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5年报业遭遇经营拐点后,发展数字报业就成为传统报业的最优先选择,但与数字化探索的热情比,数字报业发展成效还乏善可陈。正如管理学家德鲁克说的,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争,而是商业模式之争。我们认为,当前数字报业发展的瓶颈就在于对其商业模式认知的模糊与成功经验的缺失。
传统报业的式微是因忽视媒介市场网络化的现实。报业遭遇经营拐点的根本原因在于报业固守传统的商业模式而无视数字化、网络化对传播经济规律的冲击,低估了在数字背景下资讯的海量和受众主体性的崛起对传统的受传关系的改变程度。在 “碎片化”的受众市场面前,单一报纸的内容生产能力(或影响力)是渺小的,即使是报团,如果在生产的内容结构和内容的生产模式方面未有相应的调整而想固守传播产业链中的“内容提供商”的位置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数字传播环境中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已经彻底的打破了几大传统媒体主宰传者市场的格局,多媒体融合趋势促使传播机构“混业经营”,报纸、电视等传媒的传统商业模式已逐渐被“消解”和“入侵”。就报纸而言,内容的“二次销售”模式已难以为继,因为数字环境中,报纸的内容已被其他数字媒体轻易取代(复制),信息接受渠道的多元化也给了受众更多的选择。
数字报业是网络经济的有机组成。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关系。它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Internet和移动互联网)、数字存储、传输技术基础之上,以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网络产品为主要内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与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快捷性,高渗透性,自我膨胀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可持续性和直接性。
所谓数字报业,是以“数字化”为引擎的在媒介定位、发展方向、组织结构、管理手段、经营方式、盈利模式等诸方面对传统报纸的全方位的战略升级和产业再造;是建立在对传统媒体业务和新媒体业务结合、整合、融合的基础上,实现报业核心能力与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建构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内容产品采集、存储、编辑、制作、发布、增值服务的业务架构,进行多种媒介形态的内容产品的开发、组合和销售,是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重塑。从技术层面来看,数字报业就是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信息生产、传播的经济形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手段来对传统报纸以铅字生产、以纸质传递的业态的全新改造和提升,数字报业的介质技术、显示技术和传播技术都是以数字、网络、多媒体为代表的新型的信息技术来支撑的。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从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变革的实质其实就是打破报纸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确立以网站、手机(彩信和WAP)、PDF电子报和手持阅读器等新媒体为主、纸介报纸为辅的数字化资源配置方式。这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甘尼特报团等成功的数字化改革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因此,从本质上来分析,数字报业完全符合网络经济的所有主要特质,是网络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数字报业发展应借鉴成熟的网络经济模式。网络经济从发轫至今,蒸蒸日上,就是因找到了成功的商业模式。互联网企业千千万,各有各的经营之道。有人总结出网络经济几种到十几种模式,我们认为,“3种模式说”概括得比较精当,即广告赢利、销售赢利、渠道盈利。广告赢利是指网络作为媒体,靠帮助广告主制作或者发布广告来获得收入,如新浪等门户网站的运营;销售赢利是企业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产品或者帮助生产商销售产品来盈利,这以阿里巴巴、淘宝网、慧聪网等代表;渠道盈利是企业搭建通往用户的网络渠道,通过渠道服务来获得收入,如流行的SNS社区、即时通等。当然,从实操层面看,各类网络平台在经营中的模式多表现为以主导兼营的形态。
数字报业的“奶酪”在哪?作为网络经济的有机部分,理论上,数字报业应该遵循网络经济的商业规律。无论是把网站、电子报(网络版)、阅读器作为数字报业的呈现形式,还是将手机视为未来重要的终端,广告盈利无疑是数字报业最可能的选择,其他相关的增值服务赢利突破的方向。
广告赢利模式是互联网从Web1.0时代到今天Web2.0一脉贯穿的主要商业逻辑。网站靠内容聚集注意力而实现二次营销的目的。内容为王是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价值所在。“内容为王”模式下形成了多种商业形态,包括有自己做内容(新华网)、买内容(新浪网)、搜集内容(奇虎网)、用户贡献内容(博客、论坛),或者仅仅提供内容索引(百度、google),等等。这类网站往往是以综合门户或专门性门户为主要业态,靠生产、整合内容的能力聚集人气。
