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道德教育的思考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j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政治生活》教学中道德教育缺失的现状中存在目标、行为、内容和情感等问题入手,从德育渗透手段与渠道、德育传统教学方式和道德情感发展的角度分析原因,最终从进行道德实践、丰富教学方式和依托情境感染的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道德教育;《政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3-0040-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要求定位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是,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中仍旧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更要实现道德教育内容为导向行为和表现为导向的转变,即德育的培养。
  二、《政治生活》教学中道德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政治生活》教学中道德教育缺失的现状。①道德教育培养目标与学生道德行为不同步。教师和学生两者共同作用于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但是“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学生由于缺乏实践和体验,其道德行为发展与道德观念相脱节。“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行为不是一种迫于外部压力而采取的机械的服从行为,而是人们根据内心所认同的行为准则而产生的自律行为。”■道德理论和知识指导道德行为和实践,但是由于前者的支撑不足,致使学生道德行为缺乏衡量标准和评价机制。在这一环节上,部分教师的“教”和部分学生的“学”在道德教育上呈现出前者不教不涉及,后者不学不理睬的局面。②部分教师对道德教育相关教学内容把握不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因而“教育在它最广的意义上就是这种生活的社会延续。”■《政治生活》中公民履行政治义务是培育一个合格公民的重要因素,但是很多教师在对公民义务做诠释时没有以有效的案例对其进行道德解释,忽视了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官兵驻守于灾难和事故的第一现场,是家国情怀的体现。在讲解时,部分教师没有利用时代热点,比如向学生展示热映电影《战狼2》的片段内容,使学生对于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所维护和捍卫的国家安全、国家荣誉、国家利益也要有更加直观清晰的认知。③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缺少道德教育的体验与共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是理论性的、工具化的,师生形成情感互动方能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学生在面对《政治生活》的教学时,总是抱有一种距离感,缺少共鸣的原因就在于与自身的实际生活缺少联系。例如,中国是一个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家,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为捍卫法律、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明确指出要严厉打击商家添加抗生素等非食用物质的违法行为,目的在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违法商家的侵犯,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即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具体体现。通过着眼于学生生活小事,拉近距离,让他们在学习理论后有一双发现政治、明辨是非的眼睛。
  2.原因分析。①部分教师缺少德育渗透的有效手段与新颖渠道。德育的培养要在课堂节奏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在互联网时代,手机作为重要的通讯工具,其功能涵盖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上通过微信的程序功能进行点名签到,在课下通过微信群聊公布当日作业。同理,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德育案例讨论公众号的形式,以一种间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比如以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为切入口,通过梳理历史和整理图片,以微信文章推送的形式在课前呈现给学生,与此同时征集学生眼中的我国民主特点并将答案发送给微信后台,经整理后在课上进行展示,引发学生对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思考与谈论。②部分教师依赖于照本宣科和单纯讲授的传统方式。仅仅依靠单向传递书本政治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政治生活》四个单元关注的对象分别为人民、政府、我国政治制度、国际社会。如果讲解时没有相互贯通,各个知识点之间无法产生联系,学生头脑中就无法形成知识体系。教师逐渐开始选择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与筛选知识点。通过公民行使选举权选举出的人大代表,通过行使提案权向人民代表大会提案,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实行监督,通过这样一个思路,将公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这几个政治主体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③政治课堂难以满足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出现了历史性转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其政治制度独有的优势也日益体现。如果教师在进入讲授之前将政治发展历程通过影像方式呈现,学生将会对政治产生兴趣,在学习伊始,内心萌发骄傲与自豪的正能量情感,有助于后续教学过程的推进与展开,减少了学生不爱听、不爱学、不感兴趣等被动学习的情况。
  三、《政治生活》教学中加强道德教育的对策
  1.教师应该开展增强道德认知的实践活动。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利用《政治生活》教材中“综合与探究”环节,例如就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这一主题,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模拟选举,包括自制选票、归纳选举等类型,从而建立起知识、经验以及材料之间的联系。学生“身动”能够唤起“思动”。教师可以借助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等环节引领一个相对来说具有挑战性的话题,比如就一些道德两难问题设疑,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形成讨论,最终形成一个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例如,在民主监督框题下的相关链接环节谈到了通過新型传播媒介行使监督权,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很多人通过网络传递不实信息,颠倒黑白,甚至恶意侮辱诽谤他人。通过对网络监督的两面性进行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到民主监督的特点和作用。
  2.教师应该丰富课堂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往往倾向于社会调查、课下志愿服务和专题访谈的教学方式,加强道德教育的效果和深度。教材每一框题下大约包,2—3目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将教材切分成几个镜头,插入视频或图片等延伸资料进行阐释和梳理。学生作为道德主体,不仅要将视野放在课堂上,更要与生活相联系。在民主管理教学中,学生可以事先走访社区,了解其决策方式和监督机制,了解社区负责人的日常工作,并针对社区管理模式撰写问卷,后期向居民分发,从而对社区的后续工作效果和整个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有更细致的了解。在这样的方式中,学生经历特定刺激后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并向着更成熟的道德水平发展。
