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生活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体育的客观需要与主观需求的统一。目前人类正处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微信是目前大学生使用最为广泛的社交软件,微信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开展大学生使用微信情况、体育锻炼频率、时间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制约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对运用微信实现大学生体育生活化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体育生活化 信息时代 微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b)-0223-02
体育生活化内涵是: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成为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即把体育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各种生活方式中的必要成分。饿了吃饭,渴了喝水,累了、烦了或高兴了,便想去散步、打球和跳舞等,这就是体育生活化,让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学校是人们接受体育教育的最主要场所,而大学则是人们接受体育教育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的体育运动习惯,对步入社会后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起着很大的影响。然而,处于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形式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大学生具有新理念和新技术,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支柱。但近年来,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已经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还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存在重要影响,改变这一现状已经迫在眉睫。
微信已然成为当代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研究如何通过微信,实现体育知识和技能传播,倡导体育锻炼理念;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做到教育与时代接轨,以便充分利用现代新兴事物,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力图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微信使用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制约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探索利用微信这种现代媒体方式,促进大学生认识和了解体育,教会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使大学生掌握自我学习、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最终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实现大学生的体育生活化。
1 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现状。问卷设计后请相关专家进行效度检验,并确保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都真实有效,能够满足本项目研究需求。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2000份,其中女生1000份,男生1000份。
1.1 学生每周运动时间情况
学生每周运动时间情况如表1所示,数据表明男生每周运动时间主要分布在1~6h之间,其中每周运动时间在3~4h的人数最多,人数达到329人,比例为32.9%。而女生每周运动时间相对要少一些,其中每周运动时间在1~2h之间的人数达到474人,比例为47.4%。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每周运动时间的分布情况有一定的差别,男生每周运动时间整体上要高于女生。
1.2 学生运动项目分布情况
学生运动项目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所有学生都参与了跑步项目,主要原因是学校组织了早锻炼和晚锻炼,锻炼的项目就是跑步,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在课余时间也能自主进行跑步锻炼。男生运动项目最多的是篮球项目,人数为275人,其次是羽毛球和乒乓球,其他的项目主要包括武术、攀岩、健美操以及田径,这些都是校队的队员。女生的运动项目则相对较少,主要有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攀岩和武术等,大部分女生没有经常运动的项目。
1.3 微信与体育的結合度
表3调查显示学生使用微信的比例达到了100%,微信与体育的结合度是指学生使用微信与体育的结合,比如关注体育微信公众号学习相关体育知识、运动健身技巧和方法,创立微信群,组织体育活动、交流心得体会等。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生使用微信与体育结合度相对较低,大部分学生只使用微信阅读一些体育新闻、或者了解一些体育知识,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利用微信主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组织、交流心得。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利用微信实现学生体育生活化进行研究和探索。
1.4 制约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因素分析
(1)大学生的体育认知不够,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活动对自身学习和生活的重大影响;因此在生活中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较差。而依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也不足以满足学生体育生活化的需求,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体育生活化的认识,进而发挥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
(2)学校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目前由于学校体育教学人员仅能满足平时的体育教学、各训练队的训练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比赛。而对于学生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缺乏引导、指导和管理。因此有必要加大教师对学生体育生活化进行指导。
(3)运动场地与器材的制约因素。学校学生人数较多,而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学生运动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加大运动场地的建设、加大运动器材的建设,同时还要建立合理的管理方法,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提高运动场地和器材使用的效率,充分的满足学生体育运动对场地和器材的需求。
2 运用微信实现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2.1 建立体育微信公众号
运用微信公众号,推送体育和运动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开设体育微课程,完善体育教学课后指导的空缺,开展健美操、攀岩、地掷球等特色课外体育活动,加大对东场地和器材的建设,并利用信息技术科学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推送大学生喜爱的、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低的,容易自学和完成的体育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慢慢的爱上体育运动,将体育变成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2.2 发挥微信朋友圈互动交流功能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查看体育运动伙伴们转发的体育运动相关内容。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互相转发科学运动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勇于分享体育运动的感受和效果,通过朋友的评论、“点赞”等互动,反过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提高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并对其微信好友产生正向激励作用,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尝试体育锻炼。利用这种方式,在实现个人受益的同时,还可以将有效的信息直观的反馈给其他同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可以将体育运动相关内容不断地传递给更多的学生,实现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的营建,促使大学生主动的参与其中,使体育活动悄然融入大学生活。
2.3 建立体育交流微信群
体育教师可以组建教学班级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开展集体互动,了解学生所需、所想、所感,据此来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们也可以组建自己的交流群。如建立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交流群,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还可以起到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作用。学校内的各个体育运动队、体育社团也可以建立各自的微信群,探讨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美蓉,胡仁东.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困境探源——基于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5(2):57-62.
