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 “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6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库,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重大。在高职教育中,提升高職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课程思政”的结合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融入路径,再以恰当的方式有机融入,能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向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课程思政;融入路径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是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民族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中华传统文化是保留在中华民族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中华名族团结奋进的结晶。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各种思想的交锋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三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青少年家国情怀、道德规范、品格修养等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寻找到其与各门课程的结合点,并将这些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融入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中,能够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全方位理念,与显性的思政课程形成合力,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类专业多,文化素养类课程少,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政素养普遍偏低的高职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科教育中,梳理出各学科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高职知识体系教育的全过程,意义重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课程思政”的现状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系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并在多个场合强调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意见》指出,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地。上至党中央,下到地方政府,都已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中,受到极大的重视。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自身教学都有很大帮助,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具有较大的可能性。但受调查对象普遍认为难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究其根本,在于教师本身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了解不够,自身文化素养不足,难以找到融入点。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极受重视,但各方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引起了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他们从自身任教的学科出发,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在学科教学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就目前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注重单一课堂的融入,缺乏系统的构架,不够全面,缺乏整体设计。二是研究不够深入,停留于表面层次的融入,只重引入但忽略解读,学生反应甚微。三是重视传统文化目标的设定,但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够多样化,融入方式比较僵化,学生不易接受,无法做到润物无声。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并提出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教材编写等方面“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单纯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是不可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的。
  1.提升高职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有“课程思政”的意识和决心;其次是热爱传统文化,对其内容比较了解,才能更好将之融入“课程思政”。因此,要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的思政价值,教师必须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教师要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同时,还应将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师风师德培训、教学能力专题培训、业务学习等集体研修学习中,营造学习氛围,提升教师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培训学习习惯,让传统文化的学习常态化,从而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2.梳理思政元素,找出结合点
  中华传统文化的范畴极为广泛,涉及哲学、文学、德育、宗教、语言文字、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医学、武术、建筑、服饰、民宿、美食等诸多方面,这些内容蕴藏在公共基础课程中,蕴藏在文史哲类、经管法类、教育学类、理工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七类专业课程中,蕴藏在实践类课程中。可以说,每一门公共课程、每一门专业课程、每一门实践类课程中都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其中找到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不难。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分为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教育部发布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25%,比重较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高尚道德修养、先辈们的奋斗精神等均可潜移默化融入其中。
  每一个学科专业都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每一个专业知识体系中都蕴含了丰富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可以融入丰富的传统文化。在文史哲类专业中,可以融入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的文化;在经管法类专业中,可以融入仁、义、礼、智、信的德法兼修的文化;在教育类专业中,可以融入正心修身、仁义爱人的君子文化;在理工类专业中,可以融入古代大师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农学类专业中,可以融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在医学类专业中,可以融入儒家的仁者爱人的儒家文化;在艺术类专业中,融入中华贵和尚美的美育精神。比如《新时代背景下宋朝“八德”文化在保险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一文梳理出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内容,并提出了重点措施,比较具有代表性。   教育部发布的指导意见强调,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50%以上,专业实践类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此,必须充分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质和意志作为此类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重点。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礼记》中“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的劳动教育规范以及中国古代的家训、诗歌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均可列入其中。又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警世通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传统文化中的吃苦耐劳、卓绝奋斗的内容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来源。
  3.科学构架,完成课程设计
  找到契合点,还要进行科学的构架,“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难点即在于此。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系统活动,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等工作过程。基于“三全”育人的理念,“课程思政”的设计也应该融入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中,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精心组织和实施,形成体系。目前,很多高校已经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作为教学考核的重点。那么,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内容融入其中呢?具体可以参考如下设计:
  首先根据课程体系确定章节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设定恰当的德育目标,再在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实现德育目标的相关素材,落实到教学大纲的修订、教材的编审等方面,贯穿于教学的各环节,进行春风化雨般融入。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积极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活动,精选出30个专业(类)的优秀教学设计,从课程基本情况、德育教学设计及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效果等四大板块进行系统设计,并集合成册进行出版发行。
  “课程思政”的融入贵在“无声”。当教师带着说教的态度给学生灌输思想教育,学生肯定会抵触,所以,传统文化的融入,应该采用隐性的方法,渗透到课程设计的每个部分。如在《管理学原理》讲解学习管理学的意义时,可以通过讲解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和“天下为公”引导学生强化担当意识和使命责任,通过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辩论等方法,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百家争鸣、和而不同,深刻体会传统文化中儒、道、法为代表的治国之道、为官之道、为君之道。
  4.科学评价,推广优秀案例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評价,可以全面了解教和学的情况,及时进行诊断改进,同时还能起到监督和强化作用,有效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课程评价,不仅是评价知识的习得和能力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思想境界和精神的提升。评价内容上,注重融入与学科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评价方式上,强化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关注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以及思想政治素养的变化;开展评价的过程中,不单纯是定量评价教师的问卷,也不单纯是定量评价学生的试卷。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课程思政的考核更多的是通过深入教师的教学,感受课堂是否充满“中国味”,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学生的学习感悟、学生的行动表现等,察看学生是否富有“中国心”,是否饱含“中国情”等。
  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推选出优秀的教学案例,只有将这些优秀的案例进行宣传和推广,供同行参考和借鉴,才能够发挥研究的最大作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联盟持续关注高校(包含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并整理了一大批可供学习的案例进行分享,其中不乏传统文化的融入,给广大高校教师提供了学习平台。
  “课程思政”有助于“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的健全、三观的形成和对民族认同、文化自信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教育全过程,将有效推动高等院校成为社会主义文明高地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英龙、曹茂永等.课程思政——我们是这样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版.