做内容本是报纸的专长,因此,几乎所有的报业集团和有实力的其他报纸很早就开设了自己的网站,可为何这类网站的广告不尽人意?这里可能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点击率门槛问题,像传统报纸一样,获取广告的基础是一定的发行量和传阅率,数字报业的经营网站时必须达到一定的点击率门槛问题,否则,即使内容丰富也不能转化为广告收入;二是定位问题。除三大中央报团外,我国其他报团(报纸)都是地方性的,他们的新闻门户在内容整合能力上远逊于人民网、中国经济网和光明网,在内容几乎免费的环境中又如何与全国性的门户网站(如新浪等)如何去竞争?我们认为,关键是做好定位,在地方性、专门性和专业性上做文章。在这点上美国甘尼特报团数字化经验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借鉴。他们强调“更加全面, 细致、深入地报道极其“本地化”的新闻,各子报将在网站上建立本地社区子网站,报道各社区发生的新闻事件”。
作为网络重要的商业模式,销售赢利和渠道盈利其实反映的是网络的服务价值。除了广告外,数字报业要赢利同样可走其他服务增值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不要简单的将数字报业定位为“数字内容提供者”,而应是“综合信息服务商”。
一般看,在销售赢利模式下的网络公司的核心价值是商品,是对线下资源的整合能力。同时,我们认为,信息本身也是商品,许多从事内容生产和传播的网站就靠将线上资源库(内容、观点、商业资讯和服务类信息)包装为可出售的商品,成功盈利。如新华网靠强大的内容生产力占据价值链的上游,华尔街日报网靠财经类的权威观点(资讯)开展付费阅读业务,新浪等门户开展各类SP业务,等等。当前,数字报业在手机报(彩信版)普遍赢利也是数字报业成功转型的范例。此外,通过多种数字平台,数字报业如能依靠报纸多年做分类广告信息的经验和资源,转型做相关的信息服务,甚至是电子商务未尝不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我们关注到,江南都市报“网上商城”就开始了这种尝试。
“人气”和互动是Web2.0时代的主题。基于人与人的沟通和社交需求建立起来的“人气”是社区、即时通等网络平台是其渠道赢利模式的根本。从以即时通发家的腾讯QQ到一大批SNS社区,虽多数还在盈利线上挣扎,但不少得到了风险投资的青睐。渠道赢利模式的核心价值是“人气”资源,凡是聚集到“人气”并策略性的运作好这个“群”的网企就能够成功。有了人气,广告、会费、销售及相应的增值服务都是其赢利点。通过网站、手机等平台,数字报业完全可以依靠多年积累下的品牌力和影响力建设各类数字社区、论坛,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赢利。
参考文献:
[1]娄珍须 贾 岳:从技术到战略——“数字报业”解析,《新闻战线》.2007年05期
[2]http://lanpicn.blogbus.com/logs/8321812.html
[3]孙 镜:解读甘尼特数字化改革,《新闻导刊》.2007年03期
传统报业的式微是因忽视媒介市场网络化的现实。报业遭遇经营拐点的根本原因在于报业固守传统的商业模式而无视数字化、网络化对传播经济规律的冲击,低估了在数字背景下资讯的海量和受众主体性的崛起对传统的受传关系的改变程度。在 “碎片化”的受众市场面前,单一报纸的内容生产能力(或影响力)是渺小的,即使是报团,如果在生产的内容结构和内容的生产模式方面未有相应的调整而想固守传播产业链中的“内容提供商”的位置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数字传播环境中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已经彻底的打破了几大传统媒体主宰传者市场的格局,多媒体融合趋势促使传播机构“混业经营”,报纸、电视等传媒的传统商业模式已逐渐被“消解”和“入侵”。就报纸而言,内容的“二次销售”模式已难以为继,因为数字环境中,报纸的内容已被其他数字媒体轻易取代(复制),信息接受渠道的多元化也给了受众更多的选择。
数字报业是网络经济的有机组成。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关系。它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Internet和移动互联网)、数字存储、传输技术基础之上,以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网络产品为主要内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与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快捷性,高渗透性,自我膨胀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可持续性和直接性。
所谓数字报业,是以“数字化”为引擎的在媒介定位、发展方向、组织结构、管理手段、经营方式、盈利模式等诸方面对传统报纸的全方位的战略升级和产业再造;是建立在对传统媒体业务和新媒体业务结合、整合、融合的基础上,实现报业核心能力与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建构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内容产品采集、存储、编辑、制作、发布、增值服务的业务架构,进行多种媒介形态的内容产品的开发、组合和销售,是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重塑。