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试着忘记过去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n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本情况
  刚接手二年级一个班,开学第一天我就发现在班级的角落里,单人单座坐着一位个子不高,大眼睛、胖嘟嘟的小男孩,对老师的提问对答如流,字也写得挺漂亮,看上去挺机灵的。这么个可爱的小不点儿怎么坐在最后?太不合适了。我顿起恻隐之心,第二天就将他调到了第二位。
  可是过了没几天,我就理解前任班主任的无奈之举了。这小家伙开学两天新鲜劲儿一过,估计对家长的信誓旦旦也早已抛之脑后,本性自然流露。他的确挺聪明,上课听上几句便蠢蠢欲动起来,左戳戳右捣捣,一会儿把后面同学的文具盒偷偷藏起来,一会儿把前面同学的羽绒服划个口子,高兴地看羽毛漫天飞舞,有时还会大喊大叫,毫不顾忌正在讲课的老师;下课更是“为非作歹”,突然从身后将别人推倒,抢女同学的跳绳扔得远远的;经常趁人不备把别人的东西塞进自己的书包还死不承认;打了上课铃还在外面溜达,迟到了就使劲砸门,直到老师开门为止……一个典型的问题学生。
  二、个案分析
  1.家庭原因。田田的妈妈是全职妈妈,对学习非常重视,从小带孩子读了很多书,甚至提前识字、计算,开阔了眼界,激活了思维,学习能力和同龄孩子比是超强的。一二年级的很多知识对他来说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多余的劲儿没处使,就转化为讲话、小动作和骚扰“四邻”了。而且,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爸爸应酬多,很少在家,妈妈因为文化水平的限制,再加上不上班,生活内容比较贫乏,看电视、上网购物、做家务,对孩子的心理关注也不够。孩子有了问题,教育方式也是简单粗暴的。家长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行为也具有了攻击性。在孩子与人交往的问题上,家长又是十分“护短”的,甚至亲自去批评别的孩子,很少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助长了孩子的蛮横气焰。我还了解到,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孩子想要什么家长一定会满足,造成了孩子的错误心理:我想要的就是我的。所以,看到想要的东西就毫不犹豫地据为己有。
  2.教师原因。从交谈中,我发现田田很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赏识。可现实是,各科老师眼中的他只是一个肆意地扰乱班级纪律,给老师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的“捣蛋鬼”。老师给予他的批评远远多于表扬,常常给白眼、罚站、找家长,在班级中造成了集中的舆论导向——他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虽然作为一个长期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我能理解繁琐的事务、沉重的工作压力给同事们带来的急躁情绪,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老师简单的教育方式给8岁的田田带来了负面影响:逆反。
  3.同伴原因。因为田田是一年级下学期才转学过来的,本来融入一个新集体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学生们受到老师对田田评价的影响,所以都不愿和他玩,不愿做他的朋友。这使得田田产生了偏离同辈群体的恐惧,没有了玩伴,于是就采用搞破坏、攻击别人的方式来引起同伴的关注。无端招惹同学、偷拿别人东西都是孩子缺少集体归属感的表现。
  总结以上原因,除了家庭原因外,孩子的心灵离开了集体的港湾是田田成为大家眼中的“问题学生”的主要原因。
  三、辅导策略
  作为班主任,我必须让这条漂泊的小船尽快回到集体的港湾中来。
  (一)通过角色扮演,撕掉标签,向过去告别。
  标签常常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方式,撕掉标签,才能重塑行为。
  我问过田田:“从今天开始,咱们做个好孩子行吗?”他回答道:“那也不行呀,大家都知道我是坏孩子。”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是呀,同学们对他的印象已经基本形成,不会因为田田短暂的良好表现而转变,而田田如果经过努力的转变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会更加失望、懊恼,可能会影响以后老师采取的所有教育措施的效果。那么,如何给田田一个重塑形象的起点,让大家对田田的考察从0开始呢?我利用低年级孩子爱过家家,爱做游戏的特点,和孩子们来了一个虚幻的假设。在一次和田田的长谈后,我和他说好要下决心改掉缺点,虽然他和往常一样点头同意,但我知道如果和往常一样就这么算了,然后期待他崭新的表现,结果一定会让我失望的。所以,这次我要将我的思考付诸行动。