  [2]崔小云、冼梨娜.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教学课程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0(11).
  [3]李瑞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开发与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
  [4]王星远.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研究[J].浙 江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2020(04).
  [5]李红梅、鹿存礼.新时代“课程思政”研究:综述与展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01).
  [6]缪煜清.在化学课程思政中融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教育的途径[J].高教论坛,2020(05).
  [7]郁 涛.地方“红色+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
  [8]张永康.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的价值意义与实现路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6).
  [9]冯莉.工业设计类课程思政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科教文汇,2019(12).
  本论文为泸州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20年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ZJY-202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良勇(1983-),女,四川泸州,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文化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解读企业档案管理历程的角度出发,阐释了传统模式中企业档案管理的常见问题,提出若干创新管理的建议,希望对现代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企业档案;档案管理;档案;  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其与档案管理也始终同步发展。企业档案管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其正深刻地影响着企业逐步发展中的战略规划,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档案管理工作提
期刊
摘要:英语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培养目标相冲突,不仅师生互动较少,而且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欠缺,导致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因此教学模式亟待改进。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情境与氛围,可以起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这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用  引言:相较于
期刊
摘要:中职院校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故职业能力培育对中职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在教育新理念的指导下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与职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是值得思索的教学方向。故本文将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职业能力培育基本目标下中职语文的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职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路径  教育强国始终是我国一直以来秉持的理念,尤其是迈入全面小康时代后,教育事业更是发展的越来越蓬
期刊
摘要:康巴藏戏从兴起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期间康巴艺人、戏师不断借鉴本土音乐、舞蹈、语言等,丰富和进一步创新藏戏,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巴塘藏戏、理塘藏戏、康定木雅藏戏、道孚藏戏、甘孜藏戏等五大流派。康巴藏戏的艺术特点体现在说唱歌舞性、戏剧性、民族性、包容性等方面,在其表演艺术上呈现出古老而独特的藏族文化形态。本文对康巴藏戏五大流派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进行简要探究,力图对康藏地区藏戏做进一步了解
期刊
摘要:以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重要性作为切入点,打造智能化自动化的档案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增强事业单位的发展质量,确保数据信息分析更加合理。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在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管理理念、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模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将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和效率。因此必须要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落实好信息化系统以及软件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档案信息化以及标准化建设。这样才可以为事业单位的
期刊
摘要:互联网电商的发展和快速前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从相关数据来看,目前我国的网民已经达到了8.09亿,庞大的数据背后所呈现的其实是一个广阔的电商市场。面对这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商业模式,各个高职院校在开展市场营销课程中也有了全新的思路,从贴合电商经营模式的创新,再到优化人才培养的方向,这些都是为了推动整个电商产业发展和前行的举措。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战略模式,从而更好的满足电商失业发展
期刊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是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效率、深化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起重要推进作用,对创建综合型高职院校意义重大。由此可见,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为适应新时期发展情境,保证学生个性全方位发展,高职院校须对其学生教育管理进行改进与创新,以确保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与时俱进,满足现代学生教育管理需求,以辅助高
期刊
摘要:在二十一世纪背景下,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则用标准有了提升,特别是财经专业人才。传统模式下的高职院校财经教学,普遍局限于理论、记忆两条线上,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新一轮改革中应重视教学方式、课程设置两方面,不断追赶社会发展脚步。其中校企合作的应用,财经院校教育因此重获了新生,获得许多便利,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受教环境。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财经教学;教学研究  引言:
期刊
摘要:国有企业工会服务管理工作,能够全方位保障企业内部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能够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实现企业可持续的发展。然而,在当前国有企业工会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管理理念未做到及时的转变,从而使得相应的工会管理工作不具备现实意义。国有企业工会组织部门需要深入到企业基层,了解职工的基本诉求,并且开展定向化的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本文简要对国有企业工会服务管理效能的提升工作进行相应的探讨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使教育发展迅速。近年来,技能型人才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中职应运而生。中职与普通高中有一定的区别,中职学生的压力要比普通高中学生小一些,所以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在中职从事班级管理教育多年后,经过不断摸索,发现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管理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值得学习的管理方式。本文就正确认识中职的学生以及情感教育在中职班级管理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