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重庆国际贸易新形势发展概况、重庆地理位置、通关政策、企业人才岗位职责需求,制订报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标准;依据外贸流程涉及岗位群与岗位工作职责,设置课程体系,确定核心技能与核心课程;运用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操作练习,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重视专业社团活动的全面煅炼,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报关人才。
[关键词]报关;行业对接;岗位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7.38
一、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和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的联系
报关与国际货运是国际贸易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国际贸易买卖双方经贸易蹉商签订合同后,货物的跨境交付产生了国际物流即国际货运行业;在进出关境时,要完成进出口国政府部门相关的监管手续如办理许可证、报检、报关等。因此,重庆地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开设离不开本地区国际贸易的兴旺与繁荣,也离不开紧跟时势的创新创业要求。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应严格按照重庆地区相关行业的岗位职责标准及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理念来设置。
二、重庆地区国际贸易发展与人才需求
近年来,重庆的高职教育发展如火如荼,重庆作为中西部开放高地的龙头城市,自2012年8月,重庆正式批准成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之一,深圳怡亚通、重庆海淘、杭州西溪壹号等50余家电商纷至沓来。 此外,重庆西部大开发的地理优势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省去了企业从口岸海关到重庆属地海关的转关手续,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通关效率,使跨境电商行业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外贸人才。
三、重庆地区国际贸易人才岗位职责需求分析
重庆地区国际贸易人才岗位包括外贸业务员、外贸采购员、外贸跟单员、国际物流员等,这些岗位均要求会外贸制单、英语交流、合同跟进、国际物流操作、报检报关等综合技能。此外,外贸工作人员还应通晓各国风俗人情,英语水平较好,综合知识面宽广。
四、报关专业培养“T型”外贸人才
作为国际贸易举足轻重的报关与国际货运环节,报关专业通过实地调研重庆多家知名的报关行业企业、货运代理企业,结合专业指导委员会各行业专家建议,在对外贸各工作岗位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有技能、会创新、懂管理、会理财的”T型外贸人才。
五、如何培养 “T型”外贸人才
1.以岗位需求确定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
报关专业各课程的开设从宏观大局出发,纵览国际贸易综合流程,分析了对口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并结合行业专家的建议,以国际贸易流程为主线,根据各环节的岗位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课程(如图1)。
报关专业基于工作流程、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针对各岗位的知识模块以及外贸流程的认知顺序安排各专业课程。
2.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技证结合
在教学各门专业课时,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整个工作流程即生产过程,再了解自己的工作与生产过程的联系,以及自己的工作职责。有这样的思路后,才开始进行本课程的教学。
如《报关原理与实务》内容设计从宏观到微观,如图2:
结合行业调研及专家建议,考虑到报关教材的不完善性,《报关原理与实务》的教学理念为实用为主,技证结合;项目教学,构建系统。教学思路为:解构教材——项目——任务——执行任务——展示成果——归纳总结拓展。因此,在理解外贸流程与掌握报关流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海关监管方式,将不同的海关监管货物按一个个项目展开。在第一个简单项目的基础上,逐渐复杂深入,从而实现技能与知识素养的螺旋式上升。此外,强调本课程的培养结合考证需求,做到“课、技、证”融通。
3.强调动手操作能力
技能的检验需要的是练习与实践。报关专业注重通过理实一体化、顶岗实习、技能大赛等方法手段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流程模拟等练习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以赛促学”强化操作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强化操作能力,从而达到活学活用、零距离就业的目的。
4.教学评价提高实操权重
报关专业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课堂参与度、课前预习效果、模块知识总结思维导图展示、对综合项目的思路分析与流程把控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占期末总成绩的60%,其它理论知识成绩与平时综合表现占40%,以此激励学生重视动手能力的煅炼,注重平时知识与技能的积累。
六、培养成效与建议
1.校企合作显成效,学生对口就业高
自报关专业成立以来,高质量的校企合作企业达到30多家,其中,某排名全球十大班轮公司之一的单位与报关专业签订了人才订单班培养合作协议;重慶某知名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本着“放眼发展,人才第一”的公司规划,与报关专业签订了“光环”奖学金协议;各用人单位长期稳定录用报关专业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5%以上。
此外,报关专业历届学生在微店运营、开淘宝店等自主创业方面均有不错的尝试。
2.本专业发展不足
校企合作方面,外贸行业企业基于工作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基本不接受轮岗,只接受顶岗实习及正式工作。
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周上课门数偏多,压力过大,无法在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等方面作充分的准备和消化,导致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接受能力及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教学评价上,注重本专业所授技能,而忽视学生差异化优点。过分强调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学生某些特质特长的深度,鼓励了建立在平庸之上的全面化,无形中压抑了个人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教育的国际视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8-70.