  在田田走进教室之前,我先来到教室,对全班同学说:“小朋友们,你们想让田田不再欺负你们,变成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吗?”“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要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慢慢进步,好不好?现在,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叫‘忘记过去’。从现在开始,咱们一起忘记田田过去所有不好的表现,就像去年他刚来我们班时那样,咱们都装作从来没见过他的样子,重新慢慢了解他。不许再说他曾经犯的错,他有一点好的表现,咱们就真心诚意地表扬他好不好?”“好!太好玩了!”善良的孩子们在嘻嘻哈哈中爽快地答应了。
  “今天,我们班转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田田,大家欢迎!”当我把田田领进教室时,郑重其事地这样介绍。“哈哈!”孩子们笑得像一朵朵小花儿,却真的配合地热烈鼓起掌来。“啊?”田田一愣,随后也乐了。“听说田田原来在别的学校的时候成绩很好,他读了很多书,有什么问题可以请教他呀!”听了我的“介绍”,同学们似乎很惊讶,大概没人这么对他们说过。田田也自豪地东张西望,激动得有些受宠若惊。大家都进入了我编纂的“故事”情节中,一个“新同学”仿佛真的来到了“新集体”。
  在“故事”开始的第一天里,田田还真的“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大家对他的夸赞不绝于耳。我也知道,不会就这么简单,好景长不了。
  (二)放大优点,体验身份效应,强化行为成果。
  行为养成是一个呵护过程,呵护新的优点,才能让它成长壮大。
  接下来,要让他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第二天的听写测试,田田100分。“同学们,新同学田田这么棒,咱们得向他学习呀!田田,老师想奖励你当个小班干,你说,你想干什么?”“我想当图书专栏的管理员!”田田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这才想起新学期我们学校建了图书长廊,每个班都有一个图书角,正缺一个管理员呢!田田喜欢看书,也有能力整理好图书,而且图书管理员课间要去看管图书,迟到了不批评,还可以不用做眼保健操,对他这个自由主义者来说,是个“美差”啊!我当即拍板,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田田走马上任了。晨读、课间、放学后二十分钟,田田乐此不疲地呆在图书角,整理图书,管管看书的同学,既不用在教室里齐读,也不用被管着站路队,他乐不可支。同时,他也没有少读书,课间也少了很多是非,放学也省了路队长不少口舌。不光如此,在课堂上多多提问,作业得了星及时表扬,公布在班级网站上,让老师、同学和家长都看到田田的进步,一系列“扬长”的举措都要跟上。发挥长处,尽量帮他减少犯错误的机会,不也是重塑形象,形成班级新的舆论导向的途径吗?   (三)行为监控,齐抓共管,塑造良好行为。
  通过监控行为,留下习惯性行为的痕迹,在意识层面利用集体力量约束不良行为。
  教育是个长期、复杂、循环往复的过程,一段时间的热乎劲儿过去后,还得有长期打算和惩罚措施。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这一点上,我取得了家长的支持。
  我和田田约定好,给他准备了一个“功过簿”,每天记录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好事同学们都可以帮助记录,谁写的都算;坏事必须经过老师的确认亲自记录,同学只有告知老师的权利。每周五,我要亲自将这个本子交给他的家长,请家长协助教育:如果“功”大于“过”,表扬!如果“过”大于“功”,家长可以根据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错误严重时打也是必要的。并且我还要剥夺他一个星期当图书管理员的权利。
  比如上周,周二时他的“功过簿”上就已经“罪行累累”了:上课拿同学的文具,下课打了同学,作业不认真,值日捣乱,拿了同学的书不还……我找他谈话了:“才星期二,你看看,犯了多少错了?说说,哪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后面还有三天,算一算,你得做多少好事得到多少表扬才能超过犯错的数量?”
