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品格.作风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体会人生之一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要干点事情,要生活,要学习,要工作;要做到学有所成、干有所效,总得下一番工夫,要有点精神,有个追求。古人不是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话吗?
  记得我年龄还不大的时候,或学习或工作,总是颇显被动,不知为什么学习,为什么工作,好像总得有人在屁股后边推着、指点着,才肯前进一步。后来,见学习好、工作好的人受到领导的表扬,能站在人前头,过得体面,也就羡慕人家,进而向人家学习。再后来,就想当个什么模范,争取入党,挺荣耀的。入党以后,经过党的教育和学习,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逐渐认识到共产党人的理想与信念,从朦胧到逐渐清晰,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也逐渐上来了,有了一种精神动力。可见这精神动力也是逐渐产生的,由不完全正确到比较正确,由被动到硬着坚持、到习惯成自然、到比较自觉,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们就是要把自己所承担的每项工作、任务与共产党人肩负的社会责任、大目标联系起来,以此为动力,催己奋进,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要有点精神”,就要奋斗,就需吃苦。过去的老说法是“十年寒窗苦,金榜题名时”,“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今天我们吃苦不是为了做“人上人”,但这里反映出的苦与乐、奋斗与成功的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依存关系却是相同的。企望办成事、做出成绩又不想下苦功,那是没有的事。吃苦、奋斗不仅是走向成功、胜利的必由之路,是桥梁、是阶梯,还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哩!我就体会,经历了解放前农村那种艰难的生活和上世纪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还有1957年的“上山下乡劳动锻炼”和60年代多次参加农村各项运动,对后来自己所遇到的生活、工作上的种种问题能处之泰然,甚至还唤起一种记忆,回味无穷,陡增克服困难的动力,是很有意义的。我还想到,不少农村的贫困学子,环境、条件不好反倒学习很好,一些城里孩子,环境、家庭条件很好反倒学习不好,为什么?其道理也正在这里。
  “要有点精神”,还要办事认真、敬业。不仅看重事情的结果,还要看过程,每走一步,与结果相联系,过程的好坏决定结果的好坏;每做一件事、完成一项任务,都不可消极应付、马虎从事,这不仅关系到完成任务本身,还是积累经验、增长知识的过程,也是养成一种良好工作习惯的问题,不然既耽误了时间,又收不到效果,一无所获,甚至徒劳无益;凡工作即为人民服务的工作,都是重要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你努力去做、做好就应当受到尊重和赞扬。行行出状元嘛,如果自以为在“高贵”“高级”的岗位上,但又不认真工作,做得不好,那也不行,应普遍确立这样一种价值评估机制和社会公信度,不以职业特点分等弄级;还有,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时候该干的事一定要抓住、抓紧干完,力求干好,不然时过境迁,要再补上就很难,而且是事倍功半。在这方面我有教训,就是正该学点东西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未及时抓住、赶上来,以至后来深感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的片面、缺陷,基础也打得不牢,然而要想再补为时已晚,主观上也缺乏那种精力和兴趣。所做工作,只是满足于做完就完了,缺乏回头看,缺乏及时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以致工作零零碎碎干了不少,但成效不大,思想上刻下的烙印不深,所以提高也不大。
  要诚实、守信、正派——体会人生之二
  人们干工作、办事情,就不能不接触人,就有个如何干、如何处关系等问题,这就牵涉到如何做人、如何坚持做人的正确原则。我认为办事、做人还是诚实、守信、正派为好,这样才能真正处好同志、同事间的关系,既有利于相互和谐,又有利于团结一致搞好工世的基本原则,也是起码的原则。“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守正为心,嫉作。
   诚实而不虚伪,守信而不违诺,正派而不搞歪门邪道,这是干工作、为人处恶不惧”,这些都是古人讲的关于坚守这些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我们党站在新的高度,教育自己的党员和党的干部,要信守承诺,“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些都是经常讲的话,但要真正做到是很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说是考验一个人、一个党员和干部道德品质以至信仰的一块试金石。