作者简介:袁林(1976.1-),女,重庆,双师型教师,研究方向:报关、国际物流
[关键词]报关;行业对接;岗位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7.38
一、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和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的联系
报关与国际货运是国际贸易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国际贸易买卖双方经贸易蹉商签订合同后,货物的跨境交付产生了国际物流即国际货运行业;在进出关境时,要完成进出口国政府部门相关的监管手续如办理许可证、报检、报关等。因此,重庆地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开设离不开本地区国际贸易的兴旺与繁荣,也离不开紧跟时势的创新创业要求。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应严格按照重庆地区相关行业的岗位职责标准及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理念来设置。
二、重庆地区国际贸易发展与人才需求
近年来,重庆的高职教育发展如火如荼,重庆作为中西部开放高地的龙头城市,自2012年8月,重庆正式批准成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之一,深圳怡亚通、重庆海淘、杭州西溪壹号等50余家电商纷至沓来。 此外,重庆西部大开发的地理优势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省去了企业从口岸海关到重庆属地海关的转关手续,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通关效率,使跨境电商行业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外贸人才。
三、重庆地区国际贸易人才岗位职责需求分析
重庆地区国际贸易人才岗位包括外贸业务员、外贸采购员、外贸跟单员、国际物流员等,这些岗位均要求会外贸制单、英语交流、合同跟进、国际物流操作、报检报关等综合技能。此外,外贸工作人员还应通晓各国风俗人情,英语水平较好,综合知识面宽广。
四、报关专业培养“T型”外贸人才
作为国际贸易举足轻重的报关与国际货运环节,报关专业通过实地调研重庆多家知名的报关行业企业、货运代理企业,结合专业指导委员会各行业专家建议,在对外贸各工作岗位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有技能、会创新、懂管理、会理财的”T型外贸人才。
五、如何培养 “T型”外贸人才
1.以岗位需求确定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
报关专业各课程的开设从宏观大局出发,纵览国际贸易综合流程,分析了对口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并结合行业专家的建议,以国际贸易流程为主线,根据各环节的岗位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课程(如图1)。
报关专业基于工作流程、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针对各岗位的知识模块以及外贸流程的认知顺序安排各专业课程。
2.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技证结合
在教学各门专业课时,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整个工作流程即生产过程,再了解自己的工作与生产过程的联系,以及自己的工作职责。有这样的思路后,才开始进行本课程的教学。
如《报关原理与实务》内容设计从宏观到微观,如图2:
结合行业调研及专家建议,考虑到报关教材的不完善性,《报关原理与实务》的教学理念为实用为主,技证结合;项目教学,构建系统。教学思路为:解构教材——项目——任务——执行任务——展示成果——归纳总结拓展。因此,在理解外贸流程与掌握报关流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海关监管方式,将不同的海关监管货物按一个个项目展开。在第一个简单项目的基础上,逐渐复杂深入,从而实现技能与知识素养的螺旋式上升。此外,强调本课程的培养结合考证需求,做到“课、技、证”融通。
3.强调动手操作能力
技能的检验需要的是练习与实践。报关专业注重通过理实一体化、顶岗实习、技能大赛等方法手段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流程模拟等练习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以赛促学”强化操作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强化操作能力,从而达到活学活用、零距离就业的目的。
4.教学评价提高实操权重
报关专业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课堂参与度、课前预习效果、模块知识总结思维导图展示、对综合项目的思路分析与流程把控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占期末总成绩的60%,其它理论知识成绩与平时综合表现占40%,以此激励学生重视动手能力的煅炼,注重平时知识与技能的积累。
六、培养成效与建议
1.校企合作显成效,学生对口就业高
自报关专业成立以来,高质量的校企合作企业达到30多家,其中,某排名全球十大班轮公司之一的单位与报关专业签订了人才订单班培养合作协议;重慶某知名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本着“放眼发展,人才第一”的公司规划,与报关专业签订了“光环”奖学金协议;各用人单位长期稳定录用报关专业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5%以上。
此外,报关专业历届学生在微店运营、开淘宝店等自主创业方面均有不错的尝试。
2.本专业发展不足
校企合作方面,外贸行业企业基于工作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基本不接受轮岗,只接受顶岗实习及正式工作。
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周上课门数偏多,压力过大,无法在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等方面作充分的准备和消化,导致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接受能力及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教学评价上,注重本专业所授技能,而忽视学生差异化优点。过分强调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学生某些特质特长的深度,鼓励了建立在平庸之上的全面化,无形中压抑了个人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教育的国际视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8-70.
作者简介:袁林(1976.1-),女,重庆,双师型教师,研究方向:报关、国际物流