  小家伙一算,天哪,这以后犯错的机会没几次了,得多做好事呀!在以后的三天里,他果然收敛了很多,“功劳”渐渐多起来了:帮同学捡东西,帮老师抱本子,下课劝同学不打架,作业得三颗星……小家伙每做一件好事都赶紧向我汇报,盯着我记录在册,弄不好真的受罚呢!
  (四)换位思考,培养反思习惯,巩固行为效果。
  用行为反思,转行为外在监控为内在监控,培养自我约束能力。
  最后,我还要让他学会行前三思,考虑后果。支配孩子行为的始终还是他的大脑,他的思考方式正确了,才能有正确的言行。通过交流得知,由于年龄和性格的关系,再加上家庭教育的因素,田田在做一些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或者做一些偷拿别人东西的事情的时候,他没有经过任何考虑,想做就做了。针对这种心理特点,我告诉他,凡事要行前三思,考虑后果。比如,你故意绊倒别人的时候,要想一想,他的头会摔在硬硬的地板上吗?他的胳膊要是摔断了怎么办?当你随意拍打别人头部的时候,你要想想,头部有重要器官大脑,要是拍出问题怎么办?当你拿别人东西的时候要想想,这不是我的东西,我拿了老师知道了怎么办?同学说我是小偷怎么办?我还会有朋友吗?妈妈会生气吗?别的同学的家长会怎么说我的爸爸妈妈呢?
  经过多次的引导教育,田田渐渐减少了攻击性行为,有一次还跑来跟我说:“老师,刚才我想抢聪聪的乒乓球拍的时候,我一下子想到要是他哥哥来打我怎么办?我就没抢。”我真是哭笑不得,但值得欣慰的是这小家伙真的学着思考,学着考虑后果了。
  四、辅导效果
  通过各种辅导措施的实行,田田同学虽然和大家眼中的优秀学生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他和集体的距离渐渐贴近了。他不再觉得这个集体不需要他,讨厌他;同学们也觉得有时候田田也是某某某的好朋友了,有时候田田也是老师口中的好学生了;由于他的转变,任课老师们也觉得这个学生没那么头疼了,有时候还真可爱呢;爸爸妈妈也因为参与了对孩子的心理辅导教育,和老师一条心了,对孩子更了解,更关注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伙伴关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孩子有了集体归属感,有了爱的温暖,有了饱满的自我认同感,他的心在慢慢地驶进集体——这个温馨的港湾。
  (作者单位:安徽淮南师范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细读三个案例,可以发现:  覃丽兰老师的“分层议事”模式,更着重顶层设计,机构职能明晰,人员分工明确,专人专事,不同事务有不同层级的“议事”机构对应解决,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议事”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行政效能。但同时感觉,时时处处事事皆“议事”,有“议事”泛化之嫌,有成人社会的影子,需要“去行政化”;机构臃肿、程序繁多,必须得有众多的愿意参与“议事”的管理人才来支撑,事实上,可能多数班级不具备这样的人
期刊
从案例1的结尾来看,吕老师是比较幸运的,这个案例有个完美的结局。但是这样的小范围的民主议事也是有风险的,如果骆军和美美没有轻易让出名额,或是陈忆最终坚持自己不需要补助,班主任就会陷入被动。  吕老师看似让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师生的对话,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其中诱导的成分,一旦家长追问,班主任很难面对,毕竟小孩子是未成年人,做出的决定有局限性,班主任做出诱导,会被某些家长
期刊
我班的管理机构比较庞大,也非常系统。最高权力机构是由行政管理部、学习业务部、立法规范部和素养监督部四大并行部门负责人组成,叫“部长会议”,大家轮值做“执行主席”。各部下面又有内设机构,如行政管理部下面有生活、体育、社团、卫生、文宣等职能班长和下属行政组长等。  “政治待遇”提高,班级议事要求也要提高。因此,我们班的班级议事,分五个层面落实。  一、四部联席——顶级议事商议重大政策  “四部委联席会
期刊
