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越来越深入,党校承担的教育与培训压力也越来越大。有效地进行党校的行政管理建设,是提高党校教与学的水平、保障党校常态化与科学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党校的行政管理建设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对党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就当前党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相关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谈谈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做好党校行政管理工作,希望为党校行政管理建设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党校;行政管理;建设;机遇;发展
行政管理最广的定义是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同时也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狭义的定义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其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各种机遇、挑战纷呈,必然要对行政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党校的行政管理也应适应当前发展形势,创新思维,在跨越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转变为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针对党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党校的行政管理体制。
一、当前党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问题
(一)相关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传统与僵化
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在党校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认识,工作成效不高,思想僵化。很多行政管理人员,无法利用新时期良好的行政管理模式来开展工作,局限在传统行政管理工作模式的“怪圈”中,工作的创新意识缺乏。
(二)行政管理模式与过程效率不高
良好的模式与管理过程对于提高党校行政管理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前很多党校的行政管理中,其管理的模式与过程相对“拘泥”。行政管理工作在党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基础性的保障与管理工作对于党校开展教育与培训工作不言而喻。行政管理的模式与方式随意化、机械化会直接影响到党校行政管理成效。
(三)高素质党校行政管理队伍亟待建设
在党校的行政管理中,相关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的管理素质、科学的管理手法、创新的管理思维是党校行政管理成效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党校行政管理成效常态化发展的基础。传统党校管理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思维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党校教育与培训工作的要求。
(四)缺乏细化制度化与规范化的监督模式
党校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是当前党校的发展思维与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党校行政管理成效的重要保障。当前的党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缺乏细化的制度与规范监督管理模式。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体制,甚至规范和体制往往成为了摆设,行政权力成为了党校的关键部门和核心权力来源,制约了党校行政管理成效发展。
二、新形势下提高党校行政管理成效的思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模式
想要提高党校行政管理成效,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和提高每一个党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和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积极向上、重视效率、讲究原则的行政管理原则,从而有效的转变行政管理的“传统模式”,推动党校行政管理成效的发展。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行政管理体系与制度
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合理科学,决策是关键。要使党校行政决策规范化,坚持党的领导、遵循教育办学规律、增强民主参与意识协调统一。重大决策要经过多方调查分析,征集合理意见,提出配套方案,探讨研究方案可行性、实用性,选定最佳方案等科学的、严格的程序,最终作出最优决策。加强管理,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使行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是行政管理规范化的根本,是行政管理规范化的基础。行政管理人员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搞特殊化,走人情,要有约束、有制约、有监管。
(三)重视党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党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关系到党校的全面发展和稳定发展。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党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党校行政管理人员以积极性的心态和思维全面的投入到行政管理工作中去。所以,党校要切实的重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与发展工作,提高和加强每一个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素质和能力,以专业化、技能化、效率化、模式化、创新化的原则推动当前党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金湖,王东江.干部网络专题培训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全面深化改革专题培训班”为例[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1).
[2]张鑫鑫.干部教育督导中的“督”与“导”——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为例[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02).
[3]程吉生,王舴.如何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持久力——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为例[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02).
[4]江赟赟,南智慧.党校行政后勤人员绩效考评机制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4(04).
[5]邹文勇.加强高校党校建设的几个问题[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6]金瑞.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新形势下内蒙古党校、内蒙古行政学院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理论研究,2006(03).
关键词:党校;行政管理;建设;机遇;发展
行政管理最广的定义是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同时也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狭义的定义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其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各种机遇、挑战纷呈,必然要对行政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党校的行政管理也应适应当前发展形势,创新思维,在跨越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转变为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针对党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党校的行政管理体制。
一、当前党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问题
(一)相关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传统与僵化
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在党校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认识,工作成效不高,思想僵化。很多行政管理人员,无法利用新时期良好的行政管理模式来开展工作,局限在传统行政管理工作模式的“怪圈”中,工作的创新意识缺乏。
(二)行政管理模式与过程效率不高
良好的模式与管理过程对于提高党校行政管理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前很多党校的行政管理中,其管理的模式与过程相对“拘泥”。行政管理工作在党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基础性的保障与管理工作对于党校开展教育与培训工作不言而喻。行政管理的模式与方式随意化、机械化会直接影响到党校行政管理成效。
(三)高素质党校行政管理队伍亟待建设
在党校的行政管理中,相关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的管理素质、科学的管理手法、创新的管理思维是党校行政管理成效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党校行政管理成效常态化发展的基础。传统党校管理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思维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党校教育与培训工作的要求。
(四)缺乏细化制度化与规范化的监督模式
党校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是当前党校的发展思维与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党校行政管理成效的重要保障。当前的党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缺乏细化的制度与规范监督管理模式。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体制,甚至规范和体制往往成为了摆设,行政权力成为了党校的关键部门和核心权力来源,制约了党校行政管理成效发展。
二、新形势下提高党校行政管理成效的思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模式
想要提高党校行政管理成效,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和提高每一个党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和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积极向上、重视效率、讲究原则的行政管理原则,从而有效的转变行政管理的“传统模式”,推动党校行政管理成效的发展。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行政管理体系与制度
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合理科学,决策是关键。要使党校行政决策规范化,坚持党的领导、遵循教育办学规律、增强民主参与意识协调统一。重大决策要经过多方调查分析,征集合理意见,提出配套方案,探讨研究方案可行性、实用性,选定最佳方案等科学的、严格的程序,最终作出最优决策。加强管理,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使行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是行政管理规范化的根本,是行政管理规范化的基础。行政管理人员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搞特殊化,走人情,要有约束、有制约、有监管。
(三)重视党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党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关系到党校的全面发展和稳定发展。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党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党校行政管理人员以积极性的心态和思维全面的投入到行政管理工作中去。所以,党校要切实的重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与发展工作,提高和加强每一个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素质和能力,以专业化、技能化、效率化、模式化、创新化的原则推动当前党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金湖,王东江.干部网络专题培训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全面深化改革专题培训班”为例[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1).
[2]张鑫鑫.干部教育督导中的“督”与“导”——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为例[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02).
[3]程吉生,王舴.如何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持久力——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为例[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02).
[4]江赟赟,南智慧.党校行政后勤人员绩效考评机制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4(04).
[5]邹文勇.加强高校党校建设的几个问题[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6]金瑞.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新形势下内蒙古党校、内蒙古行政学院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理论研究,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