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挑战道德底线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日,常听见周围的人议论爆粗口的视频并热议某人,一向不关心网络的我感到好奇,不怕人家笑我“out”,我询问是什么人物。同事告诉我,是一个靠脱走红的人,在电视台大爆粗口,火骂观众,网友和观众对这个人很反感。
  恰巧得到一本杂志,有介绍这个人的文章,于是仔细阅读一下。文中介绍经纪人告诉他留件内衣,但万万没想到一件衣服也没留,于是经纪人不好意思拍摄。文章还描写其母气愤地说:“我们靠自己的打拼,怎么了?惹到谁了?”
  是的,他们脱自己的,他们在家里的浴室脱了,谁也没惹到;他们在家里浴池脱,拍下来亦是无所谓。但是他们在浴室里脱了又拍了,然后又传到网上,大家都看了,这就有所谓了。不想让人知道为何发到网上,想被众所周知,一定用这样的手段吗?如果这样做了,公众就有权利批评,因为这是公开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
  如果脱衣服也算是一种打拼,那小至2岁的孩子大到耄耋之年的每个年龄段都在打拼。
  如果这样的人得到追捧,如果这样的人在电视台上堂而皇之地成为嘉宾,大家还坦然笑对,欣然接受,那就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全民意识真的有问题。
  如果这样也是合情合理,那么搓澡工可以到公园的长椅上搓澡了,妨碍别人了吗?没有,但是有人这么做吗?没有,为什么?道理通俗易懂,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
  居然还有人评价其即使全裸也是小清纯的,清纯若如此,让人无语,令人汗颜。那么浴池里的人都清纯,还好没有人就那样走到公众的视线里去。而此时脱者已经完全把我们的公共场合当作了浴池,而遗憾的是我们的风俗里浴池不是公然开放的。
  既然是社会的一员,我们没有办法逆行社会规则。处于对他人的尊重,我们得有体面的外衣;这个如若不在乎也罢,处于自尊,我们也得保留自己的外衣吧!倘若这个也无所谓,那么处于道德坚守,也得保留遮羞的衣服吧。如果什么都不要,连最低的道德底线也突破了。
  国学曾经大力提倡,有人说那样会迂腐。可是宁愿有之乎者也的近乎迂腐,也不要没有道德操守的所谓开放。即使国学没有尽兴普及,纵使没有厚重的历史感,我们也不能失去衡量道德水准的底线。
  情愿走红的是劳累工作而英年早逝的罗阳事迹,情愿走红的是在乡村坚守的教师,情愿我们的孩子们知道的更多的是草根靠自己辛苦打拼获得成功的榜样。
  为了成名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也罢了,但是直接挑战公众视觉,公然挑战的民族的道德底线。如果公众沉默待之,是默许?是欣赏?很庆幸我们正义的人群一起反之,很高兴我们的观众敢当面质问指责,很幸运我们的电视台敢于封杀。
  其实我们不必沽名钓誉,为自己的道德标榜美丽的外衣。但是我们的社会有坚持道德水准的勇气,我们的公众有坚守道德底线的决心,这说明我们的民族很有道德操守。
其他文献
心急什么?豆腐还没热呢  去餐厅吃饭,感觉到有盘菜味道特好。一人赞叹,众人跟风,于是风卷残云一扫而光。意犹未尽。于是再点一份。筷子一拥而上,吃着吃着却很少再举第二筷,因为吃在嘴里的感觉总是与先前的有差别。这盘菜仅仅吃了一点点,之后被冷清地搁在一旁,无人问津。  相信在餐厅吃过饭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人还是这个人,口味还是这个口味,菜还是那道菜,为什么却前后判若两味,反差如此之大呢?可能与炒菜的
各位同学,大家好:  特别高兴能有机会到这来跟大家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其实要说的话非常多,但是我还是想说说,是什么时候开始动了拍《温故1942》这个电影的念头。  大概是在1993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王朔从他的客房穿过堂屋,走到我这个客房来,就扔给我一个小说。这个小说是刘震云写的《温故1942》,我就一口气把这个小说看完了,非常地受到触动。这个小说里写了1942年发生在河南的一场灾荒,大概有