曾在网上看到一热帖:  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  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  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  这种生物考清华,望北大,能考硕士、博士、圣斗士,还能升级黄金、白金和水晶级。  他不看星座,不看漫画,不玩电脑……  这种生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这种生物长得好看,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就连
期刊
集体群议个体,要讲究方式方法,既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自主性积极评议,又要小心呵护当事人的自尊心,保证议事的正确航向,因此,教师在议事过程中的必要引导不可或缺。在下面两个案例中,无论是群议和食堂师傅发生冲突的靖均,还是群议酗酒学生苗冬和李东东,老师都做到了充分尊重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了引导。我们将就这两个案例进一步说明:如何从目的、原则、流程上把握,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议事对所议学生
期刊
父母这个称呼好叫,但当起来却是举步维艰,我们往往投入了所有的心血和激情,很多时候却收获甚微,有时甚至是颗粒无收。因而我们对前路充满迷茫。很多家长将希望的眼神投向我,希望我能拿出灵丹妙药,帮助他们走上光明大道。  其实,我真的很为难。细细回想,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摸爬滚打,哭过、笑过,得意过、困惑过,放弃过、坚持过,痛苦过、甜蜜过……我只能凭借我二十五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一个十八岁孩子母亲的身份,来谈谈
期刊
一  最近新出来一个国内城市怕老婆排行榜,上海荣登榜首。一时舆论哗然,排在第二的成都和第三的武汉颇有些不忿,重庆男人更是为没有进入前四而不平。看起来中国人的应试观念深入骨髓,只要有排名,就要往前冲。  我接触过的武汉和成都妹子不多,不过都挺泼辣。因为在上海工作,上海的女孩就相对更熟悉一些,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上海人,老师是上海本地的也不少。女学生倒没有看出来多厉害,女教师强势的不少,应该是和职业有
期刊
教室是学校教育的主场所,教室文化亦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本文将从“微布置”(教室细处布置)角度,来初探教室的布置文化。  一、让墙壁上的开关也有“童话的表情”——“微美化”,一种由内而外的翻转  丁洋是个内向的小男孩,他的内向不仅表现在课堂上很难看到他的发言,在平时的课间休息中他也不大愿意与同学多做交流……其实,他那刻意躲闪的眼神总不经意间流露出与人交谈的愿望。在一次教室布置“风暴”会上,当我
期刊
班主任工作繁琐细杂,压得老师喘不过气来,所以很多老师总是乐此不疲地用奖章评价管理班级,因为这种方法见效快,立竿见影。我也对此屡试不爽,用这种模式马上使开学新接的班级步入了“正轨”,开学没几天,班级中“竞争”的气氛就非常浓烈……  一日,我正在忙着检查奖章评比的记录情况,班中的小机灵陆正凑了上来,歪着脑袋笑眯眯地对我说:“老师,我能给你贴个奖章吗?”我不解其意地问:“为什么?”他凑到我耳朵旁:“因为
期刊
孩子们总是不认识自己的衣物,洗好晾好收好叠好送到面前也没人认领,办公室堆起了两筐“无家可归”的衣服、袜子。  这天的生活技能课,方老师拎着两筐衣服进了教室。孩子们看见这堆衣服,纷纷猜测是谁的。方老师把衣服堆在讲台上,请各位同学把自己的衣物认领回去,可是,依旧没人行动。“请各位同学仔细看一看,相互提醒,把自己的衣服认回去。下一次,再有无人认领的衣服,我们可就拿出来拍卖了,寄存保管费一块钱一件,各家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