  3.教师应该依托情境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应使学生对相关主体和事件产生正确的道德情感。学生在特定的道德情境中引导自身发现并获得道德真知,进而萌生道德情感。德育是一个通过道德主体的参与,依托道德情境进而产生道德共鸣,最终形成反思性表达的过程。这也是学生将课上传递的普遍性道德精神追求转变为个体化表达方式的重要转折点。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政治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实性和评价性知识,但是这些知识一旦被学生理解掌握,就会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据个体以往经验,从而丰富人的内在需要、明确价值目标、提升情感追求、修正实践活动,最终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激发个体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由此,便使德育教学由“外引”成功走向了“内驱”。
  四、结语
  道德教育要以学生自身体验和合理关切为立足点,在关注学科特色和价值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的道德学习过程,通过创设与时代热点和学生生活相联系的道德情境,使学生能够学会用科学精神的视角分析和把握事物,提升公共参与能力并最终培育政治认同,这也正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8.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2.
  (3)张铁勇.论以谋求共识为核心的德育理念[J].道德与文明,2003,(06):67.
  (4)[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解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文章基于2011—2015年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生物学一级学科的毕业研究生信息与就业情况数据,分析中科院研究生就业情况与变化趋势,并针对存在的就业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学;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就业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9-0055-04  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当今世界,社会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表现为道德认识上的偏差、道德情感的淡化、道德意志变得模糊、缺乏道德行为能力等,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来自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笔者以六盘水师范学院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从整体上来看是趋向正常、健康的。  关键词:道德选择;问题;成因  中图
[摘 要]课程思政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在线课程期间,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在线教学中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以临床医学概要课程为例,根据线上教学特点,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内涵和元素,并采用不同方法如启发式、PBL等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素养,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临床医学概要;在线教学  [基金项目]2019年上海健康医学院“教师教
摘要:本文以大气科学类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动力气象学》为例,就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优化以强化培养本科生关键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教师要深入解读课程教学大纲,掌握所教授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这五方面进行优化,根据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修改。  关键词:关键能力培养;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摘 要]作为世界上移民与留学热点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的中高等教育业素来是该国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该文作者通过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学期间的学习交流实践,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对其育人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究。结合国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对育人管理模式的构建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生;主体;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7
摘要:文章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从教育目标的制定、关联、达成和评价四个方面对制药工程专业教育目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均为良好。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制药工程;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8-0205-02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4]4号),全面提高广东高等教育质量,建立符合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行动学习教学法在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的开展状况为例,提出高校本科教学实施行动学习教学法的可行建议。  关键词:行动学习;研讨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269-0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对
摘要:自2009年“国培计划”开始组织实施以来,为教师群体在职业发展上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和内在动力,同时也为教师培训在宏观上的理念、模式、方法和路径等要素给予了科学引导。在教师培训中,培训者的综合业务能力和培训质量的管理评价方式理应是随环境特点而动态变化的,同时也是提升培训效果方法中较为容易把握的控制要素,二者中的诸多细节应在结合具体情况下进行调整和应对,从而为教师教育培训在本质属性和作用的最大发挥
[摘 要]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立德树人”和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兰州理工大学功能材料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电化学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对于理工科类专业基础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尝试。通过分析课程培养目标和现阶段的学生学情,总结了课程思政改革的顶层设计理念和实践案例,为理工科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的思政改革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电化学原理及应用;
摘要:本文根据《实变函数》的课程特点,提出利用比较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思想,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去比较,深入浅出、由浅入深,让学生在数学分析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领会实变函数知识的精髓,达到由简驭繁的效果。  关键词:极限;可测集;可测函数;Lebesgue积分;开集  中图分类号:O1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9-0180-03  一、引言  《实变函数》是数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