[2] 潘淳浩.高校体育生活化环境的构建与学生体质健康改善的实验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3] 孙国友,刘琪.青少年体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3l(1):94-97.
关键词:体育生活化 信息时代 微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b)-0223-02
体育生活化内涵是: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成为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即把体育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各种生活方式中的必要成分。饿了吃饭,渴了喝水,累了、烦了或高兴了,便想去散步、打球和跳舞等,这就是体育生活化,让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学校是人们接受体育教育的最主要场所,而大学则是人们接受体育教育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的体育运动习惯,对步入社会后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起着很大的影响。然而,处于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形式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大学生具有新理念和新技术,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支柱。但近年来,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已经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还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存在重要影响,改变这一现状已经迫在眉睫。
微信已然成为当代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研究如何通过微信,实现体育知识和技能传播,倡导体育锻炼理念;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做到教育与时代接轨,以便充分利用现代新兴事物,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力图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微信使用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制约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探索利用微信这种现代媒体方式,促进大学生认识和了解体育,教会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使大学生掌握自我学习、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最终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实现大学生的体育生活化。
1 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现状。问卷设计后请相关专家进行效度检验,并确保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都真实有效,能够满足本项目研究需求。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2000份,其中女生1000份,男生1000份。
1.1 学生每周运动时间情况
学生每周运动时间情况如表1所示,数据表明男生每周运动时间主要分布在1~6h之间,其中每周运动时间在3~4h的人数最多,人数达到329人,比例为32.9%。而女生每周运动时间相对要少一些,其中每周运动时间在1~2h之间的人数达到474人,比例为47.4%。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每周运动时间的分布情况有一定的差别,男生每周运动时间整体上要高于女生。
1.2 学生运动项目分布情况
学生运动项目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所有学生都参与了跑步项目,主要原因是学校组织了早锻炼和晚锻炼,锻炼的项目就是跑步,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在课余时间也能自主进行跑步锻炼。男生运动项目最多的是篮球项目,人数为275人,其次是羽毛球和乒乓球,其他的项目主要包括武术、攀岩、健美操以及田径,这些都是校队的队员。女生的运动项目则相对较少,主要有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攀岩和武术等,大部分女生没有经常运动的项目。
1.3 微信与体育的結合度
表3调查显示学生使用微信的比例达到了100%,微信与体育的结合度是指学生使用微信与体育的结合,比如关注体育微信公众号学习相关体育知识、运动健身技巧和方法,创立微信群,组织体育活动、交流心得体会等。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生使用微信与体育结合度相对较低,大部分学生只使用微信阅读一些体育新闻、或者了解一些体育知识,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利用微信主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组织、交流心得。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利用微信实现学生体育生活化进行研究和探索。
1.4 制约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因素分析
(1)大学生的体育认知不够,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活动对自身学习和生活的重大影响;因此在生活中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较差。而依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也不足以满足学生体育生活化的需求,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体育生活化的认识,进而发挥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
(2)学校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目前由于学校体育教学人员仅能满足平时的体育教学、各训练队的训练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比赛。而对于学生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缺乏引导、指导和管理。因此有必要加大教师对学生体育生活化进行指导。
(3)运动场地与器材的制约因素。学校学生人数较多,而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学生运动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加大运动场地的建设、加大运动器材的建设,同时还要建立合理的管理方法,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提高运动场地和器材使用的效率,充分的满足学生体育运动对场地和器材的需求。
2 运用微信实现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2.1 建立体育微信公众号
运用微信公众号,推送体育和运动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开设体育微课程,完善体育教学课后指导的空缺,开展健美操、攀岩、地掷球等特色课外体育活动,加大对东场地和器材的建设,并利用信息技术科学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推送大学生喜爱的、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低的,容易自学和完成的体育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慢慢的爱上体育运动,将体育变成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2.2 发挥微信朋友圈互动交流功能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查看体育运动伙伴们转发的体育运动相关内容。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互相转发科学运动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勇于分享体育运动的感受和效果,通过朋友的评论、“点赞”等互动,反过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提高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并对其微信好友产生正向激励作用,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尝试体育锻炼。利用这种方式,在实现个人受益的同时,还可以将有效的信息直观的反馈给其他同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可以将体育运动相关内容不断地传递给更多的学生,实现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的营建,促使大学生主动的参与其中,使体育活动悄然融入大学生活。
2.3 建立体育交流微信群
体育教师可以组建教学班级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开展集体互动,了解学生所需、所想、所感,据此来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们也可以组建自己的交流群。如建立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交流群,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还可以起到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作用。学校内的各个体育运动队、体育社团也可以建立各自的微信群,探讨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美蓉,胡仁东.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困境探源——基于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5(2):57-62.
[2] 潘淳浩.高校体育生活化环境的构建与学生体质健康改善的实验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3] 孙国友,刘琪.青少年体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3l(1):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