作者看来,奴性导致了王权。读完这篇文章,我始终有一个疑问解不开,抛出来,请教在座各位同学:究竟是奴性成全了王权,还是王权产生了奴性?请独立思考片刻,然后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生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是对的,因为奴才的世界、奴才们的存在,导致了王权的至高无上,居高临下。
  生我不完全认同上述观点,我认为是王权的存在,王权的至高无上,强化了百姓的奴性意识,使百姓越来越像奴隶,而不是一个平等的人。
  生我认为在讨论王权和奴性关系时,两者不能割离,却是要紧密联系,是王权的统治强化了奴性,奴性助长了王权。(全班鼓掌)
  师同学的掌声,表明了大家的态度,对于文本,我们既要尊重作家,但又不迷信权威,要谈出“自我“,这是阅读文章的应有之义。这也应合了我们的“和而不同”的校训。
  (二)师这篇文章写于上一世纪四十年代末,如今我们已跨入了新世纪,你觉得还有阅读的必要吗?你不要忙于回答,先思考下面的问题:你见到或看到过类似于文章中的现象吗?
  生电视电影中到处都是宫廷戏,听到的都是“朕”、“皇上”、“奴才”、“嗻”等等,正是有哲学家说过:“皇帝并不可怕,……怕就怕在没有了皇帝,却还存在着隐性的皇帝制度的残余!”我认为这现象是让人担忧的。
  生《阿Q正传》中写到阿Q被官府所抓要过堂审问,看见官府的公差,两腿打抖,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现在有些人也一样。
  师那么,你觉得你自己身上是否存在王权思想或奴性意识呢?能否举一举例。
  生我觉得我有王权思想,因为每当我读书累的时候,就幻想有一天,终于出人头地,当上什么长,然后一呼百应。
  生我不知道我这种思想是不是具有奴性思想,就是见到有名的人,我就心口跳得特别快,甚至腿也打抖;后来心想,他是人,我也是人,我为什么要害怕呢?
  师由于时间关系,不允许大家进行自我批判了。但我想,如果我们平时能养成既作批判者,又作反思者的习惯,那无疑会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三)师要面对王权,面对奴性,你觉得应该怎样办?用一句话概括。请同学们思考片刻,然后交流。
  生让民主真正走入百姓人家。
  生铲除王权存在的土壤。
  生反对人治,走向法治。
  生健全人格,做一个大写的人。
  (四)师(总结)鲁迅先生曾在《灯下漫笔》中说过,中国的历史可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就是说,老百姓想做或正在做的身份,始终是“奴隶”,尽管先生是针对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社会而言,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在我们的灵魂的某一角落里是否还隐藏着“王权”、“奴性”的思想,我们的社会是否还有着“王权”、“奴性”存在的土壤呢?面对这一些,我们该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留待同学们课后思考。
  
  三、反思
  帕斯卡尔说过,人的全部尊严来自于思考的力量,他又说,人是一枝脆弱却有思想的芦苇。因此,让学生学有思想,始终应是语文课堂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拓展这一目标呢?