2013年6月8日,刚从湖北经济学院应届毕业,刘雪莉就顺利拿到新加坡樟宜机场正式员工的信函,开始在机场从事客服咨询工作,月薪15000元人民币。  去年10月,驰名世界的迪拜帆船酒店来武汉招聘人员,刘雪莉赶紧去应聘,盼望成为这家酒店的员工。可惜,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面试官与她进行几句英语对话之后,便觉得她的外语口语不行,随即客气地请她离开。  第一回合就被淘汰,让刘雪莉顿时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确
卢西安·弗洛伊德是英国的著名画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伊丽莎白女王很敬重他的才华,是他的忠实“粉丝”,于是派皇室人员前去请他到王宫来为自己画一幅画。弗洛伊德听完皇室人员的来意之后说:“我现在正忙着为一个乡村妇女画画,没有时间去王宫为女王画。如果女王实在想让我画,那就请她到我这儿来,我抽空给她画一张。”  女王听了弗洛伊德的回话后,满怀希望地驱车赶到了弗洛伊德的画室。当时正在给一个
央视名记柴静在博客里披露了一份资料,说那些被驯化的野生动物都同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不能吃太多、长得快、乖、麻木、乐于接受驱使等。我不由得暗暗问自己:我也被生活驯化了吗?在自己身上,还留存多少野性、个性和特立独行竹人生态度?  扪心自问到最后,越来越心虚。青春时的鲜明棱角早就被世俗磨平了,我已经被生活驯化成了一枚圆溜溜的鹅卵石。世故、圆滑,甚至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内心充斥欲望而缺少生机,喜欢跟随别人
滴答,滴答,雨落下,湿了我的衣裳。索性,脱下鞋子,使劲踩着水洼,水花溅得老高。我望着这水花哧哧地笑了。此刻,我只想高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然而,却不曾料想,真正的暴风雨又岂是我可以驾驭的。到头来,却总是躲在他的伞下,寻求那伞下的晴天。  初三那年,成绩一次次下滑。老师摇着头说我脑子不活,搞不好学习。我自己也看着那一张张分数越来越低的卷子而丧失信心,整天只会问自己:“明天在哪里?”只有他,
柳之韵,浅碧盈盈,暗流浮动。  草还没有绿,花还没有开,太阳还阴沉着脸。一切,似乎还都保留着冬的死寂。阵阵寒风,正是乍暖还寒。而一旁的柳,却“扑哧”地笑了,这一笑,倾国倾城,驱散了冬日的阴霾,笼起一阵薄薄的雾。当我的眼开始映出柳的点点绿意时,“咔”的一声,胸腔中被冬冰封了许久的心开始回温,淙淙流淌,荡漾起春天特有的声音。柳,成了初春时节的第一道风景线。当小草露出第一点绿时,垂柳鹅黄,暗流浮动。似一
这是一幅简单的漫画,寥寥数笔,首先是一只凹凸不平的瓶子,紧接着是一个英文單词“miss”,最后是一条连鱼鳞都忘记涂鸦几片的鱼。把这些看似非常无厘头的元素整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场景:一只瓶子思念一条鱼。毋庸置疑,我是喜欢这样的表达的,那只瓶子,自然是她,而那只鱼,便是我。我想,如此天马行空的表达,除了最坚若磐石的深情厚谊之外,很难有人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温情与幸福。  多年前,在读余秋雨的散文《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赈灾现场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刻骨铭心。  4月20日,本来是雅安电视台《快乐集结号》主持人陈莹的大喜日子。但早晨8点,她还没有被新郎的迎亲队接走,就立刻以一身白色的婚纱出现在了镜头面前。陈莹穿着婚纱报道灾情,敬业精神打动了很多人,被网友称赞为“最美新娘”,并送上祝福。婚纱女主播让我们一同见证雅安的坚持,怎能不叫人刻骨铭心?  都说时下的医患关系针尖对麦
亲爱的自行车,你载着时间的年轮,将一幕幕卷起,收藏,我轻轻地踏着你,重拾点点滴滴。  某日的傍晚,我与你相邀。  喜欢与你飞驰在街道,与旁人竞争,只为赢那份快感。可最近,你像是捉弄我似的,没几分钟便掉链子,我不得不停下脚步。  猛然间,锈斑旁的一块锃亮抓住了我的眼球。你拉出了一幅画面:母亲弯着腰,一个一个角落地擦着。记忆冲断了我的思绪,倒流……  “坐稳了,要上坡了。”儿时的我爱坐在你的长杆上,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