  不是吗?有些人就是不走正道走歪道,不讲诚实搞欺诈,不守信用讲实用,弄得世风日下,影响很坏。我以为,在两种情况下此风最长,也最容易凸显出某些人的恶劣品行来。一是搞市场经济了。市场经济一个最大好处是能把人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所缺、所需物资调动出来;同时也有一个最大坏处,就是给某些投机钻营的人们以可乘之机,他们不择手段地营私谋利,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种种危害。对此,我们的工作又缺乏真正有效的应对措施,包括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而且力度也大打折扣;我们搞的市场经济,也还很不健全、完善,很难说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追溯得稍远些,还有一种情况,是过去曾有一个时期,不断搞政治运动,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也给一些投机分子、道德品质不良者造下机会。我就曾目睹或经历以至受害于这样一些情形:有人借搞运动之机,或捕风捉影,或捏造不实之事,栽赃陷害于人,以求得一些领导的欢心和重用;有这样一些专案组,名曰查证落实问题,实则是制造问题,诱导、胁迫人家写检举揭发材料,甚至不惜行刑逼供,你照其所授写了就受表扬、受重用,否则就打入另册,档案里还塞入“此人不宜重用”的字条,让你背黑锅。在一些决策部门或人事组织部门工作的有些人,不是站在党和群众的立场上讲话、办事,而是站在自己或自己那个小团体或这派那派的立场上,唯此利益是从,竟至闹到在一些单位或地方,连精简人员、增加工资、转正定级、选拔任用干部都依此画线、另立标准的地步。就是在这样一些情况下,人们那种自私、狭隘、无诚信可言、无公正可言的丑行往往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我们常说的坚持党的宗旨和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真正做到是何其艰难;上台时作出的“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实实在在做事”的承诺要真正兑现是何其艰难;要使一个人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上真正有所转变是何其艰难!
   但艰难也得去做,这是共产党人公开向世界宣布的承诺与使命。作为一个郑重的党、负责任的党,是不能说了不算、算了不做的。除非你不是这样的党,除非你不在这个党、离开这个党了事。要在这样的党内,又不想照着去做,就不行。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红皮白瓤,做假共产党更不行,不能那样自欺欺人!
  要平实、朴实、踏实——体会人生之三
   这个问题与上一个问题似乎有点相似,讲的都是为人处世方面的事,牵涉到思想、工作作风问题,但还是各有侧重。上一个问题主要讲内在素质、思想品质,这个问题则主要讲外在表现和作风。作风问题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其内在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它反映着党的性质、党与群众的关系。一般群众看党也首先是看作风,以作风如何来判断这个党的。所以我们党很重视作风建设。陈云早就讲过,“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还专门作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平实、朴实、踏实就体现了党的作风问题。就是要平等待人、平易近人,就是要淳朴无华,要踏实苦干。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说过,“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从外表上看、从作风举止上看很难与普通老百姓区分开来,以致敌人要想从老百姓堆里找出一个共产党、八路军很难。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一段时期,干部下乡工作是实行“三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些地方还提出“四同”,加了一个同商量。记得那些年,我曾下去搞“社教运动”,白天与群众一起干活,晚上一块开会,一天三顿吃派饭,生活虽然艰苦、单调些,但与群众在一起,精神上还是踏实、愉快的。当然这只是个形式,其本质在于不搞特殊化,不搞特权,与老百姓一样。但作为党员、干部,在干工作上,在发挥先进模范作用上,则不能“混同于一个老百姓”。后来、或者说在有些人身上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当官了,官做大了,架子也摆起来了,自以为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了,做工作、讲话动辄训人、骂人,所以就有“台上他骂人,台下人骂他”的说法。外出工作、调研,前呼后拥,飘来飘去,不是赴宴会,就是住酒家;想的往往是些浮浮躁躁、华而不实的东西,就是作秀、让上级看的,搞些“形象”、“政绩”工程,与民生、民心不搭界。在生活上,福利待遇、特殊待遇也多了,家里装修得像皇宫一样,一切用“进口货”,有的还养一群狗,全靠勤务员伺候,过得完全是一种贵族生活,可想这些人还会有多少劳动人民感情!人们好拿现在的一些党员、干部与过去的党员、干部相比较,与群众相比较,感到前后变化很大。时代不同了,社会进步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党员和干部的生活也应相应改善和提高,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其中相互悬殊、变化竟如此之大,实在匪夷所思!有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养尊处优、骄奢淫逸、一言九鼎,实在与党的宗旨、人民公仆的身份大不同、正相反!有些人特喜欢张扬、摆阔,什么也是要“高档” 的、“名牌”的、“专用”的,搞什么“全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就是要这个气势,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及其“政绩”不同凡响,毫无实事求是之意,只有哗众取宠、虚伪做作之心。
  还是应该回到自己应处的位置上来,守本分,不僭越,做公仆而不做主人,以普通劳动者自居而不身居群众之外、高居群众之上,还是低调做人、实实在在办事为好。如此,我们的党将永葆青春,我们的事业将更加辉煌;否则,还是走不出过去的老路,还是那个“周期率”:其兴亦勃,其亡也忽矣!非但不幸,而且短命。