从技术层面来看,数字报业就是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信息生产、传播的经济形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手段来对传统报纸以铅字生产、以纸质传递的业态的全新改造和提升,数字报业的介质技术、显示技术和传播技术都是以数字、网络、多媒体为代表的新型的信息技术来支撑的。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从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变革的实质其实就是打破报纸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确立以网站、手机(彩信和WAP)、PDF电子报和手持阅读器等新媒体为主、纸介报纸为辅的数字化资源配置方式。这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甘尼特报团等成功的数字化改革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因此,从本质上来分析,数字报业完全符合网络经济的所有主要特质,是网络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数字报业发展应借鉴成熟的网络经济模式。网络经济从发轫至今,蒸蒸日上,就是因找到了成功的商业模式。互联网企业千千万,各有各的经营之道。有人总结出网络经济几种到十几种模式,我们认为,“3种模式说”概括得比较精当,即广告赢利、销售赢利、渠道盈利。广告赢利是指网络作为媒体,靠帮助广告主制作或者发布广告来获得收入,如新浪等门户网站的运营;销售赢利是企业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产品或者帮助生产商销售产品来盈利,这以阿里巴巴、淘宝网、慧聪网等代表;渠道盈利是企业搭建通往用户的网络渠道,通过渠道服务来获得收入,如流行的SNS社区、即时通等。当然,从实操层面看,各类网络平台在经营中的模式多表现为以主导兼营的形态。
数字报业的“奶酪”在哪?作为网络经济的有机部分,理论上,数字报业应该遵循网络经济的商业规律。无论是把网站、电子报(网络版)、阅读器作为数字报业的呈现形式,还是将手机视为未来重要的终端,广告盈利无疑是数字报业最可能的选择,其他相关的增值服务赢利突破的方向。
广告赢利模式是互联网从Web1.0时代到今天Web2.0一脉贯穿的主要商业逻辑。网站靠内容聚集注意力而实现二次营销的目的。内容为王是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价值所在。“内容为王”模式下形成了多种商业形态,包括有自己做内容(新华网)、买内容(新浪网)、搜集内容(奇虎网)、用户贡献内容(博客、论坛),或者仅仅提供内容索引(百度、google),等等。这类网站往往是以综合门户或专门性门户为主要业态,靠生产、整合内容的能力聚集人气。
做内容本是报纸的专长,因此,几乎所有的报业集团和有实力的其他报纸很早就开设了自己的网站,可为何这类网站的广告不尽人意?这里可能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点击率门槛问题,像传统报纸一样,获取广告的基础是一定的发行量和传阅率,数字报业的经营网站时必须达到一定的点击率门槛问题,否则,即使内容丰富也不能转化为广告收入;二是定位问题。除三大中央报团外,我国其他报团(报纸)都是地方性的,他们的新闻门户在内容整合能力上远逊于人民网、中国经济网和光明网,在内容几乎免费的环境中又如何与全国性的门户网站(如新浪等)如何去竞争?我们认为,关键是做好定位,在地方性、专门性和专业性上做文章。在这点上美国甘尼特报团数字化经验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借鉴。他们强调“更加全面, 细致、深入地报道极其“本地化”的新闻,各子报将在网站上建立本地社区子网站,报道各社区发生的新闻事件”。
作为网络重要的商业模式,销售赢利和渠道盈利其实反映的是网络的服务价值。除了广告外,数字报业要赢利同样可走其他服务增值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不要简单的将数字报业定位为“数字内容提供者”,而应是“综合信息服务商”。
一般看,在销售赢利模式下的网络公司的核心价值是商品,是对线下资源的整合能力。同时,我们认为,信息本身也是商品,许多从事内容生产和传播的网站就靠将线上资源库(内容、观点、商业资讯和服务类信息)包装为可出售的商品,成功盈利。如新华网靠强大的内容生产力占据价值链的上游,华尔街日报网靠财经类的权威观点(资讯)开展付费阅读业务,新浪等门户开展各类SP业务,等等。当前,数字报业在手机报(彩信版)普遍赢利也是数字报业成功转型的范例。此外,通过多种数字平台,数字报业如能依靠报纸多年做分类广告信息的经验和资源,转型做相关的信息服务,甚至是电子商务未尝不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我们关注到,江南都市报“网上商城”就开始了这种尝试。
“人气”和互动是Web2.0时代的主题。基于人与人的沟通和社交需求建立起来的“人气”是社区、即时通等网络平台是其渠道赢利模式的根本。从以即时通发家的腾讯QQ到一大批SNS社区,虽多数还在盈利线上挣扎,但不少得到了风险投资的青睐。渠道赢利模式的核心价值是“人气”资源,凡是聚集到“人气”并策略性的运作好这个“群”的网企就能够成功。有了人气,广告、会费、销售及相应的增值服务都是其赢利点。通过网站、手机等平台,数字报业完全可以依靠多年积累下的品牌力和影响力建设各类数字社区、论坛,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赢利。
参考文献:
[1]娄珍须 贾 岳:从技术到战略——“数字报业”解析,《新闻战线》.2007年05期
[2]http://lanpicn.blogbus.com/logs/8321812.html
[3]孙 镜:解读甘尼特数字化改革,《新闻导刊》.200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