  首先,聚焦文本是拓展学生思想的起点。只有对文本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才有可能向更深处拓展。《我若为王》为例,在引导学生把握杂文的基本特征,体悟文本语言,认知文本基本内容后,学生具备了思想飞跃的基础后,通过导引学生思想的溪流才有可能变成一条大河。其次,拓展目标要明确。“拓展,是思维活动的扩张,如增强思维深度,扩大思维广度等,是扎扎实实的拓展,如此,深读一句话可能比上网6小时更具拓展性”(陈军,引自《语文学习》2005.4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我若为王》作为一篇杂文,认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便成为本文的必然目标;不满足课文现有思想,不断地超越,应该成为师生课堂上的共同追求。因此,引导学生超越文本,思考社会,反思自我,争做批判者和反思者,是十分有意义的。其次,拓展时机要恰当。高尔基曾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燃烧,也可以熄灭。同样,在课堂中,学生的思想是燃烧,还是熄灭,常常存乎教师的一念之间。因此,教师需要有敏锐的头脑,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点亮学生的智慧之光,让思想之火燎原,从而展示思考着的美丽。
  [作者通联:浙江嵊州二中]
其他文献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评议文章】黄伟《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几个问题》,原载《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3年第7期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内容研究关涉这样几个问题: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何以成为问题?在何种意义上、在哪个层面谈论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语文教学
地点:枣庄舜耕中学   时间:2012年12月1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我们今天学习一首散文诗,鲍尔吉·原野的《静默草原》。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能够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草原,大家说一下可用课文里面的哪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草原呢?观察一下课文。(指向生1)好,请你来。   生1:辽远而苍茫。   师:辽远而苍茫,这是一个短语。一个关键词,你已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的“梳理探究”中安排了“奇妙的对联”的梳理探究内容。在引导学生进行这一内容的梳理探究中,我深深地感到:初高中教材不衔接,真是教学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引导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和要求时,免不了要引导学生明白:对联上下两句相应位置的词性相同或结构相同才能相对(还有别的要求,此处暂不涉及),如名词与名词相对,动词与动词相对,形容词与形容词相对……或者偏正短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这里包括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与学习者的生活)一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它也是衡量现实教育成败的一把最好的尺子。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对生活世界作了深入的论述,他认为:生活世界具有先在的给定性,是“直觉地被给予的”、“前科学的、直观的”、“可经验的”人之存在领域。可见,生活世界包括人之生活全程。要谈“语文教学内容”选择问题,理应绕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要选定语文教学内容,
在愤而辞去彭泽县令的16年后,57岁的陶渊明写成了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桃花源诗并记》。有趣的是,以田园隐逸诗的杰出成就而被唐宋文人推崇备至的陶渊明,这次却做了件傻事儿:160字的诗,竟然配置了320字的记。偏偏这记,具有夺目的绝世风采,让太多的人,见了它便心满意足,不再有心思去关注诗歌本身了。  此种“喧宾夺主”行为,当然是陶渊明故意为之。因为,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情感的自我化和内容的诗意化,往往给
本文试从教师、学生、课堂三个视角探讨《论语》教学在语文课中承担的角色以及《论语》选读的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呈现的语文味,寻找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既能体现选修内容的侧重点,又能守住语文教学之根本。  一、教师视角:寻找需要“教”的契合点  在实际课堂教学《〈论语〉选读》时,教师总在“文言”“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绞尽脑汁设计课堂,往往是走得艰辛,效果甚微。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论语〉选读》
语文课该如何教,或许各人有各人的方法。我的观点是,多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用成串的问题,引领着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前行。前三篇文章中探究的身份、细节和关键词等三大抓手,如果不将其设计成有价值的问题,不能让这些问题形成有效的问题串,那么再好的抓手,也拉不动思维淤塞的课堂。好的问题,是开启思维闸门、清除思维淤塞的最理想工具。   好的问题从哪里来呢?课堂上的临时生成固然重要,教师在备课中的精心预设也必不可
现行《外国小说欣赏》教材中,有些属于现代小说,如《墙上的斑点》《沙之书》等。而现代小说不像大家所熟悉的传统小说那样,它往往没有典型的人物形象,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的环境描写,没有传统的表现手法等,鉴赏现代小说应该转换自己的阅读观念,突破原有的鉴赏定势,改变已养成的欣赏习惯,用现代人豁达的胸怀去接纳它们;并认真细致地研读作品,寻找和发现其特色,并对其中的重要章节、段落、细节和词句等进行琢磨与
2014年第10期《语文教学通讯》(B刊)刊发了李华平老师的长文《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教学课例》。该文批评韩军老师的《背影》课例严重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道,成为哲学课、美学课、生命教育课,呼唤语文教学回归自己独有的使命。该文在学界产生重大影响。2015年1月份、2月份《语文教学通讯》(B刊)与《新课程研究》共刊载了4篇批评韩军老师的文章。笔者以为,这些批评有其合理之处,对语文
《阿Q正传》以其深邃的思想、娴熟的技巧、独特的风格赢得世人的喜爱和赞赏,被誉为“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美国学者夏志清语)。大名鼎鼎的阿Q不仅是中国现代小说人物画廊里的精品,也是揭示人类普遍心理弱点的精神典型。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谈不完的。小说刚一问世就产生了巨大反响,立刻在文坛上刮起了一股“阿Q旋风”。无论是文艺界人士,还是普通读者都对这部杰作异乎寻常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