其他文献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我采访了太行老八路、长治人民银行离休老干部、88岁高龄的赵耀中老前辈。赵老眼不花,耳不聋,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这使我的采访非常顺畅。  走进赵老的家,就如同走进一个小型的革命文物资料展览馆。赵耀中老人戎马一生,各个时期获得的各种珍贵的荣誉证书、奖章、照片等,名目众多,色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墙壁上悬挂着1957年在中南海毛泽东、彭德怀、邓小平等党和国家
期刊
收藏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文献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艰辛和辉煌的历程,共召开过17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中党的八大至十七大这10次大会,是在中共成为执政党之后召开的。大会所产生的文件都公开出版发行过,有报纸、刊物、单行本和合编本等,收集起来比较容易。  党的一大至七大就不同了,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会议文献的收集比较困难。相对而言,党的七大和三大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召开的。党的七大于194
期刊
李雪峰出生于山西省永济县,193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同八路军在山西开辟创建了太行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他随刘邓大军南下开辟新区,为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中南局、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华北局、北京市委等部门担任重要职务,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李雪峰的一生中,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年代,他始终坚持了实事
期刊
1921年4月,广州国会非常会议决定组织中华民国正式政府。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再次举起护法旗帜,积极筹划北伐,但却遭到广东军阀陈炯明的反对。陈炯明于1922年6月勾结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公然炮轰孙中山总统府,发动武装叛变。孙中山被迫避走永丰舰,后转赴上海。这时中国共产党充分估价孙中山在民主革命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当发现孙中山再次遭遇困难处境时,决定给予热情帮助。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林伯
期刊
这是一个难以接受、又不能不接受的痛苦的现实——柯岩同志走了……  知道柯岩是因为她的诗。那时,我是个不满20岁的士兵。她的《“小兵”的故事》《两个“将军”》以及《将军和小兵》《雷锋》等诗篇强烈地吸引了我。她那天真明快的童言童语童心,情感真挚明亮,诗句绚丽多彩,刚柔相济,青春扑面。在瑰丽奇妙的天地里,似乎无意,但梦幻般地闪现着人民战士的英姿,传递着他们平凡而感人的故事。好读好懂,朗朗上口,引导我们进
期刊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除在军事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外,在政治上也积极开展了大规模的瓦解敌军的工作。三年中,通过秘密策反而起义、和平改编和投诚的国民党部队官兵总数达117万人,占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时总兵力430万人的27.2%。本文记述的是我党我军对国民党东北守军进行秘密策反工作的部分事迹。  邓钧洪与三支队的凌源起义  1946年1月,我党为了迅速改
期刊
我一直跟着妈妈长大的,20多年从未看到过爸爸妈妈之间红过脸,吵过架,他们是模范夫妻。  “跟着妈妈长大的”,有什么了不起,还用着说?可是在战争年代“跟着妈妈长大的”孩子是少数,多数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寄养在老乡家里。哥哥海渊就是这样,他生在战争残酷的1942年初,刚过满月,连名字都没有起,妈妈将他放在老乡家,穿过封锁线,到后方山西兴县。可是在后方,日本侵略者每年至少也要“扫荡”两次。我出生前,爸爸从前
期刊
在抗日战争前,阎锡山在关帝山开办过火柴公司。抗日战争初期,火柴公司遭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的飞机轰炸破坏,所有建筑物全部被炸成废墟。抗战胜利后至1949年建国前,关帝山由于木材资源丰富、品种多,成为解放军晋绥军区后勤兵工部生产军火装备的一个重要基地,为支援解放战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被誉为“支援解放战争的革命宝山”。  在解放战争时期,关帝山有晋绥军区兵工部木厂、晋绥行署火柴厂关帝山解放军分厂、吕梁军区
期刊
回顾我们党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说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  
期刊
朱瑞(1904——1948),字毅仲,江苏省宿迁县人。1926年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入炮校学习。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回国,历任中央军委作战参谋、中共长江中央局军委秘书长、红十五军政委、五军团政委、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中共北方中央局军委书记、山东八路军一纵队政委、中共山东分局书记等职。1943年到延安中央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